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將實事求是地用中國传统的道德觀念去研究美國的文學。要使中國人的研究成果進入國際學術界。’這是一位正準備赴美國俄克拉何馬州立大學英文系進修,同時受該校之聘給一年級講授作文課的女助理研究員對採訪者說的話。她的話充滿了信心。但有的人覺得像她這樣年輕的姑娘說出這種話  相似文献   

2.
一九八三年,我被國家送到法國攻讀國際經濟學碩士學位,那一年我二十一歲。初到法國,由於言語不通,上課特別費勁,只好把老師講的課程錄下來,下課後反覆聽。有些同學見我是中國人,瞧不起我;但我憑着一股刻苦的勁頭,年終考試拿了第一名,並在一年內得到了馬塞第三大學的國際貿易碩士學位。以後我又在巴黎第一大學經濟學院繼續深造,學習國際金融和國際投資專業的課程,取得國際投資博士學位。我的導師對我的論文的評價是:提出了國際投資領域的一個全新的方法論。在短短幾年的時間裹,我讀完了國際經濟學的全部課程以及通過了論文答辯。有人說我挺“神”的,但是只有我自己知道,我吃了多少苦。現在想起來,留學的那幾年挺值得懷念,什麼事都靠自己,找導師、找宿舍、掙錢,真磨練人。在攻讀學位的同時,我又在那裹的公司中兼  相似文献   

3.
“對外開放”使越來越多的人對中國發生了興趣,深入瞭解中國已經成為很多人的願望,隨着這種趨勢,漢語也正在迅速走向世界。據瞭解,現在全世界已經有五十冬個國家和地區的一些高等院校設有中文系或中文專業,有些國家的中小學甚至也開設了中文課。如意大利,十年前學漢語的學生只有一百多人,現在已經超過一千人。聯邦德國一九八四年全國註册學習漢語的大、中學生大約一千五百人,到一九八六年底增加到五千五百人。在美國,很多大學都設有東亞語言文學系,其中中文佔有很大的比重,從一九八三年到一九八七年美國學習漢語的人數增  相似文献   

4.
近十年來,中國陸續派出了大批留學生。他們在國外發憤學習,其中不少人已學成歸來,為國家現代化建設貢獻力量。他們在國内能否施展才幹?他們生活得如何呢?這裏我們刊載了兩位留學生的自述。通過他們的經歷,讀者可以對留學生在國內的工作、生活狀况有一個具體的瞭解。  相似文献   

5.
李清照(一○八四——約一一五一年),號易安居士,歷城(今山東濟南市)人,是宋代傑出的女詞人。其父李恪非是當時著名學者,以散文見稱於世;母王氏,亦擅文辭。李清照深受父母的熏陶。她與趙明誠結婚後,情投意合,共同致力於金石書畫的搜集考訂。她多才多藝,工書、善畫、懂音樂,在詩、詞、文各方面都取得很高的成就,在我國文學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貏e是在詞的創作方面,她是婉約派的傑出代表,强調協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詩文入詞。她善於駕馭語言,慣用  相似文献   

6.
北京,一九八七年八月中旬,來自世界十九個國家的三百多位漢語教師、學者和專家濟濟一堂,舉行了第二届国际汉语教学討論會,研究如何對外國人和華裔、華僑子女進行漢語教學的問題。 現在,全世界有六十多個國家、一千多所各類學校開設漢語課,有些大學還設置了中文系。美國有二百所高等學校開办了漢語專業或設置了中文系,進修漢語的大學生有一萬三千人;日本上漢語課的在校生有十萬人;聯邦德國,一九八六年在各大學學漢語的人數有兩千名;澳大利亞已决定把漢語作為第一外語。在這種形勢下,繼一九八五年第一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後,又進行了第二次學術交流。在這屆漢語教學討論會上,常有一些論文或論  相似文献   

7.
話得從一段注事說起。在中國同外部世界隔絕的六十年代初,上海同濟大學一名中國女學生要嫁給在該校留學的一個非洲人。這件事轟動了校園內外,人們議論紛紛。許多人認爲她“大逆不道”,“有辱國格”妒?她受到了各種壓力;同學的冷眼,師長的規勸,親友的阻攔,但她沒有退縮。勇敢的抗爭給她帶來了如願以償的喜悅和始料未及的悲哀。當筆者在北非的阿爾及利亞遇見她時,這個倔犟的安徽姑娘對二十多年前的事仍然有着清晰的記  相似文献   

