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我国高校大学生网络阅读行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方劲 《学理论》2009,(32):223-224
网络阅读中的不良行为己经对当代高校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大学生在网上阅读的心理特点呈现为复杂性和多层次性。针对当前高校大学生在网络阅读中存在的不良行为和现象,高校图书馆应加强对大学生网络阅读的指导,让读者真正形成良好的网络阅读行为规范。  相似文献   

2.
樊琳  郜益珊 《学理论》2013,(20):237-238
从家校协同式教育的理论基础、加强大学生家校协同式教育的必要性、当前大学生家校协同式教育存在的问题等几个方面进行初步探析,提出新时期加强大学生家校协同式教育的几点对策:树立全方位育人理念,重视家庭教育;引导家长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高校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家庭教育,预防大学生网络不良行为的发生;高校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家庭教育,预防大学生网络不良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试析大学生打架斗殴的心理因素及其对策何登大学生打架斗殴是近年困扰高校的突出违纪行为,也是高校保卫部门深感头疼的治安问题。它损坏大学生形象,妨碍内部团结,破坏大学生成长环境,败坏学校声誉。预防和根治大学生打架斗殴的不良行为,已成为摆在高校和社会面前的一...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越轨行为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大学生的越轨行为是各个高校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存在的一种现象。本文分析了三种类型的大学生越轨行为 ,即 :违反社会公德的越轨行为、违反校纪校规的越轨行为和违法犯罪的越轨行为。剖析了造成这些越轨行为的主、客观原因。从大学生自身和环境两方面提出了预防和纠正学生越轨行为的教育与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5.
1,适用范围不同.党纪是约束共产党员的,党纪处分只适用于那些违反党的纪律的党员.政纪是约束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政纪处分只适用于违反政纪的人员.国法制裁适用于一切触犯国家法律、法令的人. 2、承办机构和查处方式不同.党员违反党纪,由党的纪律委员会受理.违反政纪的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由主管行政部门或监察部门受理.违反国法的由执法机关受理.在查处方式上,对违反党纪、政纪人员,查处部门可以采取令其交代问题,调查核实;对违法犯罪的案件,一定要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办理.  相似文献   

6.
校园文化是高职院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以长株潭地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情况的调查研究为基础,分析了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剖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建设对策如下:健全完善学生管理制度,建立科学完备的管理制度体系;加大学生管理制度执行力度,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  相似文献   

7.
就业教育:高校德育的“瓶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分配制度改革使得就业教育的地位日显重要。大学生的很多错误思想观念与不良行为都与就业问题相关,这些问题不解决,极大地制约着高校德育的实效性。就业教育成了高校德育的“瓶颈”。本文描述了就业教育之为“瓶颈”的具体表现,对高校就业教育现状予以扼要评价,并提出了今后高校就业教育的基本思想,以期使高校德育突破“瓶颈”,走上通途  相似文献   

8.
刘文丰 《学理论》2009,(15):266-267
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迅速地改变着人类传统的认知渠道,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生活方式等领域都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但是网络并不是一个纯洁、健康的虚拟天地,它所传输的信息、一些网络主体的不良行为都会对青年大学生产生负面的影响。探索积极有效的指导大学生网络道德的长效机制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一项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9.
随着互联网络的不断普及,许许多多的青少年学生走进了计算机网络构建的虚拟社会,目前他们中出现了多种网络不良行为。因此,从网络行为与青少年网络不良行为的现状入手,探讨产生网络不良行为的根源,提出通过加强法制预防、网络道德教育、加大网络安全技术的开发与推广使用力度、建立综合预防机制等方式来有效规范青少年网络行为,以防不良行为的产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有一种观点认为,社会组织重在自律,只要其日常行为举止与活动内容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无须在政治上作过多、过高要求。无疑,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听之任之、见怪不怪,也是极其有害的。社会组织不是"世外桃源",并非生活在"真空"中,也需要旗帜鲜明地讲政治,  相似文献   

11.
一、问题和目的青少年违法犯罪是世界各国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各国的社会科学工作者都对这一问题作了认真的、详细的研究,不仅研究青少年违反犯罪发生的原因、特征及其规律,从其中找出违法犯罪的对策,而且还研究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预防问题;不仅研究已经违法犯罪的青少年的违法犯罪问题,而且也研究正常青少年的问题行为及其对问题行为的认识与态度。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发展有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青少年对不良行为的认知、容许,一直到内化为本人的态度和外显行为,是青少年违法犯罪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所谓中学生对不  相似文献   

