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关于文化建设的若干思考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上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号召。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五中全会再次向全党提出了“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任务。(见《人民日报》2010年10月19日)这对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增强中华民族的综合国力、  相似文献   

3.
自主创新呼唤创新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走自主创新道路,不仅涉及我国的科技发展战略和产业发展战略,而且更重要的是涉及我国整个国家的发展战略。自主创新的目的,就是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因此,关于自主创新的问题,不仅仅只是科技领域和产业领域需要应对的重大问题,更是整个国家和全社会都要应对的重大问题。如何将走自主创新道路真正成为一种国家意志和民族精神,关键是要在全社会呼唤、培育和营造一种持久而深入人心的创新文化。所谓创新文化,说到底就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励或激发人们去创新的文化。对于科技领域来说,就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励或激发人们进行科技创新(特别是重大的…  相似文献   

4.
长沙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建20余年来,坚持探索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以创新引领发展、以项目带动发展,着力建设麓谷科技产业生态新城,构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推进社会和谐发展,推进文化发展和繁荣,初步形成以“惟新为麓、尚德若谷”为理念的创新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国家文化安全观是在继承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文化安全观的基础上,总览当前大变革、大调整、大发展的国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变化的实际而产生的,它是国家总体安全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人国家安全观的时代总结和伟大创新,是对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文化安全观的重要发展。学习和贯彻习近平的国家文化安全观,对于我国当前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支撑我国产业升级的文化需求主要涉及民族精神、知识产权观念和品牌意识的整体构造.文章尤其强调:就发展中国家产业升级的紧迫要求而言,民族精神和品牌意识更具有先导意义,而知识产权观念则是基础性、持久性的文化配套元素.在产业升级这一关乎中华民族前途和命运的重大历史课题面前,唤起民族精神是一种最具可行性的发展战略(尽管同样存在某些人文艰难),而这一战略实施的集中体现就是在整个国家范围内形成全民族的自主品牌意识及其人人支持与奉献的精神状态.  相似文献   

7.
于国臣 《求知》2006,(1):15-16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和血脉。一个民族能否在人类文明的大道上走得更远,其深层次的原因往往能够从其文化层面上找到解释。特别是当今世界。文化和政治、经济相互交融,愈发成为影响和制约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是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我国国际地位、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的一项重要举措。这为我们进一步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为此,我们一定要深入学习领会,切实抓好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9.
袁方 《民主》2009,(6):6-8
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当今世界,任何国家和民族的兴盛都伴随着文化的强力发展。可以说,文化创新不仅关系纠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而且关系到国家的强盛和民族的未来。  相似文献   

10.
经立芳 《求知》2013,(8):42-44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全党全国人民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广播电视媒体作为传播党和政府方针政策的主阵地,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最广泛最便捷的桥  相似文献   

11.
黄婷 《党政论坛》2013,(11):36-38
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体现为文化与人才的竞争,体现为文化软实力的竞争。党的十八大在报告中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这种境遇下,作为文化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国民阅读,准确定位其在文化软实力建设中的角色,推动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便是不得不深思的一个重要的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12.
第一,充分认识文化的战略地位。文化是国家的根脉。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谁不认识文化的价值,谁不重视文化建设,谁就将犯历史性错误。要确立硬实力和软实力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在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上,多动一些脑筋,多想一些办法,多用一些功夫,多采取一些措施,力争使我国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有突破性的发展,使我国的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3.
赵长青 《理论视野》2012,(11):82-84,81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文化国际影响力的要求更加迫切。书法作为中国文化的基石,在国家文化战略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大力提升对书法文化战略的认识,充分发挥书法得天独厚的优势,使其成为提高人民群众思想文化素质,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支撑,成为推动文化强国建设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一)中国书法是最具中华民族特质的文化符号,已成为代表中华文化的标识伴随着汉字的演变书法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元素,是  相似文献   

14.
《党政论坛》2014,(4):4-4
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30日就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进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要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不断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朝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不断前进.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七大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16.
韩生 《党政论坛》2012,(5):18-19
一、“文化源头”,上海城市地位应有的功能要求和作用发挥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国家战略高度阐明了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上海市的“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建设目标,中国和上海进入了一个新的建设和发展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17.
以文化自觉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新时期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时代命题,应辩证地分析文化自觉与文化发展繁荣的关系,揭示文化自觉的价值隐喻,从民族复兴的高度来重新审视文化自觉在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过程中的驱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党政论坛》2011,(22):4-4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讨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问题。 全会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相似文献   

19.
文化创意引领后危机转型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创意产业理念的国家,也是第一个用政策来推动创意产业发展的国家。目前创意产业在英国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已达  相似文献   

20.
徐佩瑛  金薇 《民主》2012,(1):10-12
在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重要时期,中国正处于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历史决定,表明中国共产党把文化繁荣发展作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重要内容的高度文化自觉性。文化引领社会风气之先,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创新,是我们建设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