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8 毫秒
1.
学生中的非正式群体,是指一些学生在彼此友好、兴趣爱好相似和某种利害关系相同的基础上,自由结合,自发形成的群体。这种非正式群体,对于教育目的的实现和班集体的健康发展都有重要影响。因此,作为大学辅导员一方面要重视它的存在,了解班级内非正式群体的特征;另一方面要对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给予及时正确的引导。  相似文献   

2.
当代学生因社会交往的特殊需要和生理、心理等情感因素的不同,不可避免地出现各种非正式群体。学生非正式群体对正式群体乃至学校管理、班级管理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作为教育者,必须正视它的存在,仔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正确对待和引导,使学生的个性在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中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罪犯的非正式群体是监狱改造工作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对监狱罪犯非正式群体的认识以及对它的控制和干预,将直接影响监管安全和教育改造的效果。本文从罪犯非正式群体的类型、形成原因和特征出发,对其控制及干预等作了初步的阐述。  相似文献   

4.
非正式群体(组织)广泛存在于新的社会阶层、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中。统一战线要研究新的社会阶层并将其逐步纳入工作领域,是党的十六大对统一战线提出的客观要求。要关注、研究非正式群体(组织),将其代表人物纳入统战工作视野,对非正式群体(组织)的成因、特征及社会功能进行分析,并探讨统一战线如何关注、研究非正式群体(组织)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是指大学生以个人的喜爱、兴趣需要等心理相容和一致为基础而自发形成的群体。最近几年,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价值观念的变化以及生活选择的多样化,大学生中反复和大量地涌现出了若干种非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的出现,一方面极大地丰富了大学生的业余生活,促进了大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也给学校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由于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性质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群体内部分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两种形式.大学生中的非正式群体有自发性、相似性、倾向性、稳固性的特征,有积极的和消极的两面性.因此,对大学生中的非正式群体要以科学的态度,因势利导,积极做好引导工作,发挥其积极性.  相似文献   

7.
军营非正式群体主要是指军人的交往圈,广泛地存在于官兵的工作、生活和娱乐等日常活动中。受社会组织形式多样性及个体需求多层次性影响,军营非正式群体种类多样,形式各异。不同性质的非正式群体,在不同活动中,可能会产生不同的作用。因此,我们应善于用发展的辩证的眼光看待这一客观现象,深入分析军营非正式群体的类型、特征,认清其功能的双重性,努力发挥其积极的作用,限制、防止其消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同辈群体是青少年中普遍存在的一种非正式群体,是实现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的途径。本文在阐述了同辈群体的涵义和特征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同辈群体对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非正式群体(组织)广泛存在于新的社会阶层、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中。本文通过对非正式群体(组织)的特征、社会功能及成因的分析,初步回答了统一战线如何关注、研究非正式群体(组织)并将其代表人物纳入统战工作视野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青年大学生非正式群体越轨行为是一种群体违纪、违规行为。这是非正式群体的一些消极功能的体现。它不仅在大学生中造成了不良影响,而且给校风建设、校园秩序稳定带来了一定的威胁。因此,研究青年大学生非正式群体越轨行为,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给予干预与引导,最大限度地降低其越轨行为的发生率,减少其负面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非正式制度的管理效能及其建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包括价值信念、伦理道德、文化传统、风俗习惯、意识形态等在内的非正式制度是社会约束体系的重要构成,却又容易被忽视。非正式制度具有凝聚功能、激励功能和规范功能。要从更新管理理念、建设管理道德、塑造组织文化和促进制度均衡等方面进行非正式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2.
行政非正式听证制度对于保障公民权利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但却没有得到理论及实务界足够的重视.作为听证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非正式听证理应与正式听证制度合理配合,在行政权运行过程中发挥独特的作用.世纪伊始,适逢行政法学界积极推进《行政程序法》出台之契机,探讨行政非正式听证更有其积极的意义.应借鉴国外、我国台湾地区的相关经验,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行政非正式听证制度.  相似文献   

13.
从组织管理的角度看,公安机关内同样存在着不同规模的非正式组织,而且,它们对正式组织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非正式组织对正式组织的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因此,应仔细研究和分析公安机关内部的非正式组织并对其进行有效的引导,以发挥非正式组织对组织活动和绩效管理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承认行政法的不成文渊源是西方法治发达国家的共同选择。在行政法中引入不成文渊源能够有效克服成文行政法律规范的局限,主动应对行政裁量日益扩展的挑战,积极推动行政法规则的自我更新。我国行政法目前应当优先承认判例和政策的不成文法源地位。  相似文献   

15.
非正式金融、正式金融与违法金融有着不同的界定。非正式金融与正式金融在一国的金融体系中起着同等重要的作用,二者之间存在着竞争、互补及转化的关系。因此,我们应该正确、辩证地看待非正式金融在经济中的作用,为其提供制度保障和服务体系,促进其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Based on three years’telephone interview data during 2014-2016, this paper made a study on the evaluation of the public in Zhejiang on the development of basic social security from perspectives of family income, health care and elderly care, and found that during the period the public’s evaluation on the basic social security continues to rise, the gap of the evaluation results between different groups is narrowed obviously, and the government grassroots organizations become the preferred channel of social assistance of vulnerable groups. But it also found that the development gaps among structures of basic social security and among different social groups still required atten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theory of welfare governance, this paper argued that we should give full play to the unique function of the government, non-government, market, and informal organizations, and collaborate with those organizations to achieve the goal of equal share of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results among various social groups.  相似文献   

17.
民间借贷作为我国正规金融借贷的一种必要补充,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由于缺乏相应的法律规范、有效的外部监管和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民间借贷市场还存在诸多风险和不规范之处。必须通过完善立法、加强监管、强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等使其规范化、健康化发展。  相似文献   

18.
信任是一种对利益的投资,意味着风险也意味着收获。在电子网络的非正式群体中,潜规则起到了更大的作用,规则是互动的产物;社会网络的建构受社会结构的限制,但也离不开个人能动性的发挥。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公民社会发展的制度环境影响评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公民社会发展的制度环境是对旨在影响公民结社行为和民间组织活动的各种正式规则和非正式规则的统称,这些规则的集合体是决定公民社会生存发展的重要外部条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民社会发展的制度环境表现出选择性鼓励和选择性限制相结合的政策取向,由此出现公民社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制度性因素并存局面。现行监管体制以限制和控制为主要政策取向,客观上制约着公民社会组织的发展壮大与和谐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建设“培育服务与监督规制并举”的能促型民间组织管理体制应当成为优化我国公民社会发展的制度环境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