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加大社会保险基金收缴力度社会保险的显著特点是社会共济互助。要提高社会共济互助能力,最根本的任务是要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和加大社会保险基金收缴力度,这两个方面是开展社会保险工作的核心内容。要使这两个方面有质的突破,必须打攻坚战,齐抓共管。1.相关部门合作,强化行政手段。首先,政府有关部门要统一思想,高度认识,采用强制性的行政手段。在国有企业中,要参照计划生育管理办法实行“一票否决制”,凡是单位没有全员参加社会保险的,要追究该单位的主要领导责任,严重的要撤换该单位主要领导。…  相似文献   

2.
《行政与法制》2002,(11):27-27
今年初,北京市提出各级在查办案件特别是大要案工作中,要把责任追究作为分析研究案件的重要内容,案件查结处理时,必须提出是否对有关领导干部进行责任追究的具体意见。截至目前,全市已办理责任追究案件38件,有103名责任主体受到责任追究,其中县处级50人,乡科级以下53人。  相似文献   

3.
我国现行刑法确立了单位的犯罪主体地位,但刑事诉讼实务中对单位犯罪主体的处理非常混乱,导致本该承担刑事责任的单位被免责,或是只追究单位责任人而违反了罪刑法定原则.必须明确单位犯罪主体的确立标准,只要是以单位的名义实施,经单位决策程序决定,反应单位意志的犯罪,并为刑法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其犯罪主体就应当是单位,而不论单位是否具有法人资格.  相似文献   

4.
2010年3月,中央颁布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试行)》。这项制度有效解决了以往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存在责任主体界定不清、责任情形划分不明、违规失责难以追究等突出问题,为开展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提供了法规依据,有利于进一步匡正选人用人风气,保证选好人、用好人,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干部选拔任用责任追究仍然面临一些难点问题,亟待认真研究,切实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5.
某单位违背党纪政纪,行为败露后,“集体领导”称“这是前进中的问题”。某厂领导拍脑袋决策,造成重大损失,厂长振振有词答曰:“这是前进中的问题”。既然是“前进中的问题”,当然就不必追究了。这是一个十分荒谬的逻辑!于是,一些“精明”人,把“前进中的问题”当成筐,只要把问题装进了蓬,便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在这个挡箭牌下,一些不执行中央指示和国家政令的行为,以及违背科学规律的官僚主义等等,便可不加追究,甚至变得理直气壮了。我们说“前进中的问题”,是指在改革开放、实现代化过程中发生的新问题,其性质与有令不…  相似文献   

6.
编后语     
权力与责任是不能分离的,有权力就必然有责任。行政问责,是通过追究官员确实应承担的责任,促使官员合法、正当地行使手中的权力,使行政机关和公务员真正负起责任。这种对政府官员出现言行不当或违反民意的行为而对其进行道德和政治责任追究的机制,充分体现了权责对等的管理原则,弥补了纪律和法律追究的空当或不足。  相似文献   

7.
与《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相比,我国刑法关于腐败犯罪的刑事管辖问题的规定还有一定的不足,尤其是在属人管辖和保护管辖方面及关于外国人的刑事责任追究方面,而关于外国人的刑事责任追究问题,也有必要深入分析和探讨。另外,我国刑法与《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相关规定不同,极有可能造成刑事管辖权的冲突,而这不利于对腐败犯罪刑事责任的追究,我国刑法也应该对此有所改进,如规定解决刑事管辖权冲突的委托条款等。  相似文献   

8.
中央办公厅颁布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试行)》(以下简称《责任追究办法》),是我国干部人事制度建设的一件大事,充分体现了中央对匡正选人用人风气、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坚决态度,标志着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向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又迈出了重要一步。认真学习贯彻好《责任追究办法》,努力构建防治选人用人上不正之风的长效机制,是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9.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地方政府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我国目前的地方政府生态责任追究机制的实施存在一定的问题,为此,要强化立法工作,完善政绩考核体系;扩大责任追究范围,形成责任追究体系;重视异体问责,形成责任追究合力;完善程序问责,规范责任追究程序;提高责任追究主体素质,规范责任追究行为等。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矿难等生产安全责任事故中,存在着司法机关对监督过失者无法追究或者很少追究刑事责任的司法错位,造成了安全生产事故防控的困难和罪刑的失衡。化解这一司法困境的进路是借鉴监督过失理论,构建我国的国家公务人员监督过失责任追究机制。具体建议为:其一,设立业务监督过失罪和职务监督过失罪;其二,在监督过失犯罪中增设资格刑和罚金刑;其三,在司法中适用“信赖原则”限制司法权力滥用;其四,在诉讼程序上实行“举证责任倒置”。  相似文献   

