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小靳庄这个村名,在1974年到1976年两年多时间内,因是江青抓的点儿,在国内外曾红极一时。小靳庄的“八级地震震不倒,十二级台风刮不倒”成了革命的豪言壮语。江青利用小靳庄,把矛头对准了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笔者的老家距小靳庄数十里路,因此,对小靳庄的情况了解一些,并曾3次到过小靳庄,颇有些感慨,特录  相似文献   

2.
霞飞 《党史纵横》2007,(5):22-25
在“文化大革命”后期,江青抓了一个“点”,这就是小靳庄。抓小靳庄这个“点”,江青是有政治目的的,其结果是在全国造成了思想混乱,也毁了小靳庄。那么,江青  相似文献   

3.
风雨小靳庄     
生长在20世纪70年代的人,很少有人不知道小靳庄的.这个小村庄因为能唱样板戏,搞赛诗会而闻名.它成了江青的"点"后,在全国广为宣传.后来又在"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中大出风头,江青还把外宾带到小靳庄去参观.粉碎"四人帮"后,小靳庄的所谓"经验"受到批判.改革开放后,小靳庄重新崛起.那么,这个本不知名的小村庄,经历了怎样的风雨?  相似文献   

4.
江青给社员“现场改名” 1974年,“批林批孔”运动正在全国蔓延。妄图篡党夺权的江青乘机到处煽风点火,在天津市宝坻县小靳庄表演了一出闹剧。 这场“评法批儒汇报会”名义上是由天津市委主持,小靳庄农民唱主角,其实成了江青个人表演的舞台。社员们的“评法批儒”发言,没有一个不被她中途打断,没有一个能按自己准备的内容说到头的。  相似文献   

5.
陈大斌 《党史纵览》2013,(10):31-35
1974年.“批林批孔”运动正在全国蔓延。妄图篡党夺权的江青乘机到处煽风点火,在天津市宝坻县小靳庄表演了一出闹剧。当时,笔者作为记者受新华社派遣,随同江青在小靳庄采访,亲眼目睹了她的那场“表演”。  相似文献   

6.
1983年5月14日,胡乔木在《会见美国记者白修德的谈话》中谈到江青的“残忍”时说:“我可以告诉你这样一件事。江青陪菲律宾总统马科斯的夫人去天津附近的小靳庄参观(她认为小靳庄是她的一个代表作),他们的汽车在路上撞死了一个人,马科斯夫人要求赶快停车,但江青拒绝停车。从这件事上可以看出江青的人格,即使作为一个普通的人,她也是多么残忍!”(《胡乔木谈中共党史》,  相似文献   

7.
1974年,“批林批孔”运动正在全国蔓延。江青到处煽风点火,在天津市宝坻县小靳庄表演了一出闹剧。当时,新华社记者陈大斌随同江青在小靳庄采访,亲眼目睹了她的那场“表演”。  相似文献   

8.
1974年6月江青的小靳庄之行,新华社记者陈大斌随行。《百年潮》第三期刊登了他的追忆文字。1974年6月22日上午,小靳庄社员“评法批儒汇报会”开始。女社员于瑞芳汇报之后,要唱京剧样板戏《红灯记》中铁梅的一个唱段,  相似文献   

9.
1976年10月6日,随着中共中央一举粉碎"四人帮",在中国大地肆虐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终于结束了。随着拨乱反正进程的不断深入,人民对造成十年浩劫的罪魁祸首进行审判的呼声越来越高。1980年9月,中央决定设立特别法庭,公开审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作为江青反革命集团主犯的张春桥,就是这一次被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帮江青改文章,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最突出的有三次:一是1966年2月《林彪同志委托江青同志召开的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以下简称《纪要》);二是1966年11月江青在首都文艺界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会议上的讲话(以下简称《文艺讲话》);三是1967年4月江青在军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即《为人民立新功》)。江青这些讲话和作品,经过毛泽东的修改,提高了质量,规范了文字,扩大了影响,一句话,增强了江青的声誉。了解一下毛泽东帮江青改文章的情况,无疑对我们认识江青以及毛泽东和江青的关系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1.
为安抚江青,毛泽东出面为她请摄影老师江青正式拜师学习摄影始于1962年,而对摄影产生兴趣却始于1959年。那时江青生了几年病,爱使性子、脾气暴躁、喜怒无常,情绪很不稳定。毛泽东非常理解江青的痛楚,希望能为她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因此,1959年和1961年中央在庐山召开的两次会议  相似文献   

12.
正1970年春季的一天,江青突然提出要到北京市宣武区新华街荣宝斋去看看。荣宝斋的工作人员看见江青到来,十分惊愕。江青那天比较高兴,主动自我介绍说:"我是江青,你们不要紧张,我是来看你们的文房四宝的,如果我认为需要的话还可能选几件带回去呢。"江青看了明清时期的砚台,清朝的御墨、毛笔、高级宣纸,还有各个朝代书法家与画家的字帖、名画等。江青对这些东西很  相似文献   

