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2000年以来,中国的中非关系研究取得了一系列进展,学科方法渐趋多元,研究议程也明显深入。那么,当代中国的中非关系研究主要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每个阶段背后的主要驱动力是什么?中非关系研究是否产生理论?它将对中国特色的国际关系理论、外交理论等产生何种影响?对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非洲学而言,下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有哪些?本刊特约记者、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生曹德军就上述议题专访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张春研究员,他的主要研究领域为非洲和平安全、大国对非战略比较等,著有《中非关系国际贡献论》《地方参与中非合作研究》等。  相似文献   

2.
水资源是事关人类生存和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自然资源。进入21世纪后,随着水资源稀缺性危机的加剧,水资源安全对于国际关系和地缘政治的影响更加明显,水资源安全治理成为全球安全治理的重要内容。那么,水资源安全如何影响国家间关系和地区环境?为何在21世纪水资源安全会成为国际研究热点议题?国内外国际关系领域的水资源安全研究有哪些进展?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什么?中国学界的水资源安全研究取得了哪些成绩?还有哪些不足?未来应采取哪些积极举措推动中国学界水资源安全研究的深化?为此,本刊特邀记者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研究院刘磊专访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李志斐。李志斐研究员的主要研究方向为水资源安全与国际关系、亚太地区非传统安全、中国周边安全,著有《亚太地区水资源安全治理》《水与中国周边关系》《国际河流河口:地缘政治和中国权益思考》等。  相似文献   

3.
4.
正一、 中国的中东研究状况王海媚:请问中国的中东研究是如何缘起的?王林聪:从学科属性看,中东研究具有多学科、跨学科的特性,可以归类为区域和国别研究范畴。从中东问题研究到学科体系建设是一个长期探索、逐渐积累的过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中国的中东研究一直停留在自发、零散状态,对中东地区的关注度有限,研究领域狭窄,多侧重于中西交通史及哲学、语言、宗教、文化等方面,基本上处于既无专门从事研究的机构,也无专业的团队,只有少数学者、  相似文献   

5.
正韩善聪(以下简称韩):您认为,艺术与国际政治研究包含哪些内容,在学科中有怎样的定位?陈玉聃(以下简称陈):艺术是对社会生活的形象反映,也是作者个人的情感表现,包括文学、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等多种门类。(1)艺术既然反映和表达着社会现实,国际政治当然也并不例外。从古至今,在国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国家实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外交在国际舞台上日益活跃,中国的外交学研究取得了不少的成果,也得到国际上外交学界更多的关注和重视。中国的外交学学科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当今外交学研究为何繁荣?中国外交学研究有哪些特点?是否形成了自己的流派或学派?目前,中国的外交学研究存在什么样的问题?未来的发展前景如何?为此,本刊特约记者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研究生田田叶专访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张清敏教授。张教授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对外政策分析理论与中国对外政策,近年来主要研究外交学理论与当代中国外交实践,著有《当代中国外交》《美国对台军售政策研究:决策的视角》等。  相似文献   

7.
中国国际关系学界对建构主义研究走过了近20年的历程,在学理上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但也面临诸多挑战。是什么因素促成了国际政治理论的"社会学转向"?建构主义引入中国后为何能在青年学者中间产生广泛影响?中国建构主义理论的长期发展前景如何,存在哪些不足,还有哪些改进空间?在国际关系理论创新过程中,中国学者可否以建构主义为支点,做出新的学理贡献?为此,本刊特约记者、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研究生曹德军专访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袁正清研究员。袁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是国际关系理论、国际组织与中国外交,著有《国际政治理论的社会学转向:建构主义研究》《中国国际关系研究(1995—2005)》和《国际关系研究:议题与进展》等。  相似文献   

8.
自古以来,中东地区既是东西方文明的交汇处,又是沟通东西方联系的枢纽地带。进入20世纪,中东地区成为全球性大国竞相角逐的舞台,致使该地区风云激荡,冲突频仍,长期被各界关注。学术界对中东地区和国家的研究持续已久。随着中国与中东地区联系的不断加深,中国学界对中东研究逐渐升温,并取得了重要进展。中国的中东研究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9.
21世纪以来,中国学术界从不同视角对中国古代对外关系进行研究,取得很多开创性的成果,并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关注,促成了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中中国元素的增加。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研究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取得了哪些成绩?其中,中华经典国际关系研究有何特别之处?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研究在多大程度上能助力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中国学派的构建?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研究存在哪些主要问题?是否一定要突破既有的理论框架?在研究方法上应该注意什么?为此,本刊特约记者、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研究生信岩呈专访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潘忠岐教授。潘忠岐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关系理论、中国对外政策与战略、中美与中欧关系、中华经典国际关系等,著有:《中华经典国际关系概念》《针锋未必相对:战略思维与中美互动的对弈逻辑》《国际政治学理论解析》等。  相似文献   

10.
国际关系研究一直被看作是社会科学中世俗且具实证性的研究领域,宗教及向来与国际权力体制没有关系的非国家行为体———各种类型的宗教组织在其中难有一席之地。20世纪下半叶以来,全球宗教复兴、宗教的政治化趋势及国际关系的宗教回归,尤其是震惊世界的9·11事件,在很大程度上颠覆了世俗媒体和学界对国际关系中宗教作用的传统看法,引发和推动了国际关系研究的宗教转折甚至范式转移,使宗教与国际关系研究成为21世纪以来国际关系研究领域的学术热点和增长点。那么,如何评价全球宗教复兴对当前国际关系的冲击,国际关系研究的宗教转折有何特点?我国宗教与国际关系的研究取得了哪些成绩,还存在哪些问题,今后努力的方向是什么?为此,本刊特约记者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涂怡超专访复旦大学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徐以骅教授。徐教授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宗教与国际关系、宗教与中国国家安全、美国宗教、中国基督教等,著有《宗教与当代国际关系》《宗教与中国国家安全研究》《后冷战时期的宗教与美国政治和外交》等。  相似文献   

