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刑事不起诉当事人自我救济制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刑事诉讼中,为了防止检察机关滥用不起诉权、放纵犯罪分子,保障刑事诉讼目的的充分实现,必须通过法律规定相关的途径对不起诉权加以限制,即对不起诉的救济。刑事案件当事人自我救济就是重要的救济途径。完善刑事不起诉当事人自我救济制度,保障自我救济权的充分行使,有效保护刑事案件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成为实现刑事诉讼目的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一、刑事不起诉当事人自我救济的基本概念(-)定义界定刑事不起诉当事人自我救济作为不起诉的救济途径之一而客观存在并为人们所论及,但它并没有一个确定的概念。因此,对其概念的界定自…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刑事诉讼程序中,公诉转自诉制度的设立目的在于制衡国家公诉权,维护不起诉被害人的合法利益,防止公诉权的滥用。然而现实存在的立法缺陷、制度不合理、以及相关配套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导致这一制度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公诉转自诉案件刑事被害人依然面临着诉讼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简论公诉权不可分割刘义恩所谓公诉权,是指国家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以认定刑事被告人是否有罪及有何罪的实体评断为基础而行使的控诉权。公诉权是检察机关特有的一项重要权力,是检察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法律规定,公诉权包括起诉、免予起诉、不起诉等内容。这些内容...  相似文献   

4.
在当下我国强化检察监督的背景下,应当对公诉权滥用的问题予以关注和研究。实践中,不该起诉而起诉、随意变更公诉、恣意重新起诉是公诉权滥用的主要形态。对公诉权滥用的成因需要进行深入的语境化分析,相应地构建庭前起诉审查程序、引入刑事诉因制度、实现撤回起诉规范化、不起诉后再诉的规范化、再审抗诉规范化、司法管理现代化以及将法官职务犯罪的侦查权从检察权中剥离,以防范公诉权的滥用。  相似文献   

5.
所谓转诉,是指公诉程序终结后转由被害人启动自诉程序。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五条规定,被害人对于检察机关不起诉的决定如果不服,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转诉权就是指被害人在这一过程中所应享有的权利。这一规定建立了自诉权监督制约公诉权的机制,对保护被害人的权利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现行刑事诉讼法和有关的司法解释对转诉规定得比较笼统,不利于被害人转诉权的行使。加上检察人员的认识不尽一致,实践中被害人的转诉权很难实现。因此应明确或完善被害人在转诉中的以下权利:第一,参与权。检察机关在作出不起诉决定的过程中应当通…  相似文献   

6.
刑事不起诉制度存在的问题与立法完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刑事不起诉制度是现代公诉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公诉权的一项重要权能,对于保障裁判公正和实现诉讼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对不起诉制度的现行法律规定及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分析不起诉制度在我国司法实践中的现实需要,并提出完善不起诉制度之建议,以期对我国刑事不起诉制度的立法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公诉案件中被害人是否应当被赋予上诉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诉案件中被害人是否应当被赋予上诉权李文健,陈海光按照现行的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被害人的上诉权因自诉案件和公诉案件而不同。自诉案件中,被害人作为当事人,有独立的上诉权;公诉案件中,由检察机关行使公诉权,被害人不是当事人,因而被害人对一审判决的刑事部分不...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不起诉制度依公诉权的存在状态可分为三种情形,即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二条第一款规定的绝对不起诉,第一百四  相似文献   

9.
完善刑事公诉撤诉权监督制约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兆松 《时代法学》2009,7(2):30-36
撤回公诉是指人民检察院在案件提起公诉后、人民法院作出判决前,因出现一定法定事由,决定对提起公诉的全部或者部分被告人撤回处理的诉讼活动。我国现行刑事公诉撤诉权监督制约机制存在着立法规定缺失,撤诉性质、事由不明确,撤诉时间规定不合理,撤诉后的处理及处理程序不明确,撤诉后重新起诉条件不严格导致再行起诉普遍,审判机关对撤诉的制约不力,被告人、被害人无权对撒诉权进行任何形式的监督制约,检察机关内部对撤诉缺乏监督制约等缺陷。完善我国刑事公诉撤诉监督制约机制的路径是:明确规定撤诉的理由,明确规定撤诉的时间,明确规定撤诉的效力及重新起诉的条件,强化审判机关的制约,加强当事人权利的监督制约,把撤诉纳入人民监督员监督案件的范围,强化检察机关内部制约。  相似文献   

