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女人如水,细腻、绵柔;警察如石,刚强,坚韧,在昌平公安分局刑侦支队刑警战歌看来,女警是这二者巧妙的结合,以水之柔化解矛盾,以石之刚打击罪恶. 职场美:战歌说:“我庆幸我是一名女警,在这个具有独特职业魅力的群体里,我找寻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是的,战歌为自己是一名女警而骄傲,在打击犯罪和服务群众的工作中,她绽放着刑警风采.让她感到最幸福的是,作为一名女警在公安机关人性化执法和正确工作定位的大背景下,凭借着自身的独特优势,以激情投入到公安事业中,收获了那份朴实和幸福.谈起前不久电视台随机采访群众,问及“你幸福吗?”她也开始静静回味自己因为从警而收获的那份幸福.她说:“我们80后女警,甘于平凡,却不流于平庸.  相似文献   

2.
谁比谁好?     
这天晚上,我正为老师布置的那篇作文而头痛,窗外突然飘进一阵嚎声:“只要你过得比我好,过得比我好……”天! 楼下的陈大叔是个体户,买了卡拉OK之后,每晚总不忘开两小时的“演唱会”,我们这些左邻右舍也唯有照听不误。你听,今晚又准时开演了。虽然楼下面“吵(涛)声依旧”,但作文还是要完成的,我只得耐着性子继续爬格子了。不过在陈大叔那强大的声浪刺激下也不免有点精神恍惚。写着写着,一不小心便走了神,仔细一看,只见作文纸上赫然写着:“只要你过得比我好。”无奈,我只好掷笔长叹:“唉,陈大叔,到底是谁过得比谁好呀?”[  相似文献   

3.
热线综述     
《南风窗》1996,(3)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我们的城市,又迎来了一个美好的春天。而我们的“城市故事”,经过一年的时间,也真正走入了读者朋友们的心中。春节前的一段时间,我和编辑部的同事们忙着为读者朋友们寄去一张张贺卡,而读者朋友的一封封来信,一份份小心意,也令这个春天显得更加温暖更加美丽。一个还在读书的孩子写信来“城市故事”,同时寄来了两只纸鹤,两只小小的纸鹤是孩子从作业本上撕下一页纸折来的,小纸鹤的两翼上分别写着“元旦快乐”和“纸鹤代表我的心”两行小字。纸鹤虽小,那一份暖意却浓浓。我把其中的一只纸鹤寄给了陈晖,“城市故事”1995年12月发表了她的稿件“拒绝死亡”,她是我们这个城市的一个强者。身患绝症却  相似文献   

4.
汪金友 《法制博览》2009,(12):38-38
10岁的时候,老师在课堂上读错了一个字。我马上站起来,大声说:“老师,这个字你读错了。撑应该读‘cheng’,不读‘zhang’。”老师很不高兴:“你怎么知道我读错了?”“昨天晚上我哥就告诉我这字怎么读了。”“那等我回去查一下字典吧。”从那以后,这个老师就不喜欢我了。尽管我在班里考第一名,她也不表扬我。  相似文献   

5.
高峰 《法制博览》2008,(22):40-40
它正是满布这个国家的地铁标语。在旧金山一个干爽的冬日。有个女人开着红色的本田,圣诞礼物堆满了后座,开向了湾区大桥的收费亭。“我付我自己和后面那六部车的钱。”她笑着说,拿出了七张交换票。  相似文献   

6.
2015年5月29日,史家胡同静悄悄的.正是北京初暑燥热的日子,史家胡同博物馆宽敞的院子被两株大树枝叶茂盛、交叉相拥的树冠荫蔽着,没有一丝暑意.在进到博物馆里一个人随意地走动参观的时候,院子里的鹩哥迟到了十几分钟的“你好”传了进来,因为没见到其他的访客,记者暗自窃喜,“那鹩哥是在向我问好”.这时,一位欧洲的女游客走了进来,一直在旁边拖地打扫卫生样貌40多岁的女工作人员用英语给她指路.记者问这个工作人员,你们平时都是用外语工作吗?她笑笑算是回答,又像是对记者的问题不十分理解:难道在这里工作还能不会点外语?“您是这里的讲解员?”记者问.“不是,我就是负责打扫卫生的.”她回答.  相似文献   

7.
2014年初,一档原创音乐节目《中国好歌曲》让16岁女孩涂议嘉被导师刘欢收入麾下.如今,两代音乐人共同完成了一个音乐梦. 为了帮助这个高中女生唱出自己的声音,首次为他人担任制作人的刘欢从编曲到录制几乎倾尽所能.“涂议嘉是个很有才华的年轻创作人,她拿给了我们20多首歌,在16岁这个年纪真的是很了不起.现在想想,我16岁的时候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呢.”刘欢说. 回忆上世纪80年代自己读书时的创作,刘欢说,那是个散发着理想主义光芒的年代——听古典音乐、创作歌曲、由衷地歌唱,不过他也坦言,每个年代有每个年代的记忆,“我们怀念我们的,他们则有他们的精彩.”  相似文献   

