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良好的信用能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诚信对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最近我国一位经济学家算了一笔帐,由于欠款、赖帐;假冒伪劣;不能按时交货,或者交货不付款;三角债等,直接造成的损失6000亿,间接损失更大。因为“不信用”造成的各种法律纠纷、人事纠纷也都是花钱的,我估计整个损失加起来至少8000~9000亿,相当于我国国民生  相似文献   

2.
“绿色GDP”解析国民财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系列的数据表明,在过去20多年里,中国经历了“先破坏、后保护;先污染、后治理;先耗竭、后节约;先砍林、后种树”的过程,给我国真实国民财富造成极大损失,人们将此称之为“生态赤字”。到90年代,这一损失迅速下降,但仍明显高于日本和美国。1995年世界银行开始利用绿色GDP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来衡量一国或地区的真实国民财富,并于1997年首次提出真实国内储蓄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它是指在扣除了自然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枯竭以及环境污染损失之后的一个国家真实的储蓄率。今后,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将从数量型转向质量型,即以提高…  相似文献   

3.
《瞭望》1991,(3)
由于生产、建设、流通领域中普遍存在着质量低劣、品种短缺、效益下降的现象,致使许多企业成本增大,亏损增加、浪费十分惊人。据初步推算,近几年因产品质量造成的损失,每年至少有一千几百亿元,我国的单位国民生产总值的能耗约比印度高1倍,比日本高3倍。 随着社会生产规模的扩大、人口数量的增加和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社会生产不断扩大与我国自然资源相对有限的矛盾日益突出,继续依靠生产要素的高投入来支持经济增长的高速度已难以为继。 “质量、品种、效益年”活动是今年经济工作的一项中心活动,是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各级经济主管部门、经济综合部门、理论宣传部门、所有企业、每一位职工,要全方位地发动起来,自始至终、全力以赴地抓。今年是重点突破,今后要常抓不懈。  相似文献   

4.
诚信体系建设的根基在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宣传、呼唤无法使企业自觉诚信无论是市场化和游戏规则最完备的美国,还是相关政策不稳定处于经济转型时期的中国,诚信现已成为一种最稀缺的资源。由于缺乏诚信,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危害是巨大的。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的统计,我国每年的经济合同有40亿份,履约的只有20亿份,合同交易只占整个经济交易量的30%。中国企业联合会理事长张彦宁透露,我国企业每年因诚信问题造成的经济损失达5855亿,其中,因逃废债务造成的直接损失约1800亿元,由于合同欺诈造成的直接损失约55亿元,产品质量低劣和制假造成的各…  相似文献   

5.
波兰著名海洋生态学专家斯蒂芬·伊格纳尔最近就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出六项对策。一、海洋环境污染严重,赤潮频繁发生,影响和制约着海洋经济的发展,应建立健全海洋环境监测系统,严格控制陆源污染物向海洋排放。其污染源主要有:(1)陆地废水污染。据统计,主要入海河流排放的污染物内含多种有毒物质,对滩涂底质和近岸水域污染相当严重。(2)石油污染。海上石油开采、油船泄漏、陆上油田废水和落地油流向海洋排放。石油污染在部分海区形成油膜,严重阻碍浮游生物的光合作用,大大降低了水域初级生产力和水中溶解氧的含量。(3)海水养殖业造成的污染。随着海水养殖业的发展,清池、投饵和施肥都会造成海水水质的恶化。  相似文献   

6.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公共危机呈现出频率越来越高、规模越来越大、危害性不断增长的态势.探索并完善危机管理的领导力架构,应从公共危机管理中的领导力定位、领导力缺失、领导力提升三方面来把握,这对提升危机管理领导力水平,有效地减少公共危机造成的损失,扩大改革开放的有效成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1991年是南斯拉夫民族矛盾空前激化、战乱不已的一年。6个共和国4个宣布独立,南联邦国家实际上已解体,战争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物质损失,困难重重的经济濒临崩溃。这一切,不仅给南各族人民带来苦难,而且对欧洲的和平与稳定造成威胁。  相似文献   

8.
1.犯罪数额较大、造成的损失严重.近几年来,在我国检察机关立案侦查的第件中,普遍发生犯罪资金都比较多.一般的经济领域中的案件都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7,(8)
农业面源污染伴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产生,是指人们在生活和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未经适当处置的污染物对农产品、土壤、水环境和空气造成的污染。目前,我国的农业面源污染形势非常严峻,文章选取甘肃省白银市为调查研究对象,在分析白银市农业面源污染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法律法规缺乏可操作性、系统性以及法律责任及救济途径的规定不完善等问题,结合实际,提出了创新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法律机制之路径。  相似文献   

