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幽默天地     
说谎的职员 老板十分气愤地对新来的一个职员吼道:“你不但迟到,而且还编造理由,你知道老板是怎样对待说谎的职员吗?” 职员不慌不忙地说:“知道!立刻派他去当产品推销员。”  相似文献   

2.
可圈可点     
党政领导是哪家的“老板” 据《工人日报》报道,“两会”期间,有代表对称领导干部为“老板”的现象表示质疑。被部下称为“老板”,说明那位领导在部下的心中是“一个人说了算”;而那些“欣然应答”的领导也可能以为自己其实就是一个“老板”。大凡那些做了一段时间的公仆后犯案的官员,不少正是这样的“老板”,不能说下面的人一呼“老板”,这领导就怎么怎么着。但对一些领导而言,他原本就是个“老板”,你让下面的人怎敢不这样叫他? 点评:吊销“党内个体户”的“执照”。  相似文献   

3.
开心乐园     
计程付钱一天,美国女喜剧演员卡罗尔·伯内特乘出租车外出,到达目的地后,当她跨出出租汽车时,大衣后摆不小心给车门钩住了。司机没有察觉,踩动油门,汽车徐徐前行,伯内特不得不跟着跑了几步。一位行人见此情景,赶忙拦住了车。司机帮伯内特松下衣服,关切地问道:“没出事吧?”“还好,”伯内特气喘吁吁地说,“可是,我还要再付你多少车费呢?”老板上网上网热一波接一波,很多公司都开了帐号,但往往是职员会用老板不懂。一天,老板问下属,这个……在家里怎么上网?职员答:把您的手提电脑接上电话线拨号上网即可。老板随即说,这个我知道。晚上,职员cal…  相似文献   

4.
拍马不易     
尽管时下人们对拍马者嗤之以鼻或恨之入骨,但笔者总以为拍马者也有值得同情之处,说来拍马者也不容易。   拍马者必须付出代价。拍马一般指下级给上级拍马,当兵的给当官的拍马,职员给领导拍马。应该说,拍马者目的明确,就是想从被拍对象手中得到些好处,但领导大多不是傻瓜,那好处不是轻而易举地给你的,你往往必须付出足够的代价,才能如愿以偿。这样的例子多的是。春秋时期,易牙原是主管齐王“割烹之事”的小官,他称得上拍马者的“祖师爷”,他见齐桓公“好味”,便使出浑身解数,练就一手高超的烹调技术,每天都变着花样为齐桓…  相似文献   

5.
有幸品尝了一颗“酸果”,那就是蔡永胜老板的奇文──《私营企业主不是劳动者吗?!》(载《真理的追求》2000第11期)。蔡先生不好好当老板,偏要来打嘴仗,此一奇。既打嘴仗,却颠三倒四,不讲究逻辑,此二奇。话里话外明明是视工人为草芥,却又摆出牵挂人民疾苦的样子,此三奇。 其实,蔡老板的宏论并不新鲜。笔者就有这样的老板同学,所持观点与蔡老板同,甚至许多词语都是一样的。可能是“老板所见略同”吧!不过笔者还有更多同学和朋友,所持观点与蔡老板们正好相反。他们都是普通的教师、科技工作者、一般职员和工人,也有在…  相似文献   

6.
表哥讨债     
表哥在一家陶瓷公司打工,平常极少说话,一说话就结结巴巴,所以他从来不与人争长论短。公司有一笔30万元的货款还未进账,老板多次派人去追讨,对方总是找出种种理由一拖再拖。拖了3年,老板再也无计可施,认定这笔钱就这样打了水漂。最后老板在公司里宣称,如有谁能讨回这30万元,将给予10万元奖赏。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公司里陆续有几位能说会道的高手先后请缨,然而去了几日,都是无功而返,还徒花了路费赔了工资。眼看公司再无勇者,这时表哥站出来了,向老板说道:“老老老板,我我我我想去去去试试……”表哥话未说完,众人一阵大笑。老板说:“你若能讨…  相似文献   

