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常去饭店吃饭的人大概都有如此体验:当你催促“店小二”快上菜时,“店小二”马上会热情地回答:“就到就到”。其实,也许你要的“烧仔鸡”还拴在桌腿上跳,“清蒸鱼”还在池子里游。熟谙这一套的人心知肚明,“店小二”的“就到就到”,虽说可看作是一种服务承诺,但往往当不得真,充其量是一种“生意经”罢了。由此联想到近年一些政府部门、服务单位的承诺,颇有点“店小二”的味道。这些部门、单位就工作和服务问题作出种种承诺可说是家常便饭,红头文件上有,墙壁板报上有,报纸电视上有。细看其中内容,条款不可谓不全,规定不可谓不…  相似文献   

2.
王炜 《党建文汇》2011,(7):50-50
“哟,您这活期折子上6万多元,还不如存点定期呢!”柜台的工作人员帮张女士换好存折,递出来的时候,不经意地说了一句。可不是,张女士低头看看旧存折的记录,近三年来,活期折子上总是有五六万元“趴”在账上。  相似文献   

3.
《理论与当代》2008,(9):46-47
成露在7月27日的《工人日报》上撰文指出:袁院士是一位汽车发烧友,“家里已经有六七辆车”。与网上总是充满“仇富”的讨伐声不同,对于袁隆平院士买车,网民却一边倒地支持:“袁老就是有七八架私人小飞机也配!”并派生出网络又一个流行词“仇富不仇袁隆平”。就在前几天,网民还在对高管拿天价高薪高声指责和质疑。  相似文献   

4.
公费玩“二奶” 广西贵港市原副市长李乘龙,他有两个嗜好,一个是爱“财”,另一个是好“色”。 当他还在玉林市当市委书记时,就在工业品展销会上认识了一位安徽敏姑娘。她是做个体服装生意的,此人长得有七八分姿色,皮肤雪白细嫩,一下子就把这位市委书记吸引住了。他故意上去攀她。姑娘心想:“你是玉林一把手,俺如果靠上了你,有了你这棵大树,生意还怕不红人。”于是她和他好上了,不久陪他上了床。他们毫无顾忌地成双成对地出现在宾馆、酒店、招待所。敏姑娘到底是生意人,头脑灵活,乘着李乘龙和她在床上玩到兴头上的时候,撒娇地…  相似文献   

5.
郭庆晨 《党课》2008,(9):124-125
长时间的闭关锁国,刚刚打开国门,人们不免有些眼花缭乱,觉得外国的东西比中国强。所以,好不容易有了一次出国机会的人,总会大包小裹地带回一些“洋货”。可回来一看,一些“洋货”上竟然印着“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哇!中国货!那时的国人对“made in China”见的还不多,还不敏感,不远千里万里,本想买点儿外国货,让亲戚朋友也见识见识,开个“洋荤”,没想到错把“中国造”误认成外国货,闹出了笑话。  相似文献   

6.
陈鲁民 《学习导报》2012,(14):40-41
1961年4月,周恩来总理出访归来,第二天在报纸上有消息说“周总理神采奕奕地走下飞机”。看到此,周恩来找来写此报道的记者,指着报纸上的消息说:“现在国家遭难,人民受苦,我周恩来凭什么还‘神采奕奕’?”他还说,我们共产党的干部都是人民的公仆。现在,天灾人祸搞得我们连饭都吃不饱,我周恩来作为国家总管,居然还“神采奕奕”?这样宣传“上不合于国情,下不安于民心”。  相似文献   

7.
领导干部除了有级别上的高低、权势上的大小之分外,其实还有文化品位上的雅俗之别。中央党校的李书磊教授在《宦读》一文中说:“不管做多大的官,不读书便不过是一介俗吏。”俗吏之“俗”,除了“眼光短浅、不学无术”外,还表现为官场上的种种低级趣味和庸俗作风。如惟“一把手”马首是瞻就是在俗吏中普遍流行的一种庸俗习气。谁授予我权力,我就听谁的话,长而久之,甚至和“一把手”形成了人身依附关系(所谓“搞政治就是跟人”是也),几乎一切都出于本能地看“一把手”的眼色行事,根本谈不上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的统一。再如套话、空…  相似文献   

8.
树有根,人也有“根”;树无根会枯萎,那么,人无“根”会怎样?什么又是人的“根”呢?不久前,在西部某地举行的一个会议上,有一位来自某大都市、派头十足的人。一发言就“语出惊人”:“刚才,我问过许多人,知道什么是CEO吗?结果没有一个人答得上来。现在,我还想问一下,在坐的各位有谁知道?”台下居然没有人吭声。不知道在坐的是真不知道呢,还是虽然知道但不屑于回答他这样的问题。有几个人面面相觑。好像在为自己的“无知”感到汗颜。  相似文献   

9.
周戎 《党建文汇》2010,(1):20-20
加拿大有个地名叫LACHINE的城市,翻译过来就是“中国”的意思。这座“中国市”里有“中国运河”、“中国皮毛贸易博物馆”,还有“中国博物馆”等等。乍一听还以为到了一片海外华人的地盘。  相似文献   

10.
在宁夏南部山区的泾源县,有一处至今还鲜为人知的景点.她就是胭脂峡。到过泾源的人都知道,泾源素有“高原湿岛”之称,而进入胭脂峡,你会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湿”的感觉。一进入胭脂峡,你会发现整个胭脂峡是一个狭长的、呈漏斗状的深谷,地质学上把这种地貌称作“地缝”,而这种地貌在西北极为罕见。每走三五十米,你便会遇到一个很高的石台阶,  相似文献   

