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事资料手册》2005,(1):56-59
到2004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下简称“入世”)已3年。开放市场后。国内一些产业能否承受冲击。本刊对部分热点行业履行入世承诺的进程进行整理,井搜集了专家的点评.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2.
15年马拉松式的中国“复关”和“入世”谈判终于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中国“入世”已成定局,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入门券。在长达15年的谈判过程中,相关的工作人员对其中的酸甜苦辣体会最深,而国人对个中细节却知之甚少。每年国人揪心的都是“年内能否入世”,任何一点相关的风吹草动都引起人们的关注。在历经15年不断的悲喜交替之后,中国入世日期终于敲定。在将来书写中国历史时,这些人15年的悲喜不应被人忘记。世上最难推的门王磊用“沉闷”来形容第一次走进日内瓦关贸总协定总部大楼的感觉。王磊律师(现在布鲁塞尔奥本海默律…  相似文献   

3.
《大连干部学刊》2011,27(12):65-F0003
中国是1947年成立的关税及贸易总协定(GATT)创始国之一。新中国成立后,台湾当局非法窃据中国席位。1984年11月,中国获得了OAII观察员地位。1986年7月,中国正式提出恢复GATT缔约国地位的申请。  相似文献   

4.
汽车制造业作为资本、技术、人才密集型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汽车业处在了发展的十字路口,国产汽车是被进口车“挤掉”,还是大力进行技术革新,改变管理体制,借助外资提高竞争力,通过融资并购打造国产汽车的航空母舰呢?何去何从,备受各方关注。  相似文献   

5.
王敏 《学习与实践》2002,(5):54-54,56
当前,我国依法行政中的突出问题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人治”现象严重,执法环境差。严重影响了法律的权威和尊严也无法同世界接轨。判断一个国家是不是实行法治,不是看它的老百姓是否守法,而是看它的政府是否依法办事。政府严格依法行政  相似文献   

6.
近期,中国入世之言频传,何时入世,是举世瞩目的大事。不久前,在上海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贸易部长会议上,中国政府代表团团长、外经贸部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就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所面临的谈判、时间、贸易保护主义、APEC成员分歧等问题,作了详细、重要的阐释。  相似文献   

7.
罗文奇  苑素梅 《前沿》2002,(3):41-42
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人 ,十分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中国公民优良人格的建设。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江总书记明确指出 :“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事业。全党同志必须全面把握两个文明建设的辩证关系 ,在推进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 ,努力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文化 ,最根本的任务是“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即通常人们讲到的积极健康的“四有”人格建设。健康人格是时代…  相似文献   

8.
中国入世与劳权保障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是顺应世界经济潮流的重要抉择,也是实现中国市场化改革的重大契机。但中国入世之后,经济全球化的经济格局和贸易规则,将对于中国的经济和社会问题产生直接的影响,WTO规则也将会与国内现存的经济关系和法律关系产生碰撞,而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便是劳资关系和劳工权益保障问题。对此,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妥善解决。一、经济全球化对于劳动关系的影响中国入世是以经济全球化作为基本的历史背景的。对于经济全球化,尽管从价值判断的意义上人们的评价迥异,但这毕竟已经是一个不可逆转的世界性潮流。问题在于,我们必…  相似文献   

9.
袁元  苗俊杰 《政策》2007,(1):30-33
2006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WTO五年过渡期结束。近五年来,中国在逐步兑现承诺,分享WTO“经济红利”的同时,也发生着许多新的变化,开放进入新的阶段,并同时“倒逼”着改革的推进。而另一个不容忽视的变化是,2001年中国入世前后,讨论的焦点是“WTO规则将如何冲击中国”,五年过后,话题的中心正在变成“中国将带给WTO什么”。  相似文献   

10.
<正> 鉴于美国在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地位以及对中国加入 WTO 较高的开价,可以认为中美双边谈判是中国加入 WTO 的关键。虽然在4月份的中美联合声明中美国宣称坚定地支持中国于1999年加入 WTO 的条件有所放松。但是从80年代中国申请恢复在 WTO 的前身关贸总协定的地位的历程来看,类似的声明政治意味浓厚,谈判中的技术性问题始终困扰着对方。因此,我们可以从双方争论的焦点入手分析中国加入 WTO 的问题。1997年12月江泽民主席宣布“中国在  相似文献   

