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多民族国家印度,除一些大民族外,还有分属几百个部族(落)、数达3.800万的部族民(1971年人口普查),约占印度人口的7%。印度部族民遍及东北部、西部、中部、南部、喜马拉雅地区和岛屿地区,以采集、游牧、刀耕火种、手工业等方式谋生,他们是印度次大陆最原始的居民。本文拟就比哈尔邦南部乔塔那格浦尔地区的部族民。特别是人数最多的奥昂人(Oraons)和蒙达人(Mundas)为探讨对象。从有关统计看,在乔塔那格浦尔约41万平方公里的高原  相似文献   

2.
高句丽的“五部制”作为地方管理体制,很可能是在“那部体制”上重组和整合形成的,具有“族群(部族)组织”和“地方行政区划”双重性质,在三世纪后期至四世纪初成为高句丽地方行政体制的主体。在高句丽后期“五部制”的部族性质较为明显,成为在都城平壤及周边一定范围内为保持高句丽部族组织而设立的行政区划,但在高句丽地方管理体制中已不占主导地位。“五部制”内部官制除了在部族首领层面上有等级大小的区分外,也存在着使者和兄系两个体系。  相似文献   

3.
克钦族(Kachin)是一个属于藏缅语族的少数部族,居住在缅甸东北部与印度和中国接壤的高原地区。自上世纪60年代初以来,他们一直参与了反对仰光政府的叛乱。在缅甸独立以前,基督教传教士的影响和他们被征募加入殖民军,使他们的独立文化个性  相似文献   

4.
作为中亚小国,塔吉克斯坦从独立到发展充满艰难。在这个大部分居民信奉伊斯兰教,内部部族政治较为突出的国家,民族国家建设充满了挑战。塔吉克斯坦独立后爆发的内战释放了巨大能量,弱化了国家的权威性。塔吉克斯坦民族国家建设、部族政治和伊斯兰复兴运动的复杂交错,影响着塔吉克斯坦社会转型的方向与进程。  相似文献   

5.
巴基斯坦部族地区形势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11”事件后,巴基斯坦成为美国的反恐盟友,在地区反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鉴于巴特殊的国内外形势,以及以普什图族为主体的巴边境部族地区同阿富汗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部族地区与巴政府在反恐问题上的分歧由来已久。巴政府对部族地区政策时有变化,对地区各方反恐力量都有影响,而风云变幻的巴政局,也导致地区局势越发错综复杂,这促使美国主导的阿富汗反恐战争不得不采用新策略来应对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在喜马拉雅山麓一个海拔5000多米的高原—台沙尔高原上,居住着一个与外界隔绝的神秘部族—米那罗人,人数极少,濒临灭亡的边缘,现在全族只剩下约800人,他们的体格形态—肤色、发型、眼型、鼻型等外貌特征,与印度人、尼泊尔人、蒙古人、中国人不相同,具有欧洲人的眼眶和鹰钩鼻子,面部颧骨高,肤色浅淡,呈白色,其外貌颇似意大利或法国的高山人。他们都说藏语,但很多词汇却与欧洲一些民族的词汇相似,很多词的发  相似文献   

7.
拉美地区现有四万个印第安部族。印第安人最大的聚居地在中美洲,危地马拉有二百六十万。其次在秘鲁和玻利维亚。许多散居的印第安村社分布在亚马孙地区。印第安人是种族主义的牺牲品,广大的印第安人事实上仍然处于社会的最底层。在农村,他们的土地是最贫瘠的;在城市,他们只能从事小贩、木匠、侍者等最低贱的工作。1932年在萨尔瓦多的一次农民暴动失败  相似文献   

8.
历史上,中亚地区由于没有稳定的国家概念和固定的国家边界,人们的部族属性往往成为民族认同的重要标志之一,而带有宗法制和家长制的部族政治文化对于中亚各民族的政治行为方式、部族内部的稳定以及部族问的和睦共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本论文将对各具地区特色的部族政治文化及其基本特征进行剖析,探究中亚地区这一传统的政治文化现象对中亚各国的政治发展进程所产生的现实影响.  相似文献   

9.
老挝的宗教     
老挝是一个有68个部族的多民族国家。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老挝自古以来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宗教,是一个多种宗教信仰并存的国家。佛教(小乘教)虽然在老挝有很大的影响,但信奉佛教的,只有佬族人民当中的85%左右,这与一般人认为老挝各族人民中绝大多数信奉佛教的看法有很大的出入。其实,在老挝68个部族中,其中67个部族的绝大多数信奉鬼神和图腾崇拜,特别是老厅族中各部族的绝大多数,老松族中的孟(苗)、瑶族的各部族以及老龙族中的泰族,大都信奉鬼神和图腾崇拜。就是佬族中,信奉鬼神的也占15%以上。老挝形成多种宗教并存的现实有其历史根源。首先,老挝是一个多山的国家,自古以来  相似文献   

10.
在哈萨克斯坦,除了哈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问题外,伴随着哈民族文化复兴的进程,哈族内部三玉兹间的矛盾也开始显露出来,并影响到哈萨克斯坦社会政治的稳定。哈萨克部族间的矛盾既有深刻的历史文化根源,其内容也具有现实性,大、中、小三玉兹之间的矛盾具有不同的性质。为了加强民族凝聚力和维护国家稳定,哈萨克斯坦政府的各项决策必须考虑哈萨克各部族之间的关系问题,以免引发三玉兹间矛盾的激化。  相似文献   

