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安库雷 《党政论坛》2008,(18):14-15
对于大众来说,中央党校是一个多少有些神秘的群体,他们的责任更多地足利用特殊的信息优势,为决策者提供参考。我们看看中央党校的两份杂志发过的三篇文章,就知道这是一个怎样重要的舆论高地:1978年,《理论动态》首发《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2000年,《学习时报》发表《落日的辉煌——17、18世纪全球变局中的“康乾盛世”》,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指示将此文复制分发给政治局委员参阅;2007年,《学习时报》发表文章《民主是个好东西》,一时成为国内外舆论焦点。  相似文献   

2.
近日,《光明日报》发表中央党史研究室黄如军的文章《〈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历史地位及启示》。文章回顾了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召开和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的历史过程,认为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历史地位主要为四方面:一是确立了解放区文艺工作的方针,推动了解放区文艺工作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3.
《理论视野》2008,(11):63-63
《中国青年报》2008年10月31日发表叶匡政的文章指出,面对金融危机,马克思和他的《资本论》悄悄地在欧洲及各国风行起来,越来越多的民众开始成为马克思的粉丝。  相似文献   

4.
余焕椿 《党政论坛》2008,(22):22-22
1978年3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题为《标准只有一个》的思想评论。文章虽短,却是《人民日报》理论部精心筹划、撰写而成的。评论指出:“真理的标准只有一个,没有第二个,除了社会实践,不可能再有其他检验真理的标准。”文章发表后,在读者中引起不同反响,有人赞同,有人反对,认为真理标准应该是两个,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也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相似文献   

5.
李桂花 《党政论坛》2010,(10):18-19
《“歌德”与“缺德”》的面世,是在上世纪70年代末,文艺界各种思想激烈碰撞的大背景下产生的。当时,由1977年第11期《人民文学》发表刘心武的短篇小说《班主任》、1978年8月11日《文汇报》刊登卢新华的短篇小说《伤痕》引发了一场关于“伤痕文学”的争论,  相似文献   

6.
王文  谷棣 《党政论坛》2011,(18):25-25
日前,《环球时报》发表了对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王缉思的专访文章《争论让国家更有承受力》,现部分摘录如下:  相似文献   

7.
人民网《透视公款吃喝》一文披露,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的公款吃喝支出,1989年为370亿元,1994年突破1000亿元,2002年达2000亿元,2005年突破了3000亿元,2010年和2011年,每年至少一万亿元。《人民日报》发表系列文章批判“公款吃喝”,问诊专家“上百个红头文件为啥管不住公职人员一张嘴?”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华社一份《网民呼吁遏制餐饮环节“舌尖上的浪费”》的材料上批示“浪费之风务必狠刹!”《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反浪费”是一项政治任务》。可见,治理公款吃喝已经上升到了国家政治的高度。  相似文献   

8.
余音 《各界》2013,(2):78-80
1946年7月21日,关向应在延安病逝。噩耗传来,身在前线的贺龙放声大哭,并在《晋绥日报》上发表《哭向应》,表达了哀悼之情。  相似文献   

9.
2011年2月28日出版的《瞭望》新闻周刊发表题为《替民作主等是目前影响党政机关决策的作风"顽疾"》的文章。文章指出,一些地方党政机关不同程度存在领导调研靠安排、干部习惯替民作主、党员干部不敢讲真话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理论视野》2008,(1):63-63
《人民日报》2008年1月17日发表了中国艺术研究院刘梦溪研究员题为“礼仪之邦呼唤礼仪重建”的文章,呼吁要注重礼仪问题,制订既不丢掉传统,又符合现代社会特色的文明礼仪。  相似文献   

11.
《理论视野》2007,(10):64-64,F0003
《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年第8期发表西安财经学院教授许有伦的文章说,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什么?必须搞清楚。只有明确改革目标,才能研究改革的方法和步骤。  相似文献   

12.
《团结》2008,(1):60-64
建国方略 1917至1919年,孙中山倾其毕生学力著《建国方略》,系统地抒发自己的建国宏愿和构想。《建国方略》由《民权初步》、《孙文学说》和《实业计划》三篇构成。《民权初步》原名《会议通则》,出版于1917年,后编为《建国方略之三:社会建设》,教育国民怎样去行使民权;《实业计划》是用英文写成的,原名“中国国际发展(th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of China)”,发表于1919年6月,后编为《建国方略之二:物质建设》,是“圆家经济之大政策”;《孙文学说》于1919年春夏间出版,后编为《建国方略之一:心理建设》,阐述心理建设的任务。  相似文献   

13.
2012年12月17日出版的《人民日报》海外版刊文指出,随着中国发展步伐加快,有关中国前景预判的分析报告层出不穷。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发表报告预测,中国经济实力将在2030年超越美国。同在美国,《外交政策》等媒体此前则预言“2012年中国即将崩溃”,高调唱衰中国。  相似文献   

14.
《理论视野》2013,(7):79-79
《新京报》2013年6月26日发表该报记者李蕾的文章指出,国家统计局官网昨日发布了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的公开信,公开信的对象是联网直报企业负责人和统计人员。  相似文献   

15.
靳树鹏 《各界》2011,(6):89-91
冯亦代先生的一本日记《悔余目录》,是李辉先生主编的《沧桑文丛》中的一小,2000年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以来几乎没有引起什么反响,直到2009年4月章诒和女士在《南方周末》发表《卧底》一文,人们才议论起这奉书和冯亦代告密的事。  相似文献   

16.
从《共产党宣言》看社会主义的历史性、民族性、世界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焦玉玲 《学理论》2009,(5):26-27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的理论论著,自发表以来,社会主义经历了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运动到制度、从一国到多国的过程,既有高歌猛进的辉煌,也有令人痛心的挫折。今天借助其中的有关论述,仍然可以帮助我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历史性、民族性和世界性,进一步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  相似文献   

17.
2011年7月4日出版的《学习时报》发表张志明撰写的题为《以忧患意识推动党的自身建设与改革》的文章。文章指出,在纪念党的光辉历史的同时,我们还要有清醒的忧患意识和问题意识,着眼于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推进党的自身建设与改革。  相似文献   

18.
《理论视野》2009,(6):63-63
《新京报》6月6日发表蔡定剑的文章指出,近日,中办和国办发布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的通知》,这对被贿选困扰已久的农村民主选举来说,虽然来得有点晚,但还是来了。  相似文献   

19.
《党政论坛》2013,(12):5-5
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4月29日发表题为:“中国需要一场像1997年那样的危机”的文章,文章指出——在亚洲金融危机中,韩国、泰国和印度尼西亚受到了尤其严重的冲击,马来西亚紧随其后。尽管这些经济体各不相同,但一些共同特点使它们从世界银行眼中的典型沦落到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监护之下。  相似文献   

20.
5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本报评论部”的文章《倾听那些“沉没的声音”》。文章认为,在当今表达的“黄金时代”,仍有许多“沉没的声音”未被倾听,如有些声音被淹没在强大的声场之中,难以浮出水面;有些声音“说了白说”,意愿虽表达,但问题未解决。为政者尽可能多倾听社会各方面的声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