7.
不少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吃饭时为了不弄脏桌子,便在桌上垫几张报纸。网络上还有不少网民的自发调查,主题是“吃饭时你用什么报纸垫桌子?”结果,面积大、图片多的报纸特别受欢迎。究其原因,除了方便,还因为它能省掉擦桌子的步骤“。我们一般会把带图片的彩色版面冲上放,一边吃饭一边看,吃得也轻松。”一名公司职员对记者说。用报纸当桌布,听着似乎有不少好处,但事实究竟如何?中国室内装饰协会室内环境监测中心主任宋广生明确指出:吃饭时不能用报纸垫桌子,更不建议用印刷物直接接触食物,否则很可能导致油墨污染。宋主任指出,油墨中的主要污染物…  相似文献   

8.
劳动万岁     
策划一组反映劳动者工作状态的报道的想法由来已久,今天通过《创造》面市,乃一大快事。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每时每刻、每分每秒,都有人在为自己、为亲人、为朋友、为老板、为单位、为国家而工作,其实,说白了,都是在为自己工作——我们不奢谈所谓的理想、抱负、价值、奉献,对所有的劳动者来说,不论你是国家干部、工人、农民,还是老板、演员、服务员,在自己的岗位上,哪怕是一天、一小时、一分、一秒,都敬职敬责,你都将有所获,现在,或者将来;亲人朋友将为你高兴,老板、单位高兴,国家高兴——什么是“职业”,其涵义莫过于此。我们将这样的劳动者,称为“职业劳动者”。现代社会需要这样的“职业劳动者”,现代社会需要我们每个人都成为这样的“职业劳动者”。如果每一位劳动者都成为真正的“职业劳动者”,社会将秩序井然、经济将高速发展、国家也必然和谐兴旺,我们的生活将无限美好。电影《泰坦尼克号》有这样一幕:轮船即将沉没,甲板上,那支乐队的成员没有一个放下手中的小提琴,他们,连同身边所有绝望的人,在美妙的音乐中走完了生命的旅程。这是对“职业”最好的演绎和诠释。呈现在你眼前的45位劳动者,是我们随机选取的普通岗位上的普通劳动者,他们就在你身边,他们就是你——敬职敬责工作的你;本刊无意评选先进,只想通过真实的记录,表达这样的意思:他们真实地存在、他们职业地工作、他们默默地创造,他们平凡地生活。  相似文献   

9.
这是一个有“善始”而没有“善终”的故事:有个老木匠准备退休,他告诉老板,说要离开建筑行业,回家与妻子儿女享受天伦之乐。老板只得答应,但问他是否可以帮忙再建一座房子,老木匠答应了。在盖房过程中,大家都看出来,老木匠的心已不在工作上了。他用料也不那么严格,做出的活计也全无往日水准。老板并没有说什么,只是在房子建好后,把钥匙交给了老木匠。“这是你的房子。”老板说,“我送给你的礼物。”老木匠愣住了,同样,他的后悔与羞愧大家也都看出来了。他这一生盖了多少好房子,最后却为自己建了这样一幢粗制滥造的房子。类似这位老木匠的,在…  相似文献   

10.
人与人,只能以真诚交换真诚,爱人之间更是这样。偷看他的电话本、跟踪他之类的做法,搞得夫妻之间像克格勃一样,对彼此有什么好处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私有空间,也会有“开小差”的时候,将心比心,如果老公用同样的办法对付你,你是不是会特别反感呢?——雨后  相似文献   

11.
从字面上来说,我实在看不出“老板”二字有何特别之处。若来个歪解,我会直译它为“老实古板”。我曾看过一本书,名字叫《昕老板的就错了》。由此推论,我们是不是应该将“老板”打入冷宫,不把它当回事?倘若这样,我们就真的错了,因为任何一个团队,都需要一个核心的人物来带领和鼓励其成员,而这个人往往就是我们的顶头上司,谓之“老板”的人。然而,要是老板给了错误的指示,团队可能会满盘皆输。  相似文献   

12.
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这句话在职场上流传了许多年,不过绝大多数老板达不到“伯乐”的水平,绝大多数求职的也到不了“千里马”的档次。所以,更多的时候老板与员工能否相惜只是一种缘分。寻找缘分是职场中人能否获得成功的重要环节,你在寻找吗?  相似文献   

13.
不用再笑     
午饭后,老板很高兴地回到办公厅,对职员讲几段地在饭店听来的笑话,除了一个女职员外,所有的职员都哄堂大笑。老板问女职员:怎么了?难道你一点幽默感都没有?女职员:我用不着笑呀!反正我下星期就要离开了。不用再笑  相似文献   

