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国内外地震灾后重建城市中,异地重建的很少,绝大多数是就地重建。而作为必然选择的北川新县城异地重建,经过山东省援建北川工作指挥部、中规院前线指挥部、北川新县城工程建设指挥部细致周密的组织规划,正在有序的展开,北川新县城重建过程的研究和思考,给城市灾后重建理论与实践提供了新的范本。  相似文献   

2.
犯罪现场重建是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更为科学的侦查破案方式,是一个收集相关事实并在此基础上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过程。其具体包括5个步骤:收集犯罪信息、分析判断犯罪信息、初步建立重建假设、验证和修正重建假设、直观重建犯罪现场。  相似文献   

3.
由于灾情仍在持续中,一些具体资料和数据还没有办法得到,这些建议只有原则性指导意义国际知名的灾后重建专家爱德华·布莱克利教授,曾领导1989年旧金山地区的地震和火灾灾后重建,并参与纽约9·11之后的重建。2004年他担任悉尼大学规  相似文献   

4.
诚信的缺损与重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一个将诚信的美德传扬了两千五百年的民族,在今天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却 遇到了所谓“诚信危机”的困窘,其成因是多方面的。重建诚信对于我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加 入WTO融入世界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王喆 《理论导刊》2006,(1):67-68
作为我国主流社会的民众目前充满了“信用危机”感。失信行为作为一种精神鸦片,危及社会发展和民族生存。原因在于失信受惩机制尚未建立,社会信用管理体系尚未形成,政府职能行为不规范,政府“越位”与“缺位”并存。诚信的治理与重建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公民、行业、政府共同努力建立诚信缺失防范机制。  相似文献   

6.
历史的传统并不是一种纯客观的存在,也不是一种纯主观的建构,而是历史客观和主体理解的统一。将这种客观和主观联系和统一起来的中介和桥梁归根结底是创造性的历史实践,正是在这种历史实践中,历史的主体通过不断扬弃历史的传统和现实并相互扬弃从而达到最终融合。探讨和反思重建传统和变革现实的关系意义十分重大,它绝不仅仅出于理论的兴趣,而是深化当前改革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苗畅 《学理论》2012,(6):185-186
课堂教学改革成为新课改的主阵地,而课堂提问素来是教学活动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它对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等方面都具有显著的作用。改变传统课堂教学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习和形成价值观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诚信作为人精神生活的基石,是一个国家保持强大凝聚力和生命力的支柱,其生成与发展源于时代变迁和社会结构转型。我国在几千年的文明发展进程中,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诚信意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在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传统诚信秩序受到冲击,现实社会的诚信秩序陷入功利性、非理性、松散性等发展困境。建构与全球化相匹配的社会诚信秩序,应基于公共性、包容性、多元性、积极信任性等内在价值要求,从理念培育、网络建构、法制保障、氛围塑造等方面加以努力。  相似文献   

9.
在恢复重建过程中,延续和强化着救援阶段以人为本的精神内核 6月10日上午,抗震救灾失事直升机残骸找到,机上人员全部遇难。得知这一消息后,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立即作出批示,向遇难机组人员和机上群众表示  相似文献   

10.
作为经济落后与生态脆弱的重叠性区域,西部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将面临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重建的巨大矛盾和冲突。文章指出,"在发展中重建、在重建中发展"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重建良性互动的必由之路.作者提出的对策措施是推动生态环境治理共建战略实施,实行能源资源开发利用的区域合作,加快科技进步和法制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11.
道德重建是学术界及整个社会关注的问题。如何重建?本文认为,除了加强伦理道德及审美教育之外,在文化上应超越浅薄的知识论哲学,以人的心灵和永恒的先天道德本性为基础,发展人文科学,寻求新的人文精神;并认为,要建筑道德精神的大厦,归复形而上的大道本体论哲学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唐红茹 《学理论》2014,(4):76-77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把历史唯物主义看成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并作为社会进化的全部。而在哈贝马斯看来这种历史唯物主义是片面的,只是适合于解释社会运动和阶级冲突。尤其是斯大林时期把历史唯物主义法典化使得这一理论教条化,所以有必要对历史唯物主义进行重建。  相似文献   

