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石破 《南风窗》2012,(5):11-11
本周,日本城市"名古屋"在中国前所未有的知名,这并非因为它的风光旖旎,工业发达,而是它的市长河村隆之说了一句很让中国人生气的话:"所谓的‘南京事件’是不可能发生的。"有些日本人不承认南京大屠杀,这个不算新闻。但让中国民众不爽的还有:当南京访日代表团团长在听到河村的话后,竟然没有当场反驳,而是"圆滑地"转移了话题。  相似文献   

2.
2000年1月23日,日本右翼团体在大阪国际和平中心举行“20世纪最大的谎言——‘南京大屠杀’彻底检证集会”,在这座由大阪府和大阪市出资建立的和平设施里彻底否认了南京大屠杀。对来自中国的抗议,日本外相称“杂音绝非日本国民的主流”,不能压制“言论自由”,所以不能出面干预。而在集会前夕,日本最高法院“适时”判决揭露南京大屠杀事实真相的东史郎败诉。鉴于“司法独立”,日本政府更无法干预。与此同时,是中国人的再一次愤怒。现在,日本右翼每  相似文献   

3.
政客的作态     
谢奕秋 《南风窗》2012,(24):10-10
在绯闻层出不穷的美国政界,被媒体追着打,却拒不辞职的大有人在,但"先发制人"、力争主动的却罕有其例。彼得雷乌斯不能堵住悠悠众口,但他为政客赢得了一丝体面。在观察家们普遍以为日本首相野田佳彦可能把提前大选的日期拖延到明年的时候,他出人意料地宣布解散众议院,以便在之后一个月举行大选。尽管有解释称这是为了趁石原慎太郎、河村隆之联手重组的地方系政党尚未与桥下彻的日本维新会整合做大前,打"第三极"政党势力一个措手不及,但显然,以民  相似文献   

4.
张晴滟 《南风窗》2012,(2):96-96
2011年12月初,一部讲述抗战时期南京妓女以肉救国的大片以各种小道、八卦、秘闻和海报的方式向我们迎面扑来,无孔不入的营销攻势远胜于当年陆川的《南京!南京!》。那部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影片,用日本人视角的主观镜头,将中国人心中的国仇家恨化作世界公民视野中全人类的苦难,因其表现的所谓"人性",迎来了不少喝彩,当然也招致更多怒骂,基于对"人性生"这一要素的理解,不同的观影者有着截然不同的观点。之前,《色戒》有过类似遭遇,此番《金陵十三钗》也不例外。为《色戒》欢呼的多是文青和小资,为《金陵十三钗》山呼万岁的观众中则不乏爱国者,他们为此片没有《南京!南京!》中的"人性关怀"而叫好。片中的日军残暴、狠毒,追着女学生大喊:"有女人!都是孩子!都是处女!"  相似文献   

5.
《南风窗》2014,(10)
<正>试图否认"河野谈话"和"村山谈话"的第二次安倍晋三政权,与第一次安倍政权时代一样,都在践踏1990年代以至2000年代近20年来形成的历史共识,应被视为以极为深刻的形式在重复同样的错误。小森阳一,1953年出生于东京,现为东京大学教授,日本近现代文学研究者、文学批评家、社会活动家。他着力于从语言分析角度批判日本的保守化倾向和历史认识问题。近10年来,小森几乎每年都来华讲演,他在中国的活动,加深了中国知识界对日本政治、日本社会的理解,对松动对日本图示化认识,起到了重要作用。小森的言行也提醒人们:  相似文献   

6.
有人说过这样的话:“若战争能令战争终结,明天我会投军”。1939年9月1日破晓时分,德军大举入侵波兰。这一日后来被定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日。在此后的6年时间里,全世界上演了敦刻尔克大撤退、“巴巴罗萨”行动、偷袭珍珠港、诺曼底登陆、中途岛海战等举世闻名的战役,而中国,也不可避免的经历了“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等噩梦般的劫难。对盟友的背叛、对民族血统  相似文献   