11.
某贫困县的一位新任领导在一次全县宣传工作会议上“豪迈”地提出:“把本县建成新闻大县”,要求每天广播里有声,电视上有影,小报天天有,大报三、六、九。  相似文献   

12.
《理论与当代》2012,(12):62-63
杨照在10月11日的《南方周末》上介绍,3年前的下午时分,在台湾宜兰员山,我看到一条窄窄的小路上,一个应该还在念国中的女生,骑着单车放学回家,在路上她轻松地将双手从龙头上离开,然后展开双臂,像是在拥抱那午后暖暖的春风。那一瞬间,我感慨地说:“啊,这才叫作骑车!”我的意思是,对比我在台北经常看到的流行景象——在郊区道路上,有成群结队骑单车的“拜客”(bikers),他们总是配备齐全,总是骑着样式新颖多变的单车.努力地骑上山头,再快速地沿山路溜滑下来。  相似文献   

13.
马誉炜 《前线》2014,(8):118-118
《习仲勋传》中有这样一个令人深刻的细节: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习仲勋在向毛主席、周总理反映农村工作中的一些问题时,要求秘书言之有物,有理有据,把人民群众反映的真实事例和真实语言写进去。初稿出来后,习仲勋却发现有些事例并没有写进去,一问秘书,原来是例子中有些话说得比较粗俗,甚至有些“反动”,秘书有些顾虑。比如,当时有人认为食油供应比旧社会还紧张,就讲怪话:“食油四两,想起老蒋”;一位农民为发泄对食油供应政策的不满,竟对着“吱吱”叫的马车车轴撒尿,叫骂道:“我都没有油吃,你还想吃油呢!”尽管如此,习仲勋坚持“要把真实情况报告毛泽东”,让秘书“原汁原味”地把群众意见在材料上反映出来。  相似文献   

14.
幼年时,党是一首歌 老师说,“党”是这样写的,那是我第一次与“党”谋面。 老师是一名忠诚的共产党员,还依稀记得她乌黑的长发、悦耳的歌声。她喜欢革命歌曲,总是倚在门框上,右手打着拍子,一句一句地教我们唱。  相似文献   

15.
杨明 《发展论坛》2001,(7):25-26
江泽民总书记在今年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明确提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从而明确地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看作是治国方略的两个相辅相成的重要方面。“以德治国”方略的提出,使得当代中国道德建设成为更加紧迫的现实任务。江泽民总书记在这次讲话中,还明确指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应当将继承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这就为当代中国道德建设指明了方向。本文拟就此作一理论上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浅议图片在报纸版面上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说起办报,从采编人员到老总,人人都会谈到“图文并重,两手共抓”。虽说是“图文并重”,“图”还在“文”之前,但施行起来,往往是“图”被放在绝对配角的位置,直言不讳地讲,“图”只是一种点缀,很多是为了美化版面。特别是地市级以下的报纸,能在版面的重要位置看到图片,实在是“千年等一回”的事。尽管现在有很多的编辑、老总已开始重视这个问题了,但措施仍不很得力。一幅好的图片,肯定不如一篇上级部门召开会议的文稿能放在版面的显要位置上。所以,摄影记者在每天一早走进办公室,拿起本报阅览时,心里会不由自主地冒出一个念头:我什么时候也能上个头条。  相似文献   

17.
一、网络与文化工作者   对我国的传统知识分子来说,大部分时间都是用来去图书馆查资料和在自己的书房学习的。寄托了自己大半辈子辛劳和激情的书房与现代“信息网络”源源不断、无边无际的“信息库”相比,在空间上也许显得更狭小了,在内涵上却可联接大千世界。因为书房里只要有一台电脑,入网后就可以用鼠标在网上随时进出任何一个大型的图书馆,同时还因为因特网为网民提供了强有力的下载工具,网上读者可选择性地下载包括文字、图像、声音在内的各种有价值的内容,或作收藏。真乃“秀才不出门,能获尔所需”。   诗歌、小说、戏剧…  相似文献   

18.
《党史文汇》2010,(4):61-61
赵南在南海问题上频频挑衅中国:2007年4月,越南政府进一步划定了南沙部分油气招标区块,并在南沙举行所谓“国会代表”选举;越南还和英国BP公司合作在南沙修建天然气输送管道。不但如此,越南还放出硬话,狂妄地宣称“拥有南沙全部岛屿的主权”,其官方《西贡解放报》甚至声称“决不放弃一寸土地”,并“不惜与中国一战”。  相似文献   

19.
抱猫抓鼠     
抱猫抓鼠瑜光前些日子,笔者在一张报纸上看到一则漫画。画中一个领导模样的人怀里紧紧抱着一只猫,死命地在追一只老鼠。那人累得气喘吁吁、“香汗淋漓”,嘴里还念叨着“抓只老鼠真累”之类的“咒语”.瞧他那副万分可爱的狼狈相,真能让人的肚子笑得痛上好几天。本来,...  相似文献   

20.
官也好民也罢,有兴趣爱好,本无可厚非。但当这些“雅好”牵扯上利益,就变得只“雅”不“好”,成了“稚贿”脸上那层堂而皇之的面纱。爱摄影“摄影穷三代,单反毁一生。”这句坊间调侃,放到某位已被“双规”的高官身上,再合适不过了。除了“官员”头衔,作为“摄影家”的他,其摄影作品还出现在北京、上海、深圳、西安等地的地铁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