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很久以前,那时候很年轻,还是喜欢收集哲理名言、箴语警句的年龄。记得曾经收集过一条西方的名谚:罂粟花很美,但是有毒。当时不知道罂粟花是什么,但是很美与有毒结合在一起,便很容易使人想到美女蛇之类的事物。那时候不谙世事,胆大妄为,美总是让人心动,比如美女蛇,真要是让我遇上,说不定很想尝试尝试。许多年后,第一次去云南。那时候我已经知道罂粟花是一种什么花,知道它那种花瓶似的果实里提炼出的物质是怎样地让人类进入美丽的幻觉,却在现实中一步步地堕落甚至死亡。我去了金三角,正是罂粟花盛开的季节,漫山遍野的罂粟花真的像妖冶如云的美…  相似文献   

2.
创新之美,斯美矣。如果说精神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那么创新精神便是百芳之首,万花之王。近几年创新教育得到了广泛关注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有个别地方、个别人走入了误区。本文摘取见到的几个实例进行评述,目的不是泼冷水,而是想说明这样一个道理:创新之花虽美,但如果没有真实作为土壤就会变成不结果实的花;如果没有善良作指引便有可能变成一枝美丽的妖花,害人的罂粟花。意在使创新教育能够健康顺利发展。(一)眼疾要学贝多芬,有病还需看医生。一堂名为《战胜挫折》的课上,教师坚持现代教育理论,注重启发,运用现代教育手段,以视图和音乐…  相似文献   

3.
“罂粟花香怀毒心,一家种毒害万人。制毒贩毒罪恶大,天罗地网难逃身。”“全民禁毒持久战,禁毒未绝誓不休。知荣辱,创平安,建设和谐新农村。”……这些通俗易懂的快板诗都是一位名叫龚家唐的农民自己编写出来的。电话里,龚家唐的声音略显疲惫,与我从媒体上看到的报道中勾画出来的热情四溢、开朗干练的形象并不相符。然而,这并不影响我对这位十几年如一日、挑着担子走村串户、义务宣传禁毒的闽东老汉的尊敬。  相似文献   

4.
媒体声音     
《罂粟花》,罪恶与罪人 在一个各种矛盾共生的国家里,晟崇高的美德往往与最丑陋的罪恶为邻。8月23日荷兰著名画家梵高的画作《罂粟花》在埃及开罗市中心的马哈茂德·哈利勒博物馆失窃。  相似文献   

5.
我们曾经在江西农业大学见过罂粟花。骄阳下,紫、白、蓝三色从花瓣和花蕊中透出,蕴含着一种摄人心魄的艳丽。身旁的教授说,它是“温柔杀手”;一旦果熟花落,其间的白色乳汁经加工配制,便有了鸦片,便有了吗啡和海洛因,于是,人世间便有了它衍生的许多罪孽。  相似文献   

6.
龚萍 《民主与法制》2013,(28):34-35
一个出家人曾对我说过。罂粟花是由魔女的精血滴到地上幻化而成。因此,它的果实具有控制人身心使其被迷幻的作用。凡是长期沾染它的众生会慢性中毒,心智被遮蔽,最终一步步走向地狱之门。天堂与地狱只在一念之间。吸毒,还是戒毒。也是一样的道理……  相似文献   

7.
邪正     
《创造》2016,(10)
正中国人都知道鸦片的害处,都知道有一种植物叫罂粟,它的果实可以提炼后制成鸦片。罂粟花尽管艳丽,可是到底有几分邪气,拿来跟玫瑰或者兰花比较,立刻可以发现它是花果里面的异端,你绝不想把它供在案头或者插在瓶里。这是一种微妙的感觉,说不清楚,但可以感觉出来。万物之灵凭那一点灵通,可以自然分辨善恶邪正。  相似文献   

8.
击鼓传花,也称传彩球等,是一种流行的民间游戏,基本规则是游戏参与者在击鼓声中顺次传花,鼓声停止时,花传到谁手上,谁就要受惩罚。现实生活中的击鼓传花常指那些把风险或矛盾转嫁到下家的现象,比如股市、房市非理  相似文献   

9.
在全国禁毒展展厅里,我第一次看到了罂粟花。那鲜艳妖丽的花朵,那小酒杯状的毛茸茸的饱满果实,那旺盛纷披的叶片,在展厅灯束的照射下,静静地“定格”在那里,惊心夺目,外形的美与内蕴的毒,是如此神秘地结合在一起。我注视着罂粟花。我知道,在我的家乡怀仁县,老百...  相似文献   

10.
<正>正确认识毒害草,给予其草原“公民”待遇,转变思路,还其功能性乡土草的本来面目,摸清毒害草的管理阈值,“以用代除”,以经济与生态兼顾的方式发挥毒害草的积极作用,是科学管理草原的难以回避之路。这不仅是重要的科学命题,也是紧迫的生产需求。  相似文献   