10.
对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保障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由民商法、经济法、行政法、刑法等部门法共同调整.一旦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受到其他利益主体的侵害,需要代表国家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的专门国家机关通过公诉手段救济.完整的公诉权应当包含刑事公诉权、民事公诉权和行政公诉权,在我国,检察机关是应然的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人,由检察机关掌握刑事、民事、行政公诉权具有正当性.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不起诉是人民检察院代表国家行使公诉权的一种行为方式。刑事诉讼法对不起诉的种类和条件、不起诉决定书的制作和送达以及对不起诉的制约和救济作了规定,基本上形成了我国比较完善的不起诉制度,这为不起诉在司法实践中的正确适用提供了法律依据和制度保障,但不起诉制度中有些问题尚待进一步研究。本文拟就其中若干突出的问题加以探讨,以求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2.
公诉转自诉是我国刑事诉讼法确立的一项起诉制度,因立法缺陷导致司法实践中困惑叠出。积极借鉴有关国家的立法和制度模式,在完善现行法律的基础上,采取扩大起诉主体、统一案件适用范围、为自诉人举证提供支持、设置自诉权行使的调控机制等方法与途径,来构建既有利于被害人诉权的实现.又能对公诉权形成有效制约的现代诉讼机制。  相似文献   

13.
龚升 《青海检察》2001,(4):38-39
我国刑诉法规定,追究犯罪有国家公诉和个人自诉两种起诉方式,刑事自拆,是相对公诉而言,是指以自拆方式对刑事起诉。就是说,案件不经过侦查,没有检察机关审查起诉的活动,由享有自诉权的人为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案件。  相似文献   

14.
公诉转自诉的法律困惑与完善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诉转自诉是我国刑事诉讼法确立的一项起诉制度,因立法缺陷导致司法实践中困惑迭出.积极借鉴有关国家的立法和制度模式,在完善现行法律的基础上,采取扩大起诉主体、统一案件适用范围、为自诉人举证提供支持、设置自诉权行使的调控机制等方法与途径,来构建既有利于被害人诉权的实现,又能对公诉权形成有效制约的现代诉讼机制.  相似文献   

15.
樊崇义  李岚 《法学杂志》2006,27(3):19-21
“刑事起诉与不起诉”制度是我国刑事诉讼制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无论在制度的理论研究上,还是在司法实践中,我国刑事起诉与不起诉制度都存在着不少问题。日前,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中心同河南省人民检察院、国家检察官学院河南分院在河南省郑州联合举办了“刑事起诉与不起诉”制度理论研讨会。现将研讨的主要问题和观点综述如下:一、公诉理念的认识问题刑事公诉理念是指导我国起诉与不起诉工作的总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是公诉制度的基础,体现了检察官的价值取向。只有先进科学的公诉理念,才能引导起诉与不起诉制度的科学构建和健…  相似文献   

16.
矛盾纠纷的解决无外乎和解、调解和诉讼,而这其中和解的成本是最低的。我国的刑事制度在设定之初,对起诉制度就规定了公诉和自诉并存,公诉为主,自诉为辅。1996年3月,我国刑事诉讼法修改时贯彻了这一原则,同时适当扩大了自诉案件范围。①设立自诉制度的原因主要是那些犯罪罪行比较轻微、案情比较简单,主要损害的是个人的利益。赋予特定人对这些特定案件的自诉权,为刑事和解的实施提供了理论上和制度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对原刑事诉讼法中不起诉的有关规定讲行了重大修改、补充、完善,形成了适合我国国情的不起诉制度。为了准确理解、掌握其精神,本文试图通过对原刑诉法与修改后的刑诉法关于不起诉制度规定的比较,剖析刑诉法对不起诉制度规定的变化,以促进正确地实施和应用这项制度。所谓不起诉,是指人民检察院在审查起诉后作出的不将案件移送人民法院进行审判而终止诉讼的决定。不起诉是国家公诉制度的应有内容,公诉权作为国家司法权力中一种相对独立的权能,既包括起诉权,又包括不诉权(免诉、不起诉),不起诉作为不诉权的具体…  相似文献   

18.
现行刑诉法明确规定了公诉案件的被害人在不服一审判决时,没有上诉权,而是由检察机关决定是否抗诉。一些法律专家和学者从维护被害人合法权益的角度出发,主张赋予公诉案件被害人以独立的刑事上诉权。他们的理由主要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刑事自诉案件中,被害人作为一方当事人,享有独立的刑事上诉权;而在公诉案件中,被害人也是当事人之一,理应享有当事人的一切权利,包括独立的上诉权。二是在公诉案件中,被害人作为刑事案件的受害者,其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均受到了严重的侵害,赋予其上诉权有利于惩罚犯罪,保护被害人自身的…  相似文献   

19.
公诉案件的撤回起诉这一制度是我国刑事公诉变更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样也是检察机关自由裁量权的一种体现,它既是一种程序补救机制,也是检察机关代表国家在公诉过程中行使诉权,贯彻有错必纠原则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20.
刑事不起诉制度是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制度,自近代控审分离原则确立,现代意义上的公诉制度诞生以来,许多国家都建立了刑事不起诉制度.本文立足于我国现状,分析了我国现行不起诉制度所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