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布什政府上台后,为实现谋求世界霸权的战略目的,公开提出要把美国的战略重点从欧洲转移到亚太地区,并为此作了大规模的舆论造势和一系列相应的战略部署.由于美国是当今世界惟一的超级大国,在亚太地区拥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它的这一战略态势将不可避免地对亚太地区的战略格局产生重大的、意义深远的影响,值得人们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2.
亚太格局变化中的台湾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亚太格局变化与台湾问题 台湾问题无疑是中国的内政问题,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台湾问题的发生和发展变化有着深刻的国际背景,在台湾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一开始就受到复杂的国际因素的影响,而且影响的方式和程度,随着国际格局特别是亚太格局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3.
冷战后,亚太地区各大国力量此消彼长,形成若干实力相对接近的极化力量。各大国之间的不断分化组合,促使亚太格局产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同时也改变了中日关系的利益基础和结构性质,中日关系因此经历了一个调整转变的过程。本文拟就冷战后的亚太格局进行阐述并揭示亚太格局的变化对中日关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张春 《国际展望》2010,(1):86-91
<正>2009年12月17日,由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与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共同主办的变动中的亚太格局及中国周边政策研讨会在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召开。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常务副会长、外交学院院长赵进军大使和中国国际关系学会秘书长、外交学院院长助理朱立群教授专程赴会,来自外交学院、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复旦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  相似文献   

5.
解决台湾问题原本是海峡两岸中国人的内部事务,但由于以美国为首的国际势力的干涉,使台湾问题复杂化,日益成为影响中国外交和亚太安全与稳定的热点问题。冷战后,国际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台湾问题作为美国全球战略尤其是亚太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前之所以提高对台湾问题的介入程度,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台湾在美国亚太地缘战略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方晓志 《当代世界》2013,(11):61-64
作为美国亚太安全战略的"南锚",澳大利亚对美国全球战略部署,尤其是亚太地区的前沿军事部署具有特殊的作用。随着亚太地区战略地位的提高,美国正在将战略重心向东转移,希望通过强化与澳大利亚的同盟关系,保持在亚太地区的主导地位。而澳大利亚为提高其在亚太地区的地位和影响力,也希望借助美国的影响力,加强与美国在亚太事务中的合作。美澳扩大军事合作已经成为影响亚太安全格局变化的一个新的变量。  相似文献   

7.
美国的亚太战略调整与中国的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方银 《当代世界》2011,(12):68-70,78
在世界政治版图中,亚太的重要.性日益提升。与此相应,美国也对其亚太战略进行了调整,并由此导致亚太国际关系格局的变化,为此,中国也需要进行适度的政策调整,以更好地应对这一变化中的局面。  相似文献   

8.
2012年,世界格局的战略性大变,革持续深化,变革的深度广度及其复杂性凸显。世界格局战略性调整的深化,正在引起巨大的历史震荡。变革从经济而及政治、社会与安全领域,从中东向亚太联动进而牵动整个欧亚大陆地缘战略格局的变化。其中,  相似文献   

9.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中国、美国、日本、东盟作为亚太区域最重要经济体,彼此互动频繁,亚太区域秩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在此过程中,中国以构建区域新秩序和新关系为重点,推动一带一路多层次务实合作,整合碎片化区域架构,不断提高深层次开放水平并提供国际公共产品,为亚太区域秩序构建提供新动力。展望未来,亚太区域大国需要在弥合分歧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新的合作领域。中国作为亚太区域大国,可继续加强与东盟的务实合作,维护APEC等亚太多边合作平台,防范区域制度性分裂,推动构建包容性亚太区域新秩序。  相似文献   

10.
美国的世界霸权和在亚太的地区霸权是中国的和平发展所必须正视的现实,妥善应对其霸权对于中国的安全和发展意义重大。和谐亚太有利于弱化美国对中国的敌意和约束美国对中国的不利行为,有利于中国的和平发展。中国应当努力营造和谐的国际环境,追求自身的和平发展。  相似文献   

11.
王大鹏 《法制博览》2013,(10):68+66
国际经济法的作用是巨大的,不容忽视。随着中国加入WTO以来,中国的国际地位越来越高,在国际市场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国际经济法的出现为中国贸易更好的发展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2.
<正>亚太地区[1]目前有六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分别是美国、俄罗斯、中国、印度、巴基斯坦和朝鲜;以及一个接近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即日本。本文试图对当前亚太地区的核态势进行初步评估,并对维护亚太核安全与稳定提出思考。当前亚太核态势的主要特点当前亚太核态势存在一个不对称平衡点、一个碰撞点、一个僵持点、一个隐患点和一个合作点。具体来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与国际社会的关系发生了三个深刻变化:一是中国与世界的利益相关性进一步加强,中国对世界的影响与世界对中国的影响都在扩大;二是中国的利益更趋广泛,更趋多元;三是中国拓展利益的渠道、领域不断扩大,拓展利益的手段、途径日益多样。中国与国际社会关系的三大变化,一方面,使国内国际社会对中国对外战略的走向、风格、定位越来越关注,希望中国在全球治理中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另一方面,一些国家在看到中国发展给世界带来巨大红利的同时,对于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又  相似文献   