11.
正一、现代民族主义的概念杨钪森(以下简称"杨"):民族主义是一个相当复杂的概念,请问您如何从理论上界定"民族主义"的概念及其研究范畴?王联(以下简称"王"):很高兴能够有机会在《国际政治研究》的平台上分享我对世界民族主义研究的认识。民族主义是一个非常庞大复杂的研究对象,实际上并没有非常明确的定义,正如英国社会人类学家厄内斯特·盖尔纳(Ernest Gellner)所说:"民族主义是只大象,  相似文献   

12.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化、全球治理和中国全球利益的扩展,太平洋岛国逐渐进入中国学者的研究视野。那么,中国的太平洋岛国研究经历了怎样的发展,目前现状如何,存在哪些不足,未来前景如何?国外的太平洋岛国研究对中国有何启示和借鉴?为此,本刊特约记者王海媚专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国际研究部主任、中国太平洋学会太平洋岛国研究分会副会长陈晓晨。陈晓晨还兼任聊城大学太平洋岛国研究中心特聘高级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亚太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等职,研究领域包括全球治理与太平洋岛国研究,主持多个国家部委与太平洋岛国相关的课题,如“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南太平洋方向建设路径研究”等,著有《南太平洋地区主义:历史变迁的逻辑》等。  相似文献   

13.
14.
21世纪以来,历史学与国际关系学的跨学科研究已经成为中国学界的一种新气象。历史研究与国际关系研究的联系越来越密切,越来越多的历史学者,特别是世界史学者有意识地跨越学科界限,参与到国际关系研究中来,为当今世界问题的来龙去脉,特别是为崛起中的中国所面对的国际形势提供了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同时也为中国的国际关系理论创新提供了有益的思考。那么,世界历史与国际关系的学科跨学科研究的基本状况何如?如何评价这一研究的进展与问题?如何看待其未来发展?为此,本刊特约记者王海媚专访吉林大学公共外交学院和国际关系研究所刘德斌教授,他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国际关系史、英国学派理论和公共外交等,著有《美国世界战略》和《撒切尔夫人传》,主编《国际关系史》(第一、二版),主译《世界历史中的国际体系:国际关系研究的再构建》等。  相似文献   

15.
中国改革开放的大门已经敞开30年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中国社会乃至世界历史进程发挥的重大影响使之成为西方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从总体上看,尽管有着社会、文化背景上的差异,但国外大多数学者都能本着尊重历史、尊重事实的治学精神,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内涵有较为客观的认识和评价。由于问题本身的复杂性,加上对中国国情缺乏了解,因而有些学者在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的分析和把握上,表现出各自的局限性。西方需要调整自己,拓宽理论视野,以适应一个和平发展的中国。为了进一步了解这方面的情况,我们采访了上海社会科学院国外社会主义研究中心主任徐觉哉研究员,请他就国外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性质、特征、民主政治、中国模式及"北京共识"等问题的争论,给大家介绍一些信息。下面是他与本刊记者的谈话。  相似文献   

16.
欧洲学者对于中国政治的兴趣由来已久。20世纪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早期,他们的兴趣来源之一是知识分子和精英中毛主义和左翼思想的影响不断加强。但是,毛泽东去世后中国所发生的戏剧性政治变革,以及欧洲对于自由民主和人权的回归,使学者们的兴趣转向传统的因素:中国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中国对全球治理和国际机制建设的参与日益加深,联合国研究在中国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何定位联合国研究?中国的联合国研究现状如何,有哪些特点和进展?在研究方法与观点上有哪些分野?中国的联合国研究前景如何?为此,本刊特约记者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研究生孟文婷专访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李东燕研究员,她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全球治理、联合国研究,代表作有《联合国的安全观与非传统安全》《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建和的前景与路径分析》《全球安全治理与中国的选择》等。  相似文献   

18.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廖学盛认为,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深化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势在必行。而要更好地阐释和宣传历史唯物主义就必须大力加强世界经济史的研究。认真研究世界经济史,必然会使我们更清楚地认识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光明前途,从而更加自觉地投身于深刻的社会变革。下面是他对本刊记者发表的谈话。  相似文献   

19.
华中师范大学科学社会主义研究所聂运麟教授最近主持编写了几本有关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的著作,一本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11月出版的《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低潮中的奋进、变革与转型》,另外五本是《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丛书,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2008年出版。他认为,在全球化条件下,国际范围内阶级力量对比明显地有利于国际垄断资产阶级,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虽然有恢复、有发展,但仍处在低潮之中;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为适应生存环境的巨大变化,正在理论与实践中进行着深刻的变革;在这一变革的过程中,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在组织形态上正在发生着从先锋队政党到现代群众性政党的转型。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的变革与转型是一个长期发展的历史过程。因为这种变革与转型都需要根据本国的特殊国情和党情,不可能照抄别国的现成模式,这就需要在实践中总结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努力探索各自政党独特的发展道路,并在理论和实践中有所创造、有所突破、有所发展。为此,就需要经过艰难的探索,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和修正,其间还可能经历暂时的挫折和失败。因此,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的变革与转型绝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而是艰难曲折的。其中,有些党可能会逐步走上成功的坦途,有些党则会走一段不短的迂回曲折的道路,还有的党会走向衰败。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和完善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福利制度的任务已经提上日程。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改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我国向内需型社会转化的要求使这项工作更加刻不容缓。如何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历史文化传统等实际情况出发,借鉴国外的研究成果,吸取东西方各国的经验教训,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福利模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最近,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所长郑秉文研究员向本刊发表了他对这个问题的想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