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4年的美国对华木制卧室家具反倾销案,涉案企业一百多家,涉案金额约十亿美元,是迄今为止美国对中国的100多起反倾销案中涉案金额最大的一起。为在本案应诉中争取全局性的胜利,受中国家具协会和中国轻工工艺品进出口商会委托,正见永申律师事务所与美国律师联袂向美国商务部提起了市场导向行业(MOI)测试申请,要求美国商务部承认中国木制卧室家具行业的市场经济地位。  相似文献   

2.
9月23日.美国纽科紧固件公司fNueorFastener)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和美国商务部(DOC)递交申请书,要求对我国出口碳钢紧固件发起反倾销、反补贴“双反”调查。根据美国反倾销、反补贴调查程序,DoC在2009年10月13日之前决定是否立案进行倾销幅度、补贴幅度的调查。ITC已开始进行相关损害的调查.并将在11月8日作出损害初裁。  相似文献   

3.
加拿大是世界上第一个正式对反倾销进行立法的国家,同时随着中国与加拿大进出口贸易的迅速发展,以及中国持续成为加拿大最大的贸易逆差来源国,加拿大针对中国出口产品启动的反倾销调查越来越多。目前,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加拿大反倾销调查的最大受害国,掌握加拿大对华反倾销调查之趋势和特点,进而从加拿大反倾销法律程序入手积极应对,对中国企业而言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美国反倾销法十分重视对政府反倾销作为义务的规定,它要求政府在反倾销实践中必须积极主动作为,严格、灵活履行立案义务、调查义务、实施反倾销措施义务、行政复审义务和反规避义务。美国反倾销法对政府作为义务的强化推动了美国反倾销法立法宗旨的实现。我国公有制的国家性质等因素决定了我国更应当在反倾销立法中强调政府的作为义务。以美国反倾销立法为鉴,本文建议从立法指导思想、反倾销机构的设置、监督机制等方面对我国政府的反倾销作为义务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5.
《法人》2004,(1):34-37
企业如何逃脱反倾销大棒的伤害,求生谋略必不可少。企业毫无例外的明白,一旦反倾销应诉失败,企业的抗风险劣势凸显无疑。贵州省企业遭遇到反倾销调查后,就遭遇到困境,遵义铁合金厂在1994年到2000年遭受了3个国家和1个地区的多次反倾销调查,使企业原本困难的生产经营雪上加霜,加速了企业的衰退。2002年,该厂因拖欠巨额电费停产,最终无缘分享美国对中国硅铁反倾销案复审最终胜利  相似文献   

6.
一、该案认定补贴以及计算补贴利益的部分情况 2006年10月31日。美国新页纸业集团向美国商务部提交申请。对原产于中国、韩国和印度尼西亚的铜版纸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立案调查。2006年12月1日,美国商务部选择中:国最大的两家铜版纸生产/出口企业,  相似文献   

7.
《政法学刊》2014,(5):40-45
自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各国对华反倾销不断出现。尤其在近年来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美国已俨然将中国作为其反倾销的头号目标国,强度升级、愈演愈烈。本文将从倾销与反倾销的法律内涵入手,结合WTO的相关规定和世界对华反倾销的总体现状,试图在中国遭受美国反倾销之不公正待遇、美国对华反倾销趋势及相关应对策略等方面进行初步分析和讨论研究,望能对缓解我国屡遭美国反倾销的困境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金融危机下美国对华“双反”法律问题新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以前,其它WTO成员并没有针对中国产品提起反补贴调查,主要面对和处理的都是有关反倾销方面的问题。金融危机背景下,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对中国的反倾销反补贴并查案件不断增加。本文以美国对华双反的现状及特征为背景,通过对铜版纸案的具体分析,就政府和企业应该如何应对双反调查提出具体的法律建议。  相似文献   

9.
由于具有形式合法、有效控制进口、易操作性等优点,反倾销已被世界各国视为保护国内产业的主要工具而频繁使用。20世纪90年代以来,外国对华反倾销投诉呈现愈演愈烈的趋势。反倾销成为西方发达国家阻碍我国出口贸易高速增长的主要手段。如何尽快制定我国的应对策略已成为当前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本文分析了我国频繁遭遇外国反倾销调查的动因,并进一步提出中国的具体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0.
严苗 《法制与社会》2013,(29):92-93
改革开放使中国对外贸易不断增长,但同时我国也成为一些国家反倾销的主要目标,严重影响着我国外贸经济的发展。本文从新形势下外国对我国实施反倾销的现状入手,着重分析了中国频遭外国反倾销调查的原因,就中国如何应对这一调查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1.
李立娟 《法人》2014,(12):68-69
正在美国第一轮光伏产品反补贴刚刚结束之际,中国光伏生产企业的元气正在恢复,美国继而发起第二轮光伏产品反补贴,其原因值得思考根据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官方网站显示,中美"双反"(反倾销、反补贴)相关调查已进入"终结"阶段,其已于10月14日重新展开相关的问卷调查,此后将举办公听会等必要程序,美国商务部预计于2014年12月11日公布对华光伏产品反倾销、反补贴的终裁结果。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出口贸易的大幅度增长,国外对华反倾销也越来越多。中国已经成为外国反倾销措施的重要攻击目标。过去对中国提出反倾销指控的国家仅限于美、欧等少数国家,现在日本、韩国这样的出口大国以及墨西哥、阿根廷、智利、巴西、尼日利亚等发展中国家也纷纷对我国出口产品开展反倾销调查。与此同时,中国日益成为一些国家和地区反倾销的首要攻击目标。对华反倾销呈现出范围大、涉及面广的特征。截止2001年9月,我国已受到欧美等29个国家和地区的450多起反倾销调查,涉及金额超过500亿美元,产品从最初的3种扩大到4000多…  相似文献   

