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东盟多数国家的军事战略和武器装备的购置除了是针对国内的叛乱、维护政治稳定以外,还为应付来自国外的威胁。因此,这些国家越来越重视准备常规战争和购置常规武器。为了扩充军备,东盟国家普遍增加军费开支。泰国1990年的国防预算升至20.4亿美元,1987年至1991年武器进口总值达33.7  相似文献   

2.
略论东盟在未来亚太格局中的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5年7月,东盟成功地接纳了越南,并决心在2000年前让所有的东南亚国家都加入这一组织,从发展的趋势看,东南亚一体化即将成为现实。随着东盟经济实力的增强,经济一体化的实现和安全机制的确立,在21世纪初期,有可能成为亚太地区继美、中、日、俄之后的重要一极。 一、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是东盟成为亚太新一极的基础 在当今国际关系中,国际行为主体发挥作用的强弱主要取决于自身的实力强弱。以实力作后盾的东盟有希望在亚太地区发挥更大的作用。90年代以来,东盟各国的发展进一步加快,以GDP年均增长速度为例,从1991年至1995年,新、马、泰、印(尼)、菲、越的平均增长率超过了7%,预计今后几年东盟各国的平均增长率仍然保持这一水平,仍是世界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1995年东盟7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已达6867亿美元,人均约1560美元。争取加入东盟的老、柬、缅三国近两年的经济增长率也都超过了6%。目前东南亚10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已  相似文献   

3.
1996年7月22日印度财政部长奇丹巴拉姆向议会提出1996—1997年度财政预算报告。印报说它是“能为各方接受的一个聪明预算”。特点如下: 一、财政开支从紧。预算总收入556亿美元,比上年度增加16%;总支出575亿美元,增加13%;财政赤字从上年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9%下降到5%,为174亿美元。国防开支78亿美元,仅增加3.4%,为数十年来增幅最小的一次。 二、支持地方财政。中央对邦和直辖区的拨款达62亿美元,比上年度增加13%,由邦和直辖区负责实施7项基本社会服务计划。建议组建二个中央和地方共享的可分配税收基金。 三、大幅度增加社会福利开支。反贫困开支为6.17亿美元,比上年度增长75%,教育支出9.52亿美元,提高86%;社会服务开支增加7亿美元。  相似文献   

4.
东盟扩大对新成员国吸收区域内直接投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联合国和世界银行在不同场合都将东盟区域内直接投资作为国际直接投资的一个重要现象①,东盟投资区理事会也在其每年一次的会议声明中对东盟区域内直接投资变化趋势进行专门论述。1995~2004年东盟各国接受的区域内直接投资总流量为303.1亿美元,占东盟吸收外资总额的12.5%。金融危机前,东盟区域内的直接投资的规模都在40亿美元以上,相当活跃;金融危机后,东盟区域内直接投资恢复增长很快,2002年曾达到36.3亿美元,占东盟吸收外资总额的26.3%②。东盟区域内直接投资的发展不仅是东盟区域经济发展的结果,也是东盟扩大和区域经济合作加…  相似文献   

5.
从东盟南海宣言到南海各方行为宣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金明 《东南亚》2004,(3):31-36
在东南亚 ,有关维护海上和平的条约已签订不少 ,其中如 1971年东盟和平、自由与中立区条约 ,1976年东盟友好合作条约和 1995年东盟无核区条约等等。对于南沙群岛争议 ,中国与有关的东盟国家都知道 ,解决并非容易 ,但是 ,各国都有维持该地区和平稳定的共同愿望 ,因此 ,各国都为维护南海地区的和平稳定采取了一些措施 ,发布了一些共同宣言。一、 1 992年东盟南海宣言1992年 ,随着东西方冷战的结束 ,前苏联在亚洲军事力量的削弱以及美国从菲律宾苏比克海军基地的撤出 ,南海地区出现了短暂的势力真空 ,东南亚国家无不纷纷加强军务。此时正值中国…  相似文献   

6.
20多年来,东盟各国的对外贸易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东盟各国的对外贸易额大幅度增长。它们的出口总值从1970年的61.54亿美元增至1993年的2087.57亿美元,增长近33倍;进口总值则从1970年的73.72亿美元增至1993年的2259.09亿美元,增长近30倍。其中对亚太地区贸易的数额最大,增长速度最快。1970—1993年,东盟对亚太地区出口商品的总值从43.6亿美元增至1544.8亿美元,增长34倍多,  相似文献   

