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近代中国生产力的提高,使书刊印刷出版成为有利可图之业.据姚公鹤《上海闲话》记载:英国商人美查创设的点石斋石印局分两次缩印的《康熙字典》十万部,数月间倾刻售罄.这是点石斋第一本获利的书.书商见其获利之巨且易,逐群起仿效.于是“坊间书贾习气,见书销路稍畅,往往冒名翻印射利.翻印、盗印者的增多,必然会损害作者和出版者的经济利益,引起他们的不满,从而有要求保护其权利的要求.加之借鉴西方的版权制度,于是整个社会形成了要求以保护作者为核心的版权立法的广泛呼声和舆论压力.严复和张元济便是这种呼声和压力的代言人. 严复是维新变法的理论家,张无济是近代著名的版本学家、校勘学家、出版家.从1901年起张元济进入商务印书馆,历任编译所所长、经理、监理、董事长等职.严复先后翻译的八种西学名著和其它书籍大  相似文献   

2.
奥莱尔·斯坦因是敦煌学术史上的关键人物之一.1930年,他第四次来中国考察.由于中国局势已发生明显改变,致使这次考察失败.探析斯坦因第四次中国考察从护照申请到取消的整个过程,可以揭示斯坦因此次考察失败的主要原因,从中也可以一窥中华民族开始觉醒和崛起的进程.  相似文献   

3.
我的祖父张元济,是中国近现代出版史上的一位传奇人物,他和康有为,都是近代中国思想界、文化界的翘楚人物,然而,相比于豪放大气、张扬恣肆的康有为,祖父可以说是一个低调没有声音的人物。  相似文献   

4.
敦煌文化是"人类文化珍藏"和世界文化艺术的瑰宝。敦煌法律文献是敦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古时期我国法律文化传统的集中展示,是极其珍贵的法史资料,至今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传统,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仍有重大认识价值和古为今用的现实意义。本文对敦煌法律文献中的国家制定法、契约文书、婚姻家庭制度、经济商贸制度、诉讼法律制度作了一次试探性的整合和解读,以期揭示出敦煌法律文献对我国法律文化传承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历史上,状元出身的宰相为数不少.但状元出身的实业家则只有一位,那就是清朝末年提倡和奉行"实业救国"的先驱张謇.张謇淡薄仕途,毅然走向以实业和教育救国的道路,是影响中国近代化进程屈指可数的杰出人物之一.毛泽东曾经说过,讲到中国的民族工业有四个人不能忘记,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在清末,张謇看到博览会等新事物在推动近代经济社会发展上的巨大作用,身体力行地倡导、实践、推进,"做了三十年开路先锋"(胡适语).  相似文献   

6.
敦煌莫高窟是一处集建筑、绘画、雕塑三位于一体的世界艺术殿堂,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20世纪初,敦煌藏经洞数以万计的古代文献写本的发现让全世界为之震惊,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极大关注和广泛研究,因此形成了“因地名学”的一门国际性显学——敦煌学。目前,由于中国学术界、出版界的努力与国外收藏敦煌文献机构的协助,绝大多数流散海外的敦煌文献资料已经正式刊布,因此,不论在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还是在研究内容、方法及研究者主体方面,敦煌学研究都面临着新的转型与发展机遇。本次会议即以敦煌文献研究为中心,旨在推进敦煌学…  相似文献   

7.
兴办近代教育,是张謇的重要业绩。在本世纪初的二十多年里,张謇以通州师范学校为基地,从普及小学入手,由初等学校到高等学校,又由普通教育到职业教育,使南通初步形成了一个近代教育体系。张謇还积极参与上海、南京等地的教育事业,成为我国近代教育的一位开创者,以资产阶级教育家而闻名于世。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张謇逐渐地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比较完整的教育思想。分析和探讨张謇教育思想的基本特点,有助于正确评价他在近代中国教育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并吸取其有益的成份,为当前的教育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8.
"早说话、多说话、说明白话",是笔者套用中国驻英国大使傅莹最近一次谈话而来的. 近日,中国驻英国大使傅莹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说,公共外交要实事求是,要"早说话,多说话、说明白话".  相似文献   

9.
敦煌壁画被称为“墙壁上的图书馆”,其内容包罗万象,富含宗教色彩的同时又映射出中国古代敦煌地区的民间生活的各个层面,其间更描绘了众多的民间、民族习惯,而这些都成为法学理论当中所研究的民间法的珍贵资料,本文旨在通过中国古代敦煌地区的民间法律思想的研究,结合多学科的渗透深入开展敦煌地区法律本土资源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知识产权》2006,16(3):94-94
4月25-27日,由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专利委员会、美国华美化学会、美国化学会法律部共同主办的“北京国际医药化工知识产权高峰论坛”在京举办。出席会议的代表中有来自国内医药化工领域和知识产权领域的代表200多人,还有近40位来自美国、德国、日本、加拿大、英国、新加坡以及中国香港、台湾地区的专家学者和企业界人士。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贺化、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张敬礼、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理事长杨正午、美国商务部国际知识产权执法协调官Chris Israel、美国大使馆经济处…  相似文献   

