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刑事立案监督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案,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对报案、控告、举报和犯罪人的自首等方面的材料进行审查,判明是否有犯罪事实并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依法决定是否作为刑事案件交付侦查或审判的诉讼活动。立案是刑事诉讼程序中的独立诉讼阶段,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自然包括对立案活动的监督。1979年刑事诉讼法未对立案监督作专门规定,只是通过审查批捕、审查起诉未纠正公安机关不应立案而立案追究的问题。但司法实践还存在着有案不立、有罪不究,以行政处罚性的经济、治安处罚和劳动教养等代替刑事处罚等问题。该立案而不…  相似文献   

2.
孙康 《河北法学》2011,29(9):129-138
刑事立案程序作为我国刑事诉讼启动程序,其程序设计的是否合理、运作是否顺畅,对后续的刑事诉讼活动乃至全部诉讼活动的进行以及刑事诉讼目标的实现均会产生重要影响。确定一正当化的刑事诉讼启动模式,需要分析一国法律传统因素、价值权衡取向、相关诉讼制度等。当前,我国可吸收随机型启动模式合理因素,改革我们现行程序性启动模式,明确启动程序的及时性原则、合法性原则、可救济性原则以及期限。  相似文献   

3.
《法学》1989,(12)
刑事诉讼过程中经常遇到附带民事诉讼问题,而且是比较重要和复杂的问题。下面我们就附带民事诉讼中较常出现的有关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一、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审判(一)审查诉讼状,严格掌握立案条件。附带民事诉讼是指人民法院在审判被告人犯罪行为的同时,根据被害人或人民检察院的起诉,审判由该犯罪行为造成损害的民事赔偿的诉讼活动。因此,对于在接到附带民事诉状后,应认真审查起诉的内容,严格掌握立案条件。重点是以下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经济犯罪案件立案前审查可有限制地使用侦查手段于同良立案前审查就是对已经受理的控告、检举和自首的材料以及有关部门交办移送的案件材料所进行的分析研究、审查鉴别和必要的调查。立案前审查的目的是决定立案或不立案。决定立案的,才可进入侦查阶段的诉讼活动,才可对...  相似文献   

5.
达林太 《内蒙古检察》2004,(2):11-12,29
刑事立案监督是人民检察院在刑事诉讼法律监督活动中,依法对公安机关的刑事立案活动是否合法进行监督,是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诉讼监督职责。笔者结合近年来我院立案监督工作开展情况,特别是既注重对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立案的监督,也注重对不应当立案而立案侦查的监督,逐步建立起较规范的监督程序和监督机制,谈一下对刑事立案监督工作的体会和思考。  相似文献   

6.
关于刑事立案监督的立法思考廖继林刑事立案监督是指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人民法院以及检察机关自身的刑事立案是否合法,所作出的立案决定或不立案决定是否正确所进行的监督。它作为刑事诉讼法律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监督公、检、法三机关依法进行刑事立案活动,正...  相似文献   

7.
立案报告是公安机关一种重要的司法文书,它具有确定案件成立、指导侦查的重要作用,是刑事诉讼第一阶段的书面材料。依据《我国刑事讼诉法》第十三条、第六十一条的规定,公安机关接到报案后,对案件要迅速进行审查。根据对案件的审查情况,凡符合立案条件的需要立案侦查的案件一律要制作立案报告,报请有关领导和上级公安机关审查批准后,才能进行一系列的侦查活动。 从目前制作立案报告的情况看,有几个问题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8.
刑事诉讼程序启动研究--对我国现行立案制度的质疑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本文比较了一些国家在刑事诉讼程序启动制度设计上的特点 ,对我国现行的刑事立案制度存在的价值进行了理性分析 ,认为现行的立案制度既无存在的价值也无存在的必要 ,立案制度的存在导致诸多的立案前审查行为无法得到合理的解释。本文认为 ,刑事诉讼程序的启动应当迅速、合法 ,在诉讼程序启动之后的诉讼过程中要有良好的司法控制体系 ,这样才能实现立法机关试图通过现行的立案制度所要达到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之一刑事诉讼立案与刑事专案立案刑事诉讼法第六十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控告、检举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这就是刑事诉讼立案。(本文讨论范围仅限刑侦部门针对自己管辖的案件所进行的立案。)刑事诉讼立案要根据案件的损失数额大小、情节和后果的严重程度分别立为一般刑事案件、重大刑事案件和特别重大刑事案件。在实际工作中,刑侦部门往往对符合诉讼立案标准的案件中那些案情复杂、危害性大的重特大刑事案件立为专案进行侦察,这叫做刑事专案立案。立为专案的刑事案件,要使用多种侦察手段,组织专门力量,实行专案专办。  相似文献   

10.
一、各国立案程序比较立案程序,在某些国家是随着刑事诉讼活动的发展和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逐渐从侦查程序中独立出来的,有些国家还在刑事诉讼法中予以规定。在立案程序的有关问题上,即使是在刑事诉讼法中有规定的国家中,在立案概念、立案机关、立案材料的来源、立案条件以及对立案材料的审查方式等诸方面各个国家也不尽相同。现对上述诸问题作如下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1.
杨帆 《法学杂志》2022,43(1):112-122
在刑事合规的制度设计中,程序法承载了治理犯罪、保护权利、提升经济效率等多项重要职能。当前,全球范围内企业合规的刑事程序运行呈现出如下发展态势:立案管辖范围扩张,侦(调)查措施更加灵活多样,检察官主导实现多样化的诉讼激励,刑事合规的司法审查逐步加强,律师充分参与刑事合规得到保障。我国刑事合规的理论研究逐步兴起,实践中企业合规试点单位进行了相应的刑事程序改革与探索。随着刑事合规的全面深入发展,我国刑事诉讼程序应从立案、侦查、起诉、审判、辩护等多个环节进行系统、科学改造,以满足企业合规对刑事程序的实质需求。  相似文献   

