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西方就业理论简述。对于就业问题,一直是西方经济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就业与失业是市场经济的伴生现象,在我国的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劳动力就业问题比较突出。尽管我国的失业问题的产生具有不同于西方国家的特殊原因,但是西方主要的就业理论对解决我国日益严重的就业问题仍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1、新古典经济学派的就业理论。“萨伊定律”集中体现了以马歇尔、庇古为主要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的核心思想,是新古典经济学就业理论的基石,其基本内涵是“供给总能创造自己的需求”。信奉萨伊定律的传统经济学家认为,市场具有自动调节…  相似文献   

2.
新自由主义与中国经济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实质及其主张1944年 ,奥地利经济学家冯·哈耶克发表了《通往奴役之路》一书 ,对国家干预主义和福利国家政策展开了猛烈攻击 ,这是新自由主义确立的标志。 2 0世纪 70年代初两次爆发的石油危机为导火线 ,导致了整个资本主义陷入了“滞胀” (高通胀 ,高失业 ,低经济增长 )的困难。这种现象严重动摇了凯恩斯主义在西方经济学界的主导地位。在这种情况下 ,西方经济学的其他流派进行抨击和责难 ,包括主要代表为货币主义、供给学派和理性预期学派新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学派以萨伊定理为理论基础 ,认为通过市场供求的自动…  相似文献   

3.
"公意"说作为卢梭政治哲学的核心概念,对政治哲学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但由于卢梭对"公意"概念的阐述较为模糊,故而引起了颇多争议。文章对"公意"说的因何产生、如何施行、施行目的等问题展开了探讨,同时也对"公意"说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反思。  相似文献   

4.
对于技术理性的剖析与批判,法兰克福学派在众多西方马克思主义流派中最具代表性。该学派以马克思、韦伯和齐美尔等人的资本主义社会批判理论为思想基础开辟出了一条独特的技术理性批判道路。它以结构失衡的启蒙理性为出发点,将技术理性统治下的虚假需要和文化工业等各种社会现象以及现代人的生存境遇作为批判向度,最终落脚于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否定性”重建。可以说法兰克福学派对现代技术理性的清算是相当深刻的,但他们并未找到在彻底瓦解异化秩序后重建理想世界的可操作性路径,这也注定了其思想不会成为变革现实的力量。  相似文献   

5.
《刑法修正案(七)》对在我国已运用了20年的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法定刑进行了升格,从而有力的打击了腐败行为。而关于该罪与"无罪推定"、"被告人不负自证无罪的义务"等刑事法治原则是否违背的争议却从未间断,文章从法理的视角,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马尔库塞是法兰克福学派的著名左翼代表人物,他对科技异化的批判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与重视,他的科学技术思想有着不可忽视的学术价值。本文我们旨在从科技异化产生的根源、科技异化所造成的问题以及解决科技异化的途径等方面入手,对马尔库塞的科技异化批判理论做以全面的阐述。  相似文献   

7.
以经济学的新视角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需求分析",揭示了当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需求"扭曲效应",即思想政治教育供给并非"过多",而是扭曲的个体需求效应造成了供给"过多"的假相。借鉴"萨伊定律",从供给侧视角出发,通过"创造性供给"引导个体需求,来消除个体需求中的"扭曲效应",有助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8.
东海大陆架油气资源的发现和开采,使中日东海大陆架争议越发凸显。双方的争议焦点主要集中在东海大陆架划界的基本原则、冲绳海槽的法律效力、"中间线"标准是否适用以及"自然延伸"原则是否适用等几个关键问题上。虽然2008年6月18日中日两国达成了关于中日东海共同开发的谅解,有利于资源的开发与两国以后在这一海域的划界。但是,中国政府应转变长期对海洋资源保护的消极态度,切实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  相似文献   

9.
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理论与西方马克思主义之间存在着某种微妙的关系,它对1960年代后期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复兴,有着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法兰克福学派的主要理论家的思想曾引起广泛的兴趣,这确实有其值得注意的特殊意义。因为,在以"哲学"来解释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风气盛行的鼎盛时期,他们的著作显然激起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共鸣。  相似文献   

10.
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理论,历来被视为大众文化研究的理论基点。因此有人说“不读法兰克福学派的著作,就没有资格来谈大众文化。”从总体上来说,这一学派对文化工业持坚决的批判态度,其主要代表有霍克海默、阿多诺、马尔库塞、本雅明等。法兰克福学派对文化工业批判理论有哪些批判维度?  相似文献   

11.
上世纪以来,英美等普通法系国家,注册会计师对无合同关系的第三人的审计法律责任的确定原则先后经历了"合同责任"、"已知第三人"的侵权责任、"可合理预见的第三人"的侵权责任等标准的逐步扩张的路径,90年代后又向较温和的"已知第三人"标准收缩。本文分析相关经典案例及其背后的法社会学原因,期望对我国法律界和会计界就注册会计师审计民事侵权法律责任之争议提供法社会学的分析视角。  相似文献   