11.
洲沙漠深处,曾经有许多土著部族,那时,这些势力为争夺牲畜和谷物混战不休,各族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最后,一个年轻人统一了这些部族,成为四方敬仰的酋长。人们在酋长的统治下,一直过着安居乐非业的生活。终于有一天,年轻的酋长成为了满头银发的老人,老酋长决定寻找一个像自己一样让人敬服的接班人。老酋长的方式很独特,他在自己门前放了一个盛满水的木盆,然后在水里放了一块石头,但这块石头竟然是漂浮在水面上的。然后他向所有人宣布,谁能回答出这块石头为什么能飘浮起来,谁就是下一任的酋长。听到这一消息,很多想当酋长的人都跃跃欲试,…  相似文献   

12.
老挝的苗族     
老挝是个多民族的国家,据不完全统计,约有六十多个民族、部族和部落,分为老龙、老听、老松三大族系。老松族意为“居住在高山上的老挝人”,包括苗、瑶、胡、倮倮、姆苏、兰丁等族。其中人数最多的是苗族,约有二十多万人,他们自称为“蒙”。“蒙”为“自由”  相似文献   

13.
生活在澳洲的土著原住民没有留下任何文字记载的古代史。考古学家根据已发现的古代岩画推断,早在被史学家称为“梦寐时代”的1万8千多年前,已有30多万分属于30多个部族的土著人,生活在这个尚未开发的世界第一大岛上。英国殖民者1893年在南部的悉尼湾登陆后,将一批被判放逐的囚犯押解到这个远离英国本土、人迹罕见、长满栎树和桉树的南方大岛上。最初,殖民者对这些浑身黝墨、手执石斧、仅以树叶遮体的土人心存疑虑和不安,只敢远远地朝天上开枪。当土著人怀着畏惧的心情成群结队地退让搬迁时,荷枪实弹的军警开始壮着胆子步步为营驱赶他们。后…  相似文献   

14.
博茨瓦纳于1 966年取得民族独立后,选择了符合国情的民主政治模式,依法治国,妥善处理部族间及反对党与执政党的关系,奉行和平不结盟外交政策,为经济发展创造了内外和平环境,取得了种族和部族和睦相处、政局长期稳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显著成就  相似文献   

15.
浅谈斯瓦希里语与中非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非洲有很多民族、部族,几乎都有属于自己的语言.在国际交往中,要求精通非洲本土民族或部族语言的难度比较大.而作为历史上的西方殖民地,大部分非洲国家的官方用语都是前殖民宗主国的语言.非洲有3种语言,其使用范围超越其他民族或部族语言,具有广泛性和普遍性.它们分别是北非的阿拉伯语、东非的斯瓦希里语和西非的豪萨语.其中,斯瓦希里语是东非大湖地区的通用语,是坦桑尼亚、肯尼亚和乌干达的国语,"使用人口已接近一亿"①.掌握和使用斯瓦希里语,对于发展中非关系具有一定的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16.
卢旺达悲剧发生的根源:由来已久的部族矛盾,难以调和的派别斗争,激化矛盾的“民主化”运动和卢国内的人口爆炸与经济困难。 联合国和非统组织对卢旺达危机的人道主义干预行动,国际舆论对之评价不高,原因是干预行动的效果不佳。 卢旺达内战目前暂告平息,但要实现国家的和平与稳定,还需相当长时期的努力。卢旺达新政府面临的考验有:难民问题,前政府军的威胁,重建国家的任务。 部族矛盾已成为影响非洲政局稳定的一大因素,但要解决非洲各国的部族矛盾,就需要有一批不谋私利的领袖,在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民族整体素质的基础上,找到适合国情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7.
对当前非洲部分国家动荡的分析魏亮随着冷战结束,世界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非洲大陆的热点地区一度出现可喜的缓和形势。但是,不少非洲国家政治局势仍然动荡不安,因政治、部族、宗教、边界纠纷而引发的冲突时起时伏,严重影响着非洲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一非洲国家政...  相似文献   

18.
阿富汗杜兰尼王朝正式建立了君主制度。该制度在自身的民族、宗教、地域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共同影响下经历了相对的统一与分裂往复循环的历史轨迹。在此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封建君主。他们力图巩固君主权威构建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然而君主制发展受到了许多根深蒂固的因素的掣肘。这套实施200多年的制度终于在1973年被达乌德策划的军事政变所终结。阿富汗君主制发展历程始终与其自身具有的地缘政治、外部势力干预、部族社会的传统以及民族构建因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这些因素依然影响着现今的阿富汗及其新阿富汗国家的重建。以阿富汗历史上的君主制作为研究的切入点能够为(解决/了解)当下阿富汗问题提供更加开阔的视野和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索马里冲突的根源与解决途径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丁隆 《西亚非洲》2007,(3):39-45
1991年以来,索马里一直处于部族纷争、军阀混战的无政府状态。经过15年的演变,索马里局势目前发展到了过渡政府和伊斯兰法院联盟对峙的阶段。族群分裂是导致索马里冲突久拖不决的内因;国际危机管理失效、大国干预失当,以及邻国干涉等因素是外因。解决索马里冲突是一项需要多边参与的系统工程。索马里和平进程的关键是从国内入手,通过培育超部族政治力量,实现民族和解。同时,适当的国际治理措施亦有助于解决冲突。  相似文献   

20.
非洲民主化进程受到非洲社会内外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商品经济不发达使非洲政治民主先天不足;部族政治的痼疾使部族因素与政党、政权和国家等政治因素缠绕在一起;军人干政的传统对非洲政治民主化进程有不利影响;民主政治文化的缺失以及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决定了构建民主政治的艰巨性和长期性;深度依赖国际援助以及西方援助方冷战后将发展援助政治化使非洲民主化进程深受“外力推动”的影响。非洲民主化进程必须在逐渐克服这些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才能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