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88条规定:“人民检察院 提出抗诉的案件,人民法院再审时,应当通知人民检察院派员出席法庭。” 笔者不久前观摩了民事抗诉案件的再审,现将对检察机关派员出席再审法庭的一些不同看法赘述如下,与同仁商榷。 一、检察机关对自己发现的民事、经济纠纷和利害关系人申诉的纠纷进行调查、取证,在弄清案件事实、原因的基础上,如果认为关系到国家、社会和人民的重大利益,而且无人起诉的,虽然可以  相似文献   

2.
《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抗诉案件办案规则》第二十九条第二款规定:“《提请抗诉报告书》应当载明:案件来源、当事人基本情况、基本案情、诉讼过程、当事人申诉理由、提请抗诉理由及法律依据。”从规定的内容来看,该条款中有“当事人申诉理由”及检察机关“提请抗诉理由”,但缺少“对方当事人抗辩理由”。笔者认为,为保证检察机关民事  相似文献   

3.
在民行抗诉案件中,阅卷取证、法院改判和判后执行是困扰我们多年的老大难问题。近几年来,为解决“三难”问题,我们以政策法律为依据,紧密结合工作实际,进行了积极审慎的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协调好与律师的关系,办案中和双方律师公开见面,解决阅卷和取证难的问题。为协调好与申诉方律师的关系,我们于 1999年初就实行律师代理制,对需要抗诉的案件,在征得申诉人同意后,指定律师代理,代理律师在办案人指导下,调查取证,查阅原审卷宗,然后将证据和卷宗摘抄复印件提交给办案人员。我们还主动把一些可能抗诉成功的案件…  相似文献   

4.
什么是息诉服判?法律没有规定。就字意来看,“息”是停止、歇;“诉”是控告,贴切的应为申诉;“服判”就是服从裁判。民行检察所说的“息诉服判”就应是停止申诉、服从裁判。但法律只赋予检察机关抗诉的权力,基层院只有提请、建议抗诉的权利。在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倡导下,基层检察机关有了使用再审检察建议的权力。但是对于不符合抗诉条件的申诉案件如何处理,法律没有明确规定。高检院的有关文件也只是规定了不抗诉案件的结案方式,并没有对不抗诉案件的息诉服判工作做出相应规定。  相似文献   

5.
一、案件审查,是做好民行工作的重要基础案件审查是决定申诉案件能否抗诉的前提条件,审查的目的在于了解案情、发现问题、得出结论。审查涉及的事项主要有审查内容和审查方法。(一)案件审查内容案件审查内容包括法院原审卷宗,包括程序、证据、事实、适用法律、法院不作为以及审判人员贪赃枉法等。在审查过程中,需要"提出问题"。1.带着问题意识看卷宗。一个人的能力,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他提出问题的能力。提问题不是在通读案卷之后,而是贯穿于了解案情的全过程。只有带着问题阅  相似文献   

6.
据《人民检察院复查刑事申诉案件规定》,人民检察院可以管辖“不服人民检察院不起诉决定的申诉”。该申诉,可由被害人提出,也可由被不起诉人提出(《刑事诉讼法》第146条之规定),以下申诉,特指被不起诉人相对不起诉决定的申诉。在我国刑事诉讼中,对只有被不起诉人提出的不服不起诉决定的申诉案件,是否实行“申诉不加重处理”,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意见。 一种意见认为,对被不起诉人提出的不服不起诉决定的申诉,在受理申诉后,不能作出加重对被不起诉人的处理决定。如果被不起诉人在申诉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我们在民行检察中,认具贯彻“敢抗、会抗、抗准”办案原则的同时,坚持以“抗准”为核心,狠抓了案件的审查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去年,我们通过对立案的131起案件严格审查和筛选,从中提出抗诉10件,提请省院抗诉10件,提出检察建议26件。目前人民法院已采纳检察建议16件,对已开庭再审的4什抗诉案件均决定改判。现就关于如何审查民事申诉案件谈一点体会我们在审查民事申诉案件时,首先把审查方向放在民事案件所反映的具体法律关系上,根据具体的法律关系确认案件的具体性质,然后再就不同性质的案件采取不同的审查策略和方…  相似文献   

8.
办理民行抗诉案件的体会武安市人民检察院我院自1992年开展民行检察工作以来,共受理各类民事、行政申诉案件34件。通过3年的实践,我们认为办理民事抗诉案件要把好“受理、审查、立案”三个关口,处理好办案中“敢于与善于,抗诉与协商,监督与被监督”三个关系。...  相似文献   

9.
一、程序标准 1.移送和受理的案件应符合《刑事诉讼法》关于案件管辖的规定。 2.起诉意见书及卷宗装订合乎要求(诉讼文书和技术性鉴定材料单独装订);法律文书中不得遗漏项目(如缺少侦查员签名等);换押手续完备;对于犯罪嫌疑人多次作案的在起诉书中应一一叙述或附表列明。  相似文献   

