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一名普普通通的女职工,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干劲和钻劲,创造了连续12年连队棉花单产第一的好成绩,连续12年被评为团先进生产者,被大伙儿称赞为种植棉花的"卫冕冠军",她——就是农一师十三团六连职工孙红玉。  相似文献   

2.
<正>李君是农二师三十团园林六连的一名女职工,连续几年被团评为"五好职工"、"青年岗位能手",她承包的43亩枣园2009年获得利润10万元,2010年纯利润17万元。2005年,李君听说承包果园挣钱,又加上团里出台的优惠政策,她就不顾丈夫和家人的阻劝,拿着借亲友的2万元钱,只身来到满地杂草和盐碱的园林六连生态林,承包了43亩果园。  相似文献   

3.
农一师十团十九连种植果树4000余亩,果农190余人,这些果农的文化程度参差不齐,种植果树的技术也有高有低。为了使这些果农丰产又丰收,十九连成立了"巾帼科技服务队",这支"巾帼科技服务队"成员由副连长徐海、果树种植高产户等10余人组成,随时为不同需求的职工提供技术服务和指导。"巾帼科技服务队"经常走家入户,主动与果农沟通和联系,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农一师五团近一半的妇女踊跃投入经济建设主战场,为团场四个文明建设贡献个人力量。该团以帮助连队职工妇女增收致富和促进妇女创业为重点,实施"巾帼科技致富"工程,开展科技培训,提高妇女致富技能。通过培训,很多妇女掌握了种植新技术。组织实施巾帼科技致富"1+1+1"工程,培植致富能手,带动妇女从业脱贫。团妇联  相似文献   

5.
杨光明,是农一师十团十四连副连长兼工会主席。他为职工致富牵线搭桥,使十四连职工自营经济搞得红红火火,户均年纯收入达2万余元,最高的达6万多元,自营经济成为十四连职工的重要财源。  相似文献   

6.
<正>现年41岁的邹珍蓉是农一师十团灌溉科的一位职工,她怀着对农场的一片热爱之情,勤奋学习科技知识,辛勤耕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邹珍蓉是一位来自天府之国的川妹子,1994年随丈夫来到十团灌溉科,她的家住在干渠闸点,有一  相似文献   

7.
光荣榜     
一、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农五师八十九团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魏丽光(女)农六师新湖农场一场一连农工 获得“屯垦戍边劳动 奖状”的单位(11个) 农一师一团 农一师四团 农一师六团 农一师新农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南口农场 农二师三十一团 农二师三十三团 农三师四十四团 农四师六十二团 农八师一五O团 农十三师红星二场 农十三师火箭农场 获得“屯垦戍边劳动 奖章”的个人(9名) 乔建新农一师四团一连职工 王宝祥农一师四团六连职工 王智儒农一师四团十二连 职工 赵志方农一师八团开发区 职工 陈小东农一师八团开发区 职工 度新才农一师新农开发…  相似文献   

8.
<正>在一师六团无人不知"施俊英"这个个子不高,说话特温柔的中年妇女。她是该团二连一名普通的苹果种植职工,却让人无不竖起大拇指;她是果园高产明星,致富女能人,更是该团首家进入创业园的企业女带头人。◇大胆创业◇2013年,团党委通过政策引领和扶持,鼓励职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种养结合、产供销一条龙走多元增收道路,一时间到团创业园办企业、合作社的能人络绎不绝。二连女职工施俊英就是其中一个。面对团里免费提  相似文献   

9.
<正>今年以来,农一师十团妇联紧紧围绕团场结构调整和妇女增收致富目标,不断拓展竞赛领域,采取三项措施着力抓好巾帼科致富活动。一是整合资源,对妇女进行全方位培训。借助连队现代远程教育系统,依托团绿色证书培训和职工等级证书培训,聘请团农业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专题讲座。在各连队建  相似文献   

10.
"移栽洋葱苗,不要栽得太深,最多不要超过2厘米。"近日,在农一师十三团一连职工魏灵的自用地里,王万梅向魏灵讲解洋葱栽培的知识。几年前,在十三团妇联的帮助下,王万梅参加了"巾帼科技星火工程"科技培训班,学会了种菜技术,现拥有26座温室大棚,年产蔬菜200多吨,年收入20多万元。在她的带动下,十三团30多位姐妹也走上了致富路。  相似文献   

