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的犯罪是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但是,在综合因素中生物性因素与社会性因素对青少年和成年人犯罪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前者对青少年犯罪所起的作用更大,后者对成年人犯罪所起的作用更大。这主要是因为青少年的犯罪是成长中的犯罪。青少年正处在由生物人向社会人的急剧变化时期,这一时期,上述两种因素交替变化是青少年生理发育的一种自然表现。基因遗传和突变特性以及激素旺盛分泌对情绪、情感、行为的影响强烈程度都大于成年人,所以,他们的犯罪往往带有生物性因素作用的本能色彩。对青少年犯罪的防治,不应忽视这些具有不良作用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人的犯罪是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但是,在综合因素中生物性因素与社会性因素对青少年和成年人犯罪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前者对青少年犯罪所起的作用更大,后者对成年人犯罪所起的作用更大。这主要是因为青少年的犯罪是成长中的犯罪。青少年正处在由生物人向社会人的急剧变化时期,这一时期,上述两种因素交替变化是青少年生理发育的一种自然表现。基因遗传和突变特性以及激素旺盛分泌对情绪、情感、行为的影响强烈程度都大于成年人,所以,他们的犯罪往往带有生物性因素作用的本能色彩。对青少年犯罪的防治,不应忽视这些具有不良作用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经济发展与暴力犯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92年以来上海市暴力犯罪在数量、质量、犯罪动机、成员结构、犯罪地域等方面的变化以及上海市经济发展态势的相互对应比较上看,经济发展对暴力犯罪具有系列影响:①从根本上说有利于防、控暴力犯罪的发生;②在经济形态转化过渡期,暴力犯罪有所上升,具体原因有贫富差距导致的心理失衡;社会体制转轨过程中社会矛盾的局部加剧;观念上的混乱与迷惑对外交往中的一些负面影响等。  相似文献   

4.
论暴力犯罪     
暴力犯罪社会危害性大,治理起来也比较困难。文章着重研究了关于暴力犯罪的四个方面问题:一,暴力犯罪产生的基础是行为人的犯罪需要;二,引起暴力犯罪的六个方面的原因;三,导致近年来暴力犯罪增多的八个主要因素;四,对暴力犯罪进行防范和控制的方法,其中提高人的素质和道德修养是防范暴力犯罪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对于暴力犯罪而言,犯罪空间条件是其犯罪行为发生的必备条件之一,对暴力犯罪的空间条件进行研究,有助于了解暴力犯罪的规律以及探寻暴力犯罪的原因。本文依据有关调查资料,重点探讨了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暴力犯罪的城乡地域分布及城乡地区犯罪率比较;二、犯罪场所与犯罪实施的关系及特征;三、犯罪人对犯罪地选择的主观倾向及原因。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分析,可能使人们对暴力犯罪的空间条件有较为深入的认识,而且对加强暴力犯罪的空间防范也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自杀性暴力犯罪的基本特征体现在:犯罪方式以单独作案为主,犯罪对象以不确定性为主,犯罪行为以很强的攻击性为主;犯罪心理以变态和残忍为主。自杀性暴力犯罪具有一般规律,此类犯罪发生之前往往有各种迹象可察,其发生暴力犯罪的发生都有量变到质变过程。为此,在防范对策上,要加强教育引导,从思想上消除诱发自杀性暴力犯罪的因素;加强管理控制,从条件上设置发生自杀性暴力犯罪的障碍;加强应急处置,从后果上努力减少更大危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生物性因素对饮食饥饿类和性饥渴型犯罪的影响是明显的,甚至是重要的。饮食和性交是原发性行为。意识是区分行为性质的关键条件和能力,而只有人类才具有,所以马克思说:"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意识与生理机制密不可分。人靠意识的辨识能力来区分行为的性质。意识在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二者力量相等时有加权作用。人的意识有感性和理性的分别,感性的易于与生物因素相伴,理性的则易于与社会因素相乞合。当前者起主要作用时,便会成为促发犯罪的原因。对意识产生影响的生物性因素主要是人的大脑中分泌的激素和神经传递素,它们一般都来源于饮食,因而注意饮食营养成分的调剂与平衡有助于消解一定类型的犯罪发生。  相似文献   

8.
随着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深入,暴力犯罪已经成为一个较为突出的社会问题,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暴力犯罪是专指某些特定形式的犯罪,同其他犯罪一样具有自身的特点及规律.暴力犯罪成因既有社会原因,也有个体原因.在充分认识其犯罪原因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打击和防范对策,对于减少暴力犯罪案件的发生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高校暴力犯罪是由于大学生不能正确对待遭受的重大挫折、模仿学习暴力行为、情感荒漠化和心理能量积聚后本能释放等原因造成的。为此,可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以情绪宣泄等方式提高大学生的挫折承受力,净化社会环境并加大高校暴力犯罪惩罚的力度,陶冶并丰富大学生的情感世界,以预防和减少高校暴力犯罪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现代研究成果表明,行为倾向的遗传性、大脑缺陷、性染色体畸变、性激素的作用和生物化学因素的失衡,都会导致人的行为异常乃至于易犯罪。作者经过长期的思考,无法抛弃的观点是:1.犯罪原因论是社会因素与生物因素等的多元决定论;2.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认识和改变犯罪的生物学因素提供了广阔的前景;3.不了解犯罪的生物学因素,对于犯罪原因论的认识是片面的、不科学的;4.不去了解而且否认犯罪的生物  相似文献   

