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曹小藩 《黄埔》2020,(2):48-51
曹觉民与程潜的历史渊源曹觉民,曾用名曹财源、曹先之、曹仲萧、曹行,1908年6月出生于湖南省资兴县七里镇桃源村。1926年,湖南省法政专科学校毕业后投笔从戎,考取黄埔军校,参加北伐。历任国民革命军陆军第3军司令部少校秘书、南昌卫戍司令部少校秘书、津浦路警备司令部少校秘书兼军法主任、第3军司令部中校秘书。抗日战争时期,先后任第3军中校军法处处长兼参谋处处长、第5集团军上校军法处处长、第4集团军司令部上校秘书、军事委员会上校主任秘书、湖北省保安司令部上校秘书处处长兼军法主任、第六战区司令长官部少将秘书处处长等职。  相似文献   

2.
《黄埔》2016,(1)
正邓演达是现代著名政治活动家和国民党左派领袖人物,早年对于黄埔军校的创建与发展有过重要贡献,特别是他曾担任黄埔军校本部、潮州分校两任教育长,武汉分校时期再任教育长兼校长,且在黄埔军校早期师生当中有着较高威望和影响,是黄埔军校初创年代的标杆人物,自然有其突出地位和作用。最小同盟会员,崛起粤军名扬广东邓演达(1897—1931)又名策成、仲密,别号择生,广东惠阳人。惠阳县淡水小学堂、广东  相似文献   

3.
乌兰夫,汉名云泽。内蒙古土默特左旗人。蒙古族。1923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9年回国。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共西蒙工作委员会组织委员书记。抗日战争时期,任蒙旗保安总队政治部代主任、独立旅政治部科长、新编第三师政治部代理主任、延安民族学院教育长、陕甘宁边区政府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  相似文献   

4.
陈予欢 《黄埔》2013,(6):56-59
方鼎英是黄埔军校初建时期有过重要影响与作用的著名军校人物,曾任黄埔军校入伍生部中将部长、教育长、代行校长等职,主管黄埔军校入伍生教育与训练,其在军事与军校教育方面造诣颇深。  相似文献   

5.
正黄埔军校政治工作的开创者张申府、周恩来、熊雄、聂荣臻回国后都曾在黄埔军校政治部工作,他们是军队政治工作的开创者。黄埔军校是孙中山在苏联的帮助下筹办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在政治、军事教育和招生、组织学生等方面给予了积极协助,特别是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熊雄任政治部副主任及主任期间的出色工作使该校政治气象焕然一  相似文献   

6.
陈予欢 《黄埔》2011,(4):26-29
国民革命军上将钱大钧,早年参加辛亥革命及武装起义活动,致力于孙中山倡导的国民革命运动。其军事生涯发迹于黄埔军校,曾任黄埔军校第一期教官、代理总教官、教育长,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武汉分校教育长,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校务委员会委员,在黄埔军校创建时期有过重要作  相似文献   

7.
《黄埔》2016,(1)
正第二次东征前,钱大钧任黄埔军校参谋长,并任教育长,负责黄埔军校的教育与训练,还兼任教导第3团团长。在第二次东征结束后的1925年12月20日,黄埔军校呈请调任钱大钧为国民革命军第1军第1师副师长(师长何应钦),兼任司令部参谋长。12月22日,钱大钧正式升任该职。不久,何应钦接替蒋介石出任第1军军长,钱大钧也接替何应钦担任第l师师长。此后,军事生涯发迹于黄埔军校的钱大钧在国民革命军中  相似文献   

8.
1947年2月,国民党的山东省会警察局以“八路嫌疑”罪将我逮捕,半个月后转国民党第二绥靖区司令部,拘押在军法处看守所。经参谋处(即二处,属军统)刑讯转军法处以“思想不良”罪判刑四年。凡属以八路嫌疑判刑的,不转陆军监狱,而在看守所内拘押。经同学石树人行贿营救,只坐了一年多的牢。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所经历的人和事就记忆所及,拉杂述之。  相似文献   