10.
美国经济将出现“恶性循环,经济的进一步衰退将推高金融业的损失,而金融业损失的进一步扩大以及金融业整体的崩溃将进一步加剧此轮美国经济衰退。  相似文献   

11.
胡莎 《学理论》2014,(4):143-144
环境污染民事责任是污染者违反法律规定的义务,以作为或者不作为的方式污染,造成损害,依法不问过错,应当承担损害赔偿等民事方面的法律后果的一种责任形态。从性质上讲,它是一种特殊的侵权责任,在责任认定时我们不考虑污染者的主观过错因素,其主要通过损害事实生成之前的排除妨碍和损害事实出现后的物质赔偿来实现,无论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损失都应包含在此之列。  相似文献   

12.
王民 《民主》2005,(1):13-15
2004年12月26日,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北端距海岸几公里处的印度洋海底,发生了里氏9级强烈地震,继而引发巨大海啸,沿岸近十个国家受到海啸重创,死亡人数已经超过16万,数百万人无家可归。受灾地区饮用水受到污染,传染病和流行病时有发生。这是近年来世界上造成损失最严重的自然灾害。  相似文献   

13.
在最近的一次会议上,河北省委一位主要负责同志提出了一个非常发人深省的问题。他说:“有些领导做决策,明明违背法律、法规,却很容易地戴上冠冕堂皇的帽子得以实施。领导干部不讲规矩,不讲程序,造成的损失会比一般的犯罪案件大得多,有时会给国家造成上千万、甚至上亿的损失。但是这种案子有时候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飞速发展,形成了一些有地方特色的区域经济,如蠡县的制革、满城的造纸、清苑的冶炼等。这些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壮大了当地经济实力,促进了社会发展,改善了人民生活;但另一方面由于这些企业是建立在高消耗、低产出、重污染的粗放型经营方式上的,给当地环境带来了一定的污染。由此而引出的如何摆布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引人深思。在工作实践中,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环保部门,常常遇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两难抉择:  相似文献   

15.
“绿色GDP”     
《瞭望》1999,(12)
所谓绿色GDP,是要扣除现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下的自然、人文两大虚数,其中,自然部分的虚数,包括环境污染所造成的环境质量下隆,自然资源的退化与匹配不均衡、长期生态退化所造成的损失、自然灾害所引起的经济损失、资源稀缺性所引发的成本;人文部分的虚数则是:疾病和公共卫生条件低下所导致的支出、失业造成的损失、犯罪造成的损失、教育水平低下和文盲导致的损失、人口数量失控导致的损失、管理不善(包括决策失误)所造成的损失。“绿色GDP”  相似文献   

16.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企业信用缺失已成为凝重的话题,带来极大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的负面后果,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企业信用缺失的危害信用缺失严重损害了国家的各项利益。据专家估算,我国市场交易中因信用缺失和经济秩序问题造成的无效成本已经占据我国GDP的10%。2002年央行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因为逃废债务造成的直接损失约1800亿元;国家工商总局统计,由于合同欺诈造成的直接损失约55亿元。如此巨额资金因缺失  相似文献   

17.
王仁贵 《瞭望》2016,(29):4-4
企业因决策失误造成重大损失的情况一直为社会所关注近期,审计署对中石油、中铝公司、东方航空等111家央企2014年度财务收支审计的结果显示,抽查的284项重大经济决策中,有51项存在违规决策、违反程序决策、决策不当等问题,造成损失浪费高达126.82亿元。  相似文献   

18.
煤炭能源的过度消费引发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国 ,黑龙江省煤炭生产中的环境破坏、生态污染问题具有普遍意义。面对这一严峻形势 ,只有从观念、宣传、法制、投入、创新、结构调整入手 ,将技术进步、市场机制和全球化这三股力量整合起来 ,与世界各国通力合作 ,防止污染反弹 ,巩固与发展环保成果 ,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经济行为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赢得人类将要面临的一场不可避免的严重环境危机的挑战。  相似文献   

19.
决策失误不容再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家投资近30亿元建设的福建长乐国际机场,由于建设规模过度超前,目前旅客量和货邮量只达到设计规模的1/3左右,航站楼和机场生活区大量闲置,运营5年累计亏损已达11亿元。这是上周的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披露的一个决策失误的典型案例。 决策失误是长期存在且具有普遍性的一个顽疾,给我国的经济建设造成较大影响。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说,决策失误造成国有资产损失严重。2002年,审计机关查处的由于违规担保、投资和借款等方面的失误,已给国家造成损失72.3亿元。  相似文献   

20.
灾害的发生常常给经济社会带来沉重的打击。据有关调查,近30年来,灾害发生的频率、受灾人数和灾害的直接经济损失都在迅速增长。在我国,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每年高达财政收入的1/6至1/4,严重地阻碍和制约了国家的经济发展。因此,从经济角度研究灾害发生和对经济的影响规律、抵御灾害风险和降低灾害损失的经济措施等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