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智化浪潮下,社会发展对创新型人才需求持续增加。高校“双创”教育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在数智化挑战下,应加快数智技术赋能“双创”教育,改革“双创”人才培养新路径。文章以数智化教育背景,围绕学科建设、科技服务平台体系建设、元宇宙实践空间建设三个层面探讨数智产教融合的“双创”人才的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2.
在高校扩招、就业严峻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毕业、招聘、考录问题重重。国家鼓励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激发高校社会创造力。高校作为区域的文化中心,是文化服务、教育引领的重要枢纽,对区域经济发展意义深远。文章结合中国国际“互联网+”创新创业赛事,基于宁德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创业社的建设实践,积极探索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服务人才培养、实现产教融合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3.
高职教育以实践与技术为核心,专业与产业紧密结合,培养了大量具有创新性的高质量专业技术人才。职业院校实践基地正是在产教融合下产生的一种重要教学模式,是“厂中校”的具体表现,能够有效地将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生产实践相融合,共同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文章以产教融合为背景,阐明了产教融合下实践基地的内涵和意义,指出产教融合背景下的实践基地建设的现状及问题,并以问题为导向,以国家职业教育各项要求部署为指导,提出相应的建议,为建设产教深度融合的良好生态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4.
为了适应和满足以就业为导向的应用型高校“专创融合”人才培养的需求,文章提出“学练赛创,专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深入分析并提出“学练赛创,专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及“新文科+产业+思政+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特色,阐述该模式的构建、创新点、学产平台资源体系建设的实践应用。通过该模式的实践证明,针对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以就业为导向的应用型高校的“专创融合”教育体系建立、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让大学生更高质量就业皆具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李慧 《就业与保障》2023,(2):139-141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的实施,新时代高校创新创业工作全面开展。作为“双创”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高校在厚植创新创业文化的基础上不断深入推进“思创融合”建设工作,这不仅是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的根本要求,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如何牢抓“创新创业教育+思政引领”开展育人实践,是当下高校人才培养应解决的问题。文章通过挖掘“双创”实践思政教育元素的特点及存在形式,探析大学生创新创业社会实践中思政元素融合策略,形成学校和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实现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思政教育功能,为实现实践育人提质增效,最终达到高校协同育人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司法警官院校因其专业设置及面向行业的特殊性,产教融合工作的开展、推进和实施存在一定的困难。以浙江警官职业学院为例,分析了专业设置及不同专业产教融合的特点,提出了明确岗位职责标准、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三教”改革、建设多效融合实践基地、制定产教融合实践基地管理办法等共性举措,从而为司法警官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深化产教融合提供了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7.
农业产教融合是党和国家培养乡村振兴和发展现代农业所需要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部署。致公党中央农业与农村委员会长期关注农业农村事业,2023年6月至8月以推进农业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为切入点组建专题调研组,先后赴贵州、湖南、陕西等地开展调研,实地了解各地农业产教融合进展和存在问题,同时还委托部分基层组织围绕其所在地产教融合情况开展调研。结合调研情况,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二是完善工作机制,强化制度保障;三是强化农业教育建设,建立个人农业终身教育机制,开展多样化的精准教育;四是建立农业产教融合“三方联动”新机制,广泛吸纳社会力量参与办学;五是大力弘扬“农业工匠”精神和“技能成就人生”理念,筑牢农业产教融合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8.
兰青 《群众》2024,(4):47-48
<正>产教融合是国家推动教育优先发展、人才引领发展、产业创新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性举措。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健康产业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保障,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焦点赛道之一,涉及生物医药、医疗器械与设备、健康管理、健康养老等众多细分领域。推动健康产业产教融合发展需要依据健康产业发展目标、产业特征、战略布局,将大健康领域政府、高校、企业等要素融合,深化健康产业教育与产业协同,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的职业教育融合了各种新理念,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呈现出焕然一新的状态。经过科学的探索和尝试,职业教育逐渐找到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道路,即“产教融合”。这种模式在近些年受到了高度的重视和广泛的认可。“产教融合”不仅能够完善教学模式,而且能够通过改进教学方法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能力。探讨人才培养模式下构建和开发一种产教融合平台极具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0.
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关键。近年来,许多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的创新与改革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和实践,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健全人才培养实践体系、推进“产教融合、理实一体化”等途径积极推进高职院校高素质、强能力人才的培养。文章以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教学改革为样本,总结经管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经验,提出提高经管类人才综合素质及实践应用能力的建议和方法,并通过开展应用型经管类人才的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工作,提高我国高职院校经管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实践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1.
应用型本科高校以地方经济需求为导向,对接产业发展需要,在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产教融合和专创融合是应用型高校主动融入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内生动力和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由之路。文章以河南城建学院能源学院的人才培养为例,从新时代应用型本科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新任务和新要求出发,探索产教、专创双融合的人才培养提升路径,从而为应用型高校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就业作为最大的民生,一直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内容。高校大学生作为我国人数庞大的就业群体,其就业能力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重点。为此,文章对高校辅导员教育水平建设与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工作两方面展开了研究。通过树立协同育人理念、增强育人本领、创新育人模式、加强辅导员队伍管理、基于市场需求设置专业课程开展教学活动,以就业为导向培育正确择业观,利用产教融合培育职业技能和精神,并在建设高校辅导员育人水平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13.
杨利红 《创造》2023,(4):59-61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要求,指明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产教融合是现代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内在要求,更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云南省政府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高度重视职业院校产教融合,不断出台支持政策,完善产教融合办学体制,提升云南省产教融合水平。  相似文献   

