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存权,是新中国诞生后人民政府所主张的人权中最重要的权利,这让国人看到了告别“东亚病夫”后的生命曙光。20世纪九十年代,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在巴西召开的国际会议上签署《巴西宣言》,向世人承诺到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健康”时,更是让国人看到了阳光普照下的生命竟会如此灿  相似文献   

2.
<正>陈素珍和她的团队参加过的救援任务数不胜数:青海玉树地震、四川雅安芦山地震、福建泰宁泥石流……一名弱女子何来如此巨大的勇气?她的回答坚定有力:“生命至上,人民至上!”漫漫14年救援路,陈素珍深刻意识到:比起等待他人救援,更重要的是人要学会防护和自救。于是,她又担起了普及自救技能的责任,希望人人都能自救,人人都能做灾难第一响应人。  相似文献   

3.
一次对死缓犯不遗余力的救治,一个发生在高墙内的生命奇迹辛酸往事从头述说2012年5月的一天,因为一个专题片的获奖,人人纷纷把目光投向一位面色红润,坐在椅子上的一位老者,谁会想到,他是一个死刑犯,还是一个刚刚康复的病人,他曾徘徊在生死一线之间。  相似文献   

4.
长城 《检察风云》2004,(5):42-44
“最近我救了一些人,但我觉得还任重道远,在当前社会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很多人的心灵失去了栖息的场所。我希望可以尽我的力量挽救一些生命,如果人人都献出一点爱心的话,那么这个世界该有多好啊!” ——“自杀守望者”陈思的《大桥日记》  相似文献   

5.
我国一直高度重视生命法制建设,并为此出台了大量的法律、法规、规章以及规范性文件和各类生命健康标准,但相比于我国生命健康保障及人生命尊严维系的现实需要,我国现行的生命立法还存在诸多缺憾与不足,主要体现在立法步伐明显落后、法律内容保守欠缺以及法律体系不够融贯。为此,需要立法者采取相应的对策予以弥补。  相似文献   

6.
江涛 《法制与社会》2011,(5):196-196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文明新风尚,既是深入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也是弘扬社会文明新风尚的内在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切实融入国民教育与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弘扬社会新风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需要人人齐声唱响知荣明耻的主旋律,共同构建和谐文明新风尚.  相似文献   

7.
2004年3月2日,他不幸离我们远去!在中国法学界,他的离去成了一件人人震惊、个个怀疑的消息;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他的离别成了一个老师痛惜、学生痛心的噩耗;在所有的亲朋师长、同学同窗中,他的离开则成了一种人生对生命的扼腕叹息,对死神的愤怒声讨……他,就是我们的朋友———周振想教授。原以为生命是很漫长的,漫长到足以阅尽三山五岳、享尽春华秋实;原以为死亡是很遥远的,遥远到就是踮起脚尖也望不到它的阴影。然而,我们的朋友周振想的悄然离去,让我们痛切地感到———生命有时竟然会如此之近地戛然而止,死亡有时竟会如此之快地不留情面!…  相似文献   

8.
和谐社会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何所谓以人为本?有人说,"和谐社会"就是"人人有饭吃,人人有工作,人人能说话,人人在进步"殊不知,还要"人人笑起来",当笑成为一个社会文化举足轻重的元素时,这个社会才能真正走入和谐社会。本文通过对当下流行文化中,幽默元素的分析,用新的眼光观察大众日常生活,回归人性,真正做到以人为本,达到建设和谐社会的终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十八大后,短短一年多,数十名高官落马,中央反腐决心清晰可见。叫好的同时也要警醒,决心能成就一时之效,完善制度方可长治久安。反腐不仅需要自上而下,也需要自下而上。反腐需要动力和制度建设,而公众参与是不可或缺的力量。反腐倡廉工作不是一场战役,也不是一次运动,而是要扎根于社会,根除腐败的社会土壤。因此,反腐倡廉根本出路是鼓励全民参与。“只有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只有充分实现公众的表达权、监督权,人民对反腐倡廉工作的信任度和满意度才会提高,反腐成效才能提高。同时,反腐倡廉取得成效的根本标志是清廉文化扎根在全民心中,整个社会形成“人人不贪,人人反贪”的好风气。只有这样,才可能实现官员从“不敢贪”向“不愿贪”、从“不愿贪”向“痛恨贪”转变。各种形式的腐败就如同在云开雾散、太阳普照之下的黑暗一样彻底消失。  相似文献   

10.
许虹 《政府法制》2010,(12):60-61
无偿献血是一项需要社会人人参与、奉献爱心的公益性活动,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具体体现,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无偿献血宣传招募工作是做好无偿献血工作和发展壮大无偿献血者队伍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11.
生命法是一个独立的部门法。生命法具有自身特殊的调整对象与调整方法,这是其成为独立部门法的法理前提;而调整生命社会关系的现实需要是生命法成为一个独立部门法的重要原因;此外,从我国生命立法建设的现实情况来看,我国也正在将生命法作为一个独立的部门法来加以建设。生命法不是生命科技法的简称或别称,将生命法理解为生命科技法有害于生命法学研究。当前我国生命法学研究显现出了不少问题,但这并不会阻止生命法学成为21世纪最吸引人们眼球的一个法学学科。  相似文献   

