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美国民事诉讼中的乖解制度、法院附设调解制度、行政调解和社区调解等诉讼外调解制度,并分析了了美国调解制度的主要规则,力图勾勒出美国民事和解与调解制度的全貌。研究了美国和解与调解制度复兴的原因,以及对该制度的支持和疑虑。  相似文献   

2.
司法为民、构建和谐是人民法院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必然要求。其中法院调解正是最能同时承载上述两项要求的具体制度。在我国当前所进行的民事司法改革中,应对法院调解制度的完善予以足够的重视。为此,回顾法院调解制度的发展过程,阐明这一制度在当今中国民事司法实践中的意义,再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为基础,分析现行制度对原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创新之处及其价值,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法院调解制度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民事诉讼中,法院调解是指在人民法院审判组织的主持下,双方当事人就民事权益争议平等协商,达成协议,解决纠纷的诉讼活动。民事调解作为我国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制度,一直受到法学界及司法界的关注,而在司法实践中,法院进行民事调解所出现的实际问题也受到广泛关注,所以,本文就此谈谈对法院进行民事调解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困境看法。  相似文献   

4.
法院调解是我国民事诉讼的一项重要制度。多年来,法院的审判实务中的大多数民事、经济纠纷案件都是通过调解方式结案的,调解成了我国民事诉讼中最富有特色的制度,然而,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现行的法院调解制度也越来越显示出它有许多的不适应。现行法院调解制度亟待改变。下面笔者试就如何改革和完善法院调解制度作一粗浅的探讨.以求有益于审判实践。一、对我国民事诉讼中调审合一制度的评析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国陕甘宁边区等革命根据地的法院就立足于调解处理民事纠纷。此后,调解一直是我国民事审判工作的基本…  相似文献   

5.
梁晓艳 《法制与社会》2010,(24):120-121
法院调解是我国民事诉讼法的一项重要制度,是解决民事纠纷的一条重要途径,而其原则是该制度适当、有效运行的基础。本文具体分析了调解制度的三项基本原则,自愿原则是法院调解的核心和基础,法院调解要在自愿的基础上贯彻合法原则及查明事实、分清是非原则,只有全面掌握调解的指导性原则才能保证调解立法价值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诉讼和解——法院调解制度完善之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民事审判方式改革是我国民事诉讼活动的一场重大变革,涉及民事诉讼模式的转变和新的诉讼运行机制的确立,而目前的改革忽视了法院调解制度改革的重要性,存在着理论上较少有人研究,审判实践中放弃调解程序和滥用调解制度的倾向。笔者拟从分析我国法院调解制度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诉讼上和解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我国的民事诉讼制度中,法院调解历来占有重要的地位:立法上将其定位为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而使之贯穿于审判程序的始终;司法实践中,作为民事审判权的运作方式,调解结案占据着法院审结民事案件数量的半壁江山。被国外称之为“东方经验”的法院调解甚至可称为我国民事诉讼制度的表征。与此同时,该制度也处在不断的变革之中。尤其是在近年民事审判制度改革的热潮中,法院调解再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8.
一、法院调解制度概述 用调解的方式解决纠纷,是我们党领导下的人民司法工作的一个优良传统,也被西方誉为“东方经验”之美称。我国的法院调解,是指在人民法院审判人员的主持下,双方当事人就民事权益争议自愿、平等地进行协商,以达成协议,解决纠纷的活动。法院调解首先是一种民事调解,只存在于民事诉讼活动中,其次,法院调解相对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以及仲裁程序中的调解等来说,法院调解是一种诉讼中的调解。  相似文献   

9.
调解刍议     
法院调解制度在我国的民事诉讼制度中一直处于重要地位。一方面,审判实务中大量的民事、经济纠纷通过调解结案。据统计,自1991年以来,每年调解结案的民事、经济案件均占民事、经济案件审结总数的50%以上。法院调解曾被誉为“东方经验”。另一方面,法院调解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曾受到立法者和学术界的高度重视。但是,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法制建设逐步完备的今天,法院调解制度  相似文献   

10.
民事审判方式改革是我国民事诉讼活动的一项重大变革,涉及民事诉讼模式的转变和新的诉讼运行机制的确立、笔者拟从分析我国法院调解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带来的负面影响人手.在考察德美两国诉讼和解制度后,探讨法院调解制度完善的方向,推动审判方式改革向纵深发展。一、法院调好制度程序设置上的主要问题及其负面影响程序的价值就是确保实体处理的公正,程序不严格是法院调解制度存在的主要弊端。庭前调解的规定不合理。首先,庭前调解适用于法院认为法律关系明确、事实清楚的所有民事案件。①但在审判实践中,对什么是法律关系明确、事实…  相似文献   

