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构建私有制企业劳资利益均衡机制的思路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利益均衡机制,减缓利益冲突,是构建和谐社会最根本的途径之一。私有制企业劳资利益关系不均衡的表现具有代表性,它是一种由资方为主导型的利益关系,劳资双方在权力和利益上存在明显的不对等性,形成了"强资本弱劳动"的利益格局。导致劳资利益不均衡的原因和背景十分复杂,构建劳资利益均衡机制的体制环境、强势利益群体的约束机制及弱势群体自身的获利能力在短期内难以改变。当前,应全面探索建立相对合理的劳资利益分配机制,切实加强工会力量和集体谈判功能,提升政府的调控力度,以构建私有制企业劳资利益关系的利益均衡机制。  相似文献   

2.
张玉磊 《桂海论丛》2009,25(5):93-96
实现社会和谐的关键是构建均衡的利益格局,这就要求政府必须改变目前利益格局不均衡的状况.通过完善收入分配政策,促进社会阶层间的自由流动,协调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设置广泛顺畅的利益表达渠道,培育弱势群体利益集团,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构建一套实现利益格局均衡的制度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3.
罗筠 《人大论坛》2010,(7):36-37
改革开放以来,西部县域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得到了极大的增强,农村民众的物质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然而在高速增长的经济背后,干群矛盾激化、贫富分化加剧、农村群体性事件频繁、黑恶势力猖獗……这些问题都在严重地削弱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赖以依存的政治秩序。本文试图从社会机制的层面,结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精髓,分析构建西部县域社会利益均衡机制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发展,我国社会已经呈现出利益主体多元化的基本格局。多种利益主体逐步孕育、发展、壮大,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是由于不同利益主体发育的程度不同,他们争取和表达自己利益的能力存在显著的差别。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强势群体和弱势  相似文献   

5.
李春立  陈彦彦 《前沿》2011,(15):107-109
社会转型背景下,中国私营企业劳资关系呈合作、妥协、对抗的发展态势。其中,劳资双方紧张对抗时劳资关系的常态,即劳资矛盾与冲突。无论劳资矛盾与冲突最终通过消极内耗与罢工反抗的非正式途径,还是通过中介协调、集体谈判和契约规制的正式途径得以化解,均与劳资双方力量的对比、政府协调劳资关系的社会治理模式。以及社会公众的支持失度密不可分,各方在各自利益权衡的基础上选择最佳行动方案。  相似文献   

6.
欧阳美平  蒋长新 《前沿》2012,(17):148-150
在矛盾相对均衡状态下的高校自主维权,具有一定的占先优势.高校维权机构要充分利用这种优势,积极引导教职工进行思想上的自我维权,督促高校决策者自觉地平衡教职工的经济收益,并就双方存在的意见进行信息沟通,从而建立在常态下的自我认识机制、动态平衡机制、信息交流机制.在试行并完善这三项机制的基础上,尽量减少或避免激烈冲突条件下的博弈,创造条件为正和博弈①的过程和结果作必要的铺垫.  相似文献   

7.
运用辩证思维科学认认市场经济条件下多元群体的利益差别和利益博弈.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思想前提。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利益差别.在质上应该是符合市场规律的合理合法的.在量上应该是适度的。而通过多元群体的均衡博弈实现社会整体利益的协调.则是符合唯物辩证法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8.
和谐社会语境下农民群体利益诉求机制之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和谐社会语境下农民群体利益诉求机制之构建,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我国农民群体利益诉求机制严重缺失,将会引发社会的动荡和不稳定。因此,要采取多种手段和途径,构建科学有效的农民群体利益诉求机制。  相似文献   

9.
地方立法中的利益均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地方立法实践中,政府部门在立法中谋求自身利益影响到立法公正的实现。从和谐社会的视野出发,良好的立法应当在各种各样的利益中间谋求合理配置,最大限度地实现社会安定团结、和谐共处,促进社会发展。目前的地方立法实践主要通过民主立法的方式来克服部门利益的不良影响,但强调立法机构在法规制定过程中的主导和调控作用更为重要。这要求立法机构完善现有立法机制和程序。  相似文献   

10.
建立健全利益协调机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燕 《新东方》2006,(2):4-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形势下我党着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举措。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建立健全利益协调机制,化解利益矛盾,激发社会创造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使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利益协调马克思认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利益追求是人类一切社会活动的动因,它既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杠杆,也是引发社会矛盾的最终根源。利益协调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大量的历史事实证明:一旦社会利益关系严重扭曲,社…  相似文献   

11.
构建人力资本理论的劳动价值论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试图通过研究人力资本理论同劳动及劳动价值理论之间的关系,构建人力资本理论的劳动价值论基础。本文认为,劳动价值论应是人力资本理论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并从资本的特性、资本产生和运营的条件、资本的增值过程等5个方面论证了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12.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核心,在经济建设过程中必须以发展社会生产力为中心,要发展社会生产力又必须以提高劳动者的劳动素质为中心。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我国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13.
武汉“光谷”企业作为高新技术企业具有技术密集、人才密集、资本密集和风险密集的特殊特点,也正是高新技术企业这些特殊性使得其发展在诸多因素和环节上受阻。本文对光谷建设过程中的新型政企关系模式创建进行了针对性研究,提出政府的全面质量管理的TQM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4.
公共危机管理机制建设的现实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玮 《公安学刊》2007,(5):56-60
经济发展不均衡、政府管理不完善、全球化的共振效应、自然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竞争压力和道德失范等,是我国公共危机频发的主要原因。危机意识淡薄、缺乏风险管理战略规划、管理体系不合理、反应和处置能力弱、公众的危机教育与训练机制不健全、政府与媒体未形成良性沟通、法制建设滞后和社会公德缺失等,则是当前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加强公共危机管理机制建设,重点要加强情报研判机制、应急处置机制、专业救援机制、安全培训机制、舆情沟通机制、法律保障机制、利益诉求机制的建设。  相似文献   

15.
赵频  田家华 《理论月刊》2005,(4):161-163
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大量存在已经成为农业发展所面临的最大制约因素,解决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出路,既是中国改变贫困地区落后面貌、农业实现新的飞跃面临的重大课题,也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一个极富挑战性的难题。湖北省属于农业大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面临一系列障碍和问题,本文拟就此进行分析,并探讨该问题的一些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6.
刘先进 《理论月刊》2006,(11):176-178
思想政治教育的利益系统是由接受主体利益、实践主体利益、本体性主体利益组成的诸利益圈层,它们共存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切过程和方面。利益圈层波浪式运动和冲突,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向前发展。诸利益圈层遵循利益最大化、利益重合最多、利益波峰最高原则。其最终指向是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文明、进步。  相似文献   

17.
18.
张建民  徐丹  柴志慧 《湖湘论坛》2009,22(3):112-115
规范党委与人大关系是推进中国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应该充分肯定政府能够在规范党委与人大关系的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国的党政关系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具有一定的优势,也存在着不足之处。从民主政治建设发展需要和现行党委、人大、政府关系的运作模式出发,政府可以在规范党委与人大关系中发挥桥梁、制约和强化的作用。政府要把这种作用发挥得恰到好处,应该信守一些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权力制约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对革命建设经验教训的总结,是邓小平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权力制约思想的主要内容有:制度制约、法律制约、监督制约。邓小平权力制约思想对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加强私营企业党建工作,要注重私营企业党建理论研究,进一步明确私营企业党组织的地位;要从企业本身的特点与规律出发,注重提高私营企业党建工作的效能;要努力探索私营企业党组织有效发挥作用的新途径,努力开创私营企业党建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