12.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那么,为什么会有人以自己的意愿与手段结束自己的生命呢?自杀属于一种绝望行为。对未来有所期待的人,是不会产生自杀之举的。当生活的恐惧超过了死亡的恐惧,这个人才会了其终生。但从人性的弱点来说,人人都怕死,可偏偏自杀者却有非凡的勇气,想着法儿地寻死:或跳楼跳河、或吞药服毒、或卧轨撞车,真的有一种“视死如归”的气慨。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他们绝望到非要以死来解脱呢?以前我总以为,自杀的主要原因是贫穷,即穷困潦倒活不下去了就去死。可现在来看,学习的压力、工作的艰难、失落的痛苦、疾病的折磨、失业失恋、  相似文献   

13.
人人享有卫生保健不仅是人类生存的重要前提,而且也是当今世界推进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1979年联合国大会已将"实现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作为全球性的战略目标,列入本世纪全球经济发展新战略的组成部分。我国政府在1983年明确向世界承诺"要努力在中国尽快实现这个目标",1988年李鹏总理表示"实现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关键是要解决在广大农村实施初级卫生保健,确保10亿农民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这是我国世纪之交必须完成的一项重任。中央十五届三中全会《关于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中,也明确将实现农村  相似文献   

14.
生命利益的立法定位需要承认生命的安全机制.生命利益的法律化,应走出“好人好命”“坏人坏命”的文化误区,将其结构化区分为:一级形态“生活或生存”以“生存权”规定,二级形态属于生命“安全或安宁”利益作为“生命维持1”层面,三级形态“健康或无病”的健康利益作为“生命维持2”层面,与四级形态“生命权侵害”救济利益作为“生命维持3”层面,构成各类生命安全层面“生命安全权”范畴,并与五级形态“生命权处断”选择利益构成完整的生命权立法思路.以生存权、生命受保护权、生命安全权、生命安宁利益权、生命健康权、禁止侵害他人生命利益、生命损害求偿权、生命处断权和生命利益交易权等体系化思维,完善生命权立法.  相似文献   

15.
生命法是生命法学的最基本概念。首当其冲 ,研究生命法学必须首先论述生命法之定义 ,否则 ,必将“盲人摸象”各言其是 ,使生命法学研究陷于混乱。   生命法概念的提出邓公平同志最早提出了“生命法”与“生命法学”这两个概念。在他主编的《医药卫生法学》一书【1】中 ,他写有“现代科学技术与生命立法”一章 ,其中第二节为“生命法的原则” ,第三节为“生命法的若干进展”。他指出 :“至今为止 ,有关生命科学的法律问题 ,人们总是把它纳入伦理的范畴。看来 ,这样的研究模式需要转变 ,因为它模糊了伦理与法律的界限 ,从而削弱了法律的权威…  相似文献   

16.
阳林 《法制与社会》2013,(36):198-199
近年来大学生“轻生”的现象屡见不鲜,社会报道触目惊心,引发了各界对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探讨,其生命意识的浅薄,生命行为的失范,使年轻的生命毁于一旦,使家庭、社会为之痛心。本文从人文关怀的视角,诠释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意义,结合现状指出如何在人文精神的指导下培养大学生正确的生命价值观,丰富人文关怀时代内涵,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相似文献   

17.
在2014“剑网行动”的持续发力下,英美剧迷的翻译神器及精神家园射手网关闭了。自11月22日起,以往可以通向万千字幕的射手网首页一片萧索,站长沈晟的告别辞《断·舍·离》显得异常突兀:“需要射手网的时代已经走开了。因此今天,射手网正式关闭。”同日关闭的还有备受欢迎的影视翻译网站人人影视。射手关门、人人谢客,这一消息对于周末坐等剧集更新的英美剧迷而言犹如惊天噩耗。人们不禁疑问,属于野生字幕组的时代真的要成为历史吗?近年来,借助互联网在中国的飞速发展,美剧韩剧、日本动漫  相似文献   

18.
罪刑法定与生命科技犯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命科学技术的发展促生了生命科技犯罪。而由于受罪刑法定原则的制约,现行刑法还无法很好地规制这类新型的犯罪。这对我国刑法构成了挑战,需要采取适宜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9.
<正> 经济犯罪心理,是经济犯罪形成和产生的主观心理原因和动力。它是主客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在这种作用过程中行为人的需要结构对经济犯罪心理的产生和形成来说,最具意义,因此,探究经济犯罪的心理原因,不能不论及经济犯罪心理中的需要结构。所谓经济犯罪心理中的需要,是指作为生物有机体的犯罪人对延续和发展其生命必需的客观条件的畸形要求。就其心理本质而言,它是行为人对其生命机体存在的必须的客观条件的歪曲反映;就其作用而言,它则是生命有机体得以存在和进步种种活动的内在推动力;就其表现而言,它常常反映在一个人的欲望、愿望、动机、目的、信念、意志等心理活动方面。经济犯罪中行为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强调以人为本,而生命教育正是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只有实现人生命的和谐,才能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随着近年来学生中生命意识淡薄现象的日益严重化,生命教育已成为一个教育热点。特别是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视野下,生命教育的提出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要求依法治国,民主法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生命教育只有结合法制教育,才能更好地描绘和谐社会的图熹。本文就当前生命教育的缺失阐述了和谐视野下生命教育的内涵及其必要性,指出生命教育需要与法制教育相伴而行,并探讨了创设生命教育与法制教育相结合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