11.
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在当事人合意解决纠纷的制度上,存在着两种选择:和解和调解。在法律规定的数量上,调解的份量明显重于和解;在司法实践中,法院也大都重调解而轻当事人自行和解。和解不被重视的原因是因为和解制度的不完善,当事人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我国极为重视且大力倡导法院调解,审判实务中的大多数民事、经济纠纷也是以调解结案的,法院调解已成为我国民事审判中最富有特色的制度。这一肇始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并在新中国成立后的数十年间不断得到巩固和强化的制度契合于改革开放前的中国社会实际,它与当时经济计划化、利益单一化、法律简约化、权利淡漠化的社会生活条件相适应,对于及时、有效地解决民事、经济纠纷,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良好的社会秩序都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我国政治体制的改革、经济体制的转轨以及民事、经济法律的不断颁行,现行…  相似文献   

13.
全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论述了法院调解制度的产生;分析了法院调解制度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与市场经济发展存在的不适应以及理论上对法院调解的一些争议;对如何逐步完善法院调解制度以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新的社会形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法院附设调解与法院调解是两个看似相似,但在内涵上却存在着极大的差别的概念,我国民事诉讼法中的法院调解制度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存在着的法院附设调解制度也是不同的制度。本文试从海峡两岸法院调解制度的比较中对这两个概念加以区分,以厘清在制度设计上的正确认识。  相似文献   

15.
徐俊琪 《法制与社会》2011,(23):254-254
法院调解在民事诉讼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已成为我国民事审判中最富有特色的制度。心理疏导法是法官在调解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在民事调解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法院调解的相关概念为铺垫,并结合案例探讨了心理疏导法在法院民事调解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6.
黄守冠 《特区法坛》2003,(77):28-29
近几年来,在民事审判工作中,我们抓司法公正,提高办案效率,节约诉讼成本,为促进当事人的调解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在一些基层法院调解工作仍不尽人意,主要原因是审判人员对调解原则把握不好,从而使法院调解结案率不高,得不到好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17.
论我国民事审判方式改革中对法院调解制度的优化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晓红 《律师世界》2002,(10):31-33
我国民事审判方式改革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其所涉及的方面是十分广泛的,调解制度的优化更新也是其中一个令人瞩目的焦点问题,我国民事诉讼中历来重视调解,调解结案率居高不下,并逐步形成与计划经济相契合的调解主导型审判方式,然而这种体制与市场经济的旨趣却相去甚远,随着这种体制的逐渐老化、僵硬,缺点弊端不断暴露,对其进行优化调整迫在眉睫。一、调解制度之历史探源长期以来,我国法院主要采取调解方式处理民事、经济纠纷,并由此逐渐形成了颇具特色的调解主导型的民事审判方式。我国现代意义上的法院调解制度肇始于新民主主…  相似文献   

18.
法院调解在国内素有优良传统的美誉,在国外则被誉为东方经验,在民事诉讼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长期以来,我国极为重视且大力倡导法院调解,审判实务中的大多数民事、经济纠纷也是以调解结案的,法院调解已成为我国民事审判中最富有特色的制度。然而,随着我国政治体制的改革、经济体制的转轨以及民事、经济法律的不断颁行,并经过了“调解为主——着重调解——自愿合法调解”三步曲变化发展,现行法院调解制度的弊端也日渐暴露出来。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司法实践中,一些轻微刑事案件开始和解结案,这与我国民事诉讼中的法院调解具有相似性.民事法院调解是我国的一项成功制度,本文通过对二者的分析认为在刑事和解的立法中可以借鉴民事法院调解制度中相关内容,如原则、程序等,从而构建我国的刑事和解制度.  相似文献   

20.
法院调解制度是我国民事诉讼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人民法院调解在民事诉讼中作为人民法院处理民事纠纷和经济纠纷的一种方式包含着两个方面一是人民法院为促成当事人达成协议所做的调解工作;二是人民法院在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后,制作调解书,从而结束诉讼的一种方式。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民事审判方式改革推行以来,法院调解制度的改革与完善开始成为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