11.
12.
《前进》2002,(2):41-41
加入WTO,从当前几年对我国人才的影响来看,挑战远远地大于机遇。这方面的冲击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人才流失继续加剧“入世”后,各类企业的人才流失将进一步加剧,人才的主要流向将会按如下的方向:国有企事业———民营企业———外商合资企业———原本土外商独资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入世”事关重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龙永图 《政策》2000,(2):4-7
中国加入世贸谈判不单纯是一个经济贸易谈判问题,而且是一个重大的政治外交课题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谈判已谈了14年。开始是作为贸易谈判问题,到现在已经演变成一个中央领导同志亲自关注和领导的重大政治外交课题了。中国“入世”问题的演变是当时所投有预料到的。当然,有一个它自身发展的过程,也有一个我们对这一问题不断深化认识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入世后,在技术和资金上中国企业比不上国际跨国公司,唯有市场──中国市场──跨国企业家们不可能比国内企业家知道得更清楚,在这个领域跨国企业尚无绝对优势可言。  相似文献   

15.
李志刚 《前沿》2003,(3):47-48
企业家是引领企业前进的舵手 ,他代表了企业的形象和文化。是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要素 ,企业家素质的高低 ,能力的大小 ,将决定一个企业运营的是否通畅 ,发展的是否理想。现代企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千军易得 ,一将难求。可以说 ,一个国家企业家的现代化程度 ,将最终决定一个国家的综合竞争能力。现在 ,我国已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竞争的不确定性因素加强、机遇与挑战并存。从宏观上讲 ,入世可以加快我国与世界经济的直接接轨 ,促进我国参与世界分工 ,从而顺利融入世界经济的大潮之中 ,也将有利于我国推动改革开放的步代 ,完成全面而彻…  相似文献   

16.
1948年4月21日中国签订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N)临时性适用议定书,成为GATT缔约国之一。 1950年3月6日台湾当局照会联合国秘书长,决定退出GAN。 1982年 11月中国获得 GATT的观察员身份,从而能够出席缔约方的年度会议。 1984年4月中国获得GAN特别观察员的地位,从而能够出席GATT代表理事会的会议。 1984年11月6日GATT理事会决定,中国可以参加 GATT所有组织的会议。 1986年 7月 11日中国正式照会GATT秘书长,要求恢复GATh成员国席位。 1987年3月4日G…  相似文献   

17.
中国国防现代化进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唐末就发明了火药,使人类由体能战争开始进人了化学能战争。中国自身的军事进步,在明清时期却十分缓慢。究其根源,还在于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紧密结合这种经济形态造成的绝对君权专制,压抑各方面的创新。中国大陆上又没有欧洲那种民族国家林立、商业竞争激烈的环境,武器不能作为商品(欧洲中世纪时武器就作为商品)。包括武器在内的任何产品如果不成为商品,就永远无法进入良性循环并得以充分发展。至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中国与西方在军事方面已经形成代差──火器相差半代,即停留在冷热兵器并用时…  相似文献   

18.
“全球化”问题说到底就是发展问题。世界上的各地区、各民族都有发展问题,必由之路是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如今是“网络”时代,更是谁也漏不掉。只不过发展有先后、程度水平有高低、文化有差异,自然在全球化进程中所居的地位也就有很大的差别。西方在“全球化”进程中起领先和主导作用,是几个世纪的历史造成的。从文明发展中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出一条从中古进入近现代的线路:与中世纪决裂的思想革命——人性和理性的解放、商业革命、工业革命、科学思维与发明、贯穿其间的从贵族的自由主义到理性的、遍及民众的自由主义和19世纪出现的马克思主义等近代思潮。这些改变人类社会面貌的革命性变化,无一不在西欧发生,并向世界各地辐射。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入世后何以应对反倾销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陈茵 《岭南学刊》2002,(3):53-56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以反倾销为形式的新的贸易保护主义日渐盛行 ,不断吞噬着我国出口市场进而成为我国外贸发展的“拦路虎”。入世后 ,随着中国与国际经贸交往的日益频繁 ,贸易摩擦的长期性和全球性将使反倾销问题更严峻地突显于我们的面前。及时研究“打虎之道” ,有效消减这一出口障碍乃外经贸工作当务之急。本文就我国外贸出口面临的反倾销现状作了分析 ,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0.
历经15年的风雨历程,2001年11月10日中华民族终于梦圆多哈,昂首阔步迈入WTO的门槛。而今,当多年的期盼变为现实的时候,我们仍需进一步关注和研究入世问题,当我们再次站在历史的高度,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角来重新审视中国人世这一客观事实时,就不难体味出其中所蕴含和预示着的丰富的哲学底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