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语言转向,近代哲学的主体存在论发展为现代哲学存在论。语言是一种符号,属于作为信息中介的媒介,语言转向也可看作是符号媒介转向。通过对分析哲学、现象学、解释学的存在论分析,得出现代哲学存在论是媒介存在论。媒介存在论对应于媒介哲学,现代语言哲学就是媒介哲学的第一阶段——符号媒介哲学。符号不能单独存在,技术人工物作为符号的载体,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符号。未来哲学的发展将继续追问语言符号的载体——媒介技术,进入媒介哲学第二阶段——媒介技术哲学。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哲学中的“生活世界”概念界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活世界问题,是随着西方近代哲学向现代哲学的转向、近代实践向现代实践的转化而提出来的一个哲学问题,也是现代西方哲学流派普遍关注的重要哲学课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们开始了对生活世界问题的探讨,但对"生活世界"这个概念的使用不仅高频率而且意义含混.为此,对马克思生活世界理论与现代西方哲学生活世界理论之间的关系进行全面的比较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马克思现实生活世界概念的内涵进行深入的挖掘,这也是阐发马克思哲学当代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3.
现代西方哲学的人文转向是建立在价值、理性、主体间性等基础上的,对传统哲学的批判和超越的同时,却陷入了实证理性的间隙中.西方近代哲学倡导人文精神,但由于在反对传统形而上学和二元论思维方式的同时却受此影响,哲学家们最终把人的存在抽象化了.现代哲学家对人的精神和人类前途命运的思考,使人的本真的存在及其活动的价值和意义重新得到恢复,把人看做是完整的人,使人成为整个哲学的核心,使哲学永远给人类生存以终极关怀,真正实现哲学的人文转向.  相似文献   

4.
苏珊·朗格与卡西尔的哲学思想是一脉相承的。人们通常把苏珊.朗格的思想看成是卡西尔的符号哲学在艺术领域的发展和深化。然而,苏珊·朗格对符号哲学的研究也颇有建树。符号一直被看成是表征理性思维高度发展的抽象形式,而苏珊.朗格却使符号因蕴含了人类的主观情感而成为人类思维最丰富而深刻的感性体现。  相似文献   

5.
西方哲学的"语言转向"始于弗雷格,罗素和维特根斯坦继承和发展了其以数理逻辑为工具对语言进行逻辑分析的思想及通过对语言的分析和阐释进行哲学研究的方法,确立了西方哲学的语言转向.正是海德格尔提出"语言是存在的家"并对语言本质的论述及其语言观的阐述才使得这一"语言转向"更深入和彻底,才真正意义上实现了西方哲学的"语言转向".  相似文献   

6.
刘友红 《求索》2008,(7):111-113
卡西尔早期在柯亨的领导下沿着先验逻辑路线发展和完善康德所开创的科学认识理论,晚期则致力于构建和完善自己的文化哲学体系。卡西尔文化哲学具有追求体系的完整性、追求逻辑的统一性、把对精神的自我认识作为哲学的主旨等整体特征。它兼具德国古典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性质,堪称传统与现代有机结合的典范。这对我们今天从事哲学研究、思想创造以及正确对待人类文化来说仍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和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7.
一 从康德到卡西尔 康德是西方哲学史上承前启后的人物,他的批判哲学对西方哲学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一个现代的哲学家常常不得不首先面对康德提出的问题,恩斯特·卡西尔正是其中的一个。在康德以前,唯理论和感觉论之间的矛盾和争执相当尖锐,休谟的怀疑论促使康德重新考虑物和我的关系。在康德看来:  相似文献   

8.
论哲学观的方法论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纵观西方哲学发展历史,对于"哲学是什么"这个问题的看法有一个从本体论经过认识论再到方法论的过程,哲学由研究对象性的客观知识到人自身的思维方式的转变.这一转变是由康德开始而由马克思完成的,它意味着一种新的哲学观.哲学不是传统形而上学所探究的"本体",也不是现代西方哲学强调的"客观知识"和"信仰",而是一种思维方式方法.这标志着哲学观的方法论转向.  相似文献   

9.
论反思思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侯才 《长白学刊》2002,(1):33-38
真正意义上的反思思维作为一种基本的哲学思维方式,是西方理性主义哲学的核心和本质表征,其形成和发展是与西方近代哲学的出现及其“认识论”转向相伴随的。它具有后思性、本质性、批判性、纯思性、辩证性等多方面的内涵。反思思维的一个最重要的成果就是导致了实践思维方式的产生。  相似文献   

10.
当代西方语言哲学的语用学、诠释学转向,使得语境问题凸显出来。从语境思维高度重新考察意义的基础问题,构成了对以往意义理论的批判性反思。语境的整体与差异性、历史性与现实性,使其能够在意义表达与理解的始基处达成反思性思维对知性思维的解构,实现意义研究中科学方法与人文方法的和谐互补,使意义理论得到有益的拓展。  相似文献   

