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生命的颤音 和聋儿叶超的妈妈邱继珍联系是通过北京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幼儿班的老师。我们向老师说明意图,希望介绍几位孩子母亲采访,条件是孩子和家长的情况在外地赴京家长中具有代表性。老师推荐了邱继珍,说叶超虽属重度聋,但在班里是语言能力好的,因为他的妈妈辅导得法。还说,叶超妈妈总说想找点活干或打零工,干什么都行,问我们有没有办法。  相似文献   

2.
这是一位小学校长告诉我的故事。 有一个小学四年级的学生,独生子,平时在家里被娇生惯养,什么事都不会做。这一天,妈妈生病,勉强做了饭,实在做不动了,就让孩子收拾一下屋子,扫扫地。孩子也答应了,可就是不动手。妈妈催了几次,无效,便批评他。孩子不服,同妈妈顶嘴。妈妈生气了,更严厉地批评他。孩子不高兴了,说“不在你们家呆着了”,摔门出走。  相似文献   

3.
正"我好害怕,我要妈妈""宝贝,不要怕,大家都在外面等你呢,喝不喝饮料?叔叔马上给你买。"垮塌的废墟下,一名8岁的孩子在不停地哭喊,找他的妈妈和奶奶,其实在孩子的身体旁边,已经发现了一具年轻女性和一具年长女性的遗体,但救援人员并没有告诉孩子实情,而是在不断安慰他。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救援,孩子得救了。刚才我讲述的,不是哪个小说里的故事  相似文献   

4.
说真话难,听真话更难。在提倡肯于说真话的同时,更要提倡敢于听真话。因为话是说给人听的,没有听话的人,话说得再怎样真,那又有什么用呢?还不是空对空。我首先要说的一句真话就是,这会儿毕竟不是“引蛇出洞”的1957年,更不是说“一句顶一万句”屁话的“文革”时期,应该说,政治环境比过去宽松了许多,肯于说真话的人也就不少。尤其是无官无职的平头百姓,没有经过因说真话罹难的青年人,十有八九还是肯于说真话的。不信你就走近这些人当中去,跟他  相似文献   

5.
《中国残疾人》2017,(11):48-49
残疾人家属说 “我们坚信,经过这样的康复训练,孩子融入健全儿童的生活和学习中是很有希望的.” 李秀(贝贝妈妈):贝贝出生后一直没有明显的听觉反应,6个月时,带他去医院做检查,医生说是感音神经性耳聋,需要植入人工耳蜗.紧接着就是着手准备手术.在此期间,我们了解了上海市相关补助政策、耳蜗作用原理和康复训练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薇妮 《中国残疾人》2007,(10):58-59
中学时候,我读过一篇美文。准确地说,是从收音机里听到的,题目叫《妈妈的银行存款》,文中的妈妈是一个很要强的女性,在生活最艰难的时候,她总是安慰孩子说:没关系的,我们银行有存款。于是在孩子们的心目中,银行存款是他们全家的希望!有几次生活非常难熬,孩子总是问妈妈:何不把银行存款取回家?可妈妈总是说:现在还不是最苦的时候,  相似文献   

7.
易靖茗  孙学宇 《台声》2013,(11):92-95
“如果我不从奥克兰去看他,他就不会帮我转学:如果他去澳大利亚我没有跟着去,我们也不会有后来的事;如果我回北京他回台湾了,我们也不会在一起……”原乃彭一直说,如果当初两个人对感情的意志薄弱一点,或许就不会有现在的结果—— 与原乃彭聊天,总有一种错觉和穿越感。她看起来太年轻了,她是大陆新娘,也是一个性格爽朗的东北女孩。在她身上,找不到岁月的痕迹,交谈中,她扑闪着的大眼睛仿佛也在跟你说着话。真不敢相信,这是一个已经结婚12年,有了两个孩子的妈妈。  相似文献   

8.
张炳惠 《今日广西》2007,(12):62-63
当我们的妈妈们在斤斤计较着孩子一分两分成绩,为没有获得第一名而责备孩子时,韩国的“第一妈妈”张炳惠博士却说,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成绩或名次并不代表一切。张炳惠博士说,能把孩子带向成功彼岸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出的9种基本能力。一旦拥有诸如幸福力、领导力、自制力等9大基本能力后,孩子就将走向成功,而其中最基本的能力就是幸福力。本文作者张炳惠博士是韩国已故总理张泽相的第3个女儿。  相似文献   

9.
《人事管理》2000,(10):44-45
和很多人一样.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幼时并不是一个十全十美的孩子,他的语言能力发育迟缓。爱因斯坦自己曾经回忆说:“因为我会说话非常晚,我的父母曾一度非常担心,他们甚至为此咨询过医生。我不知道那时有多大,但至少3岁多,”据别人回忆.他开始说话就说完整的句子。当有人问他问题时,他首先在头脑中形成答案,用嘴小声模仿,直到确认无误时,才大声说出来,  相似文献   

10.
《乡音》2007,(11)
政协委员是政协工作的主体,政协委员履行自身职责,归根结底要体现在建言献策上,也就是"说话"上。所以说,学会"说话",说好政协话,是每名政协委员都应该练好的基本功。那么,什么是政协话呢?政协话就是反映实际情况的实话,经过深思熟虑  相似文献   

11.
很想当妈妈 在未来的三至五年里,艾晓飞计划让自己的公司有更好的发展,使事业更加稳定。希望在五年的时候,对于艾晓飞自己和公司都将具有里程碑般的意义。 “也许因为年龄的增长吧,真的打算在未来的三五里生个孩子,做个母亲”。没有做过母亲的女人,人生应该是不完整的吧。经济状况也允许我给孩子一个好的环境了,所以除了事业,最大的愿望应该就是当妈妈。 ——艾晓飞  相似文献   