14.
12000年1月4日凌晨4时 ,位于郑州市二马路的天河游戏厅老板韩自然还没有睡 ,他的未婚妹夫、胜强游戏厅老板沈军到了一批货 ,就在他的隔壁 ,需要他帮忙验货、卸货。货卸在后院 ,还有许多民工忙着搬运货物。这时候韩老板的手机突然响了。怎么三更半夜有人打电话 ?韩老板有点纳闷。而这时候打电话 ,肯定有急事 ,于是韩老板就把电话接了。“喂 ,韩老板吗 ?”一个陌生的声音。“我是。请问你哪位 ?”对方迟疑了一下 ,说 :“你不认识我。不过我有一批游戏板 ,想问你要不要。”韩老板犹豫了一会儿 ,尽管这时候做交易时间有点蹊跷 ,但上门的…  相似文献   

15.
声音     
“特别八卦、总被老板呼来唤去、节日恐慌症、沾点不良嗜好、害怕结婚场合、热哀于写博客、随手花钱、人前光鲜,人后邋遢……”——新浪网在评论单身女人九大特征时这样概括。“中国白领的工作强度,已超过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中国的写字楼是世界上最累的写字楼。”——目前,国内职业圈内的加班没有加班费已然成为职场潜规则。老板用一句“你的辛苦我知道,想要加薪办不到”予以回绝。一位海归叹道。  相似文献   

16.
《中国保安》2014,(20):79-79
编辑老师:赵某约了三个好友一起到一家小饭店吃饭。他们点了约200多元的菜后,把老板叫到了桌子旁,并用筷子夹着什么,老板定神一看,原来是菜里有根头发。赵某质问老板说:“我听朋友介绍说这里的饭菜好吃,特地带老乡过来给你捧场,但是在菜里发现发丝,这算怎么回事?”老板一看,马上向其道歉并表示这一桌酒菜全免。赵某不同意,并向老板提出:“给我8000块,这事就这么算了。”一边说他还一边威胁老板,“不然我们就砸了你的店,让你在这里开不下去。”老板看到赵某几个人的架势,觉得很担心,于是找来朋友当中间人说情。最终,赵某同意以5500元成交。老板付钱后才把赵某等人送走.等人走后,老板在朋友的提醒下报了警。请问赵某的行为属于过度维权,还是涉嫌勒索罪?  相似文献   

17.
见过中山圣雅伦公司董事长梁伯强的人,无不被他的幽默感深深感染,而他的名言——“一个人的成功,不叫伟大的成功;一个人的事业,不叫伟大的事业。老板是什么?老板就是知识资本的召集人,把一大帮有才华有能力的人召集拢来,组成一个部落联盟,老板就自然成了这个部落的盟主”——让你感到眼前的这个只有高中学历的民企老板不简单,这个“小器之王”并不小器。  相似文献   

18.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政治教师要成为善问的“智者”,必须讲究提问的技巧。(一)曲问。所谓“曲问”,是指运用“迂回战术”,变换提问的角度,让思路拐个弯儿,从问题的侧翼寻找思维的切入口。在讲“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时,为了使学生对商品的等价交换”原则有切身体验,我没有从正面直接就事论事,而是转弯抹角这样发问:“同学们,当你买好了商品即将离去时,老板还要你多付两角钱的成交费,你付不付?”这一问,把大家问住了,不知道老师为什么要问这样一个有悻常理…  相似文献   

19.
农历正月初三下午,笔者开着一辆旧轻骑兴致勃勃地去看望一位多年未见的老友。半途中,有人戴警用头盔骑着辆摩托,从后面追来,示意笔者停车。笔者以为是交警例行检查,赶紧把轻骑停在路边,定睛一瞧,原来是做纺织品生意的同乡“成老板”。“成老板”很得意地向笔者炫耀:头盔是他向当交警的“哥们儿”要来的。笔者发现:目前,大街上戴警用头盔穿便装开摩托车的人屡见不鲜。这其中有真正的警察,也有许多像老成这样的“冒牌货”,可谓鱼龙混杂。不仅如此,时下,多功能警服、交警用反光背心等警服也成了“成老板”这些人的抢手货。为何他们对警服情有独…  相似文献   

20.
1.循循善诱 说服老板为你加薪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因此,你必须有充足的理由才能开口.而且。要让老板认为给你加薪是一件非常划算的事。切记,在谈前过程中要“诱”而不能“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