7.
正到南京,如归乡,只因金陵城中有故土。战友说我醉了,说胡话。金陵,江东之地。他知我是江西人。二十多年没见,对我的造访,战友很热情,急欲带我领略金陵风光。去祭奠雨花台烈士、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抑或去夫子庙、秦淮河感受明朝流风余韵?我却道,先去古城墙走一遭吧。诸葛亮将金陵的雄奇险要,喻作"龙蟠虎踞"。的确,在华夏民族危急的历史关头,这龙蹯龙踞之地,屡屡被视为休养生息、东山再起的风水宝地。巨龙盘  相似文献   

8.
谷学春 《工会博览》2006,(19):14-15
1982年,曾经有过在山西、黑龙江农村插队5年经历的赵彤,作为日本政府文部省奖学金国费留学生赴日留学。克服了身在异国他乡的种种不便,赵彤凭借着顽强的毅力,以全优的成绩取得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工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而今,他已经成为了一名成功的企业管理者。谈到自己的经历,赵彤的思绪也好像飞回了从前,他不无感慨地说:“时间与机遇给予了我更多的磨练,也让我从中收获了很多。”  相似文献   

9.
南书房     
韩戍 《南风窗》2011,(8):96-96
《三十三年之梦》[日]宫崎寅藏著林启彦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3月版作者为明治大正年间的日本浪人和大亚洲主义者。惠州起义失败后,他在经济拮据、心境愤怨的情况下回忆前半生经历。前半部叙述了自己的家世,早年受教育的经过,他的大陆思想的产生与形成,以及早年在南洋、泰国等地的移民活动。后半部详细记录了他与中国革命活动的关系和经历,主要包括他如何结识孙中山和投身中  相似文献   

10.
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将于今年9月卸任,他为自己准备了隆重的"谢幕演出".6月29日,小泉访美时受到"元首级"接待(日本的国家元首是天皇),并破例被允许与美国总统布什同乘"空军一号"由华盛顿飞往田纳西州.7月中旬,小泉还飞往俄罗斯,参加八国峰会,以此来告别国际舞台.为了烘托气氛,小泉甚至要求内阁成员到日本阁员从未去过的国家,进行"战略出访".这样的国家可能多达82个.而在所有这些"谢幕演出"中,最引人注目的还是小泉政府亚洲外交的突然"转向".人们不禁要问,在剩下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日本的亚洲外交真的会发生重大转变吗?  相似文献   

11.
正入选理由2015全国禁毒工作先进个人、2015首都公安十大"勤廉之星"。2015年6月25日,张欣作为全国禁毒先进个人,在人民大会堂接受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亲切会见。年过半百、铮铮铁骨的他哭成了泪人。"当时深切的感觉到,曾经一切拿生命做赌注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只想着问心无愧的把本职工作做好,从没想过能够获得这样的荣誉。"张欣从事禁毒工作已经有10个年头。十年间,为了打击涉毒案件,他每天都在奔走。面对狡猾的贩  相似文献   

12.
日本的"变形"今年的9·18"国耻日",中国上百个城市同时拉响了警报,是类似活动中参与城市最多的一次。这样似乎形成集体共识的举动背后的情绪,佐证了中日之间20年脉络的大变迁:一个上世纪80年代之日本形象在中国彻底消失,不可能再恢复,而由另一个"可怕"的日本形象将其取代。一个曾经以"阿信的故事"风靡中国的日本,一个以《排球女将》震撼中国的日本,一个在《血疑》、《追捕》中,彰显人性真善美的日本,消失了;一个以茶道和插花,以秩序和清洁而让中国人欣赏的日本,一个在战后废墟上,以"日本制造"而崛起,甚至挑战"美国世纪",而让中国人佩服的日本,消失了。  相似文献   

13.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年近九旬老人曾我祐次先生率日本"日中友好2l之会"成员访华的第15个年头。2001年起,曾我老先生满怀日中友好之情,不顾重病缠身、年事渐高,每年坚持到中国中西部地区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带动一大批日本社会各界民众参与其中。15年来,曾我老先生以及"日中友好21之会"的朋友们见证了新世纪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变化,也经历了中日关系十几年来的起起伏伏。在这个值得纪念的年份里,我们书面采访了曾我老先生及来华植树的部分成员,将通过连载的形式,共同回顾他们15载植树历史,倾听日本民间对中国和中日友好的心声。  相似文献   

