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开发贵州最高峰,韭菜开花香喷喷,人民好好感谢党,家家户户路修通……"一曲情真意切的山歌回荡在海拔2900多米的"贵州屋脊"——韭菜坪。循着歌声,记者见到一位边收白菜边放声高歌的农妇。她叫刘展英,钟山区大湾镇海嘎村村民,山歌是她自己编的。她说,政府开发韭菜坪,帮扶海嘎,现在日子好过了,每天上山劳作时自己就想把心中的话唱出来。刘展英今年60岁,住了大半辈子茅草房,回忆当初的情景,她记忆犹  相似文献   

2.
一座城的记忆,储存在她的建筑里。北京城的记忆,储存在皇城脚下的四合院里。  相似文献   

3.
正又是深秋,窗外那棵梧桐宽大的叶片渐渐黄了,在淅淅沥沥的雨中婆娑着,似是不舍,却不得不翩翩落下。脑海里突然想起三毛的一句随笔:"岁月极美,在于它必然的流逝。春花,秋月,夏日,冬雪,你若盛开,清风自来。修好梧桐树,引来凤凰栖。"17年前梧桐树下的记忆,亦如眼前的水墨即景渲染开来……我在少女时代就喜欢读三毛的作品,喜欢她纪实唯美的笔法,更向往她与荷西那份旷世奇情。懵懂的内心深处竟痴痴地期待,有个"荷西"出  相似文献   

4.
红色,热血和生命跳动的符号;经典,刻在人们记忆中美好的永恒。当红色与经典组合,那意味着人们用热爱的心、用真挚的情在铭记着曾经用热血谱写成的赞歌。中国,一个对红色有着挚爱的古老国度,她的人民正以火红的热情关注并建设着被他们称为"红太阳升起的地方"——韶山。  相似文献   

5.
正她是妻子、母亲,胜任自己世俗当中的角色;她写作、挣钱,不依赖于谁,同时也开辟了一处独立于日常生活之外的精神高地。去年底,冯小刚导演的电影《芳华》热映,引发了一代人的记忆,也引发了一股"严歌苓热",而这不是严歌苓的作品第一次被搬上大荧幕。  相似文献   

6.
<正>今年72岁的孙玉芬老人,是乌兰浩特市铁西街钢花社区网格员。她揣着50余年的"入党梦",不断用一心为民的实际行动实践着她的追求,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谱写着一心向党的动人乐章。一心向党,50余载执着追求1943年,孙玉芬出生在山东省黄县王会庄村。伴着儿时的记忆,她对党有了最朴素的认知,是共产党让贫苦人民翻身得解放,是共产党让人  相似文献   

7.
正她是一位神采奕奕耄耋老人,是一名忠诚于党的共产党员,是见证开国大典的离休老战士,是祖国半个多世纪流金岁月的见证者。她就是韩志勇。初见韩志勇,她穿着一件蓝粉相间的格子衬衫。见到我们,韩老笑容满面,边招呼我们边说:"我要换上待客的衣服,戴上我的党徽"。整个人显得精神矍铄。我们惊讶,近90年的匆匆时光,仿佛在韩志勇老人身上留下痕迹时格外的"疼惜"。对于88岁的韩志勇老人来说,往事并不如烟。在老人的讲述中,一段段童年记忆、一次次革命洗礼、  相似文献   

8.
正2021年7月1日6时,快60岁的田象霞来到天安门广场,和其他人一样,不断挥舞着手中的小旗子,激动地等待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的举行。田象霞是济南市天桥区工人新村南村街道西区社区党委书记,今年被评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作为一名基层代表,她参加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她说:"在天安门广场现场聆听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可以说刻骨铭心、终生难忘,是我一辈子最美好的记忆。"  相似文献   

9.
<正>母亲去世37周年了,她英年早逝,离开时才37岁。母亲留给我的仅是那短暂的十一年记忆,而那记忆是那么完美。我的母亲郭桂花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响应祖国的号召,从河南带领一批青年妇女支援新疆建设,来到大漠深处的塔里木垦区。十八岁的她在老家已是公社  相似文献   

10.
王惠 《党建》2014,(7):42-43
正白玛曲珍,我初中时期短暂的同学,用20多年的坚守,把理想和追求、青春和梦想倾注在了被称作"莲花圣地"的家乡——西藏墨脱,也把我对青春的记忆一点一滴攒积在岁月的长河中。初识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当我转学到林芝地区一所初中时,白玛曲珍是班里唯一的门巴族女孩。她清秀、朴素、腼腆,字写得认真、工整,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认识她让我第一次听说了墨脱,第一次知道在西藏还有一  相似文献   

