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小红 《学习月刊》2014,(14):96-97
随着社会结构、社会组织、社会群体的分化和社会价值观的变迁.社区正日益成为各种社会群体的集聚区.各种利益关系的交织处.各种社会组织的落脚点.各种社会资源的承载体.社区文化对居民的素质影响力越来越明显。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文化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追求更加强烈。  相似文献   

2.
既然社会生活可以在相对的意义上划分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个方面,那么社会和谐就必然包涵着社会物质生活秩序和谐与社会精神和谐两个层面。我们所要追求的“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3.
段鹏 《企业党建》2012,(9):19-20
幸福是人类自古以来追求的永恒目标。幸福是一种感受,更是一种价值取向。幸福不仅是享受物质生活的满足,也是精神追求中的愉悦。更是对周围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满足人们主体性需要的体现。幸福不是凭空产生的,幸福的产生和获得应该靠着人们的不断追求。幸福产生于主体满足于客体的需求之中,人们不断追求着促使人们幸福的因素和条件。幸福与政治有着天然的联系,幸福是体现在一定的政治安排中,  相似文献   

4.
周荣 《学习月刊》2009,(2):29-29
如今.休闲已成为我们每个人生活中的重要内容。我国自1995年5月开始了每周5天工作制.1999年又推行了五一、十一、春节三个长假.目前我国有法定假日114天.理论上讲人们可以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闲暇中度过.这为发展休闲提供了时间保证.闲暇时间多了.我们于什么?这是时代的大课题。因为“闲”的时间利用不好是会出问题的.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都如此。在构建和谐社会这个大环境下.归根结底追求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和谐发展.故而以人为本.追求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成为和谐社会的核心。  相似文献   

5.
社会秩序问题是社会生活的本质和社会生活得以可能的前提条件,社会秩序构成一般社会理论的核心主题。一方面,解决人类社会中的秩序问题需要法律等强制性的制度权威,需要人类理性选择的自发倾向,人类利益性的理性追求、个人的自律性、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性以及公平合作的社会理念为社会生活领域中的秩序奠定了理性的基础;另一方面,解决人类社会中的秩序问题需要共享价值、规则、习俗、信仰、符号、程序以及人们的情感、认识和道德等,它们同样构成了人类行为和社会秩序的基础和动力。  相似文献   

6.
价值观,既表现为人们对客体进行价值评估的际准和评估的方式选择,又表现为人们价值追求上的取向.这种价值评估上的标准和方式、价值追求上的取向.使人们对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一切作出利弊、善恶的评估.并决定价值上的认同或排斥.同时,一定的价值观又是一定的社会经济生活在人们意识中的反映,是一定社会经济关系的产物.  相似文献   

7.
杭州市城郊失地农民社会认同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认同是衡量个体融入主体社会程度的一个重要维度。通过调查分析发现,杭州市城郊失地农民的社会认同具有模糊的身份认同、略偏向于负面的经济认同、失衡的制度认同和滞后的城市生活方式认同的特点。因此,建议政府要通过完善征地安置补偿政策、社会保障政策、就业政策、撤村建居政策和教育政策,提高失地农民在城市生活中的生活能力,夯实失地农民在城市生活的基础,落实失地农民的市民待遇,促进失地农民的社会认同。  相似文献   

8.
拉尔夫·达伦多夫是当代西方著名的社会学家、哲学家和政治学家。他基于阶级冲突演变的分析视角,结合近代西方社会大转型的历史进程,指出现代社会的实质就是拥有“自由与平等”的“公民”社会。在他看来,基于市场经济契约平等意蕴下的“公民身份”运动是“公民社会”的逻辑起点,公民社会具有多元性、自治性、文明性等基本属性.通过公民社会建制可使现代社会冲突得到有效的管控和调适,为人们创造一个更加心满意足的生活状态。  相似文献   

9.
在消费社会繁荣消费的幻象背后,人们的生活价值与意义迷失了方向;现代社会节约观的践履为其矫正提供坚实支撑;在当代社会生活中,人们必须重新高扬节约在消费生活中的价值地位,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节约型社会为目标,扬弃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走可持续消费的道路,重构人们的生活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10.
和谐社会作为一种美好社会状态。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纵观中华文明的演进.中华民族从未放弃过对和谐社会的追求。从古人对“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的朴素向往.到“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怡然自乐”的世外桃源都映射着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憧憬。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传统的基于血缘宗族关系的伦理身份被打碎。随着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社会上逐渐出现了一系列新的身份,如政治身份、户籍身份、干部工人身份以及所有制身份,并在一系列国家制度的维护下得以充分发展,成为组织更严密、覆盖面更广的新的身份传统。文章以时间为序,分两个阶段梳理了决定身份社会根基的政治身份、户籍身份的确立过程,同时阐述干部工人身份、所有制身份对身份社会构成的深化,最后分析了身份社会形成的原因及对中国社会发展和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语言与社会结构是共变的.人民公社时代村庄的话语特征是政治话语,它反映了政治身份在社会结构中的重要地位.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村庄在"奔小康"的生活过程中,政治话语逐渐为生活话语所取代.生活话语主要体现在村庄的喜庆活动之中.从政治话语向生活话语的转变,体现了村庄社会结构的变迁.  相似文献   

