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脾脏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虽然其解剖位置隐蔽,却是腹部外伤中最容易受损的器官之一,占腹腔脏器损伤的30%~70%,居腹部闭合性损伤的首位,因此外伤性脾破裂在法医临床鉴定中较为常见.延迟性出血是外伤性脾破裂最危险的并发症,因外伤与脾破裂有数天的时间间隔,且个体症状的差异性,所以不仅临床上容易误诊,而且在法医临床鉴定时因要区分伤病关系等,故一直是法医鉴定的难点问题.本文作者通过1例外伤性延迟性脾破裂致人重伤的案例,浅谈其法医鉴定要点及把握原则.  相似文献   

2.
脑基底节区血肿多见于高血压自发性出血,急性期有约55%的患者,其CT横断面显示为典型的“肾形”高密度影,具有相当的特征性[1]。在法医临床检案实践中,有时遇到头部外伤后CT显示基底节区“肾形”高密度影的案例,需要鉴别出血及其成因,特别是头部外伤后一段时间才行CT检查发现血肿影像。本文作者对6例脑外伤后CT显示基底节区典型“肾形”高密度影的CT征象及法医学鉴定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对外伤性基底节区血肿形态及不同时期血肿密度变化的认识。1案例资料6例头部外伤伤者均为男性,年龄42~55岁。拳击致伤3例,木棍击伤1例,砖块砸伤2例。6例伤…  相似文献   

3.
马世明 《证据科学》2005,12(2):F002-F002
外伤致单侧颈动脉海绵窦瘘较常见,曾有多个案例报道,但外伤致双侧颈动脉海绵窦瘘却极为罕见,尚未见报道。笔者近来遇1例交通事故致双侧颈动脉海绵窦瘘合并外伤性脑梗塞,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颅脑外伤后神经源性肺水肿尸解资料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正> 颅脑外伤致死在法医尸检中十分常见。随着医学诊疗技术的发展,颅脑外伤常可迅速确诊,并通过手术治疗使颅内病灶顺利清除,因此颅脑外伤后各种继发损伤对其预后变得尤为重要。据文献报道[1],神经源性肺水肿(Neurogenic Pulmonary Edema,NPE)是颅脑外伤后的一种严重继发症,亦是导致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收集了1991年以来尸检及病理资料完整的43例颅脑外伤致死案例,对其肺脏的病理学变化进行分析,以供同行商讨。  相似文献   

5.
颅脑外伤是法医检验中常见的损伤,是导致人体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儿童颅脑外伤与成年人相比较,有其独特的表现.笔者结合8例钝器所致儿童颅脑外伤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报告如下:1 检验资料本组8例,男5例,女3例;1至6岁4例,7至13岁4例;交通事故撞击头部2例,钝器打击6例.尸检8例,其中无颅骨骨折3例,骨缝分离4例,凹陷性粉碎性骨折1例;损伤后当即死亡1例,1~2天死亡4例;3~5天死亡3例;单纯硬膜外出血0例,伴有硬膜下出血脑挫裂伤8例;出血量50~100ml7例,150ml1例.  相似文献   

6.
正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牟某,男,36岁。2012年3月2日10时许,与王某因琐事发生口角,被王某用板砖将其头面部打伤。某鉴定所2013年10月鉴定意见:牟某左眼外伤致左眼眶内壁骨折属于轻伤;左眼外伤致眼球内陷属于重伤。本案审查起诉过程中,犯罪嫌疑人的律师向法庭提出伤者以前有过眼外伤,对鉴定结论不服。于是,  相似文献   

7.
1案例 1.1简要案情 周某,男,36岁,2016年6月26日因交通事故致严重颅脑外伤,伤后在某医院进行抢救,住院治疗过程中合并坠积性肺炎、大疱性表皮剥脱型药疹,经医院抢救无效,于2016年7月31日死亡. 1.2病史摘要 客观检查:车祸致头部外伤9 h入院,神志呈浅昏迷.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应(++).颈抵抗(+)...  相似文献   