14.
日美关系重返"漂流状态"的潜在原因 冷战结束后由于共同的主要对手一夜间突然"消失",日美关系在重新定位前曾有过一段所谓"漂流期".当时,日本适值泡沫经济崩溃、陷于"失去的十年"的痛苦之中,无论是为了经济的复苏、国家的安全,还是为了继续实现政治大国之梦,都需要美国的帮助.  相似文献   

15.
日本食品给人的印象是比较安全,但实际上日本也经历了食品安全频发的时期.1953年,日本的"水俣病"震惊世界."水俣病"这种因为饮用了被污染的水源而造成死亡和后遗症的公害病影响甚大,有关水俣病的诉讼在五十几年后的今天还在进行当中.1955年,日本发生森永砒霜牛奶事件,造成12159人中毒,其中131名死亡.1968年的米糠油事件,中毒人数多达1283名,28名死亡.1960年代是日本经济高速成长时期,在这一时期日本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慢慢完善,尤其是1968年制定的《消费者保护基本法》,明确从重视生产者改为重视消费者. 目前在日本,食品安全管理有一个完整的法律体系,与食品有关的法律多达13个.即使如此,日本近些年来仍然发生过不少食品安全事故.尤其以2000年日本雪印乳品公司食物中毒和消费欺诈事件最为突出.通过从这类事故中吸取教训,日本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得以不断完善.据悉,自1995年以来,日本政府先后对《食品卫生法》进行了10多次修改.2003年,日本对《食品安全基本法》、 《食品卫生法》等法律从立法宗旨到实施内容都做了较大的调整.  相似文献   

16.
郭净 《南风窗》2008,(15):87-89
土本典昭借助一个持续其一生的纪录行动,完成了外在与内在世界从污染到净化的生命转化历程。2008年6月25日,我得知日本著名的纪录片导演土本典昭因肺癌于前一天凌晨逝世。脑子里即刻出现去年底与他会面的情形。2007年10月间,我跟云南的两个朋友到日本参加"山形国际纪录电影节"。节后,日本朋友又在东京明治大学组织了"云之东:  相似文献   

17.
2001年4月3日,日本文部科学省教科书审定委员会宣布2000年4月送交审定的中学历史教科书全部合格,其中也包括由右翼学者西尾干二领导的"新的历史教科书编纂之会"编写的美化侵略、篡改历史的教科书.消息传出,立刻激起了中国、朝鲜、韩国等遭受过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亚洲各国人民的极大愤慨,受到各国人民和国际舆论的强烈批判.  相似文献   

18.
陈言 《南风窗》2013,(6):78-79
当安倍把领土问题看成是日本的核心利益问题的时候,没想到他的访美让美国看到了日本的弱点,有了进军日本市场的巨大机会。"首脑外交无小事。"日本外务省的官员几次这样说。从语言中能嗅出外务省要强调安倍晋三首相在2月21~23日的访美,具有相当大的"成果"。不过,除了在安倍访美回来一周后,《日本经济新闻》忽然在3月1日发了一篇赞美访美硕果累累的官样文章《日中对立,美国总统表明的真意》外,人们  相似文献   

19.
胡家源 《南风窗》2008,(3):42-42
2007年11月24日,江苏南京24岁的患者陆侃出现发热、畏寒等症状;27日,陆侃以"左下肺炎"进入江苏省人民医院治疗;29日,陆侃出现呼吸频率过快,被转入ICU;随后以呼吸机辅助通气,并进行了血液透析;12月1日、2日,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分别对陆侃呼吸道样本进行检测,结  相似文献   

20.
贾旭阳 《当代世界》2014,(10):81-81
<正>(8月21日至9月20日)8月21日,日本自民党就"慰安妇"问题和"河野谈话"举行会议,要求政府在2015年就"慰安妇"问题发表新的官房长官谈话。这被视为日本右翼保守势力否认日军强征"慰安妇"罪行的新企图。1993年,时任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河野洋平就"慰安妇"问题调查结果发表谈话,承认日军直接参与在朝鲜半岛、中国等地设置"慰安所"及强征当地妇女充当"慰安妇",并对此表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