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国际要闻     
《瞭望》1995,(43)
10月9日在车臣首府格罗兹尼举行的俄罗斯特别观察委员会会议决定,暂停执行7月30日签署的俄车军事协定.这是由于近期车臣局势又趋紧张,驻车臣俄军接连遭到攻击,俄驻车臣武装力量司令罗曼诺夫在格罗兹尼的一次爆炸事件中受重伤,俄驻车臣联合军团司令部也遭杜达耶夫战斗队员的攻击.  相似文献   

2.
《瞭望》1997,(1)
叶利钦回到克里姆林宫俄罗斯总统叶利钦12月23日上午回到了他在克里姆林宫的总统府。在同记者谈到面临的首要任务时,他指出要偿付拖欠的工资、养老金和军饷。塔总统与反对派签署协议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莫诺夫和联合反对派领袖努里12月23日在莫斯科正式签署了旨在结束内战的“关于莫斯科会晤结果的协议”,以及关于民族和解委员会职能和权限的议定书。根据签署的文件,塔政府和反对派承担义务,将于1997年7月1日以前完成所有谈判,恢复国内和平,并将宣布大赦,交换战俘。过渡时期将成立民族和解委员会,其成员很快将通过谈判确定,委员会将以反对派人士为首。  相似文献   

3.
莫斯科专电 6月19日,俄官方和杜达耶夫的支持者在格罗兹尼重开谈判。从谈判结果看,双方均做出了一定的妥协,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在19日至23日举行的有关军事问题的谈判中,双方宣布无限期延长停火时间,并交换被俘人员。根据军事谈判达成的协议,俄罗斯军队将撤出车臣,在车臣境内仅保留4个营的内务部队和内务部的一个摩托步兵旅。军人的总人数不超过6500人。在撤军之前,交战双方分别从前沿阵地后撤2至4公里。解除车臣非法武装分三个阶段进行:首先解除由战地指挥官指挥的50人至500人的大股武装的武器;其次解除小股民兵的武装;最后清缴居民个人手里的枪支。清剿工作在双方的监督下进行,对交出武器者免于  相似文献   

4.
安哥拉政府军最近发动攻势并占领了反对派争取安哥拉彻底独立全国联盟(安盟)总部所在地万博市,给安哥拉和平进程设置了新的障碍。原定11月15日由安总统多斯桑托斯和安盟领导人萨文比参加的和平协议正式签字仪式,被迫推迟到11月20日举行。和协正式签字仪式的延期,再次证明安哥拉和平进程的艰难和曲折。 和平协议正式签字仪式之所以推迟5天举行,直接原因是政府军在草签和平协议之后仍加强战场上的攻势并把安盟总部赶出万博市。安盟军事上受挫,于是抵制11月10日在卢萨卡开始的双方军事代表团关于停火安排的谈判,并声称不会如期参加和平协议的正式签字仪式。  相似文献   

5.
举世瞩目的车臣危机最近出现了转机.俄罗斯政府和车臣的谈判代表团7月30日签署了和平解决危机的军事协议,这是冲突双方8个月来首次表示要停止流血冲突,寻求政治解决,为车臣实现和平提供了现实的可能.去年12月11日,莫斯科发兵车臣,试图用武力一举解决闹了三年之久的车臣独立问题.一场名副其实的战争于是在俄领土上爆发.数月来,俄车双方几度表示要通过谈判解决冲突,然而,战火却愈烧愈旺.正当俄军在战场上连连取胜,基本控制车臣形势时,杜达耶夫手下的指挥官巴萨耶夫6月14日制造了一起震  相似文献   

6.
全球要闻     
《瞭望》1999,(11)
新一轮科索活问题和谈将举行法国外交部3月5日宣布,本月15日将在巴黎举行的新一轮科索沃问题和谈,目标是完成包括政治和军事等所有方面的完整协议。据报道,目前南联盟政府仍拒绝在科索沃境内部署外国军队,科索沃阿族领导人则表示准备签署朗布依埃协议,但坚持要求北约部队进驻科索沃并保留“科索沃解放军”。关于科索沃问题的首轮谈判于2月6日至23日在巴黎东南郊的朗布依埃举行。南联盟政府和科索沃阿族代表原则上接受了前南问题六国联络小组提出的协议草案中的政治部分,但未就草案中有关在科索沃部署北约军队的军事部分达成一致。波黑…  相似文献   

