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幅油画引起的风波黄爱国油画《毛主席去安源》,曾经风靡一时,但它的一段不平凡的经历却鲜为人知。1967年夏,北京筹办《(毛泽东思想的光辉照亮了安源工人运动)展览》。当时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装潢系学习的刘春华被选派参加展览的筹备工作。他承担的具体任务是,...  相似文献   

2.
1967年10月,由刘春华参与创作并独立执笔的大幅油画《毛主席去安源》在北京中国革命博物馆“毛泽东思想的光辉照亮了安源工人运动展览会”首次与观众见面。由于这幅油画的诞生与当时所谓“两个司令部”的问题直接联系在一起,成为十分引人注目的一个政治问题,所以该画曾一度受到当时中共高层人物的关注。 油画《毛主席去安源》是对毛泽东第一次去安源的真实写照。关于毛泽东第一次去安源的时间,最初有两种说法:一是“文革”前中国人民大学党史系与全国总工会工运史研究室合编的《中国工人运动史》讲义中的记载:“1921年秋天…  相似文献   

3.
<正>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收藏了大量的泥塑、油画、国画等艺术作品。这些艺术作品,形象地表现了安源工人运动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历史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许多作品做到了艺术与历史、艺术与思想的完美结合,在当代中国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油画《毛主席去安源》。作者刘春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创作于1969年2月。现收藏于安源路矿工  相似文献   

4.
正1967年夏天,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青年教师张培森等人自发筹办了"毛泽东思想的光辉照亮安源工人运动"展览。展览的筹备者最初选中了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一位姓赵的高年级学生,由他完成一幅油画的创作参加展览,但当时他正在大连老家探亲,筹备单位决定一两天内就出发到安源,由于没有他的地址无法联系,于是经人推荐,年仅24岁的刘春华临时顶替介  相似文献   

5.
1968至1998年30年间,围绕着《毛主席去安源》这幅名画,文化艺术界先后发生了一系列重大事件。有关这幅油画的来龙去脉、兴衰沉浮及最后归属,多年来争议颇多、风波叠出,为这幅“世纪名画”蒙上一层神秘色彩。 1967年10月,北京、江西的红卫兵组织在中国革命博物馆联合举办《毛泽东思想的光辉照亮了安源工人运动》展览,由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学生集体创作(刘春华执笔)的大幅油画《毛主席去安源》首次与观众见面。由于这幅绘画产生于特殊年代,并具有特殊的政治内涵,所以受到江青、陈伯达一伙的赏识。各大报刊竞相刊登,撰文评论,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企图借助这幅油画,歪曲历史,抹煞刘少奇等人领导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的历史功绩。 1968年7月9日,《人民日报》发表长篇通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开出灿烂的艺术之花——记大幅油画“毛主席去安源”的诞生》,文章登出后,报刊纷纷转载,各种宣传媒体竞相借题发挥,用华而不实的语言,极尽拔高之能事,将这幅油画描绘成东方的“蒙娜丽莎”,使其得到的赞誉几乎无以复加。与此同时,  相似文献   

6.
诞生于1967年的油画《毛主席去安源》,在当时中国社会政治生活和美术界曾引起过轰动,画家刘春华(原名刘成华)的名字也随之传入千家万户。这幅在“文革”期间印刷了9亿多张的作品,超过了当时全国的人口总数,是世界上印数最多的油画之一。  相似文献   

7.
油画<毛主席去安源>最早出现在1967年10月1日在北京中国革命博物馆举办的"毛泽东思想的光辉照亮了安源工人运动展览会"上.为什么举办这个美术展览 ?这是与当时特定的政治历史背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8.
1968年7月。红日高照,万里晴空。安源牛形岭上人山人海,红旗招展,一项声势浩大的建设工程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几个月后。一座两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宏伟建筑拔地而起。这就是当时闻名遐迩的“毛主席在安源革命活动纪念馆”建设工程。当时,兴建“毛主席在安源革命活动纪念馆”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它的参加人员之多。投入资金之巨,建设速度之快,工程质量之高,政治影响之大,在江西萍乡都是前所未有的。  相似文献   

9.
《党课》2010,(5):73-74
1921年12月中旬,毛泽东将安源确定为湖南党组织重要的工作地区,先后派李立三、蒋先云、刘少奇等到安源开展革命工作。12月下旬,安源共青团组织成立,1922年1月,安源路矿工人补习学校创办,  相似文献   

10.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著名画家周令钊先生,今年整整83岁了。在他几十年的美术生涯中,留下了许多精典的作品———新中国的第一张海报《复活》、50年代初人民大会堂湖南厅的风景画、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的《五四运动》历史油画、巨幅壁画《世界人民大团结》、“文革”后为重建武汉黄鹤楼而创作的彩陶壁画,深圳“锦绣中华”的总体设计……但更令人称奇的是,作为一个画家,他还多次与新中国的发展历程结下了不解之缘:开国大典之际,创作了天安门城楼上悬挂的第一幅毛主席画像;他的名字还与国徽、共青团团旗和少先队队旗联系在一起;设计…  相似文献   

