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军事干涉仍然是冷战后美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特色。冷战结束后 ,美国开始重新界定其国家利益 ,美国军事干涉的出发点就是为了维护和实现其所谓的国家利益 ,美国实施的所谓人道主义军事干涉也是以其本国的国家利益为出发点的。  相似文献   

2.
冷战结束后,东西矛盾缓和,南北关系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凸显。伴随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南北关系发生了明显变化,这引起了学者们的高度关注。国内学界对南北  相似文献   

3.
自20世纪以来,国际政治经历了"帝国主义时代"、"冷战时代"和"后冷战时代"."9·11"事件后,世界进入"后后冷战时代"."后后冷战时代"具有包括大国冲突"退场"、多极世界形成、世界多样化和全球治理成为国际政治主题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赵纪梅 《工会论坛》2003,9(2):78-79
冷战结束后 ,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国际形势的主题 ,世界多极化、多样化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愈益明显。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战略的显著特点是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这主要表现为 ,积极推动国际新秩序的建立 ,全方位发展对外关系 ,努力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进一步改善我国的国际环境  相似文献   

5.
论国家利益及其实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利益是国际政治行为的内在驱动力,对国家利益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洞察国际政治的本质。国家利益是伴随着民族国家和民族主义的兴起而产生的。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和建构主义以及国内学者对国家利益概念的界定和分析有助于我们把握国家利益概念的本质和内涵。国家利益的实现要考虑到国家的自助性、国家利益的合法性、外交政策以及国际组织作用等四个方面的因素和内容。  相似文献   

6.
1950-1953年的朝鲜战争是冷战时期东西方之间的第一场热战,也是亚洲冷战史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事件。它是二战后发生在两个大国间的第一场也是唯一一场战争,也是中国近代以来唯一一场大规模的境外战争,对中美关系、国际关系产生了巨大影响。中国之所以参战,是由中国的国家利益决定的。面对美国这样无理干涉中国内政,中国无论是出于国际道义还是本国利益,都应该出兵援助朝鲜。  相似文献   

7.
从地缘政治视角考察,欧洲可划分为两大板块:"心脏地带"和"边缘地带",与之相对应的是欧洲还存在两大地缘政治势力,即陆权势力和海权势力。冷战时代欧洲地缘政治格局的主要特征是苏联代表的陆权势力和美国代表的海权势力在两大地缘政治板块上的对立与均势。而后冷战时代的今天,欧洲地缘政治失去了这种战略平衡:陆权势力收缩而海权势力扩张,心脏地带衰落而边缘地带崛起。同时不应忽视,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也都赋予了欧洲传统地缘政治形态以新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联合国宪章赋予五大国的否决权是二战后大国最终妥协的结果,多年来,这一制度一直对联合国安理会的决策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冷战的结束,世界格局发生变化,否决权的基础也相应改变,其改革势在必行,国际关系的变化也使得这项改革具有可行性.使安理会的决策更为合理以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是衡量各种改革方法的标准.  相似文献   

9.
冷战后,国外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进行了诸多角度各异、符合时代发展的新认识,这对中国共产党人探索社会主义无疑具有借鉴意义。总结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人在冷战后对社会主义的新认识,对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0.
任杨文 《工会论坛》2009,15(1):144-145
冷战后,面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低潮,国际政治格局发生巨大变化,中国共产党的政党外交非但没有停滞和萎缩,反而进入了一个更加活跃的时期。作为我国总体外交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政党外交,进一步扩大了交往对象,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作出了新的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同志作为我们党的第三代领导核心,顺应冷战后世界发展的大趋势,从国家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在邓小平国家安全观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和审视国家安全问题,提出了“摈弃冷战思维,树立新安全观”的思想,为我们在世纪之交抓住机遇,迎接来自安全方面的各种严...  相似文献   

12.
人类社会跨入20世纪90年代(以下简称90年代)以后,国际局势发生的深刻变革给日本对华关系带来了重大影响,日本对华关系自冷战结束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从冷战结束后到90年代中期以前,日本对华关系总的来说是良好的。这一时期的日本几届内阁在发展对华关系上的态度基本上是积极的,虽然每届内阁的对华政策各有特色,侧重点也不一样,但在重视、巩固和发展中日关系上是一致的。进入9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对华关系出现了负面的发展趋势。特别是进入1996年,日本在参拜靖国神社、领土、防务、历史、台湾等问题上挑起事端,引起两国关系在这一年中…  相似文献   

13.
国家利益主体及其法律效力的讨论,是从国家利益主体的概念开始的。一般认为,国家当然就是国家利益的主体;论辩的主要问题在于国家的历史起点和现代民族国家以前的城邦、王朝帝国有没有国家利益。这显然是重要的问题,可以从国家历史类型的历史沿革来分析。本文着重提出...  相似文献   

14.
在形势判断方面,中国认为世界多极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有利于国际社会的和平与发展,在冷战后有多种表现形式,由加速发展向曲折发展转变。在基本对策方面,中国认为必须从战略高度推动世界多极化进程,把国际目标定位于建设和谐世界,把提高综合国力和构建伙伴关系作为墓本途径,把强化中欧、中俄关系作为重点。中国的世界多极化思想为中国制定适宜的对外战略和政策指明了方向,有助于推进中国的和平发展和促进世界的民主稳定,是中国共产党涉外执政能力增强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5.
美国新保守主义的外交思想及政策具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和强烈的进攻性。冷战后,新保守主义者仍然固守冷战思维,鼓吹“中国威胁论”,主张对华奉行强硬的“遏制政策”。他们通过参与政治实践;操纵媒体、引导舆论;控制国会、影响立法等手段影响政府的对华政策,使布什政府的对华政策具有明显的新保守主义特征。  相似文献   

16.
国家利益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旨在于对歧议纷争的国家利益概念、性质、内容等进行辨析。作者认为,国家利益是指全民族利益,它是国内各个阶级利益的重合部分,它不带有阶级性。国家利益是伴随国家的产生同时产生的。它的内容可分为国家生存利益、国家发展利益和国家价值利益三大部类。本文认为,在国家利益及其他国际政治基本概念中出现的某些偏颇,很大程度上是源于把欧洲历史特征普遍化的欧洲史观  相似文献   

17.
18.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系副教授姜振飞的《冷战后的美国核战略与中国国家安全》于2010年4月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本书是学术界首次从整体上对冷战后美国核战略对核不扩散体制和中国国家安全的影响进行探讨的成果,它以国际关系基本理论为指导,以冷战后美国核战略调整为主线,  相似文献   

19.
冷战后,国际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陷入低谷的社会主义国家面对动荡多变的世界,要发展就必须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继续深化改革,走多模式化发展的道路;参与全球化进程,顺应、融入世界潮流;加强社会主义国际联合;加强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正确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社会主义发展要与新技术革命相结合。  相似文献   

20.
冷战后的俄罗斯经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独立后的俄罗斯面临着严重的经济问题, 急于求成的休克疗法不仅未能解决问题, 反而使俄罗斯经济雪上加霜。1996 年之后, 俄罗斯经济危机一度缓和, 但是, 接之而来的金融风暴与政治危机, 使俄罗斯经济再度陷入严重的危机之中。由于积重难返, 在未来几年中, 俄罗斯经济难有大的起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