7.
国际要闻     
《瞭望》1994,(29)
波黑穆克双方宣布战争结束 波黑交战三方中的两方穆斯林和克罗地亚族军方7月4日在萨拉热窝签订军事协定,宣布战争已结束。由双方军队总司令签署的这项协定规定,双方军队完全停战,并在所有冲突线上相互脱离接触,在敏感地区进行联合巡逻。根据联合国的计划,穆斯林和克族军队脱离接触后将由土耳其军队进驻隔离区。由1500人组成的土耳其维和部队已开抵克罗地亚待命。 波黑内战于1992年4月爆发,穆克双方于今年3月成立联邦。 阿拉法特访问杰里科 巴勒斯坦总统阿拉法特7月5日从加沙飞抵巴勒斯坦临时自治首府杰里科访问。他宣布杰里科将成为巴勒斯坦独立国的“起点”,他将为建立以耶路撒冷为首都的独立的巴勒斯坦国而奋斗。阿拉法特并在杰里科主持了巴勒斯坦自治领导机构12名部长的就职仪式。根据5月4日在开罗签署的巴以自治协定,新的权力机构应由24名成员组成。  相似文献   

8.
俄罗斯联邦军队12月6日凌晨用飞机在车臣首府格罗兹尼散发传单,向市内的恐怖分子和市民发出最后通牒,呼吁前者放下武器,后者在11日之前撤出市内,否则,将所有留在市内的人“视为恐怖分子和土匪,将葬身于炮火和空袭之中”。同日,联邦军队指挥部宣布,“从12月12日凌晨起,将对格罗兹尼开炮和进行密集空袭”。然而,12日,俄联邦军队没有像事先宣布的那样做,而是将最后通牒的日期推迟。俄联邦当局清剿车臣恐怖分子的决心很大,格罗兹尼已处于俄军的四面包围之中,为何不乘势攻入市内,一举将最后一批恐怖分子歼灭,而推迟采取行动呢?这成了…  相似文献   

9.
国际要闻     
《瞭望》1996,(24)
俄同车臣反政府武装达成停火协议 由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和车臣非法武装领导人扬达尔比耶夫分别率领的代表团5月27日在莫斯科达成停火协议。根据协议,自6月1日起,在车臣实现全面停火和停止一切军事行动,自协议签署之日起两周内释放所有被扣战俘和人质。停火协议签署后,叶利钦28日对车臣进行了闪电式访问,并于当天返回莫斯科。但在停火协议执行的第一天,俄联邦部队在车臣遭到非法武装12次袭击。 车臣危机爆发于1991年,当时任该共和国“总统”的杜达耶夫同俄联邦闹分裂,俄当局为维护联邦统一,于1994年底出兵车臣。  相似文献   

10.
国际要闻     
《瞭望》1996,(18)
车臣局势骤然紧张 4月16日俄罗斯联邦军队第104摩托化团经过车臣南部亚雷什一马尔德村时,遭到杜达耶夫武装的伏击,联邦军队76人被打死,54人受伤。这一事件震动了俄罗斯全国上下。俄联邦车臣共和国元首扎夫耶夫19日在格罗兹尼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宣布,俄联邦军队本月15日开始的从车臣撤军的进程暂时停止。 以色列决定继续全面袭击黎巴嫩 以色列政府4月17日继续对黎巴嫩实施大规模打击活动。 18日,以向黎南部卡纳镇联合国临时部队驻地炮击,造成约110余名平民死亡、100多人受伤。联合国安理会同日通过1052号决议,要求黎以冲突各方立即停火。  相似文献   

11.
国际要闻     
《瞭望》1995,(13)
国际要闻(3月13日-19日)英国首次从北爱尔兰撤军英国政府3月14日宣布,从北爱尔兰撤出700人的军队,这是自去年9月爱尔兰共和军宣布停火以来,英国首次削减其在当地的驻军,以此作为爱尔兰共和军交出武器的前提。俄提出解决车臣危机新计划俄副总理沙赫赖3...  相似文献   

12.
《瞭望》2003,(49)
事件 《特定常规武器公约》缔约国经过两年多谈判,11月28日在日内瓦举行的年会上通过一项关于“战争遗留爆炸物”的议定书。 英国北爱尔兰地方议会选举结果11月28日晚间揭晓,主张北爱由英国统治的新教派和希望北爱并入爱尔兰版图的天主教派两大阵营中,强硬派政党都压倒温和派占据了明显上风。这一结果意味着重新启动北爱和平进程的难度进一步增大。  相似文献   

