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劳动关系是人们在从事劳动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劳动关系和谐与否,不仅关系到劳动者和家庭的幸福安康,更关系到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稳定.因此,充分认识当前劳动关系的状况,科学分析和解决劳动关系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对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阐述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必要性,并以辽宁老工业基地劳动关系的现状为突破口,分析老工业基地劳动关系不和谐的成因,在此基础上对老工业基地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许建宇 《法治研究》2010,(11):63-67
在确定劳动法律关系客体的具体类型时,我们应以"涵盖性"、"反作用性"、"概括性"作为判断客体形态的基本出发点。以此标准衡量,"劳动力客体说"、"劳动行为(或劳动活动)客体说"、"主从客体说"等我国当下几种主要的劳动法律关系客体理论学说均存在着若干不足,极有必要代之以"双重客体说",亦即静态的劳动力、动态的劳动行为均应被视为劳动法律关系客体的表现形态。在客体种类被界定后,我们更应关注和研究双重客体自身的特殊性,以及这些特殊性对劳动法的宗旨确立、权利义务结构、制度设计等方面产生的制约作用和决定性影响。  相似文献   

3.
论中国劳动关系重塑中政府的责任与作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关系是工业社会最基本的经济关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劳动关系变得更为复杂,劳动关系领域中各种不和谐的音符冲击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安定。本文着眼于政府,认为我国政府在劳动关系重塑中应负起责任、有所作为,以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夯实和谐社会的基石。  相似文献   

4.
王天玉 《时代法学》2009,7(2):56-62
《劳动合同法》针对“劳动合同短期化”问题扩大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经济补偿金的适用范围,以此强化劳动关系的稳定性,但同时却没有对劳动者的辞职权进行合理的限制。这种制度设计没有充分照顾到企业和劳动者的利益平衡,忽视了“和谐”的内涵。为此,应当修正目前劳动者辞职权制度对劳动关系矫枉过正的规定,减弱法律的刚性,实现劳动关系的动态平衡,使“和谐”与“稳定”的价值追求相统一。  相似文献   

5.
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劳动合同法》是和谐劳动关系的的法律基础,是和谐劳动关系实现的重要法律保障。2007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称《劳动合同法》)经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签署颁布,自2008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它的实施对我国和谐劳动关系的建立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试析我国劳动争议解决机制的缺陷及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志军 《法制与社会》2010,(25):136-137,139
根据立法的设置,我国劳动争议纠纷解决采取"一裁两审"制。立法设置"一裁两审"制的目的是为了使劳动争议有较多的救济途径,以及时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但在实践中,劳动争议的"一裁两审"制弊端重重,在一定程度上不但未能起到及时保障和实现劳动者正当权利的作用,而且有时成为劳动者权利实现的障碍。因此,有必要对此机制加以完善,以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建立和谐劳动关系,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相似文献   

7.
蓝色贸易壁垒——这一新型非关税壁垒对我国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造成极大冲击。本文拟以《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为契机,对《劳动合同法》的利益考量和立法评价进行研究,以利于在我国劳动法领域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积极应对蓝色贸易壁垒,推动我国和谐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祖英利  高琪  于洪洋 《法制与社会》2010,(29):242-242,244
本文从现阶段高校学生为老师"擦黑板"的现象罕见开始分析学生心理,进而分析现代大学生的素质教育,由国家经济发展的演变过程和教育体制改革的过程分析大学生和其家长的心理变化,最终引出大学生素质教育和其劳动价值观的相互关系,呼吁大学生素质教育要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努力推进并形成和谐的高校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9.
高淳区位于江苏省南京市南端,是长三角地区制造业服务枢纽和高端制造业配套基地。近年来,高淳区陶瓷、造船等行业蓬勃发展,由此引发的劳动争议矛盾纠纷也日益增多。为妥善解决纠纷,高淳区司法局坚持以"维护职工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非标准劳动关系是我国市场经济不断深化发展的产物,它对于满足用人单位灵活用工、增加就业岗位和工作机会、建立统一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提高劳动效率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这种变化使劳动关系从形式与内容上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面对这种变化我国的劳动法学显得极其窘迫,大量非标准劳动关系就业者的权益不能得到充分的保护,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和谐的发展。因此,必须将非标准劳动关系纳入我国劳动法调整范围,构建非标准劳动关系法律保护制度,从而建立和谐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11.
《劳动合同法》功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关系是否和谐不仅关系到国计民生,更牵涉到社会稳定。《劳动合同法》的颁布无疑是有利于推动和谐劳动关系建立的,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劳动合同制度的历史,其次重点围绕着劳动合同法立法中的热点问题分析了劳动合同法颁行对构筑和谐劳动关系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劳动争议案件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关系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保证劳动关系的协调与稳定。随着我国劳动关系向市场化转变,劳动争议案件逐年增多。为充分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经济和劳动关系和谐发展,必须妥善处理劳动争议纠纷。以下根据上海、广东、天津和新疆高院对当地法院近年来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情况调查,结合最高法院的统计数据和中国劳动保障报社提供的资料,对现阶段我国劳动争议案件的现状  相似文献   

13.
李檬 《法制与社会》2012,(17):119-120
和谐劳动关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有利于改善企业用工环境,提高企业竞争力,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从劳动关系现状入手,分析当前劳动关系的特征以及劳资纠纷的基本情况,引发和处置劳资矛盾纠纷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4.
卢国伟  李涛 《法庭内外》2009,(11):26-29
南阳一家银行末位淘汰了3名职工,3名职工认为"末位"和劳动能力并不是一个概念,单位"末位淘汰"他们不合法,遂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仲裁要求银行给这3人安排或调整工作岗位。银行不服,将3名职工诉至法院。  相似文献   

15.
和谐作为对良好法律秩序的价值追求,贯穿我国近二十年的劳动法制历程,然而,对实现和谐的路径与方法存在着不同侧重。以静态和谐为目标,我国劳动立法曾对原有的劳动关系运行规则进行改造,但实际效果与和谐目标仍存在较大差距。《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针对当下劳动关系存在的典型问题,在尊重既有法律框架的基础上,以动态和谐与正和博弈为目标,统一维权与维稳的逻辑关系,形成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2007年新《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对于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维护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同时这些新制度对中国劳动关系产生了很大冲击,引起了社会各界的不同反应。其实施两年来效果一直不尽如人意,本文通过考察新法实施中遇到的各种情况,分析其困境产生的原因,希望能促进新法的有效贯彻实施。  相似文献   

17.
历经两年多的讨论和修改,《劳动合同法》于2008年正式颁布实施。这部法律贯彻了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主旨和目标,对现行立法进行了多方面的修改与完善。  相似文献   

18.
《劳动合同法》以确立为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为立法宗旨。①它的颁布实施给用人单位带来新变化的同时,也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作为高等教育新生力量的独立学院更应以贯彻《劳动合同法》为契机,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进一步规范人力资源管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19.
和谐劳动关系是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基础内容。本文先介绍和谐劳动关系这一背景,引出我国工会制度在调整劳动关系中的作用和存在的问题,进而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利用工会组织的优势应该改善之处。只有这样,才能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实现企业与职工双赢。  相似文献   

20.
2008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劳动合同法》是一部旨在保护劳动者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的法律。该部法律在起草阶段,便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征求意见,引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