11.
据报道,东北某市投资3600万元的科技大厦建到5层时被强行拆除,原因是选择了一个不具资质的设计单位和一个乌合之众式的施工队伍。 我们为一个“豆腐渣工程”及时被拆除不再会伤及无辜而额首称庆,但同时也应追究由此带来的1000万元巨额损失的责任。那个不具备资质的设计单位和黑施工队伍固然难辞其咎,但主管部门难道没有一点责任?假如没有经过审查,业主能领到建筑许可证吗?假如没有发给建筑许可证,施工队伍敢接那个基础承受能力不够的设计方案施工吗?假如没有建筑许可证,一幢大楼能拔地而起至5层吗? “豆腐渣工程”祸国…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5,(34)
盗窃犯罪是我国社会中极为普遍的一种犯罪形式,其数量在很多地方占据了犯罪之首。我国关于盗窃犯罪的刑事立法存在不完善之处。本文从适当提高追究盗窃罪数额的起点、将虚拟财产纳入盗窃罪的犯罪对象、单独设立单位盗窃罪、单独设立刑法条文追究盗窃珍贵文物犯罪行为以及将邮政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盗取财物的犯罪行为由盗窃罪改为职务侵占罪等方面提出了完善我国盗窃犯罪刑事立法的具体建议,以期为我国法治建设尽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13.
2004年四川省对违反“凡进必考”原则进入公务员队伍的人员进行了全面清理,共清理出违规进入公务员队伍的人员12490名,目前已重新考录和清退10780名公务员。四川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还专门出台有关规定,公务员招考单位今后务必坚持“凡进必考”原则,严把公务员队伍“入口”关,无论哪个地方或部门再出现公务员“不报而考”、“不考而进”问题,除了坚决纠正外,还将追究有关领导的领导责任。  相似文献   

14.
真文物缺钱保护假古董一哄而起本刊记者杨朝岭在我国,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近千处(包括近期将升级的50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5000处。进入90年代,国家财政对文物保护事业的经费先后增加了一倍,如今每年有1.2亿元,但分摊到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用于...  相似文献   

15.
在实施一年多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在诸多方面取得了实效,不但追究了一批失职干部的责任,更重要的是强化了各级领导在搞好廉政建设的意识与职责:领导干部不能洁身自好、自己清白就行,如果他所领导的地区或部门的党风廉政建设出了大问题,如果他自己的配偶、子女出了问题,尽管领导干部本人没有问题,只要他负有领导责任,就要予以追究。 这种环环相扣的责任制,有力地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但从一年的实施情况看,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在落实过程中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必须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责任追究并非搞“株连” 对党风廉政建设责任…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要建立“决策失误追究制度”。我认为、这是对旧体制的挑战,也是制度创新的一个重大举措。它的量要意义不仅体现在经济领域,也体现在政治领域,特别是对党政机关的决策者,更具有普遍的适用性。本文侧重就建立用人失误失察追究制度作一些理论思考。 用人失误失察追究制度,顾名思义就是在选人用人方面、由于领导人的错误决策,给国家、集体、社会所带来的损失或不良后果,对此,决策者必须承担法律责任,国家必须依照相关法规对决策者给予处理。简言之,用人失误失察追究制度就是为了规范和约束决策…  相似文献   

17.
统计与广告     
《瞭望》1995,(24)
统计与广告大众传媒与大众传媒上的广告,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广告监督管理司统计,截止到1994年底,全国广告经营单位共4.3万家,比1993年增加了1.互万家。在习万多家广告经营单位中,新闻单位(兼营广告业务)约有5400多家。其中...  相似文献   

18.
为政之要,重在得人;科学发展,关键在人。中央出台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等四项监督制度,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组织监督和民主监督、过程监督和效果监督等有机结合起来,构成事前报告、事后评议、离任检查、违规失责追究的监督链条,是打向用人上不正之风的“组合拳”,是监督选人用人权健康运行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9.
<正>高压反腐的政策压力在由上至下的层级传导过程中,在一些地方和单位呈现出效力衰减倾向,成为当前中国腐败治理的现实难题。对反腐目标的认知偏差、政策执行过程中的"涟漪效应"、基于规避连带责任追究的"共谋现象"、腐  相似文献   

20.
最近,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召开了视频会议,对贯彻实施《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等四项干部监督制度作出部署。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指出,《责任追究办法》等四项监督制度,为深入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提供了有力的制度化武器。中央积极推行四项监督制度,剑指选人用人“顽疾”,表明了清明吏治、匡正风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