8.
段趣 《工会博览》2014,(12):38-38
吃完晚饭,我和老婆都懒得洗碗.我提议:“要不咱们猜拳吧?输的人洗!”她摇摇头娇羞地说:“才不要呢,人家是淑女来着,猜拳这么粗鲁!”我想了想又提议:“那咱们猜硬币吧!”说罢.我从口袋里掏出一枚硬币.突然她抬起手给了我一巴掌:“你敢藏私房钱!”  相似文献   

9.
吴先生的表妹今年刚刚从艺校毕业,她是一位决心成为明星的好姑娘。这天,她找到了以策划家而闻名的表哥吴先生。 “表哥,我希望能有人来找我拍个什么片子,什么都行。” “你太没有志向了,我还以为你打算成为中国最著名的影视歌三栖明星呢。” “那可是谈何容易的事。要知道,现在要  相似文献   

10.
熟悉我的人近日都象发现了新大陆:“你?发福了!”我免不了一遍遍抚摸着日渐凸现的“啤酒肚”向对方点头微笑:“是,发福了。”对方有时还有新发现:“每一个发福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善烹调的贤妻!”我这回摇头了:“错了,是我自己做的菜搞胖自己的。”我说这话时并无半点责怪妻子不贤的意思。妻子上班的地点远,要等她回家才买菜做饭那我的肚子就得拨长空城计的时间,我受不了。广州人眼中的“最佳妻子形象“是“出得厅堂入得厨房”,可我从正式进入二人世界那一天起就代为承担了“入得厨房”那一半(另一半则我  相似文献   

11.
《南风窗》1996,(6)
夏天的太阳总是来得早些,早晨,刚进办公室,太阳便透过玻璃窗温暖地照了进来。 比太阳来得更早的是一个女孩,她站在办公室门口,瘦瘦弱弱的样子,衣着很朴素但很干净,手里拿着一本《南风窗》。开门的时候我问她“您找谁?”,她脸红了一下轻声说句什么我也没听清。我请她进办公室来,她躲在门口轻声细语地问:“这儿是不是有个‘城市故事’?” 我请她坐在办公室简陋的“沙发”上,问她有什么事,她低着头把手中那本《南风窗》摆弄了很久,才鼓起勇气说:“我是湖南来的,在广州给人家当小保姆。”说完又红了脸低下头去一声不吭了。 原以为又是小保姆有了什么心事,被主人家欺负了?干得不开心?一个人呆在家中太闷了?或者爱上了主人的兄弟朋友之类的事情,自从“城市故事热线”发了一个小保姆专题之后,我收到了不少小保姆打来的电话,基本上都是这些情况,不过亲自找上门来,还是第一次。 费了好大的劲,我才和这个腼腆的姑娘谈了一会儿。原来,她去年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本来想再读一年多考一次,但家人说她已经18岁了家中环境又不好不要再为家里增加负担了,于是她只好十二分不情愿地来了广州当保姆。 姑娘说她从小喜欢文学,一心想继续读书,她看到“城市故事”中刊登了一个小保姆考上大学的文章后,很想学那个小保姆,利用业余时间读点书,只是不知到哪儿去读,于是来《南风窗》“城市故事”问一下。 她的话令我深受震动,自从那篇《王晓敏,现代都市童话》发表了之后,“城市故事”收到了许多想继续读书的来电来信,其中大部分都是外地来广州的打工仔打工妹,她们对知识的追求和渴望让我们看到了我们这个城市未来的希望。 随后,我们打了许多电话到有关部门,只是许多业余大学或电大招生都要本地户口或本地就业证,不知道哪个学校可以接受这个一心想读的年轻人?而她当保姆的那家主人也不想她出去读书,怕影响了家务,但她并没有灰心,还在继续努力,希望她能感动我们的有关部门,给她一个机会。 我们感到欣慰,因为我们所编发的“城市故事”已激起了越来越多的人的求知欲望,令他们开始了对知识对人生的更高层次的追求。  相似文献   

12.
讲到“南风窗”细数起来我家也有那么若干扇。然而这些窗户却大多形同虚设,比方说在三天,总不见有“南风”吹进来,下雨下雪时,又不能关上,眼巴巴地看见四壁徒然露着几个大洞。因此我总是悻悻地想:此种鸟窗,要来何用不讨,在这些大大小小的“南风窗”里,我还是要对那扇并不起眼的,代表着我姨父的“小窗”表示敬意。虽然姨父算不上是近亲,但近亲们的“大窗”,却早被我忘记了。我小的时候,很喜欢我姨妈和她的一对儿女。他们经常从青岛坐  相似文献   