12.
栾颖娜  姜海洋 《学理论》2010,(4):187-188
在我国的社会转型过程中,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一些在校大学生由于不能正确处理其所面临的学业、情感、就业、人际关系等多方面的问题,而在无法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的情况下做出违反校规、违法、自杀甚至杀人等非理性行为。因此,提高在校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经刻不容缓。在这一背景下,本文分首先分析了当今在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面临的诸多挑战,并针对这些挑战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以期进一步做好新时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3.
正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和经济转轨的加速期,思想领域日趋多元、多样、多变,各种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各种思潮相互激荡,此起彼伏。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和飞速加快的生活节奏,部分大学生受拜金主义、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等腐朽文化影响,心灵陷入迷茫困顿境地,甚至产生思想、行为不良倾向和不良念头。弟子规作为一部融合了孝、礼、信、谦、仁等思想的文学作品,蕴含了个体在社会、个人发展过程中需要具备的优秀品质,将其融于高校德育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加强个人修养,纠正不良行为及习惯,提高自己的学识与德行,最终成为拥有高尚道德情操和理想人格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4.
依据当前国内语用学幽默言语理论研究的有关论述,单准则违反与多准则违反都不是幽默效果产生的最根本原因;言语幽默研究的实质是奠基于认知心理学的语用学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5.
张玉洋 《学理论》2013,(8):289-290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高校不断扩招,在校学生逐年增多,然而90后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再加上他们在大学阶段以前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升学上,除了学习以外的事情都由家长和教师代包代揽,很多学生没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因为在高中阶段学习压力大,又都是在父母身边,教师和家长看得紧,不良行为习惯不是很明显。但到了大学阶段,学习压力的放松,远离父母的管教,各项事务的增多,许多大学生出现了不适应现象,例如生活很难自立,人际关系搞不好,乱花钱,甚至出现了问题学生,产生厌学和退学学生。所以对大学生进行学生管理工作的深入研究就显得很重要。  相似文献   

16.
网络: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文化是把"双刃剑",它在带来先进文明的同时,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也产生了强烈的冲击。首先,网络的开放属性造成信息多元化,加剧了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冲突。网络信息多元造成的网络道德问题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多元信息当中存在一些不良的,甚至是有害的内容,必然会对大学生造成精神和心理上的污染与影响,进而会降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二是多元信息必然带来大学生思想观念和价值判断标准的多元化,与现有的主导性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产生矛盾和冲突,甚至会盲目地认为"西方一切要比中国好"。其次,网络中道德相对主义、个人主义盛行的现象,弱化了大学生的道德意识与社会责任感。最后,对网络的过分痴迷会降低大学生  相似文献   

17.
王文 《行政与法制》2002,(12):38-38
国家审计署发布的《审计机关公文种类》规定:审计决定适用于对被审计单位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的处理、处罚;审计处罚决定书适用于对被审计单位拒绝或拖延提供与审计事项有关的资料,或者拒绝、阻碍检查的行为,给予行政处罚(即仅适用于对违反《审计法》行为的行政处罚)。  相似文献   

18.
冯友兰在《新世训》中对道德、理性进行了细致的分殊,提倡不违反道德规律的生活,同时注重道德与非道德的生活教训,在大学生德育面临困境的当下值得现代人深思,应该用中庸的方式追求功利,控制欲望和情感过理性的生活,用无为的态度对待学业与人生。  相似文献   

19.
封丽霞 《理论视野》2012,(10):36-38
早在70年代,我国政府就已经意识到吸烟有害于国民健康。1979年7月,卫生部、财政部、农业部联合发出《关于宣传吸烟有害于控制吸烟的通知》。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央和地方就公共场所控烟问题从不同层面、位阶进行了广泛的立法实践。  相似文献   

20.
违反消防法行为和所产生的法律后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规定已充分体现出法定化。将违反消防法行为具体化 ,对违反消防法行为予以阐释 ,将有益帮助公安消防机构正确执法 ,实现何种违反消防法行为应承担何种法律后果的明确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