8.
道路交通事故致人体伤亡案例系统分析报道已不少见,其损伤具有部位广泛、损伤种类多的特点,其中骨折是较常见的一种损伤类型。但交通事故致骨盆骨折的发生率低,且较少报道,本文通过本市近两年间这方面的活体损伤资料进行分析,以期对骨盆骨折的损伤特点及伤残评定进行粗浅的探讨。资料和结果从本局法医临床活体损伤鉴定资料中筛选1994年8月一1996年8月道路交通事故致骨盆骨折的案例32@。一漫情况:男性8人(25%),女性24人(75%),男女之比例为:1:3。年龄分布:14岁以下4人(12.5%),15~50岁25人(78.1%),51岁以上3人(9…  相似文献   

9.
<正> 外伤性腔隙性脑梗塞是指大脑中动脉的深穿支动脉及其分支闭塞引起的脑深部软化灶,其直径一般为1.0~1.5mm,好发于基底节、内囊及脑干[1]。在颅脑外伤后,单纯发生基底节-内囊区的腔隙性脑梗塞,文献报道甚少。本文作者收集整理了1994年1  相似文献   

10.
了解骨折新旧程度,推断骨折发生时间,进而判明与此次外伤的关系,是伤情鉴定中的关键问题。笔者工作中遇到1例五年前鼻部外伤致上颌骨额突骨折,5年后鼻部再次外伤,而CT检查示上颌骨额突骨折仍然存在的案例,现结合其两次CT影像学改变,对该类骨折的愈合规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闭合性腹部外伤引起的单纯肾动脉损伤致血栓形成甚为少见 ,现报道 1例。 1 案 例   某女 ,14岁 ,某年 7月 31日夜车祸受伤,伤后入院诊断为腹部外伤、右肩胛骨骨折。同年 8月 2日转院住院诊治,行腹部 CT扫描,见双肾大小形态正常; 8月 3日行增强 CT扫描,见右肾大小正常,造影剂不显影,初步诊断右肾动脉栓塞。 8月 4日经右股动脉插管行双肾动脉造影,发现右肾动脉栓塞,行右肾动脉溶栓治疗。 8月 9日,经留置导管行右肾动脉造影,见右肾动脉主干显影,但肾实质及肾盂、肾盏未见显像,继续溶栓治疗。 8月 15日经导管造影 ,见右肾动脉…  相似文献   

12.
外伤致单侧颈动脉海绵窦瘘较常见,曾有多个案例报道,[1,2]但外伤致双侧颈动脉海绵窦瘘却极为罕见,尚未见报道。笔者近来遇1例交通事故致双侧颈动脉海绵窦瘘合并外伤性脑梗塞,现报告如下。案例高某,男,38岁。2003年11月01日因交通事故致头部外伤,当即昏迷。头部C T示:2003-11-1及11-2,未见明显脑实质改变;11-3及11-5,左颞部基底节区脑组织密度逐渐变低;2003-12-30,左颞部大片脑软化灶,脑室扩大,中线左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示左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右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左颈内动脉闭锁。于12月6日行右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闭塞术。术后见右眼突出…  相似文献   

13.
Whelan等[1]1984年首次报道静脉滴注大剂量甘露醇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病例后,有关甘露醇诱发ARF的文献虽多有报道,但其系统尸检资料所见甚少。本文报道1例应用甘露醇治疗外伤继发性青光眼致ARF死亡的病理所见。1案例资料简要案情及临床经过某男,12岁。某年3月18日左眼被雪球击伤,医院诊断“左眼球挫伤,前房积血,继发性青光眼”,予20%甘露醇(150m l)每日静脉滴注一次,醋氮酰胺(0.125g)每日口服一次,治疗3d后未见好转,继续予甘露醇150m l每日一次降眼压。3月26日出现剧烈腰痛,无尿。查二氧化碳结合力21.90mmol/L,血尿素氮(BUN)14.…  相似文献   