11.
“陈知益、邓字平涉黑”案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知益、邓宇平涉黑案”既具有我国当前黑社会性质组织的一般特征,也具有其个性特点,是较为典型的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以赌养黑、以黑护赌”是其最为突出的特点。其生成、坐大既受到“袍哥”文化的消极影响,也有好逸恶劳、暴富与蔑视国家法治规则的畸形心理驱使,还有相关基层机关执法不力、个别公职人员充当“保护伞”等原因。为防控此类案件发生,应坚持打防结合、综合治理的方针,有针对性地采取多种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2.
史学大师陈寅恪并未曾就<红楼梦>一书做系统之研究,然通过考察相关资料及翻检陈先生之相关著作,<红楼梦>中相关人物、资料时时出现.尤其是中后期所著之<元白诗笺证稿>、<论再生缘>与<柳如是别传>三部书中,相关论述尤多.陈先生在其学术著作中对以<红楼梦>为代表的传统小说资料的运用,显示了他广博的学术视野和运用材料的能力,开启了"文史互证"的研究典范,以及文化取向和人文精神世界的深邃而丰富.  相似文献   

13.
陈永生 《法学研究》2014,36(5):175-191
证据保管链制度要求建立自侦查阶段收集证据至审判阶段将证据提交法庭的完整记录体系;除少数例外情形,所有接触证据的人员都必须出庭作证。这一制度对规范侦查、起诉人员收集、运输、保管证据等行为,协助法官和辩护方审查判断证据的真伪,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我国刑事诉讼法只要求对证据的收集进行记录,而不要求对证据的运输、保管、鉴定等也进行记录,更不要求接触证据的人员出庭作证;这对保障实物证据的证明力极为不利。我国在未来立法时有必要借鉴域外经验,建立系统的证据保管链制度。  相似文献   

14.
皮海洲 《法人》2010,(9):8-9
陈晓与黄光裕争权的做法,违背了职业经理人的基本职业道德,一个连大股东都要背叛的职业经理人,很难相信他会真诚对待公众投资者  相似文献   

15.
我是1944年考入厦门大学法律系学习,当年系主任是周枏教授。陈朝璧教授也在系里教书。后来,抗战胜利,周枏教授转赴上海暨南大学法律系任教并兼任系主任,陈朝璧教授继续留在厦大任教并转任教务长及系主任。当时厦大法律系学生不多,我们班里一共有22位同学,所有上课都是小班。两位教授的教学丰采和博泛的精彩论述,同学们感受至深,受益也最多。几十年过去了,我们回忆往昔学习的日子,仍然历历在目。有幸的是1979年厦大复办法律系,陈教授又复职再挑起重建法律系的历史重任。当时陈教授已高龄75岁,周枏教授也已从青海图书馆退休回上海寓所居住。19…  相似文献   

16.
从书名、序言及每卷编者署名可知,《全芳备祖》编者为宋人陈景沂。清嘉庆以来,戚学标认为是同邑即太平县(今浙江温岭)泾岙人,名咏字景沂。其说当源于泾岙陈氏家谱,谱载九世祖陈咏为南北宋之交人,而《全芳备祖》编者陈景沂是南宋末年人,因名、字巧合而误作一人。天台《吴氏宗谱》抄袭泾岙陈谱,因而又有天台吴咏字景沂者编纂该书之说。《全芳备祖》本身显示编者姓陈名景沂,天台人。在没有足够理由推翻这一说法的情况下,轻易改从他说,是极不科学的。  相似文献   

17.
18.
程颐确认<论语>是儒家载道的要籍,其理学思想的建构也以<论语>作为基本资源.他的<论语解>采用涵畜经文、直寻义理的解经方式,是对传统传注之学的改造和超越.其以"理"解"仁"的德性之学,以"序"求"和"的礼学思想,以及由治心而治世的学术思路,构成北宋理学的基本框架.<论语解>虽然不是完整的<论语>注本,却以其独特的治学方法和深刻的义理阐发开创了北宋<论语>学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9.
一个秋阳灿烂的下午 ,笔者受《环球法律评论》编辑部之托 ,拜访了我国刑事诉讼法学界的前辈学者———陈光中教授。陈先生年逾七旬 ,从事法学教育和研究工作近半个世纪。他曾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刑法室主任、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中国政法大学常务副校长、校长等职。作为我国刑事诉讼法学界的学术带头人 ,他主持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改建议稿》 ,为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改革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如今 ,他仍精神抖擞地活跃在为国家法制建设献计献策的舞台上。我对陈先生的专访 ,在他那略显狭窄和凌乱的书房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