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台湾刑事搜索制度具备了相对完善的体系和程序保障,即:有证搜索与无证搜索;同意搜索;拒绝搜索;对处所的搜索和对第三人的搜索;对人格权的保护、规范搜索强度、规定搜索中在场权、搜索特定性原则,事后审查机制。这对于我国大陆刑事搜查确立司法令状主义,建立健全刑事搜查体系,严格刑事搜查启动的实质条件,完善刑事搜查的程序性限制措施和建立防范非法搜查的保障机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刑事附带搜查,是指执法者在执行拘留、逮捕等强制措施之时,基于“保护执法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安全”和“避免证据毁损或灭失”的目的,搜查被追诉者的无令状搜查制度。构建我国真正的附带搜查制度,必须将其与有证搜查、紧急搜查区分开;立法应当明确规定附带搜查启动的具体要件,严格限定附带搜查的实施范围,完善对违法附带搜查的救济措施的规定。  相似文献   

3.
刑事紧急搜查制度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行搜查制度存在着诸多缺陷,其缺陷之一就是紧急搜查制度的不完善,立法过于粗疏,缺乏一些重要制度的规定:紧急搜查的形式要件与实质要件的阙如;紧急搜查的范围的合理确定;紧急搜查种类与事后审查等.制度上的缺陷反映在执法上就是紧急搜查权力的滥用给无辜公民的正当权益造成损害.因此构建科学的刑事紧急搜查制度,既能发挥紧急搜查的应有职能又能保障公民的合法权利,因此成为我国搜查制度改革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4.
刑事搜查是侦查机关收集犯罪证据、查获犯罪人的有效手段,但行使不当会严重侵犯公民的基本权利,因此,法治国家对刑事搜查的启动程序都作了严格规定。而反观我国刑事诉讼法以及司法解释对搜查的规定,在刑事搜查的启动程序方面存在严重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研究并期待立法完善,以期更好地发挥搜查在侦查犯罪中的作用,并实现其人权保障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刑事搜查是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诉讼行为,是侦查程序完善的重要部分。我国应当借鉴各国搜查制度的可取之处,围绕保障侦查机关有效执行侦查职能与加强犯罪嫌疑人权利保障两个目的,从搜查程序的启动、执行、结束、监督等方面进行修改与完善,以保障搜查制度的有效性与正当性。  相似文献   

6.
电子证据的搜查扣押措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搜查扣押电子证据对侦破计算机、网络相关犯罪起重要作用,它比搜查扣押传统物证书证更加复杂,遵从的是非传统的方法,需要面对许多新的法律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欧洲委员会《关于网络犯罪的公约》规定了搜查扣押已存储的计算机数据措施,美国等国家制定了相应的刑事程序立法,我国的刑事程序法律中也有相关的规定。比较这些搜查扣押电子证据立法规定的优劣,对完善我国电子证据的搜查扣押措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刑事诉讼中的搜查、扣押作为国家强制力的实施,应当受到诉讼中应具有的正当程序精神的制约,缺乏完善的程序制约则对公民权利极易造成威胁.完善的搜查、扣押制度应包括以下要素:必备的程序要件;侦查人员紧急情况下的合理限度;违反程序上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等及完善的法律救济措施.  相似文献   

8.
宪法视野中的刑事搜查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刑事搜查是侦查机关行使侦查权的重要方面,但在其实行过程当中时有发生的侵害公民人身和财产等宪法权利的事件,反映出目前我国在刑事搜查及其制度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以保证在不违背宪法对公民权利保障的基础上,充分实现刑事搜查在追诉犯罪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刑事搜查作为一项重要侦查手段,在我国实践运行中呈现出独特的状况。由于公安机关、检察机关所办理案件的性质及工作方法不同,搜查在必要性、使用频率和涉及罪名分布等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目前,大多数实质意义上的人身搜查都是在侦查机关实施抓捕、检查、留置的过程中完成的,真正持证搜查的情况比较少见。在场所搜查方面,侦查机关更倾向于通过起赃、提取、调取、行政检查等方式来获取相关证据,规避搜查程序。搜查制度在实践中面临的尴尬状况反映了我国现行搜查、到案方式等制度存在设计上的缺陷,亟须立法加以调整完善。  相似文献   

