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雅鲁泽尔斯基曾任波兰统一工人党中央第一书记、国务委员会主席。1989年波兰统一工人党在议会大选中失败后交出政权。但根据“圆桌会议”达成的协议,雅鲁泽尔斯基在1989.7—1990.11任波兰共和国总统。下面是他被接受波兰《政治周刊》记者采访时的谈话摘译。  相似文献   

2.
波兰统一工人党在今年6月议会大选失败和8月组阁受挫后,国内形势发生很大变化,一切有利于反对派的扩展,特别是团结工会出来组阁后,使得波党遇到一系列棘手的问题和困难。波党正处在一个“非常时期”。一、波党在议会和政府中处于少数今年6月,波兰第10届议会选举与往届不同,第一次有反对派参加竞选。选举结果,波党挫败。根据今年2月开始的波兰“圆桌会议”的协议,460个议会席位按各个政治和社会力量进行分配,比例是;执政联盟派占65%,即299名;  相似文献   

3.
1990年4月3日,保加利亚国民议会根据“圆桌会议”达成的协议通过议案,宣布保加利亚实行总统制。1990年7月24日,保加利亚第七届国民议会举行总统选举。经过五轮投票,三个主要政党——社会党、民主力量联盟和农民联盟的总统候选人均未超过法定多数。经协商,三党撤回了自己的候选人。7月31日,民盟提名热列夫为其总统候选人,并获得社会党支持。结果热列夫在389票中获284票,以无人竞争的优势当选为总统,成为保加利亚四十多年来第一位担任国家领导职务的非共产党人。在1992年1月12日和19日保全国选举中,57岁的热列夫再次当选为共和国总统。  相似文献   

4.
波兰年初,执政的团结工会内部矛盾加剧,主要是由总理马佐维耶茨基为首的,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的一派与由瓦文萨为首的,以工人为主体的另一派之间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存在着分歧。同时,瓦文萨对于手中无权也深感不满。4月,他以“加速改革”为由要求提前选举议会  相似文献   

5.
韩国政治变动的特征与展望──以议会主义化过程为中心金世中韩国政治变动的核心问题是议会的巩固问题。建国以后,不断犯错误的议会在1987年“6·29宣言”后进入了正规化巩固阶段。本文主要侧重于研究韩国政治议会化过程中所表现的特征、背景、问题以及对未来的展...  相似文献   

6.
1989年春,波兰统一工人党和反对派举行了为期近两个月的圆桌会议。经过反复争论和协商,双方在政治、经济、社会改革和工会多元化等重大问题上,达成了协议。执政党和反对派达成这样的协议在东欧国家还是第一次,它还使曾被取缔的团结工会再次合法化。圆桌会议后,人们衷心希望波兰能出现新面貌,但是波兰的局势似乎并不是象人们所期待的那样平静,而是一波三折,危机迭起。先是波兰工人党在大选中失利,接踵而来的是总统选举危机,新政府难产。  相似文献   

7.
4月3日俄罗斯财政部长库德林在举行的俄经济特区发展会议上表示,从今年到2009年,财政部门将拨款788亿卢布(1美元约合28卢布)用于首批经济特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加快经济特区的发展进程。俄罗斯国防部首次发表国防白皮书。4日俄罗斯天然气出口公司代表比留林在莫斯科举行的“俄罗斯与世界能源市场”圆桌会议上称,俄罗斯和中国计划在今年年底前签署有关俄对华出口天然气的政府间协议。6日俄罗斯国家杜马国际事务委员会主席科萨切夫主持召开该委员会扩大会议,专门就中俄关系问题进行座谈。10日俄罗斯公布了一份被怀疑可能扩散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相似文献   