7.
中国企业对东盟直接投资问题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与东盟建立对话关系已经15年,在这期间,双方经贸关系全面发展并取得了不小的成果。中国与东盟的双边贸易增长迅速,贸易额由1991年的80亿美元左右增加到2005年的1304亿美元,增长了15倍,已互为对方的第四大贸易伙伴。中国与东盟的双向投资也不断扩大,中国  相似文献   

8.
缅甸与东盟关系:1988年以来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88年9月18日军人接管国家政权以来,以1994年3月新加坡总理吴作栋访缅和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为标志,缅甸与东盟关系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缅甸与东盟各国关系有所发展,但发展不平衡,东盟各国对缅态度不一。随着冷战的结束和东盟战略的调整,东盟各国顶住西方国家的压力,积极发展与缅甸的关系,并最终于1997年7月23日接纳缅甸为东盟正式成员国。然而,几乎在缅甸加入东盟的同时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使缅甸与东盟的政治、外交、经济关系并未按原来的轨道继续加速发展,反而进入了一个新的调整时期…  相似文献   

9.
试析东盟转型面临的困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盟是冷战时代的产物。1967年8月成立至今,东盟的合作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尤其是80年代的政治合作更为世人瞩目。冷战结束后,随着国际局势趋向缓和,过去联结东盟各国的重要纽带  相似文献   

10.
广西与东南亚旅游业的比较和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业被称为“无烟工业”。当今世界,旅游业迅猛发展,令人刮目相看。据联合国推荐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进行的测算:1990年世界各国旅游业总收入为29010亿美元,1993年为近35000亿美元,旅游业已上升为世界上最大的产业。与此相适应,旅游业为全世界提供了许多新的就业机会。据统计,旅游业每隔2.5秒就制造一份工作,目前全球直接和间接依赖旅游业的就业人数达到2.12亿人。因此在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旅游业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近年来,东南亚各国重视发展旅游业,其中东盟各国的旅游业比较发达,印支三国和缅甸的旅游业也有所发展。本文拟把广西与东南亚的旅游业作一比较研究,探讨东南亚(特别是东盟各国)发展旅游业的经验,为广西旅游业再上新台阶提供一点参考。  相似文献   

11.
战后以来,日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亚洲“四小龙”、东盟五国(新加坡除外)等亚太国家和地区与美国之间的贸易和分工关系经历了全球瞩目的巨大变化。1948年,亚太国家对美进出口贸易仅20亿美元左右,1975年猛增到435.7亿美元,增长了20倍以上。进入八十年代以后,亚太国家对美贸易又进一步剧增,1986年高达2038亿美元,其中对美出口为1428.7亿美元,大大超过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国家对美的出口贸易总额1310  相似文献   

12.
1995年的东南亚地区形势发生了许多的变化,其特点十分明显。 一、以越南加入东盟为标志,一个“扩大的东南亚联盟”已成雏形 东盟成立于1967年,自称是一个为促进东南亚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组织,但实际是冷战时期的产物。东盟成立之初,其政治主旨在对抗越南等“有共产主义色彩的印支国家向东南亚的渗透”,是多个弱小国家在冷战时期为保护自己、加强实力而结成的联盟。 在东盟成立后的20余年间,越南与该组织的关系因越南战争和越南入侵柬埔寨等原因而处于对抗状态,整个东南亚地区也处于东盟和印支两个集团对峙的局面。冷战时期,这两个集团分别代表着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在该地区的势力。随着世界政治格局出现的变化以及1991年政治解决柬埔寨问题的巴黎和平协议的签署,东盟同越南的关系开始缓和,越南也改变了对东盟的态度,调整了其对外政策,并迅速向这个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影响不断扩大的区域组织靠拢。随后,越南在1992年  相似文献   

13.
1991年流入拉美地区的外部资金规模较大。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在1990年资金净流入100亿美元的基础上,1991年流入拉美地区的资金又增加100多亿美元。其中约有一半是拉美国家前几年外逃的资本,反映了外逃资本回流的趋向。阿根廷、哥伦比亚、智利和墨西哥等国的资本外逃现象已开始扭转,成为资金净流入国。吸引外部资金流入拉美地区的主要原因,首先是拉美各国投资环境的改善。1991年拉美  相似文献   