9.
<正>八、中山舰事件1926年1月8日,蒋介石根据国民党"二大"的决定,呈请任命邓演达为黄埔军校教育长,原教育长王柏龄被调任教导师师长。l月12日,国民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召开会议,决定统一军事政治教育体系,将黄埔军校和各军所办学校合并,组成国民革命军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归军事委员会领导。下设军官班、军官预备班和入伍生班,校址仍在原来  相似文献   

10.
<正>左洪涛(1906—1990),原名左仲勋,曾用名左微波、彭国定。湖南省邵东县人,1926年夏入黄埔军校后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受中共党组织派遣,进入国民党张发奎司令部,先后任战地服务队股长、科长,中共特别支部书记,长官部秘书、科长、代处长等职。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共香港工委党派组总负责人、粤桂边部队参谋长、粤赣湘边区党委常委、纵队参谋长、政治部主任。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广东省财委副主任、  相似文献   

11.
正抗日英雄周复(1900-1943),字旭人,江西临川县人,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三期,曾参加国民党讨伐陈炯明的东征。1927年,被任命为黄埔军校入伍生部政治部秘书,兼总政治部《三民周报》编辑、黄埔同学会宣传科长。1929年,改任军校政治部秘书。1931年东渡日本,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就读,后转入日本明治大学。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后回国,参与组建蓝衣社。卢沟桥事变爆发后,积极投身抗战。  相似文献   

12.
正1924年春,我的祖父郑洞国从湖南奔赴广州,考入黄埔军校第1期,与先后担任黄埔军校政治教官和主任的周恩来有着师生之谊。周恩来当时年仅26岁,却已经是著名的中共领导人之一了,在军校内颇受学员们爱戴。多少年后,祖父还清晰地记得他讲课时英俊潇洒的风度、铿锵有力的声音。第一次东征战役时,周恩来任东征右翼军政治部主任,祖父先后任所属党军教导1团连党代表、教导2团营党代表,相互间有  相似文献   

13.
《黄埔》2017,(3)
正戴季陶是中国国民党首席理论家,黄埔军校首任政治部主任,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复校南京时再任校本部政治训练处主任,广州黄埔本校改称国民革命军军官学校时仍发表他为政治训练处主任,他还曾任军事委员会政治训练部主任,20世纪30年代有关党国、军校政治教育训练决策导向皆集其身。嗣后连任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7至第22期校务委员会委员,是文官续任黄埔军校校务委员最长者。长期以来缘于朝野党派歧见,对其在黄埔军校政治教  相似文献   

14.
黄埔军校作为世界四大军事名校之一,造就了中国近现代史的一批精英。有人曾经这样评价黄埔军校的历史地位:“没有黄埔军校,就没有国共两党的军队,就没有后来的中国历史。”据《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帅名录》和《黄埔军校将帅录》记载,在1955年授衔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将帅中有45人出身于黄埔军校及其分校,其中有5位元帅、位大将、10位上将、11位中将、16位少将。他们是:元帅:林彪,黄埔军校四期学生;陈毅,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政治部文书、中共党委书记;徐向前,黄埔军校一期学生;聂荣臻,黄埔军校政治部秘书兼政治教官;叶剑英,黄埔军校教授部副主任。…  相似文献   

15.
单补生 《黄埔》2023,(5):80-85
<正>天水骑兵学校1939年4月1日,胡竞先主任奉命在天水县东之马跑泉,成立恢复骑校筹备处。筹备5个月,规模初具,奉准于9月1日正式恢复,校本部设于渗金寺(古晒经寺),校长为蒋介石,胡主任膺命为教育长,教育处长粟鼎,政治部主任曹意伯,总务处长陈玉波,行政处长赵新恒,研究处长孔繁融,马术主任贺迪光,战术主任李希田,射击主任罗家模,教练主任马俊义,工兵主任陈智节,财会主任谢炳儒,练习队队长朱庆辉、  相似文献   

