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在建构文明时代文化形态学的基础上对西方文化的演化历程作了形态学的考察.文章认为,西方在中世纪及其以前存在过与东方文化完全相同的农业文化,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相区别的因素是西方文化在希腊时期特别是在近代以来由农业文化向工业文化过渡的过程中产生的.文章由此得出结论,认为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不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文化,而是基于人性一致基础上的同一类型的文化,其区别仅在于二者发展的迟速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2.
上帝、皇帝和人格平等--法治的文化心理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通过对中西方两种不同的文化人格的构建范式的剖析,探讨了它们对拓塑中西方人格结构、民主法治进程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学界一般所认为的东方文化主静、西方文化主动之类的东西文化二分的观点,实际上是由于缺乏文化形态学的方法而导致的文化相对主义观点.文章运用文化形态学的方法着重对东西方农业文化的价值观进行了比较,指出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不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文化,而是基于人性一致基础上的同一类型的文化,其区别仅在于二者发展的时间差异.文章还对诘难东西方文化属于同一类型文化的观点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和西方政治文化是我国当前存在的两种重要的政治文化。两种政治文化具有不同的内涵和特征,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过程中发挥着各自的功能。通过两种政治文化的比较研究得出的启示有:一是积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树立自己的政治话语系统,与西方的"文化霸权"相抗衡;二是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高度自觉和自信,彰显开放、包容精神;三是在对两种政治文化的内容进行价值判断和取舍时要遵循科学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和西方政治文化是我国当前存在的两种重要的政治文化。两种政治文化具有不同的内涵和特征,并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过程中发挥着各自的功能。通过两种政治文化的比较研究得出的启示有:一是积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树立自己的政治话语系统,与西方的“文化霸权”相抗衡。二是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高度自觉和自信,彰显开放、包容精神。三是在对两种政治文化的内容进行价值判断和取舍时要遵循科学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6.
宪政中的人性预设与制度安排--"以德治国"的宪政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任何一种制度安排,都应该是建立在特定的人性认识基础之上的.法治与宪政自然也不例外."性善"与"性恶"这两种不同的人性预设,构成了中国的"德治"与西方的"法治"两种不同的政治文化.而对人性"恶"的假设,构成了西方国家宪政的理论基础.这种假设固然有其合理的一面,但缺陷也是非常明显的,那就是它在实际的运作中,有可能背离宪政的对权力进行制约以达到对权利进行保护的初衷.中国要进行宪政建设,实行依法治国,必须继承西方国家的有益经验和制度,同时应充分吸收、借鉴和发掘中国文化传统中合理的"德治"思想,作为"依法治国"的补充.这是将"以德治国"纳入我国宪政机制的合理依据.  相似文献   

7.
阿基琉斯和赫克托尔在《伊利亚特》中分别是交战双方的主将,两个人代表着两种不同类型的古代英雄。在他们身上不仅充分展现了多姿多彩的人格魅力,而且较完整地代表了古希腊文化精神的本质特性。他们作为典型的西方式和东方式的个人英雄,是东西方民族文化的缩影,其不同的个性充分表现了西方人和东方人的特质。  相似文献   

8.
当今世界有两种不同类型的民主,一种是资本主义民主,一种是社会主义民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也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的组成部分.为了了解我国政党制度的特色和优点以及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党制度的根本区别,就必须正确认识两种不同类型的民主一、民主的内涵;二、资本主义民主的不同形式;三、资本主义民主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四、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的根本区别;五、我国为什么不能搞西方式的民主.  相似文献   

9.
明清时代来华的西方人对妈祖文化有所认知。最早把妈祖文化的信息和图像带回西方的是明代后期来华的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最为全面地以近代文化眼光认知妈祖信仰的是清代后期来华的英美传教士。这两次西方人对妈祖文化的认知,由于其时代背景不同、进入中国文化考察的深度不同、来华西方人文化认知的手段和目的不同,其前后认知差异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0.
"和"与"争"分别是中西方法治价值选择的基点,不同价值基点的认可,使中西方做出了不同的价值选择.中国传统法重"德治"、"民本"、"无讼"、"等级有序",而西方传统法注重"法治"、"人本"、"正义"以及"人人平等",这最终促使中西方形成了迥然不同的法律文化,并走上了两条不同的法治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1.
文化与传统     
文化是处于一定社会形态中的人为适应和改造自己生存环境而进行的精神生活产品。文明是标志社会进步的概念;文化是表示社会形态结构的概念,它从精神生活的角度表明社会的构成和不同层面。文化有其物质载体。一个民族的文化在其发展中存在对传统的继承和变革两种趋势。在社会激烈变化时期,对传统的批判往往表现得非常突出。中国传统文化对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有积极作用,但西方社会问题的解决必须依靠社会自身矛盾的正确解决  相似文献   