11.
《党课》2007,(9):115-116
刘少奇(1898-1969),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等职。1969年被林彪、“四人帮”迫害致死。1922年9月,刘少奇被派往安源,和李立三一起领导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并取得了胜利。1923年,安源路矿工人出于对刘少奇的爱戴,提出每月给他200块银洋的薪金,但刘少奇却只要了15块生活费。  相似文献   

12.
“文革”时期,曾经风靡全国的油画《毛主席去安源》,有着众多不凡的经历和鲜为人知的史实。据有关部门统计,该画共印9亿多张,超过了当时全国的人口总数,即全国平均每人一张还多,这在世界绘画史上也绝无仅有。前不久,江西萍乡市地方志办公室原主任黄式国、萍乡市党史学会秘书长黄爱国在《南方周末》撰文。披露了这幅身价不菲的油画在创作过程中的幕后风波与历史真实,现予转载,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3.
1968年7月,红日高照,万里晴空。安源牛形岭上人山人海,红旗招展,一项声势浩大的建设工程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几个月后,一座两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宏伟建筑拔地而起。这就是当时闻名遐迩的"毛主席在安源革命  相似文献   

14.
由)‘东革命历史博物馆主办(世界四大著名丫校之———黄埔出校史迹)巡回展览于3月25日在厂东肇庆市叶挺独立团纪念馆首展。展览通过300多张照片、文物、图表,真实衬现了大革命时期,国共合作创办黄埔军校的过程和军校在统一广东、北伐战争中的重要作用。展览计划今山1两年在省内外一些大城市巡展。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举办《黄埔军校史迹》巡回展览@卜穗文  相似文献   

15.
画家刘春华有一幅著名的油画:《毛主席去安源》。画中的青年毛泽东腋下夹着一把雨伞,这是很真实的。 青年毛泽东还在读书求学时期就曾两次步行考察洞庭湖周边的山村。那时,他随身带的就是一个包袱、一把雨伞。 这也是湖南人的习惯。湖南雨水多,即使是艳阳高照的大晴天,老天说不定一下子就会变脸,给你来个瓢泼大雨。所以湖南有句老话:“晴带雨伞,饱带干粮。”人出门,总有一个防天阴的打算——带上雨伞。湖南人对北方人的评语是:北方人好大胆,出门不带伞。当然北方人不带伞也有北方人的道理,北方气候干旱,下雨的机会  相似文献   

16.
<正>幸元林,湖南醴陵人,1914年2月出生于江西省安源煤矿一个贫苦工人家庭,祖父、父亲都是安源煤矿工人。12岁那年,幸元林在安源工会组织帮助下,进入安源煤矿修理厂当了一名徒工。1930年4月,幸元林在安源煤矿参加工农红军,同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中央苏区,他从一名红军战士逐步成长为一名团级干部,先后担任团长、团政治委员,  相似文献   

17.
《湘潮》1989,(2)
党的‘一大’后,湖南党组织集中全力大抓了工人运动。1921年12月,毛泽东、李隆郅(立三)等四人应安源工人请求,来到安源考察工人情况。李隆郅以教员身份发动工人,开展工人运动。在他的积极工作下,很快创办了安源工人补习学校,建立了安源社会主义青  相似文献   

18.
黄祖示     
黄祖示,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原任湖南省军区副政委,湖南省政协常委。   黄祖示是湖南韶山人, 1940年 7月出生。 1959年冬入伍。 60年代初,全军掀起了学习毛主席著作的热潮。他除了参加集体学习外,还经常利用业余时间自学。他年年被评为五好战士,先后 9次被评为活学活用标兵、训练生产、学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五好战士标兵,五好班长标兵等。 1964年 5月 1日,受到毛泽东的亲切接见。不久,总政治部在全军开展了学习廖 (初江 )、丰 (福生 )、黄 (祖示 )活动,并举办了他们的专题事迹展览。后来,他历任班长、排长、指导员、营教导…  相似文献   

19.
元2000年9月25日,古城西安又多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省历史博物馆左侧悬挂了一条巨大横幅:“陕西省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展览”,耀眼夺目。  上午9点,展会正式开幕,李建国书记作了重要讲话,特别强调,要利用胡长清、成克杰等反面典型以及我省查处的一些腐败案件对党员干部进行警示教育。教育党员干部建立坚固的思想道德防线,树立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坚定信念,正确对待和使用人民赋予的权力。  开幕式结束后,李建国书记及省委、省政府、省人大、省政协、省纪委全体领导参观了展览。  同一天,省各大新闻媒体作了强烈关注与特别报道。自…  相似文献   

20.
《党史文苑》2008,(12):F0004-F0004
2008年11月24日是刘少奇诞辰110周年。29日,萍乡市举行了刘少奇诞辰110周年纪念活动。当天下午,刘少奇之子刘源,刘少奇之女刘爱琴,毛泽东外孙、李讷之子王效芝,朱德外孙刘建等一行,来到刘少奇曾经战斗过的安源,参观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毛泽东旧居、总平巷、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谈判旧址等,并在伟人的雕像前献上花篮,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