10.
《政法学刊》2016,(5):85-90
对诉判一致的案件能否提起抗诉有各自的理论依据,各诉讼主体在实践中都有自己的立场冲突和困惑。在处理这类案件时,应当注意"有错必纠"和"抗诉必要"的综合把握,注意有利于被告人原则的运用,起诉错误的案件不能抗诉,原审判决出现新证据不宜一律抗诉。  相似文献   

11.
根据《人民检察院复查刑事申诉案件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在立案复查后由于主要证据发生变化的,需撤销原不起诉决定,重新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我们在照此操作的过程中遇到了程序上的“于法无据”问题,给案件复查带来不便。  一、《规定》第三十条的不足及其完善  《规定》第三十条规定:“对不服人民检察院不起诉决定的申诉,立案复查后,应分别作出如下决定:(一)不起诉决定正确的,予以维持;(二)不起诉决定正确,但所认定的部分事实有误或适用法律不当的,应纠正原不起诉决定书不当的部分,维持不起诉决定;(三)不起诉…  相似文献   

12.
刑诉法第一百四十五条规定:“对于有被害人的案件,决定不起诉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将不起诉决定书送达被害人。被害人如果不服,可以自收到决定书后七日以内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申诉,请求提起公诉。人民检察院应当将复查决定告知被害人。对人民检察院维持不起诉决定的,被害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被害人也可以不经申诉,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编受理案件后,人民检察院应当将有关案件材料移送人民法院。”这一规定表明,公诉案件可以转化为自诉案件,并赋予被害人起诉权。经过一段时间的司法实践,笔者认为公诉转自诉后以下两种法律…  相似文献   

13.
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抗诉案件办案规则》(以下简称“办案规则”)第十七条规定了人民检察院审查民事、行政申诉案件的方式为:以书面审查案卷为主,辅以必要的调查取证。而在“办案规则”出台之前,根据高检院发布的《人民检察院办理民事行政抗诉案件公开审查程序试行规则》(以下简称“试行规则”),  相似文献   

14.
新刑诉法实施以来,检察机关起诉、控告申诉部门不断受理被害人提请抗诉申请以及申诉,对起诉书有关指控内容和法院的判决提出异议。在检察机关认真审查没有支持被害人的申请、申诉后被害人又连续上访,影响了社会稳定及检察机关的形象,对检察权的实施带来一些负面影响。针对这一现象的出现,如  相似文献   

15.
根据《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抗诉案件办案规则》第五条的规定,人民检察院受理申诉案件的条件是:(一)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已经发生法律效力;(二)有具体的申诉理由和请求。对于申诉人来说,只要主观上认为人民法院已生效的裁判有错误,写出具体的申诉理由和请求,检察机关就会受理,受理申诉的条件非常宽松。申诉人提出申诉的目的是请求检察机关抗诉,但检察机关抗诉的条件却十分严格,只有符合《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五条和《行政诉讼法》第六十四条规定的几种情况,检察机关才能抗诉。  相似文献   

16.
修改后的刑诉法第一百四十五条规定:“对于有被害人的案件,决定不起诉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将不起诉决定书送达被害人。被害人如果不服,可以自收到决定后七日以内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申诉,请求提起公诉。人民检察院应当将复查决定告知被害人。对人民检察院维持不起诉决定的,被害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被害人也可以不经申诉,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人民检察院应当将有关案件材料移送人民法院。”这一规定的增设,建立了人民法炼对检察机关某些不起诉案件的制约机制,有利于保障被害人的合法权益,对促进严格执法,具有…  相似文献   

17.
证据的收集及其质量,直接关系着民事抗诉案件的质量。证据收集责任不同于举证责任。在民事抗诉案件中,检察机关享有一定的证据收集责任。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作者分别阐述了申诉人、对方当事人、提起抗诉的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在民事抗诉案件中的证据收集责任。并结合工作实践,分析了检察机关在民事抗诉案件证据收集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当前,民行部门受理的申诉中,存在着大量不符合抗诉条件的案件。近年来,南阳市检察机关两级民行部门,在做好监督工作的同时,通过对不同类型申诉案件所形成的原因进行研究,根据案件特征和申诉人的个性特点,总结出四种工作方法,创新两种工作模式,发挥“4 2”息诉机制的优势,探索出  相似文献   

19.
裁定驳回起诉的案件,原告就同一标的、同一理由再次起 诉,如果符合起诉条件法院应如何处理,这似乎有明确的答案,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11条第5项明确规定:“对判决、裁定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案件,当事人又起诉的,告知原告按照申诉处理,但人民法院准许撤诉的裁定除外”。据此,法院应告知当事人按申诉处理。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42条明确规定:“裁定不予受理、驳回起诉的案件,原告再次起诉的,如果符合起诉条件,人民法院应予受理”。依此,法院应予受理…  相似文献   

20.
一、建议全国人大及早修改和完善《民诉法》和《行政诉讼法》。增加和修改以下几方面内容: 1、增加人民检察院对民事审判活动、行政诉讼活动实行法律监督的范围、方式和程序。 2、增加人民检察院受理审查当事人申诉的期限。包括决定受理期限,决定立案审查期限,决定提出抗诉的期限。 3、增加人民检察院受理审查申诉案件有权向人民法院调(借)阅卷宗,人民法院应当给予调(借)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