14.
前言近年来中国对东南亚各国的影响力的加强在经济方面尤为显著。2001年中国与东盟同意缔结自由贸易协定,并于3年后实施早期收获计划,在这种背景下,中国与东盟的贸易有了大幅增加。贸易额从2003年的600亿美元骤增至2008年的1970亿美元(增加228%),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东盟区域贸易2005~2006年分析与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贸易统计数据,2005年,中国与东盟10国的“10 1”区域货物贸易总额创下1303.7亿美元的新高,其中,中方出口553.7亿美元,进口750.0亿美元,分别比2004年增长23.1%、29.1%和19.1%。本年的区域贸易具有如下现象和特点:一、4年一番:贸易增幅连续4年保持在20%之上2005年是中国—东盟贸易年增长幅度保持在20%以上的第四个年份,双方贸易总额4年翻一番多,如此高的增长率,在当前的全球贸易中并不多见。例如,美国商务部公布的国别贸易数据显示,2005年美国与东盟10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为1485.4亿美元,比2004年的1362.0亿美元增长9.1%…  相似文献   

16.
2006~2007年中国-东盟货物贸易分析与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总量与增速 根据中国海关公布的统计数据,2006年,中国与东盟10国的贸易总额达1608.4亿美元,比上年增加304.7亿美元,增长23.4%,继续保持快速的发展势头.其中,中方出口713.1亿美元,增长28.8%;中方进口895.3亿美元,增长19.4%;中方贸易逆差182.1亿美元,比上年的196.3亿美元略有收缩.东盟继续是中国该年的第五大贸易伙伴-第五大出口市场和第四大进口来源地.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流入部分东南亚国家经济的外国直接投资增多了。自1985年底以来,由于日元对美元的汇率持续上升,日本公司在这些国家的直接投资显著增加。1986/87财政年度,东盟成员国占日本在亚洲私人投资总额的37%,达到8.55亿美元,估计今年东盟国家所占比重还会上升。由于东盟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它们的外国直接投资的部门结构也有明显差别。但总的特点是,外国企业资本在东盟成员国的投资领域发生了变化:投资最多的不再是过去的劳动密集部门,而是技术先进的资本密集部门。要求把资金投放到生产出口产品部门的外国投资申请书,以及外国公司独资的企业数都增加了。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公司也增加了对东盟成员国经济的直接投资。  相似文献   

18.
最近几年来,东盟在内部进行了组织结构、政治机制、经济关系、安全机制等各方面关系的调整,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这些调整是在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以及东盟实力大大加强之际发生的,东盟关系的调整对整个世界尤其是亚太地区政治、经济、地区安全等方面将产生深刻的影响,对我国的影响也不可低估。 东盟内部关系的调整 1.扩大成员国,实施大东盟战略。扩大东盟的计划并不是近一两年才出现的,早在1976年8月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时,与会国就提出要成立东南亚地区共同体,对赞成东盟原则和宗旨的“所有东南亚国家”开放。然而,由于东盟与印支的意识形态严重对立,这一计划一直束之高阁。冷战结束后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等国都实行对外开放,于是扩大东盟又开始提上议事  相似文献   

19.
中国和东盟在地域上相连,又同属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从80年代至今,双方经济发展速度名列世界前茅,作为同一地区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和东盟在资金、技术、出口等方面有着相同的需要,在很多方面相互竞争。亚洲金融危机的发生对双方的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有必要对这个问题进行一些探讨。一、金融危机前中国和东盟经济实力现状在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前的1996年,东南亚十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共达7301亿美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490美元;进出口总额6943亿美元;外来直接投资累计约为1400亿美元,除黄金外的外汇储备达1…  相似文献   

20.
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期,东南亚国家的历史发展在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力量之间进行的世界性“冷战”对抗的大背景下层开。在这一时期,东南亚各国出现了明显的政治分化,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东盟的建立和东盟各国亲西方领导人的上台以及印支三国共产党的掌权和缅甸式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使东南亚各国的地区政治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在70年代中期以后,东盟和印支各国尽管未发生地区性的大规模冲突,但明显已划入冷战中对立双方的两大阵营中。东盟各国在战后到60年代初议会民主制政治尝试失败后,集权主义抬头,先后形成了以军队或强有力的政治组织及领袖人物为特征的相对稳定的政治模式和政府。越南、老挝则在70年代中期形成了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政权,柬埔寨也在第二次印支战争结束后出现过一个短暂的共产党政权。缅甸则走上了奈温领导的缅甸式社会主义道路。在经济上,东盟各国都不同程度地实行了自由的市场经济体制,相对稳定和持续地推出了一系列国民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