12.
马林诺夫斯基和拉德克利夫.布朗是英国功能主义学派的两位主要代表人物。马林诺夫斯基的理论被称为"功能论",而拉德克利夫·布朗的理论则被称为"社会结构—功能论",后者强调"社会",而前者则强调"个人"。马林诺夫斯基的功能论,解释的是文化如何满足个人的需要,而布朗的功能论,探讨的是社会结构如何在时间的推移中保持自身的作用。功能主义学派的存在已经完全超越了自身的价值,即使在80年后的今天,我们依然能感受到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从我国检察机关办理贿赂犯罪案件的侦查实践来看,口供常常作为贿赂案件侦查的突破口,没有口供,不仅侦查工作难以开展,甚至无法立案,口供证据因其在"一对一"贿赂案件的重要地位而被称为"证据之王"。近些年,也有学者对检察机关"口供至上"的办案理念提出质疑,认为在侦查"一对一"贿赂案件中过于依赖犯罪嫌疑人的有罪供述,而忽略了案件其他证据的获取,容易导致错案、犯罪嫌疑人翻供等问题;更有检察机关提出了完全排除口供证据的"零口供"办案理念。针对理论界和实务部门在"一对一"贿赂案件中出现的"零口供"与"口供至上"的争议,应从"一对一"贿赂案件口供的特点入手,认真研究我国目前侦查中口供的价值,并在此基础上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4.
对“富二代”现象的剖析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富二代"在2009年多项事件的争议中走进了大众的视野。回顾过去的一年,"富二代"毁誉参半。他们一方面几乎成了花天酒地、任性、冒险、毫无责任感的代名词,从一些媒体报导上看到多是"飙车"、"烧钱"、"炫富"等负面形象;然而另一方面,作为中国新财富阶层的有生力量,"富二代"中也不乏有许多的楷模,充满活力和智慧,对挑战毫不畏惧。而这些生来就金贵的"富二代"能担当社会传承的大任吗?不光富爸爸们肚子里满是问号,全社会也是疑虑重重。  相似文献   

15.
网络、高新科技的发展对录音产业造成严重冲击,录音制作者在现有权利无法实现其经济利益之情形下转而寻求广播权与表演权。然而,录音制作者所主张的"扩权"的理由存在错误的认识,混淆了报酬请求权与"两权"的专有属性。不正视已有权利无法得到实际有效维护的真正原因,而一味寻求"扩权",将会使著作权法已有的、可解决问题的规定形同虚设。  相似文献   

16.
先秦儒家的孔子、孟子和荀子,在谈说论辩实践中都特别重视推类思维方法的运用。他们对类和推类的认识体现了儒家的推类理论由不自觉到自觉、由片面到全面的发展过程。与其他学派相比,儒家的推类主要是推"仁"、推"爱"的推理,是用来阐发其政治伦理思想和主张的主要手段和工具。  相似文献   

17.
在甘肃政法学院开办公安高等教育二十年暨庆祝公安分院建院二十周年之际,首届"甘肃籍中青年法学家学术研讨会暨论坛"在甘肃政法学院召开。受邀的6位陇籍中青年法学家围绕"中国法制化进程中的热点问题"、"法学教育理论若干问题"等主题共同开展研讨,同时举办了相关主题的学术报告会。这是一次促进陇原法学发展的良好机遇,也是一种机制创新。这次论坛集中展显了"陇派法学"的精神气质和当代使命,为催生中国法学研究中的"西北学派"注入了一股鲜活的气息。充分总结这次论坛的成功经验和有益启示,对于陇原法律学人清醒认识中国法学知识生产中的"中心"与"边缘"的辩证关系、发掘自己的比较优势、增强创造性学术研究的信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商业方法"是指人们通过计算机辅助来实施经营、管理或者适用于财经信息处理流程的技术方法。关于究竟应当依据何种标准来判定此等商业方法是否可以获得专利权,这是一个争议性问题。围绕该等争议的主要方面,从早期到后来以及最近对若干典型案例的审理,美国法院先后提出了"商业方法专利除外"原则、"实用、具体、有形结果"标准以及"机器或转换"标准等一系列判决法理,其中,后来的判决法理是对先前法理的否定与发展。随着电子商务产业的快速发展,关于商业方法可专利性问题,未来不管采用何种标准,均应在立法上作出明确规定,并从严掌握,以免造成压抑科技创新或者专利权人的垄断。  相似文献   

19.
阿多诺是法兰克福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对大众文化的态度与其他法兰克福学派成员相比,具有一以贯之、毫不妥协的严厉批判态度。阿多诺对大众文化的批判态度贯穿于他的理论,成为一以贯之的主题。他从“文化”着眼,视大众文化为一种商品,具有标准化、伪个性化的特点,并成为统治者的思想武器,而接受者“大众”则丧失了自我意识,丧失了个人独立的自我判断。阿多诺对大众文化的批判观点源于他特殊的个人经历和社会环境。阿多诺的观点影响巨大,在受到众多批评的同时,也成为许多理论家对大众文化进行批评的重要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20.
围绕公诉标准的统一化与差异化问题的应用争议一直没有停止。从应用争议及应用策略的视角看,"有无公诉证据标准"争议的实质是公诉证据标准的可行性;"公诉证据标准有无层次结构"争议的实质是公诉证据标准与侦查终结证据标准和法庭审判证据标准的统一化及差异化应用;"公诉证据标准有无具体操作性"争议的实质是个案公诉证据标准的无差异化适用。理解和解决这些争议,选择通用、适用、好用且便于评价的公诉证据标准及其应用策略有赖于正确解读公诉证据标准来源,科学选择公诉标准设置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