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4 毫秒
1.
提起“老黄牛”三个字,总能引起我一段难忘的回忆。小时候我生活在农家,我们家曾经喂养了一头老黄牛,从我记事的时候就有它了。农忙时,每天很早便被牵着下地耕田或收割庄稼,晚上太阳落山之后才回到牛圈里,经常是累得浑身是汗,可从未听过它叫唤一声或  相似文献   

2.
春天     
小时候对春天的感觉是,在大人们板着指头数尽九后,有暖风吹来,我们背着大人悄悄脱去厚重的棉衣,在胡同里疯跑。让我们畏惧了整整一个冬天的风吹在我们身上,不再是像刀一样阴冷刺骨,而是暖暖的。像母亲平时抚摸我们的手。在这暖风的抚摸下,我们出了满身的汗。大人们看着我们在胡同里快活地疯跑,笑呵呵地说:该脱棉衣了,春天来了。那时知道,脱下棉衣享受暖风的时候就是春天。再后来上学了,读了朱自清的《春》,  相似文献   

3.
少年时美棠和我早就因为家里的关系而知道对方,不过那时也只是很淡很淡的。美棠的故事,都是日后她有时同我说起小时候我才知道。但说起来我们早年也曾遇见过两次——此景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我们各自是香梦沉酣的天真岁月,相逢也是惘然。美棠刚到租界不久,有一次回老家南城探亲,再回汉口的时候,经过南昌就同家里人一起来我家做客。我记得自己拿了  相似文献   

4.
我和我的同学大多是80年代仞出生的,都是独生子女。对于在城市长大的80后来说,父母大多会在上班的时候把他们锁在家里或者丢在托儿所里,所以他们大都有小时候被关在家里独自找乐的经历。  相似文献   

5.
见识多元与知识整合:中国法理学的两难境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法理学的现状是目前法学界尤为关注的问题。作者从自身所从事的专业视角对我国法理学的现状进行了学理性描述,认为中国法理学正处于见识多元与知识整合的两难境遇中。其中法理学的见识多元主要体现在对法律及法律变革、法理学的功能及发展方向、法学家的作用等方面的分歧上。而法理学的知识整合则是中国社会向法治社会迈进时进行社会动员、发展中国的法学教育和法律职业、提升法理见识多元与知识整合的明显冲突。这种冲突具体表现为:法理见识多元的民间化与知识整合的官方化、法理见识多元的自治性与知识整合的霸权性、法理见识多元的明道性与知识整合的事功性以及法理知识整合的无序化与这种整合的见识化诸方面。为此,笔者提出了中国法理知识整合体制化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崔光宝 《政府法制》2010,(18):23-23
自古以来,一切有见识、有学问的人,都十分讲究读书方法。许多名人的读书之法或读书感言至今仍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多读书、多体味名人的学习方法,自然会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提升我们的人格品位。让我们走近历史,追踪成功者读书方法的轨迹,不仅是有趣的,而且是富有启迪的。  相似文献   

7.
刘勇 《江淮法治》2011,(11):51-51
爸爸、妈妈在我小时候就外出打工,我一直和爷爷奶奶住一起。他们年龄也大了,别说照顾我们的衣食住行,能把农活干完,让我们吃饱穿暖,就已经很不容易。我知道爸爸妈妈离开我们是为了让家里过上好日子,  相似文献   

8.
<正>成为律师前,问过自己想成为怎样的人;成为律师后,问过自己想成为怎样的律师。在没有一个完美的答案前,我们将遵循着前辈的足迹去探索,青年律师带着些许稚嫩,但无畏挑战和困难,只要不忘初心、保持信仰,这条路就没有选错。生命和信仰之间做选择的时候,总是选择信仰小时候看影视刷里的共产党员为家国大义奉献生命时总是义无反顾、毫不畏惧,在他们坚定的目光里,  相似文献   

9.
自从我的未婚妈妈身份在媒体上公开之后,遇到了许多同病相怜的姐妹们给我打电话,向我倾诉内心的苦衷。今天我以一个未婚妈妈的身份,和姐妹们谈谈内心的感触。我们这些从农村出来的打工女孩,由于见识面太窄,思想又太单纯,再加上父母亲不在身边,接受的教育又有限,当爱情降临到我们身上的时候,就像抓住一颗救星一样,急切地渴望改变自己的命运,委曲求全地去做一些无知选择。未婚先孕,把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以为有了孩子就能拴住男人。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理解!一个湖南女孩在电话中对我说,她已怀有三个月的身孕,而男友对她的态度异常冷淡。她的…  相似文献   