10.
作为令状主义的例外,同意搜查制度在刑事诉讼中的确立具备正当的法理基础.鉴于其在刑事侦查领域中的独特功能,目前两大法系主要国家立法均对此作了相应规定.我国刑事立法应当引入同意搜查制度,但必须对其构成要件及其配套制度进行合理设计,以确保其正确适用.  相似文献   

11.
论搜查的正当程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搜查作为一种强制侦查措施,对公民的潜在威胁是警察在搜查过程中对公民人身权、财产权和个人隐私权的侵犯,因此,参照英美法系的搜查制度,我国的搜查措施应规定履行严格的令状申请程序、规范的执行程序、扣押程序、完善的救济程序.  相似文献   

12.
在刑事诉讼中,搜查是一项常见的侦查行为,其具有强制性、程序的严格性、结果的双重性等特征。因此,搜查应被慎重适用。而有关搜查的适用条件,则可以从实体和程序等方面予以限制。至于搜查中的法律监督,因搜查主体不同而有所区别。应从权利保障的角度,构造我国完整的刑事搜查制度。  相似文献   

13.
作为令状主义的例外,同意搜查制度在刑事诉讼中的确立具备正当的法理基础。鉴于其在刑事侦查领域中的独特功能,目前两大法系主要国家立法均对此作了相应规定。我国刑事立法应当引入同意搜查制度,但必须对其构成要件及其配套制’度进行舍理设计,以确保其正确适用。  相似文献   

14.
世界主要法治发达国家和地区通过成文法或判例形式在刑事诉讼中确立了比较完善的无证搜查制度,而我国无证搜查制度的立法却十分粗略,有违正当程序的基本要求,以致司法实践中出现诸多问题。我国的无证搜查制度应当加以改革和完善,以实现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的契合。  相似文献   

15.
各国的搜查制度各有不同,然而一般都遵循令状、特定性、合理根据、人格权的特别保障等原则。从人权保障的角度出发,我国有必要借鉴国外的有益做法,对现行的搜查制度逐步地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6.
各国的搜查制度各有不同,然而一般都遵循令状、特定性、合理根据、人格权的特别保障等原则。从人权保障的角度出发,我国有必要借鉴国外的有益做法,对现行的搜查制度逐步地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7.
各国的搜查制度各有不同,然而一般都遵循令状、特定性、合理根据、人格权的特别保障等原则。从人权保障的角度出发,我国有必要借鉴国外的有益做法,对现行的搜查制度逐步地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8.
汽车搜查作为搜查的一种表现形式,应适用一切对于搜查的法律规定。然而汽车本身具有的机动性特点,使之有别于普通的搜查。我国对汽车搜查的立法模糊,理论界对其系统研究的缺失,都与实践中广泛使用汽车搜查不相适应。基于此,对汽车搜查的内涵和外延、基本原则、基本类型、范围以及对违法汽车搜查的救济等有关问题进行厘清和研究就显得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9.
中华法制文明历史上尽管有着重实体轻程序的传统,但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法制文明的进步,传统法上的搜查制度也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清代法制是中国封建法制的高峰,其搜查制度也比较完善。清代对搜查的主体、搜查的对象、搜查的执行方式、搜查主体的责任等方面都有比较详细的规定,并且体现出有效保障原则、遵循令状原则、合理根据原则和针对性的搜查原则,以及鲜明的国家利益至上的法律思想和人本主义的法律思想。  相似文献   

20.
国外刑事诉讼理论中的无证搜查制度包括了附带搜查、紧急搜查、同意搜查等内容,同时有相关的配套制度与之相配合,形成了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包含着丰富的理论学说和程序规则。但在我国,无证搜查制度在立法制度上、理论研究中和实践操作上都还比较薄弱,需要加以完善。本文通过对国外无证搜查制度理论和立法的研究,并结合我国立法与实践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切合我国司法实际的无证搜查制度的重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