13.
《瞭望》1991,(50)
中国 捷克斯洛伐克总理访华 应李鹏总理邀请,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总理马里安·恰尔法12月2月至7日对中国进行了访问。访问期间,两国政府签署了关于促进和相互保护投资协定和1992年度相互贸易议定书。 中共中央举行党外人士情况通报会 12月2日,中共中央举行党外人士情况通报会,江泽民向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通报了中共十三届八中全会的精神。  相似文献   

14.
自10月16日展开第二阶段行动以来,俄联邦部队在车臣境内清剿非法武装的攻势一日紧似一日,在完成了对车臣边界的封锁以及巩固了车臣北部的“安全区”后,已对车臣首府格罗兹尼形成合围之势。目前,在车臣境内自西向东全长30(多公里的战线上,俄联邦部队正在一步一步地稳步推进。俄国防部表示,联邦部队在车臣境内消灭大部非法武装和占据战略要地的主要军事行动将争取于11月底结束,但它将不会受到时间限制。与1994年那场车臣战争遭到国内许多居民和党派抵制的情形不同,俄政府此次出兵车臣并对非法武装采取强硬措施的行动得到了俄绝大多数…  相似文献   

15.
今年以来,世界各地区热点的局势普遍明显趋于缓和:政治解决阿富汗问题的日内瓦协议签署后,苏联军队已有一半撤出了阿富汗;伊朗和伊拉克于8月20日开始停火;安哥拉、古巴和南非在8月正式签订了停火协议,规定  相似文献   

16.
11月8日,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代表团在约旦河西岸拉马拉举行了最终地位阶段第一次会谈。这是巴以双方在开启最终地位谈判后的首次复会,标志着经过5年的巴勒斯坦过渡自治后双方终于进入了解决核心争端的艰难阶段。巴解组织和以色列政府9月5日签署的《沙姆沙伊拉备忘录》规定,双方将经过5个月的谈判于明年2月签署有关巴勒斯坦最终地位的框架协议,然后在此框架内进一步解决最终地位涉及的所有问题,争取在明年9月签署永久性的巴以和平条约,一劳永逸地解决巴以争端。巴以在9月13日如约举行最终地位谈判揭幕仪式后即开始了谈判的组织工作。-11…  相似文献   

17.
贝尔格莱德专电 3月9日南斯拉夫首都爆发的骚乱导致南政局出现动荡,使南国家最高机构——联邦主席团一度陷入瘫痪。为制止局势进一步恶化,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南武装力量最高指挥部3月19日发表公告,强调南人民军决不允许在南领土上发生民族间的武装冲突和内战,并表示军队将不干预就有关国家前途问题举行的政治谈判。随后,20日联邦主席团主席约维奇收回辞呈,联邦主席团恢复活动,商讨解决政治危机的办法。  相似文献   

18.
8月8日,安哥拉、古巴、美国、南非四国政府发表声明,宣布8月2日至5日四方日内瓦会谈已达成协议。协议内容为:从8月8日起安哥拉南部立即停火,南非军队从8月10日开始撤出安哥拉,并在9月1日以前全部撤离;各方一致同意向联合国秘书长建议1988年11月1日开始实施安理会关于纳米比亚独立的435号决议;安、古重申将签署一项双边的包括为各方接受的古巴军队从安哥拉分阶段和全部撤走的时间表的协定;下一轮四方高级会谈将于8月22日开始的一周举行。  相似文献   

19.
《瞭望》1992,(21)
中国 吉尔吉斯斯坦总统访华 应杨尚昆主席的邀请,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总统阿斯卡尔·阿卡耶夫5月12日至5月16日对中国进行了正式访问。访问期间,中吉两国签署了两国外交部合作议定书等8份合作文件。 首次韩国商品展在京举行 韩国商品展5月12日至16日在北京举行。这是韩  相似文献   

20.
2月10日,根据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和一贯支持无核区的原则立场,我国政府正式签署了《南太平洋无核区条约》的第二和第三号附加议定书,并郑重申明,中国尊重南太平洋无核区的地位,不对南太平洋无核区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也不在这一地区试验核武器;中国签署上述两个议定书并不意味着中国改变其对《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和《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的众所周知的原则立场;中国将履行根据议定书所承担的义务,但是如果其他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和条约缔约国采取严重违反条约和附加议定书的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