8.
近二、三十年來,海外華僑華人對他們自身歷史的研究日益重視。在美國,從六十年代初開始,當地的華僑、華人中的有識之士就認識到華人歷史工作的重要性,從而成立了美國華人历史學會、夏威夷華人歷史研究中心、南加州華人歷史學會、紐約華埠歷史研究社、美國西北華人历史學會、舊金山中華文化中心等學術團體。上述團体的会員共有两千餘人。新加坡的學者對華族歷史的研究具有强烈的時代使命感。他們在南洋大學開設“東南亞華人史”課程,有計劃地開展“華族村史調查”,培养年輕的史學隊伍,並建立了檔案與口述歷史館。從一九八四年至一九九○年,新加坡南洋學會先後在新加坡、台北、香港、厦門等地單独或聯合召開了五次大型的國際華人历史研討会,使新加坡華族史研究超越了本國的範圍,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一九八五年,馬來西亞全國華團文化工作委員会成立了“华人社會資料研究中心”。現在,該中心有職员二十人,资料檔案達四千五百個,舉辦各类專题演议一百多塌,已出版的三種語文的書刊近四十種。  相似文献   

9.
那還是一九八七年的金秋十月,山東省濟南十二中語文高級教師趙延吉的岳父、在日本經商五十餘年的愛國華僑田敦誥老先生回國探親觀光,來到女兒家裏,一家人沉浸在歡樂之中勗捴?老華僑出於對女兒、女婿的關心,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在日本國,中小學教師的收入僅次於牙醫,居各種行業的第二位,一個普通小學敎師可以用三年的積蓄來華旅遊一次。對比這種情况,我國教師的工資是否低了些?”  相似文献   

10.
高等學校和中等技術學校的生產實習是使學生的理論知識密切聯系實際並使學用一致的重要方法之一。兩年來,一部份高等學校和中等技術學校的學生已實行了生産實習,並取得了一定的經驗和成績,對提高教學水平起了積極的作用。但還有不少學校和接受實習的機關與企業的負責人員,對生產實習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對學生的生產實習重視不够,以致有些學校員生事先未能認真做好必要的準備工作,實習的目標不明確,實習的計劃不周密,派去领導實習的人員不得力,因而使生產實習收效下大;也有些接受生產實習的機關和企業未能認識到只要妥善地組織實習,不僅不妨礙自己完成生產與工作任務,而且有助於生產和工作任務的完成,因而未能按照國家培養建設人才的需要給予實習員生以應有的指導和幫助,這也影響了實習工作的效果。兼以過去缺乏有關生產實習的各項必要的制度和辦法,致使許多需要解决的具體問題尚未及時解决。為改進上述缺點,首先要求各有關學校和機關企業的負責人員,明確認識高等學校和中等技術學校學生進行生產實習對培養國家建設人才的重要意義,並須對所  相似文献   

11.
孫中山在《孫文學說》(又名《心理建設》)一書中,曾追述其革命原起,從一八八五年清政府在中法戰争中卑怯求和、簽訂屈辱的中法條約,因而立志革命之時起,一直寫到一九一二年一月一日推翻清廷、建立民國、出任臨時大總統為止,就他親身經歷的事實,用以纠正當時各國文人學士有關中國革命的著作中道聽途說的不實之辭。其中關於辛亥革命的敍述,簡明扼要,是民國史中極為重要的文獻。現值辛亥革命八十週年之際,特摘錄如下,以资紀念。對文中一些人名、地名作了簡單注释,以助讀者理解。  相似文献   

12.
王氏姐妹於二十年代出生在山西太原市的一個高級知識分子家庭。父親王憲是清末秀才,後留學英國。在留學期間他和英國姑娘愛倫·派克相愛而結婚。一九三一年學成歸國,曾在陽泉保晋煤礦當工程師,後在山西大學任工學院院長。來自網球運動普及的歐洲的王憲夫婦,常在週末打網球。春菁姐妹倆童年時就常觀看父母打球,有時也上场練打,父母則為她倆送球作輔導。當时,像她們這樣十二三歲的女孩子打網球,在中國,特別是在中國北方內地城市是很少見的。由於沒有女孩子伴打,她們只能和大人,主要又和男子們對打。這就使這對未來中國網壇明星從小就學到了男運動員的風格,在  相似文献   

13.
‘俞平伯先生二十年代初對《紅樓夢》研究是有開拓性意義的。對他的研究方法和觀點提出不同意見,是正常的。但一九五四年下半年對他的政治性圍攻是不正確的,不符合共產黨制定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紅樓夢》有多少傳記成份,怎樣評價《紅樓夢》等問題,只能通過學術討論來解决。學術界的自由討論是受中國憲法保護的。共產黨對這類學術問題不需要也不應該作出裁决。一九五四年因為有人對俞先生的紅學研究有不同意見,而對他進行政治性批判,不僅傷害了俞先生的感情,也對學術界產生了不  相似文献   