11.
美丽的罂粟花一旦被贪婪和自私侵蚀,就会滋生出邪恶,孵化出悲剧。利令智昏的黄卫新一伙,在3年多时间里辗转广东、内蒙古、香港、澳门、菲律宾等地疯狂地加工、贩卖毒品。其团伙成员之多,时间跨度之大,毒资数额之巨实属罕见。  相似文献   

12.
花卉的拟人化是中国花文化的鲜明特色。以花比人,借花言志,是文人墨客的习惯。梅花也被人们赋予了许多高尚的品质。为什么梅花“一树独先天下春”?为什么“坚贞不屈”?为什么“冰清玉洁”?这么多美好的词汇集于梅花一身,就是传达了一种“梅花精神”。  相似文献   

13.
官微微观     
赵郧 《人民公安》2013,(21):57-57
#微案观# @广铁警方在线:【网友河边采风拍到罂桑花警方凭照片抓种植农妇】一网友在望虞河边采风摄影,发微博时发现自己竟拍到了一大片罂粟花,他马上将图片转发给常熟市公安局的官方微博。经调查,该片罂粟系螃蟹养殖户杨某所种。目前,杨某被诉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  相似文献   

14.
全球“肃毒战”掠影张涛美丽的罂粟花变成噬人的毒剂,这对于最早发现并应用鸦片的古希腊人来说是不可能想象得到的,对于19世纪初从鸦片分离出海洛因的德国医学家泽尔蒂来说,也是始料不及的,然而,金钱的魅力却可以改变一切。在利润的驱使下,天使终于变成了恶魔。最...  相似文献   

15.
潘启雯 《中国减灾》2012,(13):56-57
欧洲有个国家,在纪念"6·26"国际禁毒日那天,成千上万集会的人们,胸前都佩戴一朵小花——这朵小花就是罂粟花,很美,很有观赏性,用塑料制成的,但它的底部却是一个抽象得很精巧的骷髅造型,寓意着死亡。这似乎在告诫人们:毒的东西,往往美丽惑人。"烟枪一支,打得妻离子散,未闻炮声震地;锡纸半张,烧尽田地房廊,不见火光冲天。"这副流传广泛的对联,是说吸毒就是那么一支烟枪、半张锡纸,无声无息,没有炮声震地,也没有火光冲天,但是却让吸毒者妻离子散,田地房廊烧光,最终什么也没有了。也很  相似文献   

16.
花样子是剪纸艺术中为绣花而做的一种图案,正如当地的善书和楹联,花样子也是脉旺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时代的发展,绣花逐渐退出家庭生产生活,花样子逐渐失去赖以生存的市场,花样艺人的手艺逐渐失传。  相似文献   

17.
百余年帝国主义入侵中华民族实自鸦片战争始,‘九七’香港回归,前耻尽涤清。为此,我刊将连续刊载赵洛先生的《红罂粟花漫话》,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声音     
衡量一个人的价值尺度,不仅在于他/她的能力,更在于不为诱惑所动的定力。 近日,万科集团董事长王石在个人微博中写道:诱惑就像美丽的罂粟花,在你面前洋溢着芬芳……即使是毒药你也想拥有但不能自拔而堕入陷阱。衡量一个人的价值尺度,不仅在于他/她的能力,更在于不为诱惑所动的定力。  相似文献   

19.
铭记国耻勿忘昨日罂粟是地球上的一种美丽的植物。也就是这妖娆的罂粟花,既可以制成具有一定医疗作用的药物,也可以加工成令人闻之丧胆的鸦片。作为毒品,它给人类造成的危害是触目惊心的。而作为国人,尤其忘不了鸦片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沉重灾难:从19世纪初年到鸦片战争前夕,帝国主义列强输入中国的鸦片数量急剧上升,1800年为4570箱,1838年递升为40200箱,增加了将近8倍。39年间,英美鸦片贩子把427620箱鸦片运进中国,从中国掠夺了价值300亿银两的财富。据统计,1838年,中国吸食鸦片的"瘾君子"已有200多万。那对中国的鸦片吸食者,从最初的贵族、官僚、地主、商人和纨绔子弟,扩展到依附统治阶级的各色人等,如宫廷太监、幕友、差役、轿夫、商贾、娼妓、优伶、僧尼道士,甚至连驻防旗兵、绿营兵丁也无不手握烟枪,吞云吐雾。  相似文献   

20.
走近花倮人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西畴县鸡街乡曼龙村,是一个鲜为人知的彝族花倮人部落,居住着112户花倮人近500人,至今仍沿袭着千年前的传统文化习俗,其古朴独特的民族风情让外来人惊叹不已。不久前,笔者到曼龙村采风,领略了花倮人古老的风情文化……崇拜荞和鱼的花倮人曼龙村花倮人是彝族的一个支系。据史料记载:曼龙村花倮人源于西北高原南下的氐羌游牧民族。荞是他们最崇拜的“神物”。花倮人为何崇拜荞,有两种传说,一种说法是:远古时期的一天,花倮人都到原始森林里捕猎去了,村庄不知为何燃起大火,烧毁了他们的房屋、财产和粮食,绝望中,一位长者在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