14.
外伤后视网膜脱离损伤参与度的法医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外伤后不同类型视网膜脱离的损伤参与度。方法 对23 例我室检验的眼外伤后发生视网膜脱离的法医学鉴定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穿通伤占26 % , 钝挫伤占70 % ( 其中钝挫破裂伤占25 % , 单纯钝挫伤占75 % ) , 无明确外伤史占4 % 。单纯钝挫伤后发生视网膜脱离眼均有不同程度的屈光不正, 其中- 6-00DS以上的高度近视眼占58 % 。外伤后视网膜脱离损伤参与度的评定为:眼球穿通伤( 主要是眼球后段的穿通伤) 及钝挫破裂伤后发生视网膜脱离, 其损伤参与度为100 % ; 锯齿缘离断的损伤参与度为75 % ; 伤病共存的损伤参与度为25 % ~50 % ; 原有眼底视网膜、玻璃体变性,外伤为辅助或诱发因素时, 损伤参与度为12-5 % ~25% ; 眼部无明确外伤史者损伤参与度为0 % 。结论 外伤后视网膜脱离的发生与高度近视眼视网膜、玻璃体发生退行性改变有关。损伤参与度的评定有助于损伤事件的性质分析和损害赔偿范围的确定  相似文献   

15.
1案例资料收集自1994年以来所做的伤情鉴定的案例,鼓膜穿孔者397人。其中外伤性鼓膜穿孔为306人,病理性穿孔91人。外伤性陈旧性穿孔为43人,占穿孔人数的14.05%;人为造成的鼓膜穿孔即造作伤17人,占穿孔总数的5.55%;颅底骨折致鼓膜穿孔9人,占穿孔总数的2.94%。在外伤所致的新鲜穿孔中,掌  相似文献   

16.
眼部的钝性外伤较常见,但钝性外伤致睫状体脱离较为少见,笔者检案中遇见1例,现报道如下。1案例伤者某男,31岁。某年4月28日被他人用拳头击打左眼部。受伤后检查见:左眼睑青紫肿胀,球结膜充血,结膜下出血,角膜明,前房浅,下方积血约1mm,并伴有视力明显下降,眼压正常,眼底见视网膜  相似文献   

17.
徐斌 《刑事技术》2003,(Z1):12-13
延迟性脾破裂(Delayedruptureofspleen,DRS)是外伤性脾破裂的一种特殊类型,占脾外伤的15%犤1犦系由脾中央型破裂和包膜下破裂发展而形成的真性破裂。由于进展隐蔽、病理改变有一定的特殊性,临床诊断和法医学鉴定也较急性脾破裂困难。1材料与方法收集1991年~2001年期间笔者受理的此类案件,包括性别、年龄、致伤原因等,就其发生率、损伤至破裂时间、破裂部位、外伤与疾病的关系进行分析。本组男18例,女15例,年龄3岁~76岁,平均年龄39.5岁。所有案例均手术切除或尸检后提取脾脏,经病理学检验和案件调查,排除其它隐蔽性外伤和原发性疾病引起…  相似文献   

18.
汤锦军  王余兵 《证据科学》2005,12(2):148-149
外伤作用肢体致四肢长骨骨折在法医学鉴定中经常出现,但其合并成骨不全症的损伤,文献中鲜有报道。外伤在此类骨折发生中起多大作用,这对确定损伤程度及认定当事人责任有重要意义。笔者在检案中遇到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选择 30例与外伤有关的腹腔器官血肿,经临床检查,分析致伤方式,血肿发生机制及与疾病关系,结果为腹部外伤直接导致器官血肿 12例,占 40%。由于器官原有疾病,轻微外伤致血肿 18例,占 60%,表明单纯腹腔器官血肿形成的发生部分是在病理基础上受外力而形成。  相似文献   

20.
车祸致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法医学鉴定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ortic d issection,AD)是主动脉瘤的一种,其形成的原因很多,如: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动脉中层囊性坏死、马凡氏综合征、主动脉缩窄、大动脉炎、外伤和梅毒等。一般由外伤引起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相对较少见,最近笔者在检案过程中遇到一例,现报道如下。1案例资料某男,38岁。2005年10月26日被灌装车撞倒致伤,即送医院治疗。入院查体:神清,血压15.2/10.9kPa,脉博72次/m in,呼吸20次/m in,体温36.3℃,自主体位。左肘后皮肤挫裂伤3cm,左小腿肿胀、压痛,胫前皮肤挫伤,污染明显,胸部挤压征( ),左前胸压痛,骨盆挤压征(-),其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