12.
刑事立案监督,是指人民检察院对刑事侦查机关的立案活动是否合法所进行的法律监督。1996年、2012年对刑事诉讼法的两次修改,均明确规定了刑事立案监督制度。应当说,这是我国刑事诉讼法律监督制度进一步完善的标志。1996年修改刑事诉讼法修改以来,人民检察院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依法对公安机关等单位应当立案而不立案开展了刑事立案监督  相似文献   

13.
侯喆 《河北法学》2011,29(1):197-200
刑事证据是整个诉讼活动的基础和核心,是正确进行刑事诉讼活动的事实根据。如何对刑事证据进行审查判断,实现对案件处理的公平正义,一直是各界学者和司法工作人员的研究热点。分别对刑事证据审查判断的标准与方法予以论述,以期为刑事证据的研究与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刑事立案程序作为刑事诉讼程序的开端,是刑事诉讼追诉权启动的标志,对维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以及国家刑事追诉犯罪嫌疑人的权利走上正轨都有重要的意义。立案程序的设置包括立案程序的启动、立案程序的终止等,在这一过程中警察以及有立案权利的其它主体都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在应然和实然角度来说立案程序的启动以及何时侦查终结移交检察院审查在立法过程中都要以法律条文的形式规定下来,限定立案主体的自由裁量权,提高立案程序的合法性使得程序正义得到实现,使得公民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立案程序和一个国家的诉讼构造是相对应的,本文着重分析两大法系的诉讼构造立案程序的异同。  相似文献   

15.
立案是刑事诉讼程序中的独立诉讼阶段,人民检察院对刑事诉讼的法律监督,当然包括立案活动的监督。司法实践中,有案不立、有罪不究,以行政处罚、经济处罚、治安处罚代替刑事追究的问题较为严重。该立案而不立案,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表现,损害了法律的尊严和权威,造成了对犯罪的打击不力。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了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刑事立案行使监督权,  相似文献   

16.
加强刑事立案监督之我见苏元华,吴明磊刑事立案程序是侦查机关或部门对所得到的刑事案件材料进行审查,确定有无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事实所适用的一种诉讼程序。它与侦查、起诉、审判等程序一样,也是一个独立的诉讼阶段。近年来,在这一诉讼阶段,由于司法机关执法不...  相似文献   

17.
预审,是司法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相对审判而进行的预备审查活动。广义的预审,指法院审判前包括侦查、调查的诉讼活动,狭义的预审仅指刑事诉讼中的具体环节,这在我国和外国规定颇不相同。依据我国刑诉法,预审是在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以前、由公安机关进行的一项专门工作。从诉讼结构的科学性和预审制度的实际意义看,我国现行预审制度是否合理,这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刑事诉讼活动的开始是以刑事立案为标志的,又是以刑事审判为中心的。由此可见,管辖问题是刑事诉讼活动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当发现一项犯罪事实或者一个犯罪嫌疑人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时,应当由公、安(安全局)、检、法哪一个机关立案、侦查?应当由哪一级、哪一个地区的人民法院进行一审审判?这些问题是需要在刑事诉讼程序启动之初就要解决的,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很好解决,势必影响诉讼活动的开展,甚至会出现违法办案的情况。  相似文献   

19.
关于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在各个诉讼阶段是否存在区别的问题,当前主要存在两类观点,第一类观点认为,案件在侦查、起诉和审判阶段的证明标准应当是不同的,刑事诉讼活动必须按照先后次序严格进行,只有前一诉讼阶段任务完成之后,才能进行下一个诉讼活动,既不能跨越也不能颠倒。刑事诉讼证明标准在立案阶段为怀疑;在侦查阶段为确实、足够的证据;审查起诉阶段为确实、足够的证据;而在审判阶段的标准才能沿用法律所规定的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标准。从总体上讲,自侦查机关到起诉机关最终至审判机关的刑事证明标准应是越来越严格的递进关系。第二类观点认为,我国法律对刑事诉讼的三个诉讼阶段都明确的提出了刑事证明标准,并且三个标准基本表述均为“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所以公检法三机关在刑事证明标准的掌握上基本是一致的,没有显著的区别。  相似文献   

20.
一、问题的提出研究刑事诉讼问题的学者通常会有这样一些困惑 :很多在西方各国都是由法官或法院亲自实施的诉讼行为 ,在中国则可以由警察、检察官和法官分别实施 ;西方各国强调由中立的司法机构对审判前程序进行司法审查 ,而中国则强调检警机构对立案、侦查和审查起诉活动的主导性控制 ,不允许法官参与审判前的诉讼活动 ;西方各国强调法院对诉讼中程序问题有最终和权威的裁判权 ,而中国则允许警察、检察官与法官各自作出一系列有关诉讼程序的决定 ;很多在西方都是仅仅用来规范法院司法活动的诉讼规则 ,如回避、管辖、证明标准等 ,在中国则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