13.
黄文俊 《中国律师》2005,(11):60-62
自1986年12月29日美国对我国发动第一起337调查案件以来,美国累计已对我国的出口产品启动了44起337调查案件,涉案总金额数百亿美元。337调查已经成为继反倾销措施之后,美国推行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实施非关税壁垒和阻击外国产品进口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感受到337调查对其产品向美出口所带来的巨大压力和潜在威胁。事实上,337调查这一贸易救济措施的实施效果远比反倾销调查严厉得多。如果将反倾销制裁的效果比作美国用来打压我国出口产品的“常规武器”的话,那么337制裁的威力就将是“大规模杀伤性核武器”。337条款项下的贸…  相似文献   

14.
美国的反倾销法制比较完善,而我国反倾销立法刚刚起步,通过对中美两国反倾销立法中政府机构职能、反倾销调查的发起主体、国内产业和损害之界定以及反倾销裁决中的中止程序等几个方面的比较,找出我国相关立法中的缺陷与不足,无疑对完善我国的反倾销法律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商务与法律》2006,(6):39-39
商务部于2006年12月12日发布2006提第93号公告,最终裁定原产于美国和欧盟的进口耐磨纸存在倾销,中国耐磨纸产业遭受了实质损害,同时倾销和实质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决定自今天起对该被调查产品征收反倾销税,反倾销税征收范围为4.1%至42,8%。耐磨纸主要用于强化木地板、防火板等装饰板材表层。根据反倾销条例的规定,商务部2005年6月13日发布公告,决定对原产于美国和欧盟的进VI耐磨纸进行反倾销调查。  相似文献   

16.
何静 《中国律师》2006,(9):83-85
引言:中国企业面临美国反倾销的挑战近年来,国际上倾销与反倾销问题已经成为国际贸易战的热点之一。倾销是指正常的贸易过程中,用低于正常价值出口商品的行为。它已经或有可能给进口国生产相同产品的行业或企业造成损害,因而受到进口国的反对。反倾销是进口国依据本国的反倾销法,由主管当局经过立案调查,确队倾销对本国同业造成损害后,采取征收反倾销税等处罚措施的调查过程。  相似文献   

17.
中国应对国外反倾销与加强反倾销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凛 《金陵法律评论》2004,(1):45-50,69
反倾销是世贸组织赋予进口国自我保护的一项合法权利,也是国际上通行的制止不正当竞争、规范国际贸易秩序的重要手段.多年来,中国经济深受外国反倾销指控之害.加入WTO 以后,中国的企业仍将面临反倾销与倾销的双重考验与挑战.中国应该在符合世贸组织反倾销法律框架内构筑反倾销机制.一方面,建立正确的价格战略和反倾销预警机制,制定完备的反倾销应诉法规,尽量减少政府对企业的干预和控制,努力摆脱"非市场经济国家"的被动地位,充分利用WTO规则应对外国对我国出口产品的反倾销,以促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另一方面,完善我国的反倾销法律体系,调整反倾销机构的职权,对外国产品在中国的倾销采取反倾销措施,以保护我国的国内产业.  相似文献   

18.
陈明聪  陶立峰 《法学》2004,(6):90-97
反倾销调查中 ,证据的认定和使用从来都是最关键的问题。与东京回合反倾销协议相比 ,WTO《反倾销协定》关于证据的规定相当具体 ,且具可操作性。本文从程序法的角度 ,探讨了反倾销调查中证据提供的六个焦点法律问题 ,即证据的提供主体、提供期限、提供形式、反倾销调查的证据责任、反倾销调查申请的证据要求和发起反倾销调查的证据要求。  相似文献   

19.
美国对华双反合并调查案件中的重复征税问题,其根源在于反倾销调查中采用了非市场经济方法,以未受国内补贴影响的替代国价格计算被调查产品的正常价值,但同时又对国内补贴采取反补贴措施。根据美国的法律规定,反倾销、反补贴程序属于行政调查,不能适用美国《联邦行政程序法》的举证责任规则,因此,中方不承担证明中国产品存在重复征税的举证责任,而应由美国商务部独立地对重复征税问题作出完全的调查。《美国法典》第1677a(c)(1)(C)条并不排斥对国内补贴的重复征税进行价格调整,但未对国内补贴作出明确规定,属于法律空白。美国国际贸易法院对新充气工程机械轮胎案作出的两次司法审查判决,为中国产品摆脱重复征税提供了有力的司法支持。  相似文献   

20.
反倾销调查系行政调查,反倾销措施属于行政措施。中国政府受理反倾销申诉的部门是中国主管对外经济贸易的部门,即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以下简称外经贸部)和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