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到"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要重视发挥人的主体的作用。基于领导干部在党组织中对下属思想和行为所起的重要引导激励作用,以及基层领导干部直接联系人民群众的特殊位置,如何以党的基层领导干部为对象,提升党的领导干部领导力的三个重要维度,解决在"理性人"驱动下以县委书记为代表的基层领导干部在用权谋事中所面临的各种诱惑与挑战提供保障,为其在县域等基层发挥重要的"指挥棒"和"主心骨"作用提供动力是新时代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情商不仅是人生存的基本心理能力,而且对领导干部身心健康、领导能力、事业成功有着根本性的影响,必须从提升情绪的感知能力、调控能力和利用能力入手,切实提高领导干部的情商修养。  相似文献   

3.
廖靖 《理论建设》2020,36(3):62-67
新时代基层工作的重要性与复杂性对基层干部的领导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文章聚焦基层干部这一领导群体,探讨新时代基层干部的领导力结构,以定量研究中的探索性和验证性因子分析方法萃取出基层干部领导力的构成要素,它们由政治素养、职业品性、关怀支持、工作促进四个维度构成。其中,政治素养居支配地位,具有统领作用,体现了新时代将政治能力作为领导干部"第一能力"的新要求。文章还尝试性地运用分析结果,就如何在治理现代化背景下提升基层干部领导力问题提出可供参考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4.
陈勇 《世纪桥》2023,(1):50-52
未来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是创新的竞争。人才培养是高校的重要职能,培养出具备领导力的青年人才,才能在未来有一席之地。在高校思政课程语境下,大学生领导力的创新培养策略可以围绕稳固扎实学习项目,保证基础类领导力元素的供给;激励动员体验项目,促进创新类领导力元素的成长;打造精品实践项目,推动经验类领导力元素融合的三个方面。同时,开展大学生领导力培养要融入进国家发展、社会进步,要助力高等教育的发展,也要提高应对社会挑战的能力,要培养全面发展的素质。  相似文献   

5.
廉串德  赵保越 《前线》2009,(5):41-43
心理压力是一种情绪体验,认知则对人的情绪、情感、动机和行为有较强的调控能力。与外部环境和工作任务等诱因相比,认知是影响心理压力产生的核心要素。因此,通过改善认知因素结构,调整认知方式,有助于领导干部更好地管理工作与生活压力。  相似文献   

6.
物质激励法。领导干部要善于通过满足个人正当的物质利益需求,来调动下属完成任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定程度上的增薪、增加福利等都可以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当然,在实际工作中,还要通过思想政治工作,把下属的需求从较低层次引导到较高层次。 目标激励法。人们的行为都是为了目标服务的,要使目标具有吸引力,就必须使目标和组织成员的需要相联系,这就要求领导者经常分析组织成员的需要,使制订的工作目标能够对  相似文献   

7.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面对日趋复杂的社会形势,新时代加强高校领导干部意识形态能力建设就成了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的关键。为不断提升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高校领导干部意识形态能力建设必须坚持发挥党委的引导和管理作用、增强高校领导干部的文化自信、价值自信;提高高校领导干部对思想政治工作的管理能力和统筹协调能力;开展多种方式再教育形式,培养高校领导干部与时俱进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8.
当前,一些领导干部存在理想信念不够坚定、思想理论水平不高、依法执政能力不强、解决矛盾本领不大等问题,而新形势下党政领导干部应该具备过硬的政治素质、丰富的知识储备、高尚的道德情操等素质。因此,从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和社会号召力四个方面着手,探讨了当前党员领导干部身上存在的一些知板,阐述了提升其能力途径的重要性。这对于提升新时代党政领导干部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正增强新时代党的领导力,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涵,是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头戏",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管党治党新境界的重要体现,是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的基本要求。2017年7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大大增强了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和领导力、号召力。"总书记提出领导力这一重要命题,凸显了我们  相似文献   

10.
党的领导力,是中国共产党的本位领导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一种全新领导力。新时代增强党的领导力,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加强党的政治领导力为关键,以优化能力要素结构为切入点,以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11.
个性是个人成功的原动力。当代领导干部的特定职责、使命,工作环境的多样性、工作任务的复杂性及被领导者个性的时代性,更决定领导干部必须注重自身优良个性修炼和塑造。确立正确的态度、磨练坚定的意志、完善心智模式、培育健康的情绪情感,是领导干部充善个性达到自我实现,并以优秀的人格魅力赢得下属的拥戴而实现有效领导、获得成功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曾志刚  王云兰 《求实》2007,(6):21-24
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能力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主要途径,是提高各级领导干部能力素质的客观要求和迫切需要。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围绕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在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力、引导力、吸引力、说服力、示范力、领导力上下功夫,切实提高驾驭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和本领。  相似文献   

