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村民“有权利说话”,才能避免村干部独断专行;村民“说话有分量”,才能让监督制度从“墙上”落到“地上”。  相似文献   

2.
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而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则是教书育人的基础和前提。因而,作为教师,要切实转变观念,调整心态,平等地对待学生,善于运用“倾听、赏识、赞美”:三把“钥匙”,这样,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建立,教书育人的目标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3.
《党课》2011,(16):48-48
思想观念的价值,在竞争中才会彰显,在实践中才能检验。“我不同意你的看法,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这是一种胸怀,更是一种自信。那种扣帽子、抓辫子的辩论方式,“不同即敌对”的思维模式,本质上都是狭隘虚弱的表现,无助于社会和谐的构建、健康心态的形成。多元表达难免会有“异质思维”,甚至给人“鸡同鸭讲”的感觉。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欣赏理性平和的讨论,  相似文献   

4.
王丰江 《党课》2013,(10):59-60
现实生活中,曾有人抱怨:“当领导干部,不仅谁都可以当,而且都会当、能当,只要不是弱智,有一定文化基础即可。”其实不然,要想成为一名合格、优秀的领导干部,必须具有相当的潜质和一定的气概,而作为各级组织理应充分搭建培养平台、拓宽提升渠道,使各类干部、人才的潜质和气概充分显现,才能推进科学发展、促进和谐文明。  相似文献   

5.
余次 《当代党员》2010,(9):42-44
城市拆迁,这是让整个中国都头疼的难题。因事故频发,而被喻为“引发群体性事件的火药桶”。什么样的方式,才能有效掐灭拆迁中那些“溅起的火星”,实现社会和谐、百姓安居?  相似文献   

6.
《党课》2009,(4):34-36
一忌“拔苗助长”。 “拔苗助长”的成语告诫我们:自然界万物的生长,都有其客观规律。只有遵循规律办事才能取得成功,违反事物发展规律而急躁冒进,就会适得其反。同时,违背客观规律取得的“政绩”,很可能成为日后的包袱,甚至是灾难。反映在科学发展上,就是要求我们要把发展方向始终“锁定”在客观规律的和谐轨道上。  相似文献   

7.
“房姐”无房,让人们感到一头雾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看来,罪行的披露尚不能清晰显示“房姐”的真面目,只有结合分析“房姐”的房、“房姐”的钱,才能对她有更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三个代表”进课堂是高校政治理论教育的内在要求 ,必须把“三个代表”进课堂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推进。只有教师先行、载体创新、环境和谐、信仰坚定 ,才能使“三个代表”真正能够进课堂 ,才能增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文化就是“崇道”、“尚和”的文化,其终极目标是万物的和谐。中国古代对“和谐”的理解是科学的、辩证的。新中国成立后,党的历代领导集体都为社会和谐做出不懈的努力。  相似文献   

10.
陈刚 《共产党人》2005,(11):5-6
围绕加快发展构建“和谐宁夏”。宁夏地处我国西北内陆,是经济比较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相当长时期最大的政治任务。只有把经济搞上去了,“和谐社会”才有了物质保障,人民群众才能安居乐业,才能实现民族强盛。否则。一切都是一句空话。为此,自治区党委、政府已经研究制定了一整套的发展思路和政策措施,通过采取工业强区和中心城市带动战略,推进新型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全面提升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增强综合经济实力和竞争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1.
和谐,古人解释:“和”是“以他平他”,即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和谐。“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则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们常说的“和为贵”、“政通人和”、“家和万事兴”等等,这是人文精神的具体表述。其实,对我们周围的世界和所处的社会而言,无一不是矛盾的统一体。没有矛盾的存在,离开矛盾的统一,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不可能进步。和谐就是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达到统一而出现的状态。它标志着自然界内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诸多因素实现均衡、稳定、有序、共同发展。和谐勃发生机力量,人类社会呼唤和谐。但也毋庸讳言,时下一些人把人与人和谐相处曲解为不讲党性原则,不分是非曲直、善恶美丑的一团和气,甚至容忍腐败,任其发展。其表现大致如下。  相似文献   