12.
17世纪俄罗斯使臣米列斯库出使中国,虽未到过福建却在他的旅行报告<中国漫记>中描述了一个经过加工变形的处于西方文明和中国主流文明双重视野审视下的福建福建既是反映西方欲望的贸易天堂;又是带有主流偏见的"海盗省份".通过对米列斯库笔下的福建形象的解读,了解作者所代表的西方文化心理与北京所接触到的农业文明范式之间的碰撞和选择.并从两种不同文明视野的夹缝中发现闽文化的特质.  相似文献   

13.
春秋时代和希腊时代分别是中国和西方文化的"轴心时代",这两个时代基本奠定了中国和西方的文化主题.这个时代中、西方的思想家对人类政治世界的思考方式不同,这究竟是历史的偶然因素造成还是必然结果还有待探讨.与中国相比,西方的政治哲学更具理性精神,而中国的政治哲学则具有强烈的伦理特征.它更多关注人世的事情.本文论述了这二者的特征,重点论述了近现代以来中国传统伦理本位的政治哲学在遇到西方充满理性精神的政治哲学的挑战时,表现出来的主动接纳意愿和强烈的求变心态,分析了这种回应失误的地方,阐述了西方政治哲学的普适价值观念应该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并关照中国的现实.  相似文献   

14.
协商民主在中国有着丰富的实践,已形成了一种政治文化。中西方都有协商民主,在政治文化视角下,中西方协商民主有着诸多不同。相比于西方的协商民主,中国协商民主有着制度性、广泛性和系统性的优势。中西方协商民主及其政治文化虽然存在很大差异,但协商民主作为全球共同的可供选择的国家治理模式,中国协商民主的优势应通过政治文化的身份对外输出,为全球的国家治理提供一种实践路径,在政治文化领域作出中国的贡献,彰显大国责任。  相似文献   

15.
习语,作为一种重要的语言和文化现象,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反映并折射着不同的文化色彩和思维方式.本文从英汉两种语言中有鲜明民族性色彩的习语比喻入手,讨论其产生的因素和内在的文化内涵并对不同的翻译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道家的“法自然”的文化意蕴与“自然法”思想有着本质区别。第一,“无讼”与“尚法”:两种不同的法律态度。“法自然”认为社会和谐就是一切顺其自然,没有冲突,没有法律,而西方“自然法”观念十分尊崇法律的权威与保障功能。第二,“天人分立与天人合一”:两种不同的思维方法。第三,理性与和谐:两种不同文化要义。理性是西方“自然法”思想的精神内核,而“法自然”是要自然无为恢复宇宙原始和谐状态。  相似文献   

17.
季羡林先生的"东西文化互补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季羡林先生近年来提出了一种东西方文化的理论,借用了中国的俗语"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说法,阐述了东西方文化的此消彼长的关系.学术界对此说有赞成者,也有反对者.系统梳理季羡林先生的观点是理解其思想的关键东西方文化的未来,不是西方文化会被东方文化消灭,而是西方文化必须吸收东方文化的综合思维方式,以弥补西方以分析思维见长的思维方式.东方文化将在21世纪再现辉煌,正是指此而言的.  相似文献   

18.
民主政治,是当代世界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民主政治自古希腊发源以来,历经数千年,发展到当代已出现了两种本质不同的民主政治,即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资本主义民主政治.两种不同的民主政治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由于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历史比社会主义的长,为更好地发展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本文拟就西方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作一些粗浅分析,以作借鉴.  相似文献   

19.
在西方文化传统内部,自然在文明共同体中的地位历经变迁。对于当代的生态危机,西方传统尚未能给出有力的解决方案。马克思在1845年到1846年间提出的实践原理,有助于社会和自然联结成为实践的共同体。需要注意到的是,在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历程中,存在继承西方传统与解构西方传统两种不同的思路。我们应当在中国的具体处境中,善用不同的理论资源,造就社会与自然相友好的共同体。  相似文献   

20.
西方两大法系拥有各自的判例 ,其判例都得到法官的尊重 ,并且判例的地位和作用有逐渐趋同之势。由于历史传统、法律文化、社会制度等方面的原因 ,两大法系的判例又呈现出不同的特色和风格。文章对西方两大法系判例的“相似”性与“差异”性作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