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奥巴马执政后推行了更为积极的东南亚政策,整体上更加重视东南亚,大力发展美国-东盟关系,强调与东盟的对话协商与合作。其原因在于东盟地缘、政治、经济、安全等各方面对美国都十分重要,而美国这些年来在东南亚地区的影响力相对衰落。美国当前急需解决的内政外交问题太多,没有足够的资源投入东南亚,东盟与美国在主权、人权、发展观等根本性问题上又差异巨大,加之东盟奉行大国平衡外交,因此美国-东盟关系的发展也存在明显限制。美国-东盟关系的发展不会对中国产生影响,但双方关系的性质变化仍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2.
美国因素对中国与东盟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考察了美国因素对中国与东盟关系的影响。本文认为,中国一东盟关系的演变与美国东亚政策的调整、中美关系的好坏有着密切联系。美国因素在中国- 东盟关系中既可能起积极作用,也可能起消极作用。在现阶段,美国因素对中国-东盟关系的负面影响程度将取决于这样几个方面:中美关系如何发展、东盟及东亚一体化进展如何、中国与东盟互信程度。  相似文献   

3.
特朗普政府反恐预警机制改革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特朗普上台伊始,以“伊斯兰国”为代表的外部恐怖力量的恶性发展和本土“独狼”式恐怖袭击的频发严重威胁着美国安全,民众不安全感因此持续上升,加之美国反恐系统的缺陷,要求改革美国反恐预警机制的呼声日增。特朗普政府改革反恐预警机制的举措主要包括加强反恐情报搜集和分析、加强与盟友的情报合作与共享机制、加强边界与海关的预防管控、强化反恐预防执法机制、修正国家威胁警报系统公告发布机制等五个方面。纵观特朗普政府执政近两年的反恐预警机制改革实践,其实际效果并不明显。特朗普与情报界的紧张关系及特朗普政府的情报失误、强化移民治理机制、预防恐怖分子政策、对穆斯林敌对性的移民政策、边界预防管控的任性政策及反恐战略的不确定性等,都将影响美国正常反恐预警机制的形成,也会影响美国反恐预警机制的效果与改革方向。美国要预防恐怖主义需要在国内解决社会分裂问题,在国外放弃霸凌政策以缓解反美力量的对美的敌对情绪,美国面临的恐怖威胁才有可能降低。  相似文献   

4.
美国奥巴马政府的南亚政策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奥巴马大选胜出和入主白宫,美国的南亚政策和美印关系的发展走向再次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普遍关心的问题包括美国南亚政策的调整、奥巴马政府扩大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反恐行动、美印战略关系前景、美国对印巴关系的影响,以及美国对印美民用核合作、克什米尔争端的具体政策选择。本文试探讨奥巴马政府的南亚政策、反恐战略、美印关系走向及可能对该地区局势产生的外交与安全效应。  相似文献   

5.
在奥巴马2008年取得总统大选胜利之际,布什政府中东政策的沉重遗产即反恐优先与和平进程被边缘化的恶性互动,构成了奥巴马中东政策和反恐政策需要面临的严峻挑战。基于当时的复杂局面,奥巴马政府并没有很快提出新的国家反恐战略,而是在整个中东战略之下进行反恐战略调整。伴随2011年6月美国《国家反恐战略》的出台,奥巴马政府的反恐战略正式成型。中东反恐虽占据奥巴马政府重要地位,但较之布什政府,美国中东反恐的总体战略、反恐重点区域和对象、反恐手段均发生重要变化。奥巴马中东反恐政策的效果可谓喜忧参半,表现为美国在具体的反恐收效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美国面临的恐怖主义威胁依然严峻。更为重要的是,美国与伊斯兰国家的关系并未得到改善,阿拉伯伊斯兰世界的反美主义仍然根深蒂固。  相似文献   

6.
在恐怖主义威胁日益复杂化和多样化的今天,为保护加拿大海外利益和国内安全利益,维护与美国的联盟关系,加拿大政府于2012、2013和2014年连续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反恐的官方文件。在2014年议会大厦枪击事件之后,哈珀政府更是进一步调整和改善反恐战略的思路与政策,其反恐态度与手段更趋强硬。但加拿大在反恐问题上追随美国、秉持"双重标准",有些做法脱离实际、过于极端,且对新的恐怖主义袭击方式和公共外交等"软"性手段重视不够,新政策更是引发了国内广泛争议,对其反恐实际效果产生了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7.
关于反恐与美国对亚洲政策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9.11”恐怖袭击事件后,美国政府对其全球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将打击恐怖主义列为国家安全战略之首。与此相适应,美国对其亚洲政策也做出了一些调整,这其中包括:进一步加强了与日本、韩国、菲律宾等盟国的关系;扩大了在南亚地区的影响,在印巴之间开始推行平衡政策;改善了同中国的关系;增大了在中亚渗透的力度等等。但是,在另一方面,基于反恐需要美国对亚洲政策所作的调整也将面临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如果美国将反恐战争无限扩大化,其后果将是极为严重和危险的。  相似文献   

8.
美国国家反恐战略的分析框架与历史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美国全球反恐行动已持续近十八年,理解当下特朗普政府的反恐战略和未来走向离不开对美国反恐战略历史演进的梳理,而对三届政府反恐战略的比较则需基于统一的分析框架。美国国家反恐战略包括四个基本组成部分:对恐怖主义的威胁认知、指导反恐的基本原则、预设的战略目标和实施的政策手段。对比分析小布什政府、奥巴马政府与特朗普政府的反恐战略,特朗普政府延续了上一任政府持续收缩的全球反恐态势,具体表现为对恐怖主义的威胁认知更趋符合客观现实,“美国优先”的指导原则凸显了利己和激进的态度,预设的战略目标则相对具体和务实。在政策手段上,特朗普政府缩减反恐武力规模、减少外交关注和发展投入,但通过加大军事打击力度以向外界传达其反恐的强硬态度。以“美国优先”为原则的反恐收缩战略进一步表现出美国对全球反恐行动感到疲乏且失去信心,并以此为由试图摆脱原有约束美国对外行为的一系列因素。特朗普政府的反恐战略并不能使美国彻底摆脱全球反恐的尴尬境地,并将对全球反恐形势和国家间关系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美国没有制定对东盟的整体战略。在与东盟成员国的双边关系上,它主要重视老东盟国家,而不大重视东盟新成员国。这对美国与东盟的关系造成负面影响。为应对新形势下的新问题与挑战,奥巴马着手调整对东盟政策。  相似文献   

10.
美国南亚平衡战略的变化与延续——从小布什到奥巴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什政府南亚战略的中心议题是在南亚地区的反恐,与南亚主要国家(印巴)发展关系,应对核问题。无论是共和党的小布什还是民主党的奥巴马,其南亚政策都围绕着美国在南亚的战略目标(应对核问题、与南亚主要国家(印巴)发展关系、反恐),而印巴在美国的三种政策目标中各有不可取代的优势,这就决定了美国必然对印巴两国采取平衡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