14.
国际格局研究具有明显的现实主义理论属性和取向,有关国际格局的理论深深地植根于现实主义关于国际关系的基本假定之上,采用的是现实主义的分析逻辑,特别是它还被现实主义导向了同外交政策的实用联系。现实主义本身既具有对国际关系的深刻洞察力,又存在着不容置疑的局限性,这两方面的特点必然影响到国际格局研究的理论品质。以此观察中国关于国际格局问题的研究,可以看到:国际格局的概念反映了中国式的现实主义取向和理性主义的内涵逻辑,特别是在国际关系理论领域的西方话语霸权之下,它营造了一个中国式的现实主义语境,为认识国际关系的本质和特征提供了某种便利的条件。但是,从学科的进一步整合来看,对于国际格局的研究仍需要结合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研究成果做出内涵和容量上的扩张,以使这一概念更加适应国际关系的实际状况。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的国际形势和中东地区局势发生了巨大变化,未来国际格局和中东格局将呈中美两极态势,国际博弈将主要在中美之间展开。美国的实力和影响力相对下降,在国际问题和中东问题上呈现出焦躁矛盾心态;中国的实力和影响力持续上升,在参与国际和中东事务上表现出谨慎的犹豫心态;世界其他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态度复杂,总体上将在中美之间选边站队。面对中东的持续动荡、美国霸权、伊斯兰国威胁、俄罗斯重新介入中东事务等问题,中国如何介入中东事务,如何应对伊斯兰国威胁,是否需要在中东建立支轴国家,中国的中东战略如何破题,均面临诸多选择难题。中国可以通过发布具体的中国中东战略报告,向世界明确表达自身的需求和立场,提出解决中东问题的中国方案,以此实现中国的中东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6.
石勇 《南风窗》2014,(13):26-28
<正>在维护治理秩序上,强调对公共安全的维护是一个新思维,国家权力也找到了更有说服力的运作依据。宁做太平犬,不做乱离人。这是千百年来中国民众传统的社会理想:安全第一。乱世是可怕的—比做犬更可怕。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时代,一个太平盛世,但安全并非就没有问题。事实上,就近来国内的各种暴力恐怖活动、危害公共安全的事件看,社会安全的隐忧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7.
2009年是全球治理获得重要发展和变化的一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国际经济政治利益结构和力量结构出现深刻变化,全球治理正在进入一个新阶段。其主要变化集中在四个领域:一是金融领域,针对金融危机后国际金融秩序和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方案不断推出,各大国之间展开新一轮主导权之争。二是  相似文献   

18.
国际秩序是由国家、国际组织等多种行为体构成的共同体,既包括确认秩序成员资格和调整成员互动的规范与规则,也包含反映秩序成员利益分配的地位或位置排序。共同社会化是崛起国与国际秩序成员共同调适,就秩序的规则与规范构成、利益分配份额以及崛起国在秩序中的地位与行为取得共识的过程。它具有调适过程的协商性、调适目标的共识性、调适结果的不确定性等特点。崛起国可从“改革+示善”两方面出发,实施共同社会化国际秩序战略。一方面,崛起国可主动改革国际秩序,加强治理能力,提升自身在国际秩序中的地位。另一方面,崛起国也需要以实际行动表明对改革秩序的善意,以获得外界的认可和支持。当今中国的国际秩序实践体现了共同社会化特点,既推动秩序改革,提升治理能力,提升中国在国际秩序中的影响力,又通过履行承诺展现改革的善意与效益。今后,中国可继续采用共同社会化的国际秩序战略,从有所作为地推进国际秩序改革、积极战略示善、理性处理对美关系、合理匹配成本与收益等方面出发,不断优化自身复兴的外部秩序环境。  相似文献   

19.
亚太正在取代欧洲—大西洋地区成长为全球经济中心和地缘政治中心,这是当前的国际共识.同时,亚太也是国际冲突频仍,麻烦不断的地区,未来5-10年亚太国际冲突有加剧趋势,这不仅是国际共识,更是可以预言的国际政治现实.这两个国际共识,尤其是后一个国际共识,要求亚太建立一个能有效覆盖全区域的地区安全机制,以求抑制亚太国家间的矛盾与冲突,适应亚太崛起为全球经济、政治中心枢纽区的大趋势.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