8.
2010年4月吉尔吉斯斯坦发生了“二次革命”,并选择了总理一总统制的国家体制,议会地位上升,总统权力受到限制,但仍有相当的分量和影响.这样的选择,部分原因在于此前几任总统的集权制度,没能实现吉尔吉斯政权的稳固.这一新的体制,显然还不完善,议会内政党之间的对抗、各政党内部的争竞、府院之争等仍然很紧张;特别是议会内的执政联盟还不够稳定,总统与总理之间的关系如何协调与制衡,也无宪法保障.一个积极的现象是,二次革命之后的态势,明显好于郁金香革命之后的情况,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吉尔吉斯斯坦确立的议会政党制度,使得各方面的竞争开始以制度化的方式公开进行,混乱中可以看到一定的秩序.  相似文献   

9.
储昭根  任东来 《美国研究》2005,19(2):152-158
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不外乎美欧关系了。这对盟友一个是昔日的世界霸主,另一个是当今世界的盟主。它们同是世界最发达国家和地区,发源于共同的西方文明,又都是“启蒙运动的孩子”,有着共同的价值观、相同的宗教、相似的文化背景和相近的生活方式。在处理世界事务、制订外交政策时,似乎有着“共同的理念与理想”。至少从表面上看,它们都倡导立宪民主,主张多党政治,强调个体人权,赞成自由贸易,反对恐怖主义和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然而,这么多表面上的相似,却无法掩盖双方越来越多的分歧,这一分歧最终在对伊拉克战争问题上,形成了水…  相似文献   

10.
4、求同存异,协商共识这条公共价值观的意思是,通过协商而非加剧矛盾(对抗)来解决问题。这就要求发展一种得到大多数人支持的特定活动方式来进行调节。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要有容忍和妥协的精神。当分歧产生时,有关各方面要互谅互让,通过协商消弥分歧,而不是把矛盾扩大化。否则,会导致社会成为一盘散沙,危及国家的稳定和统一。  相似文献   

11.
一、问题的由来在俄国近几年来知识分子与政权这个问题十分引人注目,它成了报刊杂志、圆桌会议的论题。人们不仅将知识分子看作是社会生活中的精神、文化现象,而且是政治现象。从俄国历史上看,当社会处于混乱状态,人们不知所措,徬徨,逃避现实,消极的时候,便会出现知识分子与政权关系这样的问题。“俄国经历了革命。这个革命没有给予人们所期望的东西。……俄国社会被过去的紧  相似文献   

12.
也论差猜时期泰国的印支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军 《东南亚研究》2001,(1):25-28,32
柬埔寨问题产生后 ,印支政策是泰国外交政策的核心。差猜上台后实施的“战场变商场”政策因其变化性而受到广泛关注。该政策既反映了泰国政治变迁 ,又表现出泰国外交政策的继承性 ,同时亦展现了泰国的地区雄心。实质上 ,差猜时期泰国的印支政策是“双轨政策” ,即“一轨”为“战场变商场”政策 ,另“一轨”是 :以外长西提为首的泰国外交部实施 (与东盟集体政策一致 )的政策。双轨政策实质上反映了泰国国家利益 (远期与近期 )的分歧与协调及国家利益与东盟地区利益的分歧与协调。  相似文献   