10.
前前后后在国外呆了几年,见识过很多示威。示威是现代社 会公民的一项宪法权利,属于表达自由的范畴,是公民表达自己 支持或者反对某一事物意愿的一种方式。但是,和其他权利一 样,这项权利的行使也要服从宪法秩序,而且不能影响其他人的 权利和自由。道理虽然很明白,但是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文化背 景,在行使示威权利的时候有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唱歌的故事     
小时候,很羡慕会唱歌的人,后来爱屋及乌到羡慕皮影戏艺人的皮影人儿造型。那些“造型”一开唱(实为“假唱”,是“幕后人”唱的),便痴呆呆地听,人家演完换场子,还跟在后面痴呆呆地跑上二里地去。也有不羡慕的时候:一次某单位自办演出活动,千把个  相似文献   

12.
我的“套路” 我很少跟别人提起小时候的事情.我出生得太早,医生说我先天严重不足.我确实和一般的孩子不同,2岁的时候还不会说话,4岁的时候只能说半句话,尤其是在外人面前说不出整句话来.由于没办法与同龄小朋友交流,我越来越害怕在人面前说话,因为那样会被人嘲笑.久而久之,我变得越来越孤僻,语言能力几乎停滞了.这让我的父母十分着急,但他们又不能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3.
《检察风云》2010,(20):69-69
小时候我们都玩过铁丝,把铁丝扭成一些简单的图形。而英国的艺术家Ivan Lovatt却利用铁丝网,通过扭曲、分层等,创作出诸多名人肖像。  相似文献   

14.
道德力量     
济南市民房泽岸十余年坚持义务献血.日前在公交车上,他的包裹被偷,包内除现金、信用卡外,还有63张献血证.没想到几天后包裹失而复得,还附带一封忏悔信:"……怀着对您无比的敬重之情,我想起了小时候听妈妈讲,生我的时候,因为产后大出血面临的生命危险.  相似文献   

15.
与我们公司合资的英国企业需要技术人员,公司派我和一位英国同事前往。在飞机上,同事告诉我,到了英国之后,首先要适应的就是英国人的抱怨和唠叨。很快我就见识了英国人的"抱怨文化"。在公司安排好的住所稍稍休息之后,我们决定去超市买些日用品。来到一家小超市选好了东西后,我们到收银处准备结账。正值午休时间,超市里只有一个收银员在工作,大家整齐有序地排队等候结  相似文献   

16.
如果看到地上有一个包,你该怎么办?我们小时候受的教育是拾金不昧,把它交给老师或者警察。其实这是一个教育误区,因为你根本无法判断这个包是否安全。  相似文献   

17.
帽子     
无论是烈日炎炎的盛夏,还是寒风凛冽的严冬,每当看到周围的人们纷纷戴上用以遮阳或御寒的帽子时,总会有一种特殊的情愫在我心中涌动。小时候,家里很穷。读小学的那几年,每到冬天,衣着单薄的我,双耳总是被冻得长满冻疮,奇痒难忍。那个时候,我多想拥有一顶棉帽来抵御严寒啊! 五年级的暑假,乡粮站修建  相似文献   

18.
青石桥畔     
江俊涛 《法人》2014,(6):88-91
正从此岸到彼岸,是要经过一座青石桥的。上桥是七步台阶,下桥是八步台阶。为什么会这样?难道寓意七上八下吗?在静云的见识中,青石桥难免带有一种传统的古典韵味和文化意象。你看,坚固的桥身用青色的石条铺就,两边的栏杆上还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桥下是清澈见底的溪水,头顶上是悠然自得的白云;旁边还有一棵白玉兰,几只鸟儿正蹲在树枝上打瞌睡。静云最喜欢下雨的时候,独自撑着一把伞慢悠悠地从桥上走过,滴滴答答  相似文献   

19.
笑脸 《法律与生活》2009,(24):11-11
我们这个年龄的人大多有兄弟姐妹,小时候,如果哪个同学是家里的独生子女,反而是很稀罕的。比现在的二胎要稀罕多了,我们甚至会有些羡慕,因为在还不是很富裕的那个时代,独生子女意味着好东西可以享用得比他人充分。  相似文献   

20.
亦恨亦爱笔墨情李英民小时候,最怕写作文,尤其是议论文。老师一留作文,我便头皮发胀,心虚气短。每次总是拖到最后一天,才硬着头皮胡乱敷衍一篇交差了事。高考的时候,虽然考了很高的分数,又十分羡慕舞文弄墨的人,但一掂量自己的作文水平,便气馁了,死活也不敢报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