12.
编辑同志 :我今年15岁 ,正上初中。自从懂事起 ,我就觉得爸妈之间似乎有什么问题 ,他们很少有说有笑 ,但每当和我说话时又都很和蔼 ,所以 ,我一向认为我的家是幸福的。一天 ,妈妈突然给我说了很多奇奇怪怪的话 ,最后告诉我说她准备与爸爸离婚了 ,我很震惊 ,哭着问为什么 ,她却不回答我。后来才知道 ,妈妈当初嫁给爸爸并不是心甘情愿的 ,是长辈们包办的。后来因为有了我 ,婚姻才得以艰难地维持下来。现在我心里难过急了 ,学习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请问编辑叔叔 ,我能不能阻止他们离婚 ?我既爱妈妈又爱爸爸 ,万一他们真的离婚了 ,我该跟着谁…  相似文献   

13.
这时候门被敲响了,我打开门看见夹着公文包的律师。我冲他微笑了一下说:"谢谢你,不过真是抱歉,这里已经不需要你了。"我对巴克利说,现在我可以叫你老何了,因为你是孩子她爸,而我是孩子她妈。他微笑了起来,显然他明白了我话的意思。  相似文献   

14.
何京 《今日海南》2006,(4):36-36
语言表达是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讲话能不能吸引听众,给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不但反映出领导干部理论水平、工作水平的高低,而且反映出思想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强弱,以及领导干部的作风是否深入扎实。那么,一名领导干部怎样才能使自己说的话受到听众的欢迎呢?笔者认为,领导干部要想自己的讲话不被听众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就必须学会说“新话”、“自己话”、“短话”、“真话”、“心里话”。所谓“新话”,就是主题和观点要新,听后能使人耳目一新。有些领导干部讲话,出口不是空话套话,就是你讲我讲他也讲的“大锅话”。这主要是由于…  相似文献   

15.
悠悠川台情     
林萍 《两岸关系》2012,(5):39-40
由于历史渊源,四川与台湾有着割合不断的情缘。在台湾,四川话曾经被称为眷村的“官话”。时至今日,亲民党主席宋楚瑜与四川籍人士会面时也常常用四川话交流,他说,“在眷村长大的孩子没有听不懂四川话的,我们的邻居都是四川人。”  相似文献   

16.
感受母亲     
人有多早懂事,就有多早感受母亲。 我最早对母亲的感受大概也就只有五六岁吧,那时候我常常问姥姥:“我妈妈是不是后妈呀?” 记忆中的母亲很少有笑脸,说话声音不大,语调也很平和,但是却有威严,凡是母亲说过的话,我们孩子是一定要照办的,没有商量的余地。我和哥哥都以为,大人和孩子的关系就是这样,张三李四家也一定是这样。突然有一天,我们家来了一对母女,是我母亲的远房表弟媳妇,她女儿和我差不多年纪,但是她不仅不听她妈妈的话,而且每天都粘在她妈妈身上,她母亲不是拉着她就是背着她。我和哥哥都傻了,  相似文献   

17.
有人说生育子女,是一种长期投资。现在人们实施“下一代工程”都有计划了,一些年轻的女性朋友表示,时机未到,千万别要孩子!做了妈妈的女友见了面都感慨:“啥呀,现在都后悔死了!” 按照女同胞的意愿,现在不生孩子,不是不愿意,而是考虑孩子的长远和将来面对的压力,还有自身的经济实力。现在家家都是一个孩子,生育孩子就必须得好好培养他而不仅仅是满足孩子的吃和穿。其实呢,生了就生了,这也是不少夫妻的想法。关于讨论孩子的话题特别  相似文献   

18.
50%的父母说,有孩子之后的第一次性生活感觉非常难受,8个月以后仍然感觉不好。58%的父母说他们在做爱的中途被孩子打断过。87%的妈妈认为她们的性生活比没有孩子时少了很多。更多女性认为孩子到来后,性生活变得例行公事。  相似文献   

19.
我是南昌市蔬菜果品批发公司的职工,叫彭放莲,我的爱人徐志洪在南昌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东湖大队当交警。作为交警的妻子,谈起家事,有许多话想说。可又不知从何说起,日常生活中的酸甜苦辣真是一言难尽。 我丈夫在阳明路三经路口岗执勤,作为人子、人父、人夫,他称不上合格。他对年老体弱的母亲,没有更多的服侍,幼小的孩子没有时间照看,家里的油、盐、酱、醋  相似文献   

20.
心中的隐痛     
“小时候妈妈对我讲,大海就是我故乡……”熟悉的旋律优美地飘荡,这歌碟来来回回放了几次后,连儿子都能小声哼哼了。 我笑着对儿子说:“知道吗?那可是妈妈小时候唱过的歌呢!”“大海啊大海,就像妈妈一样。”嗯,是像妈妈。宽广的爱心与胸怀。 我没有向孩子解释,曾经有过那么一段,差不多十年吧,我可不敢唱这歌。真的,我只在心里唱着这歌。 14岁那年,母亲突然病逝。我的底下还有个小三岁的妹妹。做姐姐的我一遍遍地提醒自己记住:你没有妈妈了!你没有妈妈了!要带好妹妹,要做好妹妹的榜样。 很奇怪,我一点都没觉得自己是个可怜的人。我只觉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