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案情简介2006年9月18日晚,李某翻窗进入某小区103室实施盗窃,在其翻找财物过程中,被害人黄某被惊醒。李某随手拿起放置在电视柜上的一把工艺红木短剑刺向黄某。黄某被刺身亡后,李某将短剑及劫得的钻戒等财物放入包内逃离。回到暂住地后,李某向同住人周某讲述了事发过程并将短剑交由周某保管后潜逃。周某见短剑虽有斑斑血迹,但剑柄系红木雕刻而成,金属剑身处又镶有金  相似文献   

2.
<正> 1 案例资料1.1 简要案情 2003年5月19日14时许,某酒店服务员严某(女,23岁)在暂住地与其男友周某发生纠纷而被周某殴打,次日9时30分,“120”医生出诊见严某已死亡。1.2 尸体检验 身长156cm,口鼻腔有血性泡沫样液体,右胸锁  相似文献   

3.
畅言 《法庭内外》2010,(3):64-64
2009年7月29日凌晨,被告人王彦东在北京市昌平区天通苑西二区18号楼5单元2201号其暂住地,以有对方裸照和性爱视频相威胁,以短信方式向关牧村、桑兰、常索妮等人,分别敲诈人民币30万元。后关牧村于2009年7月30日9时30分许,在中国工商银行亚运村支行向被告人王彦东提供的账号转账3000元钱。被告人王彦东于2009年7月30日被民警抓获。  相似文献   

4.
原审被告人吉某某,男,57岁,重庆某县人。因涉嫌故意伤害罪于2002年5月24日被逮捕。 2001年1月17日,某县公安局派出所民警吕某某、周某在该县平安乡将王桌某非法销售的鞭炮没收后,到被告人吉桌某家找口袋包装。王某某跟至要求退还鞭炮未果,就要求销毁鞭炮,民警吕某某、周某未同意。  相似文献   

5.
虚构症在癫痫性精神运动性发作时引起杀人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案情简介1999年元月2 3日晚11时许,犯罪嫌疑人周某(男,2 1岁)翻入某住户厨房内,抓起放在菜板上的菜刀进入卧室内,将睡在床上的江某全身砍击2 0余刀,致其抢救无效于次日上午死亡。惊醒其家人后,周某惊慌中从4楼跳下摔昏,后被“110”民警捉获。经鉴定为虚构症在癫痫性精神运动  相似文献   

6.
[案情]赵某因感情不和与妻子汪某暂时分居。汪某与个体户刘某关系暧昧,后来发生了两性关系。赵某听说后很不满,与朋友邓某、冯某预谋。想以汪某和刘某有不正当关系为由,向刘某索取钱财。一天,三人来到汪某暂住地。巧遇刘某在此闲谈。赵某欲将刘某带出房间,刘某不从,三人就以拳脚、砍刀、钢管等对刘某实施威胁,后将其强行带离汪某住所。  相似文献   

7.
案情简介:2004年12月26日晚,犯罪嫌疑人李某撬开某公寓楼203室窃得人民币12000元,当其开门准备离开时,该公寓楼303室住户周某正好从203室门口经过,李某以为周某系203室户主要来抓他,对其猛击一拳后夺路而逃。案发后经鉴定,周某因被击打造成2颗牙齿脱落,已构成轻伤。在公安机关向周某了解案情时,其称当时并不知道203室被窃。  相似文献   

8.
基本案情:2005年5月22日凌晨1时许,张某驾驶自己的出租车与妻子文某(文某坐后排)到洗车场洗车。在洗车过程中,该洗车场洗车工周某趁张、文二人不留意之时,将文某放在后排座位垫子上的一部“三星”牌E808手机的手机卡取出,放在自己的衣服包里,并把手机藏于洗车桶里用泡沫加以覆盖。洗车完毕,文某发现手机不见后,即追问周某拿手机没有,周某再三否认。当周某主动将衣服包翻给文某看时,手机卡从周某身上掉出。  相似文献   

9.
余艳 《中国检察官》2011,(20):38-39
一、基本案情2011年2月15日凌晨,周某某与朋友在重庆师范大学正门的"欢乐迪KTV"楼下因与他人发生纠纷,被他人殴打,遂向民警报警。在三角碑交巡警平台接受民警调查时,周某某因为酒后情绪激动,不听从民警调查和劝解,辱骂民警,并在此过程中抢夺了民警的配枪,后被民警现场抓获。经重庆市公安局物证鉴定中心鉴定,乙醇检验报告显示,其乙醇含量为63.8mg/100ml。  相似文献   

10.
案情简介 2005年12月27日晚,个体驾驶员唐某驾车到某县城一汽车修理厂进行维修,在修车过程中,趴在该车底下修车作业的工人周某叫唐某上车“试车”,唐某按惯例认为周某已从车下钻出来,遂上车启动“试车”,在倒车时,将尚在该车下面的周某辗压致死。事发后,唐某当即向公安机关投案,公安交警部门作出责任认定,唐某负此次事故的全部责任。  相似文献   

11.
玄红莲  佟尧 《法庭内外》2013,(10):64-64
日前,北京市大兴区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了被告人张某涉嫌敲诈勒索一案。 被告人张某于2013年5月23日在北京市大兴区其暂住地内,利用王某之子出走的情况。以“孩子人身安全遭到威胁”为由,通过电话、短信形式对王某进行恐吓,向王某索要人民币10万元,后被抓获。该法院依法适用简易程序公开开庭审理了此案,庭审中被告人对自己的犯罪行为供认不讳。此案将择日宣判。  相似文献   

