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求实》2014,(8)
近代以来,中国走上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态→新民主主义社会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形态"的特殊路径。尽管这和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五形态"的一般图示相比,呈现出了显而易见的差异性,但笔者以为:近现代中国社会形态演进的特殊道路遵循人类社会形态更迭演变的普遍规律;近现代中国社会形态演进道路的跨越性和特殊性,是以整个人类社会形态更迭演进序列的循序渐进性和常规性为其前提和保证的;人类社会形态的发展是特殊性与普遍性、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既探索人类社会发展从低级向高级形态演进的一般趋势和规律,又揭示不同民族和国家的独特的发展道路,对于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探求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所具有的独创性以及所蕴含的丰富内涵,也将不断丰富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理论。  相似文献   

3.
"文革"的严重失误积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深刻而丰富的经验教训。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法论上要坚持实事求是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群众路线原则;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是非问题上要划清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的界限、"修正"马克思主义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界限、左与"左"及右的界限;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要把握好世情与国情的关系、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中外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马列主义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关系。"文革"时期的经验教训对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失败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其对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的谬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有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现实公有制的本体性认识,要基于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的科学把握,从马克思主义的元理论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定位,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内蕴着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与一切从中国实际出发的有机统一、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不动摇与积极吸收其他社会制度优秀成分的有机统一、坚持社会差距的客观性与社会公正的必然性的有机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是人民民主。这一新型社会主义制度包含着"五大民主"制度,即以选举民主为主要标志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协商民主为主要标志的政治协商制度、以直接民主为主要标志的群众自治制度、以党内民主为主要标志的政党政治制度、以经济民主为主要标志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明确提出和科学界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对于澄清在制度问题上存在的模糊认识乃至错误思潮,发挥与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党的二十大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概括了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只有坚持“两个结合”,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特别是深刻理解把握“六个必须坚持”,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奋斗中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相似文献   

7.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胡锦涛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深刻地指出:“经过90年的奋斗、创造、积累,党和人民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不断发展的成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是在建党百年历史条件下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不仅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而且是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的重要理论根源。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理论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和深厚的理论渊源。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特别是习近平经济思想,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地把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放在新的现实条件中加以认识和运用,不仅证实了劳动价值论的科学性,而且赋予了劳动价值论新的生命力,增强了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内涵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开创的,但也是在新中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进行了20多年建设的基础上开创的。重温这一重要论断,回顾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中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的奋斗历程,分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的不懈探索,  相似文献   

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与改革开放密切相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酝酿形成的,改革开放事业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提出巨大的理论需求。改革开放的生动实践不断拓展经济理论创新的深度和视野,每一阶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不断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向前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指导改革开放实践,改革开放实践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品格。同时,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未来发展不断提出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戚嵩 《理论建设》2020,36(3):89-95
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历史生成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并为统筹推进新时代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提供了方法论与现实路径。对此进行深入探讨,有助于我们深刻体悟五位一体这一重大战略部署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最新认识,从而增强我们同心统筹推进新时代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自觉思想力量,也为我们全面深刻理解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对当代世界现实生活的理论阐释力,提供一个重要的楔入点和哲学范式。  相似文献   

12.
周前程 《理论研究》2013,(1):28-33,5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人民探寻到的实现现代化的唯一正确道路。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核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生、存在和发展都有赖于其推进中国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成果。以现代化问题为核心,不断解决中国现代化建设中面临的各种情况和问题,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顺利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杨章文 《探索》2022,(1):1-14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理论逻辑,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走自己的路”的历史逻辑,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生动转向的实践逻辑相统一的产物。实践表明,这是一条以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为首要原则、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显在特征、以赓续中华文化基因为核心要义、以共同富裕为价值主线、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本质要求、以和平发展为行动准则和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追求的现代化道路。基于世界现代化发展历程的视角,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成功开创,诠释了“现代化≠西方化”“现代化逻辑≠资本逻辑”“现代文明≠资本主义文明”的内涵要义,具有重大而深远的世界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政治论断:"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1)这一论断精准定位我国所处的历史方位,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征程,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确立的时代背景和依据。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九大绘制了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这幅蓝图,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为全党全国人民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继续前进的方向。我们要深刻领会。  相似文献   

16.
进一步深化对中国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形态的认识,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关注的带有根本性和全局性的重大前沿问题.中国道路的基础和源泉是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第二次革命"的改草开放;中国道路的本质和精髓是从中国实际出发做好"结合"的文章;中国道路的主题和目标是顺应时代潮流实现中国现代化;中国道路的价值和意义是赋予马克思主义以强大活力.中国道路的拓展正在不断地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形态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制度成就.  相似文献   

17.
李远  李荣海 《求实》2016,(8):4-12
接受马克思主义,为中国社会发展提供的只是一种可能而非必然。毛泽东的最伟大贡献,即是第一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就其发展途径、方法、价值等方面形成创新性结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内容的时代性、科学性,塑造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过程的历史生动性和规律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规律包括: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相统一的运行规律;以问题为导向的实践创新规律;继承与创新相统一的连续性规律;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规律。当前,理论研究要改变落后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的状况,必须进行深刻的自省:研究重心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转移;思维方法要凸显建设性思维;对中国"精神"的时代位置有充分自信。  相似文献   

18.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之间,虽有内容上差异,然却具有内在本质上的一致性。对这种内在一致性的解读,目前做得不很到位,导致社会上时常出现把两者割裂、甚至对立开来的言论。从理论联系实际,理论主题和时代主题相统一等视角去研究,有利于整体把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内在统一。  相似文献   

19.
幸福是人类追求的终极目标。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幸福感整体上得到提升。但是,由于极端个人主义幸福观抬头、贫富悬殊差距不断扩大、社会正义遭受拷问、生态环境恶化等因素的影响,民众幸福感的提升并没有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具有科学性、人本性和生态性,揭示了幸福的内涵、本质和实现途径。建设"幸福中国"要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幸福观体系;以人为本,关注和改善民生;建设生态文明,创建美丽中国。  相似文献   

20.
于晓雷 《前线》2013,(8):48-49
社会主义社会从根本来说是一种追求生态良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形态。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战略任务,并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五位一体”整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的深化,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新突破,对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