13.
日前在街上碰到一位旧时的同学,她穿着很飘逸的时装,胳膊夹着一只银灰色的皮袋,一副女强人的模样。她硬是把我拉进咖啡室,说是常在刊物上读到我论“独身”、论“婚姻”的文章,早就想找我聊聊,没想到真巧在街上不期而遇。这位同学小时候很是羞怯的,我们都叫她“兔子”。如今“兔子”全没有了从前羞羞答答的女儿态,很坦率地跟我聊起她的生活遭遇来。原来中学毕业以后,她去了插队,后来招工回城,跟厂里一位工人结了婚。不知怎么搞的,她那丈夫又跟别的女工胡来,她一气之下跟他离了婚。后来又从厂里“跳槽”到商业部门工作,前两年中国时髦办公司,她又跳了出来  相似文献   

14.
山村故人来     
许多年了,这桩往事一直压抑着、咬噬着我的心,每每想起,我的心就在滴血……那是70年代初一个寒冷的冬天,我随父母下放到江南的一个乡村,那儿依山傍水,风景如画。然而,刚入学时,乡村小学那清一色的“光头”,让我体味着生活中缺少伙伴的孤寂。翠儿——这个乡村小姑娘的出现,宛若一道霞光注入我的生活,我终于有了一个“扎小辫”的伙伴,那时的我多么  相似文献   

15.
正五月麦杏,是鲁西南对杏的一种昵称,就是说在五月初期,麦子成熟的季节,黄橙橙的杏也就熟透了。去年初夏的一个周末,我回家的路上,在菜市场的一角,看到一个年轻的媳妇在卖杏,还不时地喊着:"新鲜的甜杏啊,尝一尝,不甜不要钱啊。"我被她爽朗清润的喊声所吸引,停下脚步下来到她的小摊前。心里感叹着:时间过得真快啊,真是城里不知季节变换,开春才几天啊,五月麦杏就上市了。那小媳妇看上去很开朗的样子,向我不停地炫耀着自家的鲜杏,我尝了一个,杏成熟得很好,  相似文献   

16.
谁来做家务?     
那天隔壁住的大学生敲门,说她刚把一块冬瓜放冰箱里,房间里忽然就停电了,问是不是那冬瓜造成了电路故障?我看她一脸紧张,决没有跟我开玩笑的意思,便拿试电笔去帮她查找出电源短路症结。回单位后偶尔提及此事,闻者竟笑得捧腹:冬瓜怎么会……现在的大学生啊……哈哈! 不知怎么地,脑海里竟浮现出儿时爱学着哼几句的“样板戏”唱词:“提篮小麦拾煤渣,担水劈柴也靠她……”在那样一种行为规范下发育长大的一拨子人,“里里外外一把手”者是个普遍现象。儿时的我没福气靠近  相似文献   

17.
某幼儿园正在评选好园丁。“我提××,她待人友好。”“我提××,她工作不错,”……园长发话了:“怎么不提××?”有谁马上接□:“您提了就行,我们同意!”“现在开始表决,同意××的请举手。”园长心想:平时连自己也让她三分,看来年年这个好园丁都落不下她。  相似文献   

18.
俞剑明 《法制博览》2008,(16):47-47
对“迟到”二字,不可一概而论。 有的迟到,颇为可爱。 《西厢记》里,张生等待莺莺前来书斋幽会,有大段的心理描写:“我只索依着门儿手托腮。好着我难猜,来也那不来?夫人行料应难离侧。盼得人眼欲穿,想得人心越窄,多管是冤家不自在(害病了)。”那急切怜惜的心情跃然纸上。此类颇为可爱的迟到。可爱得如今的中国姑娘,  相似文献   

19.
“莫道我怀念那硝烟弥漫的战场,莫道我怀念那贫脊荒凉的村庄,莫道我怀念那生死相伴的战友,莫道我怀念那视如父母的老乡”……山东莱芜市郊铁车乡石弯子村,当年莱芜战役陈毅将军指挥部的旧址,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张越男那催人泪下的一曲《怀念》,使台上台下的泪水流在一起。电影《铁道游击队》的故乡,枣庄市薛城区东昌村。在一位行动不便的老大娘的炕前,一场特殊的“专场演出”开始了。“不能漏了这位乡亲!”老艺术家们为她一个人深情地演唱了《谁不说俺家乡好》《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相似文献   

20.
五颜六色条纹的拱形帆篷,映衬着“蜜月”影廊几个字,似乎,那扇虚掩着的小门后,是一个童话世界。这是位于广州市大德路的一间专营结婚照及艺术照的个体影廊。准备披嫁衣的姑娘,对这间“蜜月”影廊并不陌生,那高贵的白婚纱,那典雅的红褂裙,一生就那么一次了,是该留下个美丽的回忆。这天,一对情侣慕名而来。男青年站在一旁,看着化妆师细心地为姑娘上粉、抹胭脂、描眉,最后,涂上唇膏。“我从来没有见过你这样漂亮!”他冲口而出。姑娘怪不好意思的。她对化妆师说:“我结婚那天;您能不能上门替我化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