11.
女性暴力犯罪对社会危害日益严重 ,女性实施暴力犯罪的特点和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预防和打击女性暴力犯罪给我们提出一个新的问题。研究犯罪现状 ,分析其犯罪原因 ,提出相应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2.
警察犯罪中以警察暴力犯罪最具代表性。警察暴力犯罪是警察心理出现问题或偏差,并经过一定时间的累积而造成的,与其自身个性问题、情绪调节与应激能力及特殊的职业背景所导致的心理变化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3.
暴力犯罪作为一种传统的犯罪类型,一直是国家预防和打击的重点。新的社会条件下暴力犯罪表现出许多新特点。流动人口暴力犯罪占比较大;青少年暴力犯罪比例上升,低龄化趋势明显、暴力程度日趋严重;犯罪嫌疑人受教育程度低,大多无固定职业,经济状况较差;城中村、城乡结合部为暴力犯罪的主要发案区域。为有效提升控制犯罪的能力,宏观上应当建立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微观上应从重点人群和重点区域出发,采取多种措施加强流动人口、青少年和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犯罪的预防与控制。  相似文献   

14.
海南作为远离内地的岛屿省份,其在历史、经济和文化上都与内地有许多不同.所以,海南未成年人生活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与内地相比有许多区别.这些区别也同样反映在海南未成年人犯罪上.通过在海南未成年人管教所的调研和访谈发现,海南未成年人犯罪的情况让人担忧,其中尤以未成年人暴力犯罪为重.近年,海南未成年人犯罪较之过去呈现出新变化,较之其他地区呈现出海南本土特色.如何根据这些新变化和本土特点构建海南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体系正是亟需解决的问题,然而预防体系的建立又需要法律的支撑和指导.  相似文献   

15.
镇压与宽大相结合、惩办与宽大相结合、宽严相济分别是我国不同时期的刑事政策,这些刑事政策对贿赂犯罪的立法有着深刻的影响,对其进行准确理解是贿赂犯罪科学立法的重要保障。为了在贿赂犯罪立法中更好的实现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必须改变对行贿犯罪与受贿犯罪处罚宽严失衡的现状,改变贿赂犯罪立法前瞻性不足与稳定性不足的现状,改变贿赂犯罪的立法权过分扩张与司法权紧缩的现状。  相似文献   

16.
企业家犯罪根据企业所有制形式不同,可分为国有企业家犯罪和民营企业家犯罪两类。企业家犯罪具有很强的"生态性",即其特征和表现与所处社会生态环境高度相关。"抑商情结"是两类企业家犯罪差别的精神基础;两类企业在社会资源分配体系中所处的不同地位是其企业家犯罪差别的物质基础;两类企业家与企业本身的利益关系不同是其犯罪差别的动力基础;两类企业家的不同属性是其犯罪差别的个体性基础;而刑法干预在经济领域的泛化则是两类企业家犯罪差别的法律基础。为企业家的生存与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生态环境是应对企业家犯罪的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17.
司法除了应该及时保护社会外,还需要包涵以下目标:使得加害人在情感层面上了解犯罪所造成的损害不止发生在被害人一个人身上,与被害人有关的每个人都会受到伤害;确定加害人生活中的哪些不和谐因素导致了犯罪,并且为加害人努力塑造其他各种关系来减少重复犯罪的可能;寻求途径使得加害人和被害人双方都能摆脱受损的关系,因为在犯罪发生后他们都被束缚在了受损关系上.可见,关系模式中对加害人的惩罚和刑事司法制度中的惩罚,二者基础不同.后者的基础是与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程度相适应的刑罚,而不考虑加害人对自身罪行的理解和悔罪程度.而在关系模式中,惩罚的重点在情感层面,惩罚的基础是悔罪.一旦用关系的视角看待犯罪,便开始重新审视西方刑事司法系统的一些基本理念,它们没有我们一直以为的那样精致.  相似文献   

18.
我国未成年犯群体具有显著的结构性特征和人文区位特征,主要是困境未成年人所占的比例大,闲散未成年人犯罪呈下降趋势。男性为主,女性有所增加,低龄化趋势明显,暴力犯罪、共同犯罪占较大比例,犯罪时间和地点因年龄、性别和犯罪类型而有所差异。这些特征为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治理机制的完善提供了实证分析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当前,大学生暴力犯罪时有发生并呈上升趋势。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实施暴力犯罪的大学生大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人格缺陷,主要体现为规范意识不强、漠视他人权利和以自我为中心。而大学生实施暴力犯罪的动机主要有贪利动机、报复动机和性动机等,在意志特征上表现为控制力比较弱和实施犯罪的坚决性。社会转型期现实与观念的影响、教育功能的缺失、大学生需要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严重性等是形成大学生暴力犯罪的心理原因。开展大学生暴力犯罪的心理预防,应当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切实开展心理干预,努力消除犯罪情景,加强大学生自身的心理调适,使大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20.
暴力犯罪严重危害社会安全。在人口流动和体制转轨过程中,城市游民阶层中有些人员疯狂地进行严重暴力犯罪。城市严重暴力犯罪的规律、特点主要有:(1)作案时间的相近性;(2)犯罪地点的同类性;(3)侵害对象的特定性;(4)犯罪行为的预谋性;(5)作案手段的复杂性;(6)组织形式的团伙性。当前,此类犯罪呈上升趋势。究其原因,我们感到:经济因素是严重暴力犯罪产生的根本因素;政治因素也使严重暴力犯罪增长;社会因素对严重暴力犯罪有重大影响;思想文化因素对严重暴力犯罪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强化基础,协同作战,快速反应,有力打击,有效防范城市严重暴力犯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