13.
回答“哲学有什么用”这个问题,蕴含两个可能的思路,一个是反驳对哲学本性的质疑,另一个是增强哲学的问题意识。前者驳斥了人们对哲学的误解和矮视,后者饱含着对哲学的现实价值的期待,两者都涉及对哲学社会功能的理解。当代哲学“应用”反映了人们思考生活“是怎样”与“应当怎样”的智慧积淀.关注与时俱进的日常生活实践,融于生活又超越生活。当代哲学“应用”从应然角度确立追求的“路标”,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为我们提供了观察世界的“爱智慧”的方式。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情感依托、文化支撑和价值追求,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力量。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生活的路径,要从凝聚共识、法治规范、典型示范三个方面来探讨。  相似文献   

15.
身份是社会成员在社会中的位置体现,辅导员身份认同对于高校德育工作具有重要影响。文章试图在社会认同理论视角下,通过内外群体的过程比较,探讨辅导员身份认同现状、危机,以及组织、同侪、学生等各种群体力量如何与辅导员自我一起建构和形塑了辅导员群体的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16.
社会心态是弥散、浮动于社会或群体中的、具有普遍性、代表性、基调性的社会心理体验和行为反应倾向,是社会心理对当下之社会关系、社会生活的即时回应。现实的社会关系、社会生活是特定社会心态的客观根源,而社会中通行的核心价值观,则是从社会成员客观的社会生活、社会关系到社会心态的中介转换器。怨恨、疑忌、冷漠、暴戾、投机、浮躁、焦虑、迷茫、自我弱势想象等社会心态的蔓延,既显露了我国社会制度、结构层面的失衡与裂痕,也表征了核心价值观某种程度的缺席。要重塑核心价值观,并使其真正为社会成员所普遍接受认同,这种价值观必须最大程度地反映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共通的利益。在今天这个越来越分化、越来越多元的时代中,这种共同、共通利益的现实基础,也即在分化中维系着整合、在彼此的殊异中保留着一致的共同社会存在形态,就是人们所共同持有的公民身份。  相似文献   

17.
社会转型、体制转轨,引发了各种社会矛盾突现、思想观念多元、人们心态失衡,其中思维方式偏移.对人的生活和工作产生着现实和潜在的影响.并由此引发一系列必须予以高度关注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8.
周建国 《学习月刊》2009,(11):31-32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开始成为老百姓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于是.许多传统社会的互动方式逐渐被网络互动所代替.一种新的虚拟社会形式——网络社会——开始出现在人们生活里.反映到政治生活里。人们可以看到.网络已成为政府与网民之间互动的一种全新方式.网络成了官民沟通的重要工具和桥梁。网民们可以通过网络来表达自己的诉求.官员也开始通过网络来倾听百姓的要求和呼声.二者之间呈现出一种良性发展的态势。但是.网络在给国家政治生活带来这些便利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需要引起注意和亟待规范的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近年来一些影响较大的网络事件的分析.揭示网络监督中存在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以期建立政府与网民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9.
杨海坤  赵中华 《唯实》2008,(1):60-64
农民社会生活平等权是指农民作为公民在社会生活方面所享有的与其他公民同等的权利,其实质是农民立基于公民身份而享有的社会生活方面的机会平等。现实中,农民的社会生活平等权是极不充分的。应当立基于宪法视野采取措施保护农民的社会生活平等权,真正把农民当作公民来看待,尊重农民作为公民的基本权利,实现农民到公民这一“从身份到契约”的根本转变。  相似文献   

20.
人总是要有追求的。这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特征,是人有思想意识的重要体现。在社会上,人们的追求是不同的,有不同的方向、不同的层次。追求的不同层次,一般是由一个人的生存环境决定的。人们追求生存、追求安全、追求尊重、追求价值实现、追求社会理想,都是合理的。中国共产党人是中国社会的先进分子,应该是社会上有先进追求的人、有高层次追求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