12.
《天津支部生活》2007,(7):60-60
所谓“规则”,按照现代词典的解释,是“规定出来让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社会是一个大的整体,每一个社会成员只有养成强烈的“规则意识”,处处遵守相关的制度、章程,才能使整个社会变得愉快、和谐和安定。  相似文献   

13.
杨结宝 《党课》2011,(10):61-61
时下,“瘦身”巳成为一种潮流和时尚。人们为追求健康而“瘦身”,会议也应为讲求实效而“瘦身”。如今,仍有不少地方不仅会议多,而且规格追求的是“隆重”、气氛追求的是“热烈”、讲话追求的是“长篇大论”,认为只有开长会、讲长话,才能显示会议的重要性,才能显示领导讲话有水平。这种会风归根结底是形式主义思想在作怪。  相似文献   

14.
一、“自我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心理基础 《辞海》上说:和谐,即协调之意。《老子·四十二章》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里的“和”是作为中国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而提出的,有和谐、平衡之意。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议就作出了关于“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的重大论断。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社会这个整体是由各个部分“和谐”而集成的。这里的部分可以理解为:个人和谐、家庭和谐、单位和谐、  相似文献   

15.
发展是第一要务。构建和谐社会,发展经济是基础。只有把“蛋糕”做大了,创造出更多的财富,才能“有钱办事”,打牢“和谐”的物质基础。我们必须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以富民的目标凝聚人心,以富民的举措鼓舞人心,以富民的实绩安定人心。一是要立足于“快”,保持一个较快的发展速度。结合景德镇市实际,就是要紧紧围绕建设经济重镇、旅游都市和特色瓷都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6.
把办公室设在最基层,把办公桌“搬”到第一线,无论对领导干部还是对基层群众来说,都是一件好事。领导干部和基层群众的“无缝对接”,除了能够快速、有效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更重要的是,可以夯实联系群众的“感情基础”,营造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促进各项事业的平稳健康发展。而“办公桌”在基层如何才能摆得正、站得稳、守得住,恰是领导干部此刻应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公安机关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者和维护者,在公安工作提出“和谐”命题,有利于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正高效权威的法治环境。而“和谐追逃”,就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公安工作,积极研究新情况、努力探索新方法的切入点,是公安工作促进和谐、维护稳定、弘扬法治的着力点。“和谐追逃”中“追逃”固有的“将犯罪绳之以法”的执法本质未变.但“和谐”的方式却充分体现了“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宗旨,体现了公安机关“以人为本”的执法理念。  相似文献   

18.
“两化”互动“贡井读本”只是自贡市在加快推进“两化”互动上的一个缩影,透过“贡井读本”,“生态携产业齐飞,环保与建设并重,新城共山水一色,文明伴和谐同行”的发展格局就有了更深远的意义,同时也发出一个强烈的信号:自贡正在“两化”发展道路上加速前行。  相似文献   

19.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基层活则全盘活,基层强则根基稳。目前,一些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难点在于“无人管事、无钱办事、无处议事”。显然,只有有人管事了,办事才有依靠;只有有钱办事了,办事才有底气;只有有场所议事了,活动才有阵地。这样,基层党组织的活力才能激发出来,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才能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20.
当前需要从十个方面辩证地认识和把握“和谐”的内涵和实质。一、正视“不和谐”才能建设“和谐”。我国经济社会制度的变迁正呈现出某种非良性发展趋势。只有化解了诸种社会矛盾、社会问题及现实中的不协调与不和谐,整个社会才能得以和谐发展。二、富裕不等于和谐,但贫穷绝对不和谐。和谐社会不仅是一个经济不断发展的社会,而且是一个包括人的自身发展在内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的社会。三、改革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手段。建设和谐社会是一个全新的实践,需要我们在工作思路、方法和举措等方面与之相适应,以改革促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