16.
苑生  刘燕 《黄埔》2010,(2):25-25
黄埔军校二十三期学生郭青石,于1949年底随成都校本部起义。起义后,进入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事政治大学川西分校学习,接着又进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兵团六十军政治部文工团,参加了抗美援朝。回国后,郭青石离开军队到地方工作。他历经了“反右”和“文革”的磨难,但凭着对党、对真理的信念和对生活的热爱而没有倒下,终于在改革开放后重获政治新生。现在,郭青石是黄埔军校同学会理事,北京市黄埔军校同学会副会长,  相似文献   

17.
正邵力子是近现代中国著名民主人士、社会活动家、政治家、教育家。他早年参加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是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与苏联十月革命较早的传播者,他参与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早期活动。他于1925年5月任黄埔军校秘书处处长、秘书长,继任政治部主任等职,对于黄埔军校有过擘划献策之功。他长期主张国共两党问题政治解决,致力于《双十协定》之签订,因而获得"和平老人"称誉。本文根据  相似文献   

18.
黄埔军校于1926年由孙中山先生亲手创办、军校师生将才尽出,战功显赫,杨威中外。影响深远。在中国现代史上占有显赫地位,黄埔军校也因此成为世界四大军校之一、但军校曾于1938年遭日军飞机轰炸,校本部被夷为平地。后只修复了军校大门和孙中山故居等个别建筑。1996年适逢孙中山先生诞辰130周年,广州市政府决定重修黄埔军校。以此作为对孙中山先生的最好纪念。由广州市政府股资2000多万元,严格按照“原位、原尺度、原面貌”的原则、经过3个多月的紧张施工,黄埔军校校本部终于重视了往日的风采。这座俗称“走马楼”的楼房、建筑面积逾万…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记者 《黄埔》2013,(1):66-73
1924年6月16日,黄埔军校在广州的长洲岛上成立了,这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个大事件。它的成立不仅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也成就了黄埔群体的传奇人生。它没有因时间的久远,而冲淡人们的记忆;也没有因时代的变迁,而减退在人们心目中的魅力。如今,近90年过去了,它依然让人常忆常新。为了帮助读者更详细地了解黄埔军校,更全面地认识黄埔师生,更深入地解读黄埔精神,在即将迎来黄埔军校建校90周年之际,本刊记者专访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研究员、大校、黄埔军校校史研究专家陈宇。陈宇,祖籍山东,1957年生于北京,军人世家;1976年参军,解放军首届(1983)历史系本科毕业生,先后供职于连、团、师、大军区政治部、中央军委办公厅各级单位,曾任《军事历史》杂志主编等职;多次参加边境作战等重大军事行动,立功受奖;学术研究涉及战争史、兵法研究、将帅研究、国家安全战略等领域。他潜心研究黄埔军校史30年:在南京完成四年大学学业;毕业实习在广州撰写黄埔军校研究学士论文,此后20多年间四访黄埔岛;在当年的成都北较场黄埔军校校园内工作生活五年,得天独厚地巧合积累了广州、南京、成都三地黄埔军校本部的丰富史料;上世纪80年代遍访当时在世的各地所有黄埔一期生及各期毕业生600余人,尤其对黄埔军校第一期和第二十三期历史有着深入的研究;发表有关黄埔军校史文章50余篇,出版专著《黄埔军校在大陆最后一期》(1993年黄河出版社)、《中国黄埔军校》(2007年解放军出版社),总撰稿文献纪录片《黄埔军校》(2011年中央电视台)。从本期起,本刊将连载陈宇研究员访谈录,听他讲述黄埔军校的风风雨雨,感受黄埔师生的壮怀激烈,感悟穿越时空的黄埔精神。  相似文献   

20.
黎惠东 《黄埔》2009,(4):44-46
中国第一家革命博物馆是1926年由黄埔军校创办的“革命博览室”,它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逝世后,黄埔军校于1926年11月开始筹建,目的在于纪念黄埔军校总理孙中山先生,主要展示孙中山的革命活动事迹。它位于广州黄埔岛黄埔军校校本部西侧的一座现在被群众习惯称之为“中山故居”,黄埔军校时期被学校师生称之为“孙总理纪念室”的两层小洋楼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