11.
农一师一团深入开展"巾帼科技致富"系列活动,以开展科技培训为基础,提高妇女的文化科技素质,引领妇女在新型团场建设中增收致富。该团妇联、女职工组织根据不同行业、不同工种开展技术培训班,对妇联干部、科技种植养殖女能手、示范户进行培训。一是组织围绕推广先进科技成果和农业应用技术的主题,面向妇女开展多层次、多门类、  相似文献   

12.
农一师六团把发展职工自营经济作为致富职工的一条重要途径去抓,在政策上进一步进行了完善落实,在管理上进一步加大了力度,在服务上进一步加强引导。 为调动职工种植自用地的积极性,团连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并与1628户职工家庭签订了协议,确保职工种上放心  相似文献   

13.
走进农一师七团园林队果农王雪芬家,果园硕果累累,飘香四溢,房前棚舍羊儿满圈,鸡鸭成群。王雪芬在小庄园上大做文章,近两年收入每年都保持在8万元以上,从贫困户一跃成为团场的致富能手。 今年41岁的王雪芬,1975年从四川来到七团。2000年,七团推行果园两费自理承包,她与丈夫想法筹措资金与团签订了20年承包合同,从此夫妻俩起早贪黑,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果园里。  相似文献   

14.
2002年,农一师十团党委把发展职工庭院自营经济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制定了多项优惠政策,全团形成了自营经济“三线一片”发展区域和“百家千户万头”的发展格局。 沿塔里木河北岸一线的立体养殖区内,聚集着22个种植、养殖大户、100余亩果园、4000多只牛羊。机关干部刘佳投资10万元买断该团90头牛,经精心饲养不到一年时间已发展到了1.20头;林牧科职工张开高的矮化密植枣园名振  相似文献   

15.
王云萍是农五师八十三团一片区一位普通的女职工,是一位靠科技致富的带头人,翻开她致富的履历,一个个闪光的荣誉,记录了她一串串奋斗的足迹。1993年,由于家庭贫困,王云萍早早地就弃学务农,参加了连里的土地承包;刚种植棉花,手中没有一分钱,又不懂技  相似文献   

16.
近两年,二师二十九团的果园连续遭受冻害,致使果农的收入降低。团党委、工会为使果农增加收入,鼓励和引导职工发展大棚种植业和果园养殖业,使职工实现多元化增收。该团职工毛章云在自家的果园空地上建两座占地200平方米的温室大棚已3年了,每年收入就可达到3万元以上。职工华山连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农四师六十一团实施果业强团战略,今年林果业总面积达3.8万亩,两年之内果园种植规模将扩大至6万亩。为提高果树优品率,增加果农收入,今年团工会围绕果品升级、果业增效和果农增收的目标,与农四师妇联、科技局共同开展了  相似文献   

18.
<正>吕先保是农一师十二团八连的职工,建有90亩精品枣园,养了450只羊,25头奶牛,年收入可达15万元,成为这个团庭院经济致富带头人。吕先保是2003年八连组建时到连队发展养殖业的,当  相似文献   

19.
农一师五团职工杨国强做梦也没想到,他在8分地的温棚里种植黄瓜收入达3万元。这是他参加科技培训,依靠科技种植的结果。 2001年8月份,该团党委和工会对职工群众实用科技状况作为一个专项内容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发现,当前职工急需增强科技意识和加强实用技术培训。这年年终,该团制定了职工实用技术培训工作方案,并付之实施。该团党委和工会以团科委、党校等职  相似文献   

20.
农一师六团妇联为充分发挥广大妇女在各行各业中"半边天"作用,去年广泛开展了群众性粮棉丰产攻关竞赛活动,指导和带动妇女科技致富。团成立了以工会主席为组长,团妇联、农业科、农机技术推广站、林业工作站、畜牧站等部门领导和各基层单位的妇女主任为成员的巾帼扶贫服务队,下设了以粮棉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