14.
高校“青马工程”的培养,旨在帮助高校大学生骨干学习和掌握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了解国情,认识社会,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坚定理想信念.但是,高校“青马工程”的开展,在培养实践过程应该更好的总结经验,采取多层次、立体化、互动学习的培训模式,要立足于高校创业教育的视角,立足于大学生全面成才发展的需要,将理论和实践相融合,设置符合“青马工程”培养需求的创业教育机制,建立“青马工程”创业教育评价标准,从而完善“青马工程”的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5.
数字经济发展既为激发青年人才创新活力带来黄金机遇,也为全球青年人才竞争带来严峻挑战。如何培养具有数字经济领导力、数字化业务能力和数字化治理能力的青年人才,成为亟待探讨的重要议题。本文提出数字经济背景下青年人才培养的“三维驱动”模式,分别是政府“战略引导+政策支持”模式、高校“知识供给体系建设+产教融合”模式、企业“‘一把手’引领+需求导向”模式。针对“三维驱动”模式进一步提出对策建议,即把牢青年人才培养的正确政治方向、加强数字经济对青年人才培养的影响研究、推进青年人才投入优先保障机制、打造高水平青年人才培养平台。  相似文献   

16.
数字小院项目是中国致公党和广州天河共同支持和指导的乡村本土数字人才培育与社会服务基地建设项目。它以数字小院为实践基地,遵循“绿色发展、人力资源开发、体制机制创新”的主题,旨在培养大学生将信息技术与实体产业相结合进行创新的能力,并组织返乡创业,帮助乡村产业发展,推动实现“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的愿景。数字小院项目涵盖本土生态产业数字化改造、基层治理数字化服务、乡村振兴数字化人才培育等方面,其中数字乡村信息化综合治理系统项目是以数字基础设施为基础,创新提供党务、政务、村务、警务等服务的数字化解决方案。数字小院团队实施的三个项目包括本土生态产业数字化改造、基层治理数字化服务和乡村振兴数字化人才培育。通过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数字小院团队探索出一种新型“村+校+企”人才共育模式,该模式以推动教材教法改革、校企共建乡村与产业实训基地为手段培养探索创新型人才。数字小院团队将推出“数智学徒计划”,致力于具备培养通识基础、数字技术和产业创新能力的“π型产业创新人才”,实现生态、产业与民生相互促进的绿色发展。该计划通过“一业两院三方四步循环”的战术规划,打造产教融合方法,促进产业、教育、研究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7.
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产教融合作为职业教育的核心内涵,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着许多困难。文章从产教融合育人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入手,对产教融合中实施组织育人的价值分析展开思考,探索在产教融合过程中实施组织育人的对策,对高职院校充分发挥组织育人功能、提升其在产教融合中的育人水平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应契合时代发展特点,强化学科之间的交互设计,以最大化地发挥学科育人价值。高校思政教育的开展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形式之一,而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是基于当前社会发展与国家建设对人才需求的实践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积极性和行动力。因此,综合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育人元素是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要途径。文章阐述了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的原则、意义及对教育模式的冲击,并分析了两者融合的路径。  相似文献   

19.
锐词     
《群众》2019,(20)
<正>产教融合这旨在解决教育人才培养和产业需求存在的"两张皮"的问题,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深化产教融合。2019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6部门印发《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提出,在全国统筹开展产教融合型城市、行业、企业建设试  相似文献   

20.
审美教育和道德教育有着异曲同工的作用,即实质性地为每一个受教育者提高公平、正义、和谐的社会生活水平,提升健康、幸福的个体生活质量.华中农业大学努力为大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平台,打造“悦雅计划”创新教育品牌,形成了高校审美教育和德育教育融合育人的契合点.该计划采取“悦雅课堂”情感培育、“悦雅活动”实践培育、“悦雅园地”情境培育、“悦雅团队”朋辈培育四种途径,形成了独特的审美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文化育人新模式,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有效地为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积累了经验,为高校审美教育和道德教育工作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支撑和文化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