12.
一、案情简介 李某向王某购买了一批水泥预制板,2005年3月15日,王某按照双方约定的交货方式,将预制板运送到李某指定的交货地点,并请工人下车堆放在李某指定地点。李某夫妇在现场指挥堆放。交货完后,王某向李某收取了货款。同年5月6日上午,李某同村小孩周某、张某、杨某、程某等人在搁置的预制板上攀爬玩耍,将堆放的预制板翻倒,压住周某的左脚,尔后,被同村村民救出,送医院治疗,共花去医疗费7726元。  相似文献   

13.
2000年4月28日17时许,周某(系区公安分局民警)驾驶汽车由东向西行至交叉路口左转时,为避让路面凹塘,从右侧大转弯向南,将驾驶两轮摩托车由北向南正常行驶的杨某逼至水泥路面外,引起杨的不满。杨责骂周,周说我开我的车,关你什么事。后两车同向行驶约200米,一路上杨责骂周,因塞车两车停下后,杨上前揪打坐在驾驶室内的周。周在镇医院门诊诊断为左眼外伤。经镇派出所调查取证后,周所在的区公安分局认定杨殴打他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22条规定,对杨作出治安拘留15天的裁决。杨于4月29日…  相似文献   

14.
本文阐述的案例是被告人蔡某在与其丈夫周某争吵后跳水欲自杀,后在周某对其施救时不慎将周某拖入水中,并在周某双手抱住其身体求救的情况下,掰开周某的双手,任由周某沉入水中;此后,在长达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内,被告人蔡某上岸后并未实施过任何救助、未向他人呼救,贻误了救助周某的最佳时间.通过对蔡某上述行为的分析,被告人蔡某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周某生命的结果,但仍放任该结果的发生,论证了不作为的间接故意杀人罪,得出了被告人蔡某构成故意杀人罪的事实.  相似文献   

15.
[案情]赵某因感情不和与妻子汪某暂时分居。汪某与个体户刘某关系暧昧,后来发生了两性关系。赵某听说后很不满,与朋友邓某、冯某预谋,想以汪某和刘某有不正当关系为由,向刘某索取钱财。一天,三人来到汪某暂住地,巧遇刘某在此闲谈。赵某欲将刘某带出房间,刘某不从,三人就以拳脚、砍刀、钢管等对刘某实施威胁,后将其强行带离汪某住所。出门时,赵某将刘某放在茶几上的摩托车钥匙拿走,驾驶刘某的摩托车  相似文献   

16.
2005年8月13日16时许,胡某酒后来到本村村民张某家,见家中仅有张某之妻刘某在家,便将刘某按倒在床,趴到刘某身上摸其胸部并提出给钱发生性关系。被害人刘某情急之下假装答应并让胡某起来谈价钱。胡某被骗起后,刘某顺手拿起自家桌上的刀向胡某挥舞,胡某见状停止侵害并离去。当日17时许,被害人刘某将此事告知丈夫张某,张某即报警。两名民警接报后身着警服来到胡家,依法口头传唤胡某,胡某拒绝传唤,手持菜刀向民警砍去,民警将菜刀夺下后胡某又持铁榔头、铁锤多次击打民警,但均未打中。后被民警当场抓获,民警柴某在抓捕过程中被打成轻微伤。  相似文献   

17.
[案情] 2002年10月,赵某向周某借款3万元做生意,由于没有看准市场行情,亏损严重,在设法归还了周某2万元借款后,余款再也无力偿还。2003年5月,赵父病故,留下遗产8万元。赵某放弃继承权,将其父遗产全部归其母所有。周某得知此事后,找到赵某要求其从遗产中拿出1万元还债,余款再归其母所有。赵某坚决不同意。据此,周某诉至法院,要求确认被告赵某放弃继承权行为无效,并依法判令其归还欠款。被告赵某则辩称:要不要遗产是自已的权利,任何人无权干涉。  相似文献   

18.
王克仓 《江淮法治》2013,(12):34-34
2013年5月14日20时30分,肥西县三河派出所民警巡逻至三河镇三县桥附近时,发现有不少群众在围观一名女青年。民警上前进行询问,发现女青年表情呆滞,话也说不太清楚。民警立即将其带到所内,进一步查实。民警在询问过程中发现,该女青年精神可能有问题,但民警并未放弃,而是更加耐心地引导,并买来食物让其吃饱,让其情绪稳定。最后终于在女青年断断续续的回答中了解到,该女青年姓柯,今年22岁,  相似文献   

19.
胡晓波 《江淮法治》2011,(22):54-54
【基本案情】 2009年2月,吴某经朋友介绍后与周某相识,交往一段时间后俩人发展为同居关系,在同居期间.吴某给了周某部分钱、物。2011年6月.周某以感情不和为由与吴某兮手,不愿和吴某继续保持同居关系,吴某不甘心.多次到周某家中想拿回他在周某身上花掉的钱物由于未达目的,吴某恼羞成怒,以被一女子骗了为由,雇佣陈某、贾某、李某三人要求帮助其索债。4人于某日凌晨联系一辆出租车,  相似文献   

20.
某厂出纳陈某在某区工商行办理公款存储业务时,向银行存入1.35万元,由于银行工作人员一时疏忽大意,误将1.35万元写成13·5万元。陈某回厂核对时,发现了差错,立即向厂长周某报告了此事。周某让陈某不要声张,并签字、盖章后,指使陈某将款取出,二个将多余的10余万元私分。后因银行查帐而案发。对陈某、周某的行为该如何定性,主要有三种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陈某、周某—人的行为属诈骗。陈某、周某—人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并使用了欺骗的方法,即隐瞒了银行写错的事实真相,使银行产生错觉,信以为真,从而骗取了Ic余万元巨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