13.
物证与犯罪现场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证和犯罪现场重建结论,在刑事侦查活动中是两类不同的事物,但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它们都可以作为判定案情的依据。物证是犯罪现场重建的基础,犯罪现场重建使物证情景、情节化;物证是重建犯罪过程的“关节”;犯罪现场重建以犯罪分子的动态行为为链条,使静态的分散的间接物证成为有机的证据锁链。  相似文献   

14.
面对生态困境的世界性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力图摆脱发展性危机、寻求新的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的历史性契机。基于上个世纪"李约瑟难题"的发问,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经济逻辑、资本逻辑和惯性模式决定了西方发达国家缺乏建设生态文明的强大动力和迫切要求。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应当积极寻求生态文明建设的立足点,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在推进全球性的国际生态合作的基础上,捍卫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和环境权,进而推进中国的生态文明话语权建设。  相似文献   

15.
吴玲 《民主》2008,(6):48-48
一场不可抗拒的汶川大地震灾害,给灾区人民心理上带来严重创伤,给国家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这次地震灾害,四川省倒塌和损坏房屋400多万间,部分城镇几乎夷为平地。全国乃至全世界友人纷纷伸援手、献爱心.为灾区重建慷慨解囊(引自5月19日《四川1日报》)。  相似文献   

16.
上川汶川特大地震以及青海蓉树地震对灾区民事法律关系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其中对物权关系、债权关系、知识产权关系的影响都存在,但表现各不相同.特别是对知识产权造成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知识产权在灾后重建中的主要功能体现为智力支持和投资保护两个方面。中国政府和民商事主体都应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发挥知识产权的作用,在著作权领域、专利权领域、工商业标记权领域和其他知识产权领域以多种形式支援灾后重建。  相似文献   

17.
郁大海 《学理论》2010,(14):16-17,158
乡土社会衍生传承了各具乡土特色的民俗文化生活形态,有其独特的存在方式和魅力特质,是乡土社会不可或缺的生活元素。农村公共文化生活的式微是社会变迁、传统与现代文化割裂和文化体制制约等多重因素作用的结果。需要从加强公共文化体系建设、制度供给和培育新的乡土文化入手,重构乡村文化生态。  相似文献   

18.
近一百年来,西方学者从各自的理论立场和目的出发,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进行了重构和重建。其路径大体有三条:通过重读、重释马克思的经典著作,试图返本清源来重建历史唯物主义;通过对历史唯物主义进行重释、补充来重建历史唯物主义;借"重建"历史唯物主义之名,行否定、否弃历史唯物主义之实。我们应该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为当前理论和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农村基层党组织边缘化及其权威重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在我国部分农村地区突出存在基层党组织的边缘化问题,不仅给党的自身建设带来不利影响,也使农村社会在面对巨大转型困境的同时出现了作为其核心治理主体的党组织对其领导和治理弱化的状况。要解决这一难题,必须将农村问题的解决与基层党的建设相结合,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筑牢农村党组织核心地位的物质基础;加强自身建设,增强农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强化价值导向,增强农村党组织的思想文化话语权;领导基层民主建设,协调外围组织关系,提升农村党组织的制度化执政水平。  相似文献   

20.
信仰体现了个体对最高价值的追求。作为一个以农民为主的农业大国,农民的精神信仰并没有随着经济发展而得到丰富和完善。相反,在社会转型期却出现了群体性的信仰危机,信仰体系也严重"碎片化",农民的信仰世界呈现前所未有的缺失、迷茫与异化。这不仅损害了作为个体的农民的身心和谐和幸福感,也破坏了作为整体的农村社区治理和社会和谐稳定。因此,必须在政府主导下,从制度上、物质上、思想上等多方面加以扶持和引导,重建农民的信仰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