14.
在我國近代出版史上,歷史最久、影響最大的出版企業,除商務印書館外,要數中華書局了。我國著名學者郭沫若在一九六二年一月慶祝中華書局成立五十週年時題詞說:‘五十年間天地改,中華文運更輝煌。梯航學海通今古,鼓扇雄風邁宋唐。’這是對它長時期來傳播文化,開通民智、作育人才和整理出版古籍所作出的貢獻的最好評價。有見識的創業者  相似文献   

15.
一九五五年八月二十九日(不另行文) 茲將八门二十二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部(55)計楊字第二七一號关於頒發‘全国高等學校(不包括高等師範學校)一般學生人民助學金實施辦法’的通知一文和附件,轉发你們,希即遵照執行。附:(一)关于頒發‘全國高等学校(不包括高等師範學校)一般學生人民助學金實施辦法’的通知一件 (二)‘全国高等学校(不包括高等师範學校)一般学生人民助學金的獎金实施辦法‘一份  相似文献   

16.
北京語言學院漢語班裹有一位日本老人,他叫中元幸廣。同班有一半是日本人,一半是其他國家人,但一般都是二十多歲的大學畢業生,只有中元幸廣一人是六十五歲。“同班的年輕人腦筋好,但唸課文還是我好,因為我與中國聯繫的時間比他們的年齡都長得多”,中元先生用純正的普通話對記者說。  相似文献   

17.
在中國,魯迅一向被尊稱為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同時由於他的不朽的著作和辛勤的翻譯工作對世界文學所作出的貢獻,又使他成為一位在世界上有地位與享有國際聲譽的偉大作家。魯迅在世界文學上佔有重要的地位,首先是由於他的著作所作出的貢獻。他在自己的小說作品中,創造出無與倫比的中國各階層的人物,特別是勞動人民的形像,描寫了人民的生活和疾苦,真實地反映出中國舊社會的現實。在二十年代末和三十年代初的年代  相似文献   

18.
我國著名的螮D文學?摇⑾ED悲劇翻譯家羅念生教授於今年四月病逝北京。為了悼念他,特發表著名劇作家黃宗江的這篇孨摹?羅教授一九○四年生於四川,一九二九年赴美國留學,一九三三年赴希臘雅典深造,一九三四年回國工作盀橹袊缈圃和鈬膶W研究所研究員、中國“譯協”理事、中國外國文學學會名譽理事、中國大百科全書《戲劇》卷主編。他生前譯著逾千萬字,共五十多種。曾榮獲希臘雅典學院於一九八七年十二月授予的“最高文學藝術獎”、希臘帕恩特奧斯政治和科學大學於一九八八年十一月授予的“榮譽博士”稱號。四月十一日,亦即羅老仙逝翌日,希臘政府曾發來唁電,高度評價他的成就,對他的名字表示永誌不忘。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海倫.赫斯一九四二年七月中旬,王瑩和谢和赓乘船到達了紐約,分别住進了哥倫比亚大學的國際公寓。因爲他们是以政府名義選派的留學生,所以先到總领事館報到。總领事于俊吉客氣地會見了他们,並表示歡迎。專管留學生事務的盧领事查看了兩人的護照。總领事館的人都知道王瑩是位著名的電影明星,對她格外熱情、尊重。對謝和赓則前踞而後榮:因爲領事館的人看到谢的紅色護照,最初以爲他是國民黨的元老子弟,並誤以爲他的父親是‘西山會議’派的谢持,後来才弄明白謝的父親只是一個中學教师、書法家,而他自己的身分則是軍事委員會的上校秘書,並且持有白崇禧将軍的親筆介紹信。頓時對他肅然起敬,刮目相看。谢和赓要見的是國民政府的外長兼蒋  相似文献   

20.
對中青年知識分子寄以厚望四十年來,中國先后向七十六個國家和地區派遣了七萬餘名留學人員,目前已有四萬余人學成回國。其中有兩萬六千多人被聘用為高級專業技術職稱,並有一萬多人承擔了國家重點攻關項目的研究。十月六日,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在同三十一位留學回國人員座談時說,派遣留學生政策是中國改革開放政策的組成部分,不會改變。江澤民在會見榮获中國科學院青年科學家獎的二十一位青年科學工作者時强調,民族氣節、民族自尊心對青年很重要。他希望青年科技工作者要把自己的事業和成就與祖國的興旺繁榮聯繫在一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