11.
杨春红  尚巾斌 《求索》2013,(12):91-94
西方哲学从认识论研究到语言哲学研究的语言转向变革导致了言语行为理论的诞生。言语行为理论继而发展成为语用学的重要理论支柱之一。本文着重考察了从维特根斯坦、奥斯汀和塞尔的日常语言学派到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的普遍语用学的言语行为理论思想,分析了言语行为理论的产生及其发展历程.指出言语行为理论通过对语言使用的关注使其自身成为一种具有批判意向的社会理论,同时也导致语用分析不仅突破了对符号解释者之间相互关系研究的拘囿.而且使其更加关注阐释生活世界中各种关系所指称的对象及其意义。这对从哲学渊源的角度认识现代语用学的发展轨迹具有重要的认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2.
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是西方哲学发展史上的重要哲学命题,它标志着西方哲学发展的重大转向。"认识你自己",成为主体自我实现自我超越,拷问灵魂,追求自由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强大动力。反思这个哲学命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传承》2016,(5)
卡西尔和马克思的人学观点的共同之处,就是克服传统哲学的"对象意识"的方法,认为人没有前定的、恒定不变的本质或本性,人的本质或本性永远在生成中,并且应是完整、丰富地生成。卡西尔的人类学解释最终没有彻底摆脱形而上学,而是走向了符号唯心主义。马克思通过对现实劳动的深刻体会,在最现实的意义上把握到了人的本质。  相似文献   

14.
西方哲学是西方独有的知识形态,它在终极确定性的寻求中,把自身区分为存在论、认识论、生存论等理论形态。这些理论形态不是一般意义的哲学部门或领域的区分,而是寻求终极确定性的不同道路。然而,建立在无限理性信念基础上的终极确定性只能是哲学的理想目标,它不会终止于某条思想道路上。现代西方哲学的生存论转向虽然开拓了新的哲学视域,但它仍需要存在论、意识论的前提。西方哲学是无限循环的论证结构。  相似文献   

15.
主体性问题作为西方哲学的一个核心问题,在不同的历史境遇中被赋予了不同的内涵.但无论是近代先验的理性解释还是现代体验的非理性描述,最终都使主体性问题陷入了难以自拔的理论困境.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在主体性问题的研究上坚持以物质本体论为前提,以实践为基础,并引入了历史的维度,科学地揭示了人的主体性的本质,对人的主体性问题实现了根本的变革.  相似文献   

16.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对比研究中,我们无不自豪地看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始终代表着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发挥着时代精神的精华的领先作用。现代西方哲学经历了整整一个世纪的演变,终于实现了转向现实生活世界这个主题的变革。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早在一个半世纪之前,在对传统哲学的批判中,对哲学的目标、使命、方法和形态都作出了全新的理解,实际上已经实现了向现实世界的转向。海德格尔认为,“马克思完成了对形而上学的颠倒”。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形而上学的颠倒即是向现实生活世界的转向。它最早表达了现代哲学的基本精神。但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传统哲学特别是黑格尔哲学的积极成果有着更为自觉的继承态度,因此它避免了现代西方哲学反叛黑格尔的偏失。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们不可能有朝一日躺在终极的绝对真理之上停步不前,但仍需追求真理的热忱,仍要利用辩证思维概括实证科学成果去追求可能达到的相对真理;科学和理性并不具有绝对的权威,但激情的理性和科学的理性仍是人类发展的重要力量;人的未来是人的全部潜能的实现和自由全面的发展,并没有唯一高贵的生活样式,但物质生产实践却是人类生活的“基底样式”。由此看来,马克思主义哲学避免了现代西方哲学的怀疑主义、自然主义和非理性主义的偏颇,  相似文献   

17.
刘昱 《长白学刊》2005,(3):107-108
对语言问题的关注是现代哲学的共同特征.与传统哲学把语言理解为一种形式和符号系统不同,当代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认为语言并不仅仅是人的用具,而是人的生存和生活经验的形式,即存在方式,语言由此获得了本体论的意义.伽达默尔籍此揭示了理解与语言的共在关系,形成了独特的解释学语言观.  相似文献   

18.
王现伟 《前沿》2012,(17):45-48
认识论、本体论和生存论是人们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角度.但是,由于没有自觉地对这三个角度本身进行前提性反思,人们关于这一问题的观点就经常处于严重分歧的状态.反思表明,马克思主义理论虽然有自己的本体论前提,也回答了近代认识论的问题,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既不是本体论哲学,也不是认识论哲学.从整体上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社会存在”为研究对象,以追求人和社会的“生存合理性”为目标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再追问“认识何以可能”的问题,而是以回答人和社会的“生存合理性”作为自己的问题,改变了近代认识论哲学的思维定向,具有划时代的革命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系统而概括地论述了休谟经验主义怀疑论对传统哲学的挑战 ,从而揭示了西方哲学发展进入了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文章认为 ,休谟以其所提问题的深刻性和思维方式的独特性 ,全面影响西方近、现代哲学的发展。它不仅奠定了康德批判哲学的基本框架 ,而且开创了现代西方诸多哲学流派的先河 ,全方位地开启了现代西方哲学超越传统哲学的道路  相似文献   

20.
“现代性”是一个自20世纪后期以来至今仍被西方哲学广泛关注的概念,这种关注在于现代性始终处在批判与重建的论争中.在批判与辩护中,哈贝马斯不失为一个核心人物,他通过对传统哲学和后现代哲学的双重批判,力图实现以语言为媒介、以交往为途径的哲学范式转向,提出了他的重构现代性理论.重建现代性的提出尽管有其“乌托邦式”的幻想,但理论彰显的反思批判传统、紧扣现实改革的精神对当今社会建设仍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