13.
梅雪 《党史博览》2002,(8):22-25
1967年7月20日,武汉发生了一起军民因不满林彪、江青一伙的倒行逆施而质问、围攻中央文革小组成员王力的事件.当时,毛泽东正在武汉.林彪、江青立即盗用中央的名义称:"这是一起严重的政治事件."消息不胫而走,一些外国通讯社纷纷发表评论:"武汉发生了反毛叛乱.……陈再道上将扣留了王力,发动了一次反对中央文革的兵变."  相似文献   

14.
霞飞 《党史文苑》2005,(11):47-51
江青是个特殊人物.她是"四人帮"的核心,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下了累累罪行,于1976年10月6日被中央隔离审查.江青被隔离审查时和之后的情况究竟是怎样的?本文根据江青被捕之后接触过她的人的回忆等真实史料,描述她生命的最后一段时光.  相似文献   

15.
有人说:"陶铸是受江青等人的陷害被打倒的,毛泽东偏信了江青等对他的诬陷……"这个论断不客观,也不符合历史事实。无疑,江青在打倒陶铸中的作用不可忽视,但江青的作用是什么呢?我认为,在打倒陶铸中,江青不仅仅"陷害",更是不折不扣、名副其实的干将和急先锋。一"文革"爆发前,毛泽东和江青同陶铸(以及曾志)的关系是很好的。江青几乎每年都到广东过冬,毛泽东"特意交代陶铸要  相似文献   

16.
[15]拨乱反正 结束禁锢 1976年 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胜利,标志着十年内乱的结束和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的开始。当务之急是清算江青一伙的罪行,从 1976年 12月开始到次年 9月,中央分三批下发了《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反党集团罪证材料》,在全国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揭批江青反革命集团罪行的群众运动。党心民心大快,全国开始出现安定团结的局面。但是,长期禁锢人们的"左"倾错误思想远远没有得到触及。华国锋在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斗争中是立了功的,此后党政军大权集于一身,也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但他却错误地提出和坚持"两个…  相似文献   

17.
第九节江青又打又拉彭勃拒上贼船 1973年1月11日,江青带着一帮人又闯到了八一厂.彭勃一边迎接,一边让人打电话请李德生主任来,他怕江青胡搅蛮缠,有了麻烦无法对证. 可江青这次一反常态.她满脸堆笑,主动与彭勃握手.这场景使彭勃有如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闲谈中,江青说:"彭勃,你字写得很好嘛."彭勃随应着说:"我读书不多,只是平时自己爱写写划划,说不上好.江青同志在哪里见过我写的字?"  相似文献   

18.
江青是个特殊人物。她是“四人帮”的核心,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下了累累罪行,于1976年10月6日被中央隔离审查。江青被隔离审查时和之后的情况究竟是怎样的?本文根据江青被捕之后接触过她的人的回忆等真实史料,描述她生命的最后一段时光。江青被捕时,一言不发。她把文件柜的钥匙封在牛皮信封里,写上“华国锋同志亲启”1976年10月6日晚,住在中南海万字廊201号的江青心情烦闷。此前,她与华国锋发生了几次争吵,争吵中,尽管江青气势压人,而华国锋的口气和缓,但华国锋在实质问题上没有向她让步。江青要掌管毛泽东的文件,华国锋不同意。华国锋决定…  相似文献   

19.
特殊"介绍信" 江青原名李云鹤,1933年夏,19岁的她从山东前往上 海,改名李鹤,在徐明清领导下的晨更工学团当教员。尽管 后来李鹤进入上海影剧界,成了"明星",改名蓝苹,但是徐 明清跟她一直以好朋友相待。1937年7月下旬,江青从上海 来到西安,找到时任西安北大街幼稚园主任的徐明清,江青 向徐明清说明了来意:她要奔赴延安,请求徐明清介绍她前 往西安的八路军办事处。她身边未带任何组织介绍信,在她 看来,徐明清是她最好的"介绍信"……江青奔赴延安,是她 一生的重要转折点。  相似文献   

20.
尹家民 《党史博览》2004,(12):37-38
一上庐山,江青没有什么政务活动,主要是看风景   1959年7月24日,江青第一次到庐山.当时,毛泽东将在庐山主持召开中共八届八中全会.江青本来在北戴河休养,在那里等候毛泽东归来.她给毛泽东打过电话后,毛泽东让她坐飞机赶到庐山.那时江青并无实职,只能算是毛泽东的秘书.(1956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开会时,决定正式任命毛泽东的秘书,即陈伯达、胡乔木、叶子龙、田家英、江青,人称“五大秘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