13.
深入分析领导干部信息力存在的"短板",提升信息力的对策,对于提高领导干部同媒体打交道能力、应对突发事件危机等具有极其重要意义。全面提升领导干部信息力,需要不断提高领导干部信息力教育培训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充分发挥信息意识在信息力提升中的先导作用,扩充领导干部信息知识的储备容量;着力培养领导干部信息技能核心能力,促使其与现实领导力有效对接;不断增强领导干部信息安全意识,完善信息安全责任制,共同推进信息安全保障工作;坚持依法治信、以技治信与以德治信相结合的原则,注重领导干部信息道德自觉行为的培养;逐步建立领导干部信息力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4.
在当今领导者的选拔过程中,激励能力已经成为重要的指标。在美国的高级公务员任职能力资格中,激励能力就是明确的指标之一。财富500强企业在选拔CEO时,除了考察其经历、知识等能力之外,激励能力的高低往往是一票否决的指标。领导者不单单要自己干得好,更为重要的是要让下属干得好。通过激励来提高雇员的士气,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是组织绩效的重要保证。在激励能力方面,领导者可以分为六个层次。  相似文献   

15.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关键在于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能力,政治能力集中体现于政治领导力、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执行力。当前兵团面临“四个不够”和“五个不适应”的改革发展难题,结合实际以兵团第十三师为例,从政治站位不够高、政治领导力不强、政治引领力不足、政治鉴别力弱化及政治执行力不实五个方面具体分析,并从学理探究和现实要求两个层面提出提高兵团党员领导干部政治能力的路径。  相似文献   

16.
罗宪志 《当代贵州》2010,(21):50-50
<正>努力用科学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修养,是新时期党员领导干部提升领导力和执行力的最佳途径。党员干部带头加强理论修养,是提升自身党性和能力的关键。理论修养是共产党员党性的灵魂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情绪智力理论在国内外掀起了一股热潮,EQ这一名词也产生了轰动,使用的频率几乎与IQ相等。尽管这一理论尚存在某种缺陷,但它从认知和情感的结合上对人类自身能力作出了新的探索,对心理学研究领域的拓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关于领导者工作绩效问题,已有许多丰富的理论研究,本文则根据情绪智力理论,从情绪智力角度探讨其对领导者工作绩效的影响。一、情绪智力概念的提出由于传统的智力理论在对智力本质的认识、智力研究方法、智力测验等方面存在着理论缺  相似文献   

18.
嫉妒,是人们时常经历的一种情感体验,几乎凡人皆有,概莫能外,一般不会有太大的危害。但如果嫉妒情绪过度膨胀,失去了控制,那就非常危险。嫉妒心理表现在一般人身上,是看到别人经努力学习,勤奋工作出了成果,不是去效仿追赶,而是讽刺挖苦,冷嘲热讽;看到别人能力超过自己,就满腹怨恨,醋意大发,无法接受现实;看到别人与群众关系密切,深得领导信任,就视为障碍,不顾公论去挑拨离间,造谣诋毁;甚至人家添置了高档家具、新潮服装,自己也会不快和愤懑。表现在领导干部身上,则是害怕别人超过自己,奉行“武大郎开店”的原则,身材比自己高的人不予提用,设置种种关卡,不让别人出头;对下属只使用,不培养,一旦出了差错总是极力埋怨,推卸责任,小题大做,压得对方喘不过气来。  相似文献   

19.
治理能力是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和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提高治理能力则是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的关键课题和重大任务.新时代,提高领导干部的治理能力,要以提升政治能力为核心、提高学习能力为前提、强化制度执行力为重点、加强法治能力为保障、厚实专业能力为基础,以期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20.
刘澜 《当代贵州》2013,(2):65-65
作为管理者必须要思考怎样管理自己、管理他人、管理组织以及如何修炼领导力四个方面的问题,但是,最重要的是管理好自己,做自己的CEO。企业以及其他组织的经理人存在一个普遍的误区,就是认为管理就是管理下属,管理者就是有下属的人。那么,管理是什么?如果认为管理是凭借职位带来的权威,通过命令和控制他人来做事,就会认为管理者只有下属需要管理,因为管理者只有对下属才可以命令和控制。关于管理是什么,有一个广为流传的定义,就是"管理是通过他人来做事"。这个定义也是错的,因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