13.
试析当前德美战略矛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 0 0 2年夏以来 ,德美在伊拉克问题上发生公开争吵 ,导致双边关系急剧“恶化”。此次德美争论的内容远远超出伊拉克问题本身 ,直接触及德美在“安全观”、“国际秩序观”和“全球治理观”等外交与国际战略问题上的矛盾 ,显示出西方联盟内部深刻的战略分歧。德美战略矛盾的激化是冷战后双方外交战略调整的结果 ,其中既有深刻的历史根源 ,也有现实利益和战略理念的原因 ,还有双方内政因素。德美战略分歧并未导致联盟关系的质变 ,双方仍有广泛的利益联系 ,但留下的裂痕却很难平复 ,彼此关系将渐行渐远。德美都是大西洋联盟最重要的成员国 ,它们的矛盾和分歧势必对双边关系、欧美关系乃至世界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政治体制经历了一场深刻的变革。各派政治力量围绕政治体制改革问题展开了长期的角逐。争论的中心问题是维护传统的议会制度,还是建立一种能保证“国家的持续性,政权机关的稳定性,政府行动的有效性”的新体制。戴高乐在这场政治体制改革的战争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以说,战后法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过程,就是戴高乐体制形成与确立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试析昂山素季对缅甸军政权态度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4月23日,昂山素季对缅甸军政权的态度发生了转变,首次公开抱怨与军政权的秘密谈判没有取得进展.2003年4月25日,缅甸军政权认为反对派领袖昂山素季的抱怨是毫无意义的,认为上述批评无助于全国和解.国家和平与发展委员会新总理钦纽上将在2003年8月30日讲话中提出了关于国民大会推动缅甸国家未来政治走向的新计划.钦纽将军还阐明了缅甸民主"路线图"的七个步骤,并声明将重新启动1996年临时中断的国民大会;按照国民大会制定的基本原则起草新宪法草案;举行全民公投,通过宪法草案;按照新宪法举行公平的大选以组成议会;由议会选举产生新政府.以昂山素季为首的缅甸反对派和国内外政治活动分子对这一计划进行了谴责.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政治系统运作的“利益结构一权力结构一制度结构”关系视角,对泰国政治近年来持续动荡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影响政治和解的障碍主要有三:存量改革引发利益分歧,政治格局有待“再平衡”,宪政体制缺乏民主协商;并指出,中泰战略合作有助于泰国在“增量改革”过程中弥合社会裂痕,进而平稳有序的促成政治和解。  相似文献   

17.
一、前言 1998年11月12日,韩中两国首脑一致商定,以1992年8月24日韩中建交以来的成果为基础,将此前以经济,贸易为中心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提高到包括政治,安保等全部领域的“合作伙伴关系”。截止去年,韩中两国已签署了“关于文化合作的协定”、“贸易协定”、“投资保障协定”、“关于设立经济技术合作共同委员会的协定”、“防止双重课税协定”、“环境协定”等26个协定,到今年又先后签定了“渔业协定”、 “刑事司法合作协定”、“多次入境签证协定”、“青少年交流谅解备忘录”、  相似文献   

18.
李晓岗 《美国研究》2005,19(4):76-99
1999和2000年,围绕是否批准给予中国“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地位”,美国国会尤其是众议院存在明显分歧。劳工组织等团体试图通过将贸易问题政治化,阻止国会批准给予中国“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地位”。工商利益集团则从维护在华商业利益出发,大力推动贸易问题的非政治化,最终促使国会批准了给予中国“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地位”。工商利益集团的游说,实际上是一次美国全国范围的中美关系教育运动,对促进美国公众和国会议员对两国贸易关系乃至整个双边关系重要性的认识,密切中美经济往来,推动贸易问题非政治化,产生了重要而深远影响。它反映出,工商利益集团已成为美国国内政治中维护和推动中美关系健康发展的积极力量。  相似文献   

19.
就文本解释来说,文本自身、文本的效果及影响等共同构成解释者的认识对象,解释者难以完全知晓文本的原意。宪法文本同样如此,尤其如明治宪法条文简单,解释时有必要借助条文外因素。明治维新后,一君万民成为日本施政的思想认知基础(根本性政治基础),天皇亲政与“公议”原则被导入明治宪法并逐渐制度化。明治宪法采取天皇主权下的职能性分权,议会参与立法却非立法权主体,预算的非法律性也限制了议会的预算权,但宪法第六十七条为政府与议会的妥协提供了可能。在宪法运行中,元老、内阁统一,统帅权独立等政治惯例补足了宪法条文与实际政治间的乖离,促使宪法解释和政治实态的阶段性变化。研究明治宪法,不能囿于文本,还应考察其产生的语境、政治家行动、法律法规、宪法解释及社会舆论等要素。  相似文献   

20.
俄罗斯现行政治体制,是在彻底否定原苏联传统政治体制的基础上建立的,也是在戈尔巴乔夫推行政治改革浪潮中,以及在1992—1993年俄罗斯总统与议会激烈斗争的过程中形成的。现在,俄罗斯“民主政治”的基本框架已经确立,但存在的问题很多,也很严重,需要在今后加以调整和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