11.
耄耋之年的福建教育学院原副院长严检行曾是一位新四军女战士,在她的记忆中,当年不到20岁的她是从家里逃出来参加新四军的。严检行是江苏启东人。她的父亲是个国民党官员,非常重男轻女,  相似文献   

12.
正2020年是新中国第一份少儿综合性期刊《儿童时代》创刊7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中国福利会创始人宋庆龄亲手创办了这份少儿读物。她无微不至关怀这本刊物、精心培育和呵护这朵备受喜爱的"小红花",是她毕生为妇女儿童的卫生保健和文化教育福利事业殚精竭虑鞠躬尽瘁的生动缩影。70年来,难以计数的少儿和师长读过《儿童时代》,在几代人的心里都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许许多多现已肩负重任的建设者们,都怀有这份温暖记忆和自豪:"我们是读着《儿童时代》长大的。"  相似文献   

13.
左太北对于父亲最初的记忆,仅仅是靠一些模糊的照片。儿时的她只是从亲友们的关爱里知道父亲是抗日名将、民族英雄。她和父亲、母亲在一起的日子只有3个月,那时她尚在襁褓之中。  相似文献   

14.
络绎不绝的游客,从祖国四面八方、甚至异域他邦慕名而来,交口赞誉沙湖的美妙多姿、温柔多情时,作为土生土长的宁夏人,我除了十二分的豪壮之外,更多的是对她过往的遥想与难忘的记忆。沙湖位于平罗县境西大滩的南端。我风华正茂时,曾有幸在平罗县工作了20多年,曾不止一次地从西大滩横穿而过。在我的印象中,这一带芦苇杂草丛生、低洼湖泊连片。令人遗憾的是,未曾留意这里竟有如此美妙的万亩天然湖区。当进入90年代,沙湖的美名飞扬天外,知名度如日中天之际,我亦曾试图揭示她"养在深闺人未识"的那段尘封了的岁  相似文献   

15.
《福建党史月刊》2007,(4):30-31
耄耋之年的福建教育学院原副院长严检行曾是一位新四军女战士,在她的记忆中,当年不到20岁的她是从家里逃出来参加新四军的.  相似文献   

16.
《党建》2017,(5)
正狂风可以移动沙丘,却吹不走大漠的记忆。她静静地坐在沙发上。86岁高龄气质依旧端庄优雅,一头银发蓬松在脑后,充满回忆的目光凝望着西北方向——啊,那里有浩瀚的沙海,如血的残阳;有千年的古道,不倒的城墙……随风传来一阵"叮叮当当"的声音,若隐若现,似有似无,爸爸说那是九层楼的风铃响。九层楼,莫高窟标志性建筑,一座矗立在敦煌的雄伟艺术殿堂。那儿是她和父亲两代人魂牵梦绕的  相似文献   

17.
热亚娜,来自农二师二二三团一个普通维吾尔族家庭,是农二师博斯腾宾馆的门童,她优雅的体态语言和始终如一的微笑,给众多的宾客留下了美好的记忆。始终如一的工作让她从没有感到厌烦,外国客人来了她微笑,中国客人来了她微笑,上级首长来了她标准服务,师团的农民工来了她依  相似文献   

18.
不改初音     
龙应台的《目送》里面,提到她的父亲,老年抑郁,渐渐丧失神智,却还记得要教混血的孙儿们"白日依山尽"。这首诗,我爸也教过我。我大概四五岁,坐在他自行车前面横杠上,他推着我,过一堵桥。是下班时分吧,从工厂出发,前方是红彤彤的太阳,慢吞吞地往下掉。记忆中的家是一个小院子,像地球尽头最后一个小镇,或者动画片里的森林小屋,与世界无往来,也不需要道路。  相似文献   

19.
如果从1925年法国社会学家莫里斯·哈布瓦赫(Maurice Halbwachs)提出"集体记忆"(collective memory)一词算起,社会记忆作为一种理论已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在近一个世纪的发展中,尽管与社会记忆相关的研究不断涌现,但作为一种理论,社会记忆研究时至今日仍然是一个"缺乏固定范式的、没有中心的、跨学科的领域",成为一种缺乏体系化的理论。有鉴于此,笔者在自己能力所及之内,对国外社会记忆的相关研究和理论进行回顾,在勾勒社会记忆理论发展脉络的同时,希望从中寻找新的突破点,从而为社会记忆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妈妈的擂茶     
王惠明 《学习导报》2012,(19):53-53
在我的记忆中,妈妈一辈子最珍爱的东西,除了她的孩子,那就是擂茶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